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207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81例采用常规序贯介入治疗。126例采用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与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同术期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在介入治疗后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AFP值(P〈0.05)船在反应肝功能的ALT、ALB及Child-Pijgh评分方面,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嚷现出对介入治疗良好的耐受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67%、22.34%、26.76%,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0.86%、36.88%、47.8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30%、84.26%、78.87%,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54%、72.34%、6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在有效控制肿瘤复发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肝脏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解剖性分离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降低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3例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A组)进行肝切除;155例采用传统钳夹法(B组)进行肝切除。围手术期常规保肝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及输血情况、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肿瘤直径(6.02±3.24)cm,术中出血量(445±240)ml,输血52例(24.3%),输血量(520±280)ml。无手术死亡及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轻度并发症12例(4.9%),术后住院时间为(13.4±4.9)d。B组肿瘤直径(5.84±2.93)cm,术中出血量(1 200±320)ml,输血53(34.2%)例,输血量(1 400±623)ml。手术后30d内死亡5例(3.23%),发生并发症25例(16.1%),其中术后腹腔或肝创面出血5例、肝功能衰竭5例。术后住院时间(18.9±10.3)d。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死亡率、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P<0.01)。结论在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同时,采用解剖性分离方法进行肝切除,可以显著降低肝癌肝切除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预防合并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手术后复发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行手术切除的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TACE治疗分为预防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和生存率以评估TACE的预防治疗作用。结果预防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预防组1年生存率(78.57%)及3年生存率(54.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67%、20.00%,P均<0.01)。结论肝癌合并肝硬化术后预防性应用TACE治疗对术后1年以上复发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降低1年内的复发率,提高1年、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肝切除术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价值及其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2~2003年用肝切除术治疗272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中控制出血及围手术期处理等问题.结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手术死亡率为2.00%,其中原发性肝癌185例,术后1、3和5 a生存率分别为83.32%、45.87%和18.43%.结论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中控制出血及肝切除量,减少手术时间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术中应用全肝血流阻断扣自体血回输可提高困难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年4月~2008年5月收治的25例肝癌患者(A组)行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术后观察手术切缘的阳性率、手术标本的微转移灶、复发率.挑选2006-1~2008-10收治的30例(B组)接受常规肝癌局部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组切缘的阳性率(4.0%)明显低于B组切缘的阳性率(10.0%).A组瘤外肝组织微转移灶的数量(16)明显高于B组微转移灶的数量(8).A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6.8 mm (2.7~25.6 mm),B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4.2 mm(2.4~ 9.0mm).A组1年的复发率(16.0%)明显低于B组1年的复发率(26.7%).结论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操作简单,可减少肿瘤微转移灶的残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经临床筛选的Ⅱ~Ⅵ肝段病灶需行切除的患者10例,其中3例边缘型小肝癌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2例血管瘤、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结合腹壁小切口,应用常规切肝器械行左半肝切除1例,Ⅵ肝段切除1例,左肝外侧叶切除5例,同时行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5例。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施行了肝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延长腹壁小切口,手术时间30~180min,术中出血世20~300mL,术后住院4~9d,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腹腔镜辅助肝部分切除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对肝脏边缘型小病灶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更具微创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大块肝切除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我院9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大块切除病例.结果乙肝感染率81%,肝功能A级55.6%,B级40%,C级4.4%.轻度肝硬化44.4%,中度46.7%,重度8.9%.肝癌大小(8.5±4.0)cm,手术时间为(188±89)min,失血量(1 281±1 831)mL,输血量(1109±1 213)mL.术后总并发症为24%,严重并发症17.8%,肝功能衰竭及肝功不全发生率8.9%.手术死亡率为6.7%.单变量分析示术前AST、肝功能、手术时间及失血量为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因素,多变量分析提示手术时间及肝功能为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术前肝功C级应避免手术切除.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对预防肝功能衰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中年(40岁~60岁)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中年肝癌患者88例,其中行一期肝叶切除23例,介入治疗26例(其中接受二期切除8例)。HIFU治疗19例,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17例,HIFU联合介入治疗3例,全部患者配合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结果肝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7.5%和36.1%,介入治疗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8%、22.4%和4.5%,HIFU治疗的1、3年生存率为56.2%和33.8%,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组存活5年以上者3例,存活3年以上者5例。2例一年内死亡。3例患者采用HIFU联合介入治疗的方法,至今存活。结论以手术切除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时中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是目前肝癌序贯治疗的合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年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怀坚 《河北医学》2008,14(7):838-840
