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013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336例,其中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与吸氧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观察干预前、干预6周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变化。结果 (1)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发生率为35.7%。(2)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分值、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FEV1/FVC%、FEV1及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分值、SDS分值及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FEV1/FVC%、FEV1及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55例,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遵医指导用药、饮食干预、并发症的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8.291,10.023,均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EF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t=4.757,11.009,12.171;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2.551,6.548,8.733,5.809,9.748;均P0.05)。结论情志护理有助于缓解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CC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CM。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肺活量(VC)]、疾病认知问卷(CIPQ-R)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VC大于对照组,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病程急慢性评分、严重后果评分、个人控制评分、治疗控制评分、疾病相关性评分、疾病周期性评分、情绪陈述评分及CIPQ-R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程急慢性评分、严重后果评分、个人控制评分、治疗控制评分、疾病相关性评分、疾病周期性评分、情绪陈述评分及CIPQ-R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及总体感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及总体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CM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2—2015年治疗出院返回社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35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及护理6个月后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养一体化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10例,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养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养一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的脑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146例,其中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1%(54/58),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结论 UAP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临床疗效,是UAP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4年沧州和平医院收治的老年(60~82岁)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MWD和呼吸困难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VC及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_1、FVC及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及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耐量及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焦虑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7)和对照组(n=38),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噻托溴胺治疗,联合组加用帕罗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 w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容积(FVC)、深吸气量(IC)、6 min步行距离(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IC、6MWD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AS、SDS、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噻托溴胺对极重度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焦虑抑郁功效,同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影响肺功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情绪管理晴雨表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情绪管理晴雨表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附加关注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情绪管理晴雨表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状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7例脑出血后有忧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常规护理组(3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与干预前和常规护理组同期比较,干预组SDS[(58.15±8.57)分、(60.15±9.38)分比(51.20±7.81)分]、SAS评分[(58.55±6.86)分、(54.75±8.03)分比(45.85±7.14)分]显著降低,MLHFQ量表中所有分值均显著减少[总分:(64.75±6.08)分、(60.18±5.72)分比(42.45±4.71)分],P均<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出血后忧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排痰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为寻求有效的护理手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n=50)和排痰护理组(n=50),常规护理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排痰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综合排痰护理,连续7d。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值流速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等进行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排痰护理纽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而常规护理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排痰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EV,%、FEV,/FVC和PEF%均明显升高(P〈0.05);与常规护理组治疗后比较,排痰护理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和PEF%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排痰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有较显著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激励式护理干预的影响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 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激励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0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EV1、FEV1%、FEV1/FVC水平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FEV1、FEV1%、FEV1/FV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可缓解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紧张情绪,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另一组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在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SAQ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的SAS、SDS、SA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伴抑郁症状患者通过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否更好地改善IBS相关症状。方法将临床诊断为IBS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0;焦虑白评量表SAS标准分≥53为伴抑郁症状的患者2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取样本106例,随机分成药物抗抑郁治疗组35例(对照组)、心理干预组(药物抗抑郁治疗基础上加心理干预)35例和联合饮食组(心理干预组治疗基础上加饮食指导)36例,疗程6周。治疗期间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理症状白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并追踪其疗效。结果联合饮食组在治疗第4周末和第6周末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4.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7%和62.86%。与心理干预组相比,联合饮食组的总有效率也较高,从心身健康的改善来看,联合饮食组和心理干预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压力的减轻以及饮食的调整,抑郁情绪明显缓解,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束治疗后第12周随访,联合饮食组的复发率仅有5.56%。结论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起着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IBS伴抑郁症状患者治疗效果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血糖的影响.方法 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康复、认知行为干预、家庭社会支持和放松训练.分别在患者入院第2天和术前1d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定其焦虑程度;入院第2天及手术当天测量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结果 术前1d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1.19±2.22)分、对照组为(46.06±3.87)分,两组比较P<0.01.手术当日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99±1.54) mmol/L、对照组为(8.65±1.99) mmol/L,两组比较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以治疗性沟通为主的院外延伸性护理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负性情感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照护模式,而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以治疗性沟通为主的院外延伸性护理。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接受SF-36生存质量量表、自我效能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基本知识、不良饮食危害性认知、治疗知识、自我管理知识和并发症预防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以治疗性沟通为主的院外延伸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且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黛力新片)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干预4周后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疗效,通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三组一般情况及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的SAD和SDS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综合干预组差值升高更明显(P<0.01);综合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x2=26.911,P<0.01x2=7.500,P<0.0167),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67).结论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2例,随机分为经桡动脉组84例和经股动脉组88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AMI患者PCI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SAS、SDS积分无显著差异,PCI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SAS、SDS积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同时,PCI术后1个月、6个月时,经桡动脉PCI组较经股动脉PCI组SAS、SDS积分进一步减低(P〈0.05)。经统计学分析证实不同手术入径对AMI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直接PCI治疗AMI患者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流行情况。方法入选老年冠心病患者164例及同期体检正常对照组患者40例,使用统一问卷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问卷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均采取面询的方式,统一指导语和填表方法,在患者入院后一周内完成问卷调查。结果 1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44例(26.8%)存在焦虑,54例(32.9%)存在抑郁,其中24例(14.6%)患者合并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老年冠心病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35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人群焦虑、抑郁严重程度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与抑郁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