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90例,采用掷硬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在综合性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辅以面罩式给氧治疗,观察组患儿辅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Sa O2及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儿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异常、胸骨凹陷、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除9例患儿出现轻微充血或偶尔轻微瘙痒外,未出现其他明显不适;对照组中24例患儿面罩脱落,3例患儿造成鼻周脸部受到轻微擦伤,所有患儿因进食等原因被迫取下面罩而中断氧疗,从而影响氧疗效果。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ICU行机械通气患者6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和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以及吸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A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7例)采用传统潮气量(10~12 ml·kg-1)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28例)采用小潮气量(6~8 ml·kg-1)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PaCO2、pH、HCO-3、BE)变化及气压伤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经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PaCO2、pH、HCO-3、BE)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H、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HCO-3、BE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气压伤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可明显降低ARDS患儿气压伤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护理后测定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PaO2、PaCO2和SaO2,并调查患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pH值、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病死率、住院天数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病死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序贯通气对于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ICU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由于急性胰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序贯通气组)与对照组(机械通气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序贯通气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机械通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6h及拔管时PaO2、PaCO2、pH值以及无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为(2.34±1.24)d,少于机械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5.21±2.32)d,t=3.230,P<0.05];②序贯通气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为(4.38±2.15)d,与机械通气组总机械通气时间[(4.25±2.3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30,P>0.05);③序贯通气组于治疗后16hpH平均值恢复正常,PaO2高于机械通气组(t=3.440,P<0.05),PaCO2亦高于机械通气组(t=5.125,P<0.05);④序贯通气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3%,低于机械通气组(16.7%,x2=15.644,P<0.05);⑤序贯通气组治愈率(86.1%)高于机械通气组(75.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机械通气组.结论 使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动脉血气水平恢复快、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给予常规药物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n=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振动排痰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变化、排痰总量、无创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排痰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无创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疗效显著,可促进排痰和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采用CPAP治疗,对照组采用鼻道管吸氧,均辅以综合治疗及护理。结果治疗组血气分析PaCO2及SaO2明显高对照组(P〈0.05)。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效果满意,能有效减小插管率和对机械通气(CMV)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作用。方法: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有创通气后撤机拔管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观察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再插管率、住院天数及住院病死率等。结果:治疗组给予无创通气后与对照组比较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CO2下降明显(P〈0.05),两组再插管率为9%和30%(P〈0.05),住院天数为(32±10)d和(38±15)d(P〈0.05),住院病死率为6.2%和23.3%(P〈0.05)。结论:撤机拔管后立即开始应用无创通气的患者再插管率下降,住院天数减少及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11例,对照组10例。将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个时间点的动脉血pH、PaO2及PaCO2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pH、PaO2及PaCO2变化。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动脉血pH、PaO2及PaC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动脉血pH、PaO2及PaCO2在治疗后24小时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72小时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的症状和体征均获得改善。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BIPAP)通气模式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Au患者随机分为容量控制通气组(VCV组)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组(BIPAP组),每组各10例。观察两组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结果通气后BIPAP组的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OI)均显著高于VCV组(P〈0.05);通气结束时,VCV组镇静剂用量和气管插管通气时间均显著高于BIPAP组(P〈0.05)。结论BIPAP通气模式人机协调性好,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7),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两组给予NCPAP通气,观察组静脉输注大剂量沐舒坦,30 mg/(k·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PaO2、PaCO2和OI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12 h和24 h的PaO2、PaCO2和OI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沐舒坦联合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可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PaO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分析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无锡市解放军101医院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予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吸氧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h后,酸碱度(pH)(7.12±0.18比7.38±0.11,t=4.56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3.10±15.22)mm Hg比(26.20±10.15)mm Hg,t=14.254]、氧合指数(PaO2/FiO2)(123.4±32.5比234.4±28.6,t=24.241)、血氧饱和度(SaO2)[(71.20±8.42)%比(89.70±9.94)%,t=11.248]、呼吸频率(RR)[(36.2±7.2)次/min比(21.5±4.2)次/min,t=9.359]、心率(HR)[(128.1±19.2)次/min比(101.3±11.8)次/min,t=2.348]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h后,两组pH(7.38±0.11比7.20±0.21,t=6.345)、动脉血PaCO2[(26.20± 10.15)mm Hg比(32.2±11.15)mmHg,t=11.459]、PaO2/FiO2(234.4±28.6比172.3±31.6,t=18.189)、SaO2[(89.70±9.94)%比(82.10±10.64)%,t=9.635]、RR[(21.5±4.2)次/min比(28.7±6.8)次/min,t=8.259]、HR[(101.3±11.8)次/min比(112.7±13.7)次/min,t=3456]等各项指标分别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x2=7.568,P=0.006);气管插管率分别为9.09%、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3.938,P=0.043);死亡率分别为4.54%、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2,P=0.500).结论 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治疗相比较,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6例,完全随机化分成A(保护性通气)组 50例;B(正常通气)组46例.A组予保护性机械通气,潮气量设定为6~8 ml/kg;B组行正常机械通气组,潮气量8~12 ml/kg.记录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氧合指数.观察记录住院时间、脱管时间、死亡率、治疗7天后观察有效率.结果 A组住院时间、脱管时间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较B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7天后PaO2、氧合指数较基础值和B组明显升高,PaCO2较基础值和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可改善氧合状况,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荣艳  梁新华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37-1338
目的分析有创与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COPD并呼吸衰竭使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108例,无创(FMMV)组62例,有创(ETMV)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机械通气4h后,ETMV组的PH、PaCO2、PaO2均明显改善(P〈0.05),FMMV组仅PaO2明显改善(P〈0.05),PH、PaCO2 12h后才出现明显改善(P〈0.05)。ETMV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FMMV组(t=2.086,P〈0.05),两组总住院时间及治疗成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时,ETMV能更快地改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短于FMMV;FMMV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气管插管;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在总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常规利尿、强心等药物基础上联用无创呼吸机正压加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同时测定两组pH、PaO2、SaO2、PaCO2,血气分析结果,观察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及临床转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呼吸机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治疗及愈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徐翠蓉  贾坤林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35-1336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模式和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d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指标(PaCO2、PaO2、SaO2)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杨少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99-1600
目的探讨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重症肺炎患儿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观察组5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PAP治疗。对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率进行统计;治疗前后行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儿PaO2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儿提高更为明显;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儿PaCO2均无明显改变,且两组患者差别亦不明显,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对发生重症肺炎的患儿实施CPAP治疗无需有创操作,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48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ECMO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 h及24 h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肺动脉压( PAP )、心率( HR )、心脏指数( CI )〕,治疗前和治疗24 h 后全身氧代谢检测指标〔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氧饱和度( 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PvO2)、混合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治疗后败血症、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1)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治疗前和治疗4 h后两组患者HR、 PAP、 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2)全身氧代谢检测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 PaCO2、 SaO2、 PvO2、PvCO2及S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PaO2、 SaO2、 PvO2及SvO2高于对照组, PaCO2、 PvCO2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24)、病死率为29.2%(7/2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0%(6/24)、67.7%(16/24)(P<0.05)。结论采用ECMO治疗ARDS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代谢,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可作为临床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