目的:分析总结中年(40~60岁)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中年肝癌患者88例,其中行一期肝叶切除23例,介入治疗26例(其中接受二期切除8例)。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17例,全部患者配合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结果:肝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7.5%和36.1%,介入治疗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8%、22.4%和4.5%,HIFU治疗的1、3年生存率为56.2%和33.8%,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组存活5年以上者3例,存活3年以上者5例。结论:以手术切除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对中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是目前肝癌序贯治疗的合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手助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经临床筛选的第Ⅱ、Ⅲ、Ⅵ段或边缘型的原发性肝癌6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手助器、超声刀、切割器等特殊器械进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包括肝Ⅱ、Ⅲ段切除,Ⅵ段切除及非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手术时间80~130 min,术后住院6~9 d,手术出血150~700 ml,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5个月,2例分别于手术后3和4个月肝内复发,其余4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在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中,手助腹腔镜下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央区肝癌肝切除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中央区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中央区肝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我院行手术切除的中央区肝癌和非中央区(周边区)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生化指标和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及肝切除手术中Pringle s法、半肝阻断法和改良Pringle s法3种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效果。结果中央区肝癌和周边区肝癌两组病变大小、Child-Pugh评分、吲哚青绿15 min潴留率、术后1周内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血流阻断时间、输血量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中央区组肝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周边区组(P<0.05)。保留半肝动脉血流的改良Pringle s法入肝血流阻断操作简单,且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对中央区肝癌,只要术前做好充分评估和准备,熟悉解剖,选择合适的血流阻断方法,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经临床筛选的第Ⅱ、Ⅲ、Ⅵ段或边缘型的原发性肝癌6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手助器、超声刀、切割器等特殊器械进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包括肝Ⅱ、Ⅲ段切除,Ⅵ段切除及非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手术时间80~130min,术后住院6~9d,手术出血150~700ml,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5个月,2例分别于手术后3和4个月肝内复发,其余4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在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中,手助腹腔镜下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手术后1年内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复发组,1年内未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未复发组.分析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AFP)、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19-9(CA19-9)、血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白蛋白、国际标准化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是否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位置、数目、是否侵犯血管、包膜是否完整、病理分化程度、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23个因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 年龄、AFP、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INR、肿瘤大小、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13个因素经单因素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AFP、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9个因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FP、肿瘤大小、肝癌的CLIP评分经多因素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06和0.003).结论 年龄、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INR、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肝癌TNM分期等因素是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AFP、肿瘤大小、肝癌的CLIP评分是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评估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2009~2012年于笔者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联合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electron radiotherapy,IOERT)的18例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2例为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ICC);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按照1∶2比例从同期行单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筛选出36例做为对照组(32例HCC,4例ICC),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CC患者术后早期(2年内)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率100%。