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厚的心包通常被认为是缩窄性心包炎的基本诊断特征。有研究显示正常厚度的心包也存在缩窄性,然而与之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却并不明了。该文的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因缩窄而行心包切除术的心包厚度正常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和结果:1 993年至1 999年在Mayo诊所共有1 4  相似文献   

2.
高频率超声对心包显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更好地显示心包的病变 ,作者首次设计用高频率超声探查心尖部心包的厚度。方法 正常对照组 16例 ,非心包心脏病组 38例 ,缩窄性心包炎组 7例 (均经外科心包剥离术证实 )。用高频率超声探查心尖部和靠近心尖部的右心室前壁心包厚度。使用的仪器是Vivid 5和Sequoia 2 5 6 ,线阵探头频率 7~ 10MHz。结果 高频率超声显示正常对照组和非心包心脏病组心尖部心包的厚度分别为 (0 6 6± 0 14 )mm (0 5 0~ 0 90mm)和 (0 6 8± 0 19)mm(0 4 0~ 1 0 0mm ) ,缩窄性心包炎组为 (3 94± 1 2 7)mm(2 5 0~ 5 5 0mm) ,缩窄性心包炎组心包的厚度与正常对照组和非心包心脏病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高频率超声能精确地显示心尖部和右心室前壁区心包的厚度 ,能将心包组织与心包脂肪垫和 /或少量的心包积液明确地区分开来。此技术利用高频率超声的良好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弥补了超声心动图探查心包厚度的技术缺陷 ,心尖部和右心室前壁区心包的厚度超过 2 5mm可能是缩窄性心包炎最重要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增厚的心包通常被认为是缩窄性心包炎的基本诊断特征.有研究显示正常厚度的心包也存在缩窄性,然而与之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却并不明了.该文的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因缩窄而行心包切除术的心包厚度正常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心包留置导管引流对急性化脓性心包积液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化脓性心包积液7例,在全身用有效、足量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对其中6例中至大量心包积液者,进行心包腔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术,5例心包腔内用冲洗液反复、彻底冲洗治疗后,未出现缩窄性心包炎,预后良好。1例只单纯心包腔穿刺留置管抽脓,未进行心包腔内反复冲洗;1例未行心包穿刺抽脓,在4周内均出现缩窄性心包炎,均经外科手术剥离心包,缩窄性心包炎表现才得到改善。作者认为,对于急性化脓性心包积液,一旦确诊,必须强调早期、反复、彻底行心包腔内冲洗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二维超声与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观察心包和心肌的运动,评价其在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二维超声分别观察25例正常人、22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室后壁和下壁壁层心包与心肌(包括外层心肌和内层心肌)在心动周期中的运动及差异,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壁层心包、外层心肌和内层心肌收缩期峰值位移(D1、D2和D3),分别计算外层心肌与壁层心包、内层心肌与外层心肌收缩期峰值位移的比值(D2/D1、D3/D2)。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显示正常组外层心肌的运动幅度高于壁层心包,而内层心肌和外层心肌运动基本一致;缩窄性心包炎由于心包脏壁两层粘连,导致外层心肌运动受限,与壁层心包接近,而内层心肌的运动幅度高于外层心肌。正常组外层心肌与壁层心包的收缩期峰值位移之比(D2/D1)高于缩窄性心包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3±0.42)和(1.48±0.53),P0.05];而缩窄性心包炎组内层心肌与外层心肌收缩期峰值位移的比值(D3/D2)高于正常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2.16±0.30)和(1.23±0.29),P0.05]。结论:应用二维超声结合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观察心包与心肌在心脏收缩期的动态变化,发现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和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可为缩窄心包炎的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窄性心包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包慢性炎性病变,心包切除术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现结合我院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讨论外科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苗青  董迎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61-1361
我国结核性心包炎在心包疾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占心包疾病的21.3%~35.8%,远远高于国外的1%~8%。结核性心包炎可产生大量渗出液,短期内心包大量积液可造成急性心包堵塞而危及患者生命,其治疗除全身应用抗结核化疗药物外,需尽快消除心包填塞症状和尽量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焦方磊  刘会云 《山东医药》2009,49(50):36-37
目的观察部分心包剥脱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在全身麻醉下行部分心包剥脱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89例,其中6例在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死因为术后低心排血综合征1例,术中右心房破裂出血修补失败1例。均获随访,心功能恢复到Ⅰ级者80例,Ⅱ级者9例。结论心包剥脱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体外循环辅助是预防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的麻醉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麻醉平稳,无麻醉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毕安全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全身情况及心功能差,充分的术前准备、平稳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良好的容量控制及强心利尿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部分缩窄性心包炎CT或心超检查提示心包明显增厚,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心包增厚不明显。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该疾病的治疗经验,重点探讨心包增厚不明显患者的诊治。 方法:回顾了我科2005-2018年11例行心包剥脱手术的缩窄性心包炎病例。