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脉压指数(PPI)、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EH患者283例,24 h动态监测血压,根据监测的血压曲线分为杓型组68例、非杓型组100例、反杓型组79例、超杓型组36例,分别观察各组动态PPI、ABI并比较.结果 各组PPI比较:反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杓型组(P均<0.05);各组ABI比较:杓型组=超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杓型组、超杓型组均高于非杓型组、反杓型组(P均<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影响老年EH患者PPI、ABI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脉压指数、踝肱指数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将7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组190例,非杓型组204例,超杓型组186例,反杓型组179例,分别计算各组脉压指数,并进行踝肱指数测量。结果脉压指数:反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杓型组,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肱指数:杓型组=超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杓型组、超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反杓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影响脉压指数及踝肱指数的重要因素,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对防治动脉硬化及靶器官保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四科收治的高龄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年龄80~98岁.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超杓型组(夜间/昼间血压比值≤0.8)6例,杓型组(0.8<夜间/昼间血压比值≤0.9)24例,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运动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和运动血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昼夜节律正常(杓型)组(n=182)和非正常(非杓型)组(n=105)。根据运动试验中最大运动量时血压过高反应及恢复期血压恢复缓慢分运动血压正常组(n=85)和非正常组(n=202)。各组间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非杓型组最大运动量时血压值均高于杓型组,运动血压异常组24h、白昼及夜间血压均值高于运动血压正常组。结论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运动血压异常,运动血压异常者动态血压值参数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将4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分别观察两组的低频(LF)、高频(HF)、LF/HF变化.结果 杓型组病人昼夜LF均高于非杓型组(P<0.05),夜间LF明显高于日间,而非杓型组昼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杓型组病人夜间迷走神经受损,非杓型病人日间交感神经受损,夜间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均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运动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9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有无昼夜节律分为:A组为非杓型组52例和B组为杓型组43例,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运动中心率、血压、运动耐量及运动时间变化.计算分析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CRI2),最大心率收缩压双乘积(RPP);心肌耗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24h动态血压检测的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男性83例,女性65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患者组(85例)和非杓型组(63例)。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血各项指标。结果非杓型组的凝血因子Ⅰ(Fg)、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滞度(ηb)、血浆黏滞度(ηp)、全血低切黏度(ηbI)、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P<0.05)。结论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n=22)、非杓型组(n=36)和反杓型组(n=62)。分析比较3组的血压变异性、冠心病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结果:反杓型组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均低于杓型组;反杓型组的24hDSD、dDSD、24hDBP-CV低于非勺型组;反杓型组冠心病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将297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血压组56例,非杓型组58例,超杓型组46例,反杓型组37例,进行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U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检测,分析其与血压节律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反杓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UAlb、hs-CRP与杓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HOMA-IR、ISI非常显著相关(r分别为2.306、1.594,P<0.01),与UAlb、hs-CRP显著相关(r分别为1.005、0.676,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HOMA-IR、ISI、U Alb、hs-CRP密切相关,改善IR及炎症反应、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 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杓型48例,非杓型76例,24 h平均心率≤70次/min 57例,>70次/min 67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为杓型及24 h心率分为低危32例,中危52例,高危40例三组,比较血管、心脏、肾脏损害的相应指标胫股脉搏传导速度(cf PWV),左室质量指数(LVMI),肌酐比值(ACR)的变化。结果血压非杓型患者与杓型患者比较,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 PWV无显著差异(P>0.05),低、中、高危三组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 PWV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原发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存在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及其对动脉硬化度的影响。方法对115例高血压患者行24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78例,非杓型组37例,选取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评价动脉硬化度。结果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异常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非杓型血压比例占67%,而对照组仅为6%。脉搏波传导速度高血压组为(1607±311),较对照组(1366±209)明显升高,而高血压组中非杓型组为(1700±302)高于杓型组(151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更高的节律异常,血压水平及血压节律是影响动脉硬化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经24h动态血压监测属于非杓型高血压的需要药物治疗的1级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早晨7:00服药)和B组(晚上7:00服药)。