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内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及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手术时长方面,联合IOERT组长于单纯手术组(P=0.000)。此外,联合IOERT组术后出现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和1例胸腔积液,单纯手术组术后出现1例肝创面出血。在疗效方面,以两组48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IOERT组的HCC患者为16例,其中6例在2年内复发,早期复发率为37.5%;单纯手术组的HCC患者为32例,20例在2年内复发,早期复发率为62.5%,两组早期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结论 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尽管联合放疗组早期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复杂性肝切除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因肝癌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而行复杂性肝切除术者共24人,利用MI-3DVS三维重建肝脏、肿瘤、血管等,术前行仿真手术,明确手术可行性;统计分析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发症、住院死亡率及1年生存率等。结果所有患者都安全并成功实施了肝切除术,无围手术期死亡。肝肿瘤直径(9.8±4.3)cm,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中位数分别为800和600 ml,输血率91.7%(22/24),住院死亡率0,并发症发生率29.2%(7/24),1年生存率37.5%。结论肝脏容积分析法、剩余肝血流障碍风险评估等3D技术可增加复杂性肝切除手术规划的准确率及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h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小肝细胞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后1个月的符合条件SHCC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治疗组或TACE组,59例)接受辅助性TACE治疗,B组(对照组,58例)不做任何辅助性治疗,此后定期随访并统计分析患者术后2年的无瘤生存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共有33例患者复发,1年内复发22例,全部复发发生在2年内。A组平均无瘤生存(DFS)时间为5~29(28.93±1.40)个月,B组为3~35(26.94±1.62)个月,P=0.443。A、B两组半年、1年及2年复发率分别为: 10.2% vs 13.8%,20.3% vs 20.7%,20.7% vs 31.3%(P=0.443)。单因素分析提示HBV DNA、输血、肿瘤大小(3 cm为界)及Edmondson-Steiner分级与术后早期复发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P<0.2的危险因素,提示HBV DNA、输血及肿瘤大小是肿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SHCC这类复发风险相对较低的肝癌,辅助性TACE并不能减少术后早期复发,不宜作为常规预防复发的治疗方法 。其能否影响SHCC患者远期复发及总生存情况,需进一步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巨大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186例原发性巨大肝癌的治疗情况,其中125例行手术治疗,包括19例先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化疗(TACE)后再行Ⅱ期肿瘤切除,32例单纯肿瘤切除治疗,69例肿瘤切除后行周围静脉或腹腔内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不能切除5例;其中非手术治疗61例,包括43例行TACE治疗;18例行周围静脉或腹腔内化疗.结果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1%,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单纯手术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1%,62.5%,46.5%,手术联合综合治疗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76.1%,60.2%.结论 巨大肝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疑难部位肝脏占位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疑难部位肝脏占位切除手术的手术经验、手术风险、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根据肿瘤邻近位置将47例患者分为第一肝门组、第二肝门组和尾状叶组,所有患者均行肝部分切除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89.6±62.2)min,平均出血量(602.3±256.4)ml,术中平均输血量(524.0±325.9)ml。3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1.5%、26.9%和25%。严重手术并发症为胆漏(27.7%)、出血(6.4%)和术后肝功能衰竭(2.1%)。3例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别为出血2例、肝功能衰竭1例。结论疑难部位肝脏占位手术中肝脏的游离和重要血管和胆管的显露非常关键,切除肿瘤过程中精细处理肝内的微小管道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综合评估对判断手术可行性、预测手术风险非常重要,一旦损伤肿瘤邻近的重要血管,不仅导致出血,而且常因为流出道或流入道的梗阻导致相应的肝叶坏死,第二肝门血管的损伤比第一肝门损伤更具致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合并C型人格特征抑郁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行肝切除术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分为A组(C型人格特征抑郁)及B组(无C型人格特征抑郁),每组各30例.检测HSP70在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液中的表达,并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复发情况及无病生存率,同时分析影响C型人格特征抑郁HBV相关性H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A组患者肿瘤组织HSP70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无病生存率低于B组(P<0.05);HSP70 mRNA>3.726是C型人格特征抑郁HBV相关性肝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具有C型人格特征抑郁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较差,可能与HSP70高表达有关;HSP70可能可作为预测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88-9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术(LMH)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入院治疗的97 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A 组49 例采取LMH 治疗,B 组48 例采取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治疗指标、肝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 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9.08±0.65)cm、术中出血量为(342.15±21.26)mL、输血量为(102.03±8.54)mL,均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略长于B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术后拔管时间为(4.88±0.26)d、饮食恢复时间为(2.32±0.58)d、住院时间为(6.97±0.97)d,均短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 组患者的ALT、AST 水平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A 组患者的ALT 水平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B 组为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采取LMH 治疗的效果优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术,可优化治疗指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且能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