总结患者症状、心电图、胸部CT和心脏超声表现,并介绍近年来采用的针对缩窄性心包炎性心脏超声、心导管和磁共振检查经验。 结果: 本组患者中位年龄35岁,术前结合CT和心脏超声提示心包增厚10例,但有一例心包增厚不明显。该病例心脏超声发现室间隔抖动、室间隔运动随呼吸改变、二尖瓣过瓣血流、瓣环运动改变;心导管检查发现静脉压增高,右室压力呈“平方根”波形;心脏磁共振提示右室管样结构,伴左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下降;该患者接受了心包剥脱术,术中确诊。全组无死亡及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术后中心静脉压显著下降;呼吸机使用11.5小时,ICU停留3.2天,术后住院12天,随访无复发、死亡。 结论:少数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增厚可不明显,需行针对性的心脏彩超、心导管和磁共振检查。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药,B组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 A组与B组相比,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退热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施行瓣膜置换及心包剥除术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06-2010-02期间对13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施行瓣膜置换及心包剥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重度低心排血量,病死率7.69%。术后不同程度低心排血量6例,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13例心包病理检查均为风湿性。随访3个月~8年,心功能Ⅰ~Ⅱ级10例,Ⅲ级2例。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同期行瓣膜置换和心包剥除手术,积极有效的围术期处理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药,B组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退热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治疗心包渗液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置入导管引流心包渗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 4例中量至大量心包渗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置管行心包闭式引流。结果 :5 4例患者均置管成功 ,置管时间平均 10d( 5~ 2 0 )d ,均无脏器、组织损伤或感染等。 2例发生导管堵塞 ,经肝素盐水冲洗后再度通畅 ;1例有症状性低血压 ;1例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结论 :经皮穿刺置入导管行心包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包渗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心包间皮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心包间皮瘤临床罕见,本组分析7例原发性心包间皮瘤,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等检查不能确定诊断,常被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等病,明确诊断需借助心包积液及心包的活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及Ga ̄(67)血池扫描Bev-EP_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切除范围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缩窄性心包炎38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8例行左心包切除术,对照组20例做全心包切除术.结果术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为(114.00±11.67)mmHg,心率(HR)(99.50±8.21)次/min,脉压差(PPD)(25.63±2.97)mmHg,均>对照组的MAP(90.80±10.66)mmHg,HR(88.80±8.63)次/min和PPD(16.70±3.06)mmHg.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包炎左心包切除比全心包切除对术后心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7.
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爽  任卫东 《山东医药》2009,49(23):118-118
缩窄性心包炎(CP)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心包所包围,使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的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征象。以往CP多数由结核引起,常有严重心包钙化及增厚,影像学检查(如CT和磁共振)可准确测量其心包钙化及增厚程度。目前,其他原因所致CP患病率增加,如放疗、心脏手术后心包炎,此类患者极少出现心包钙化,甚至无心包增厚,且可能患有限制型心肌病。1989年Halle等详细描述CP患者心脏压力及血流随呼吸变化的特征,显著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心包积液是心内科的常见疾病。常见原因包括:感染性心包积液(常见于结核及化脓性包炎),癌性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所致心包积液,结缔组织疾病所致心包积液等。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并发症较多,如引起心肌损伤及抽吸过程中出现血管迷走反射、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心包腔有纤维素粘连分隔时不易使心包积液抽出并形成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而需行心包手术等。而采用seldinger技术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可克服常规穿刺抽液诸多缺点,值得临床推广。现将我院5例心包积液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2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人25名,设为对照组。将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MRI诊断,可见平均心包厚度为(5.07±1.72)mm。具体表现为不规则局限性增厚与弥漫性增厚,前者为12例,后者为13例,共计25例。结论针对缩窄性心包炎,MRI为最佳的诊断方法,不但可清晰呈现心包厚度,还可确认室间隔摆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心包炎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各个临床科室都可能会碰到心包炎患者。心包炎的临床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急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等。近些年尽管在心包炎的诊治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因循证医学证据的缺乏目前临床上心包炎的诊治仍是以经验治疗为主。急性心包炎的自然病程往往呈自限性,预后较好,所以治疗上以支持治疗为主。一旦心包炎的病因明确,其治疗则是以病因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