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娄国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5):321-32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长,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全球每年大约有60万例新增患者,并有超过50万例患者死于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三维诱导培养体系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及极化特征。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利用胶原蛋白三维培养体系进行体外诱导培养。用HE染色法观察分化肝细胞的形态及结构特征,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极化蛋白BSEP和SRBI的表达特征。结果成人BMSC在体外胶原蛋白三维诱导培养体系中呈多层排列生长,形成细胞间紧密连接及管状结构。BMSC分化来源肝细胞特异性表达ALB及AFP。肝细胞极化蛋白BSEP和SRBI在肝细胞呈特征性分布。结论 BMSC在体外胶原三维培养体系中可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并形成肝组织特征性的极化结构。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移植是治疗肝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已得到证实。本文对近年来肝细胞移植在动物、人体的研究现状,以及对人体肝细胞移植的临床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胰腺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阳性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胰腺癌组织中HDF表达及MVD,运用统计软件将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进行Х^2及t检验。结果HGF不同分期下的表达不同,随分期增加而增加(P=0.04);MVD在胰腺癌组织中随分期增加而增加(P=0.01)。肿瘤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HGF阳性表达为76.92%,与没有淋巴结转移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淋巴结转移组织内MVD计数为每高倍镜视野下(91.556±13.173)条,与没有淋巴结转移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GF促进细胞的增生;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增加瘤细胞的侵袭性;还可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和表达,从而间接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增长、转移。 相似文献
5.
6.
7.
一氧化氮与肝细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明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5,15(3):157-159
肝病时常因内毒素及其相关因子如IL-I、TNF等刺激肝组织枯否氏细胞、窦内皮细胞生成大量一氧化氮(NO),从而导致多种病理生理效应,如抑制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参与各种原因所致肝细胞损害等。本文介绍肝组织NO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NO与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及肝细胞损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宋建勋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7,(3)
粘附分子在疟原虫子孢子(sporozoites)粘附入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子孢子表面的粘附分子CSP、SSP2/TRAP与肝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HSPGS能特异结合,结合部位在CSP、SSP2/TRAP的Region Ⅱ-plus区与HSPGS的GAAG区。保持Region Ⅲ-plus与GAG分子结构的完整性是子孢子入侵肝细胞的分子基础。研制阻止子孢子粘附肝细胞的粘附抑制剂,在疟疾预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细胞穿透肽穿膜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穿透肽是一类少于30个氨基酸的短肽,它们能穿过细胞膜并携带各种“货物”包括小分子、蛋白、肽、核酸等进入细胞,而发挥“货物”的生物学作用。其转导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至今仍不明确。本文讨论直接入胞、转导、内吞3种可能的穿膜机制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P-糖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糖蛋白在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2例肝细胞癌,9例正常肝组织进行P-糖蛋白测定,作相关临床因素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4.0%,正常肝组织表达率为22.0%(P〈0.05)。P-糖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组织分型、分级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并且化疗并不影响P-糖蛋白阳性表达病人的预后。结论:P-糖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过表达,提示其在肝细胞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离幼猪原代肝细胞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活性。方法采用本地幼猪肝脏供体,应用体外胶原酶灌流法分离猪肝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肝实质细胞活性,在质量浓度为10?S(灭活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不同时期培养上清液中白蛋白和尿素氮BUN的浓度。结果每只猪肝脏平均肝细胞产量为1.55×10个,即时活性为90.2%±2.5%,24h后85%以上的肝细胞形成10肝细胞球,并可保持细胞功能活性达7天,其中前3天活性最高。结论本法分离获取的肝细胞产量高、功能活性好,可作为生物型人工肝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糖应激对脂肪变性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饲喂高脂饲料6周后,采用肝脏原位灌注技术分离得到脂肪变性原代肝细胞,在含有35 mmol/L葡萄糖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孵育12 h,以正常DMEM培养基(添加30 mmol/L甘露醇)孵育的细胞作为对照,观察高糖处理对脂肪变性肝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凋亡蛋白酶caspase活性及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高糖应激使脂肪变性肝细胞活力下降,凋亡显著增加,而等渗甘露醇处理的对照细胞没有明显变化。高糖组细胞出现较为严重的线粒体去极化,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释放增多。线粒体介导凋亡关键酶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在高糖组有显著升高,抑制凋亡因子Bcl-2和Bcl-x L表达量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水平显著升高,而感受外源性凋亡信号的caspase-8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高糖应激会导致脂肪变性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启动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引起肝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高血糖加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程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常细胞表达多药耐药转运蛋白,从而表现出多药耐药的特性。细胞保护是指在不利因素下细胞对自身的保护能力。细胞保护除了需要增加有利因素外,减少细胞内的有害因素也是一个有效手段,多药耐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引起多药耐药的ABC转运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存在广泛的表达,尤其是排泄器官如肝、肾、肠道等,表明其作为防止药物渗透的屏障及在药物消除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肝细胞主要表达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的P-糖蛋白(P-g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2,3,6。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的分析,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多药耐药与细胞保护,尤其是肝细胞保护的关系,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具有吞噬、抗原呈递、杀伤病原体等功能,在早期控制病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病原菌可诱导巨噬细胞发生M1/M2型极化而参与机体对病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病原菌运用不同的策略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对感染性疾病转归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肝细胞异型增生的产生及其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2只实验树(鼠句)分为4组:A组26只,HBV阳性并加喂黄曲霉毒素B_1(AFB_1);B组34只,HBV阴性并加喂AFB_1;C组13只,为HBV感染者;D组9只,为HBV阴性。实验158周。A组发生LCD16例(61.53%),其中9例(56.25%)发生肝细胞癌(HCC)。B组出现LCD 18例(52.94%),其中3例发生HCC(16.66%)。C组出现LCD 6例(46.15%);D组无LCD产生。82只树(鼠句)有40只出现LCD,其中12只(30%)发生HCC;而无LCD的42只,只有1例(2.83%)产生HCC。它们之间发生HCC的危险性相差12.6倍。血清HBV阳性的树(鼠句),其LCD发生率显著高于HBV阴性者(6/13对0/9.P<0.05);在HBV阴性的动物中,摄入AFB_1的其LCD发生率也同样比未摄入者高(18/34对0/9,P<0.05)。表明HBV和AFB_1都能诱发LCD;LCD可能是HCC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