两组均选用坎地沙坦4mg,用药8周后观察用药前后24h动态血压参数,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问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比A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晨或夜间服用坎地沙坦均能有效降低非杓型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及改善血压昼夜节律,但夜间服药组在控制夜间收缩压和纠正血压昼夜节律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更年期高血压女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对初发未治疗的更年期高血压女性患者135例进行动态血压测定,按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杓型(34例)、超杓型(34例)、非杓型(33例)和反杓型(34例)4组,对颈动脉IMT及24hMAU进行测定,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反杓型组IMT[(0.6659±0.1235)mm比(0.9615±0.2368)mm比(1.0138±0.3058)mm]显著增厚(P均〈0.01),超杓型组[(0.7238±0.0762)mm]亦显著增厚,P〈0.05。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反杓型组MAu[(27.2285±7.6955)mg/24h比(187.7682±112.9837)mg/24h比(199.2179±147.4490)mg/24h]水平显著升高(P均〈O.01)。结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微量白蛋白尿显著增加,需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同时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或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42例,占64.5%)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8例,35.5%)。结果: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4h平均收缩压[(124.52±14.46)mmHg比(133.16±13.62)mmHg]、白昼收缩压[(127.23±16.42)mmHg比(136.25±12.44)mmHg],24h平均脉压[(56.74±8.98)mmHg比(64.66±10.20)mmHg]、白昼平均脉压[(56.97±7.23)mmHg比(66.52±14.62)mmHg]夜间平均脉压[(55.61±6.32)mmHg比(63.92±7.42)mmHg]显著升高,24h、自昼、夜间血压变异性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与动态血压、脉压水平升高,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集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指标,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及收缩压昼夜差百分比(ΔSBP%)分为4组,杓型组(n=125):ΔSBP%≥10%但20%;非杓型组(n=92):ΔSBP%≥0%但10%;反杓型组(n=41):ΔSBP%0%;超杓型组(n=22):ΔSBP%≥20%。比较分析4组患者间双侧颈动脉IMT增厚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颈动脉IMT增厚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杓型组44.0%、非杓型组58.7%、超杓型组77.3%、反杓型组80.5%,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杓型组30.4%、非杓型组44.6%、超杓型组50.0%、反杓型组61.0%,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组间颈动脉IMT增厚合并左心室肥厚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杓型组20.8%、非杓型组34.8%、超杓型组40.9%、反杓型组48.8%比较,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对血压昼夜节律形态学特征具有独立预测的能力(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形态节律异常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对血压昼夜模式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高血压非急症患者80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按照血压昼夜模式分为杓型血压组(正常血压模式组,n=36)、非杓型血压组(n=24)和反杓型血压组(n=20),后两组亦合称异常血压模式组。所有患者均常规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并接受心脏双源CT测定EATV,对EATV和高血压模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夜间血压以及24小时平均血压呈增高趋势,日间血压则无统计学差异;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EATV逐渐增加,分别为(91.3±29.4)cm3、(116.2±31.06)cm3和(124.8±28.5)cm3,且杓型血压组与后两组异常血压模式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ATV与异常血压模式相关系数为0.50(P<0.001),校正腰围和体质量指数后偏相关系数为0.46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ATV每增加30 cm3,异常血压模式发生率增加4.99(P<0.001)倍,校正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和腰围后为4.14(P<0.001)倍。ROC曲线表明,以EATV 95.17 cm3为阈值时异常血压模式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72.7%。结论EATV增加与异常血压模式相关,对于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 P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心内科住院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杓型组24例,非杓型组26例,反杓型组50例。比较3组间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组间 M PV 值比较,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 PV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存在显著相关性(r=-0.299,P =0.035);M PV与 ALT、AST均呈正相关性,与 HDL C呈负相关。结论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于 M PV之间关系密切,在临床诊疗中,应重视 M PV的监测,调节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提前进行干预,从而减少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脑血管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非杓形组(n=72例)和杓形组(n=31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动脉粥样斑块。结果非杓形组患者颈动脉IMT较杓形组增加[(1.01±0.16)mm vs.(0.91±0.17)mm;P0.05],且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杓形组。非杓形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杓形组增加[(3.24±2.18)mg/L vs.(2.33±1.81)mg/L;P0.05],而IMT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9例高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根据糖负荷后2h血糖(2hPG)水平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减低(IGT)和新发现2型糖尿病(NDM)三组,对三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和糖代谢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GT组24h舒张压负荷显著低于NGT和NDM组(P〈0.05),24hDBP和nDBP显著低于NGT和NDM组(P〈0.05)。NDM组非杓型和反杓型的血压节律发生率明显高于NGT组(P〈0.01)。NGT组的杓型和超杓型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1.21%和9.09%,明显高于NDM组。N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NGTIG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增大与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相关,非杓型血压与胰岛素抵抗(IR)显著相关。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