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胸痹心痛,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以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严重者出现心痛剧烈,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细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多属本病范畴。 相似文献
3.
李会琼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6):79-80
胸痹心痛,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以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严重者出现心痛剧烈,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细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多属本病范畴.其发病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弱有关.病证以虚实夹杂,或以虚证为主,或以实证为主.病机多为心阳不足,心血虚少,或阴寒凝滞,或痰浊瘀血等痹阻胸阳、脉络,使心阳不展,心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减少或避免急性心肌梗塞及并发症的发生,是辨证施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胸痹心痛属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多见的心脏病,临床将其分为阴寒凝滞型,痰浊内阻型,气滞血瘀型,气阴两虚型,心肾阳虚型五个证型;护理工作中采用中西医辨证施护救治胸痹心痛的效果,优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的护理方法,特别是通过因病异护,饮食调护,针对每位病人的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疗效显著,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运用辨证施护的理论,从护理、用药、饮食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减少了复发率。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痹的中医辨证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214例胸痹患者的辨证施护措施。结果经过辨证施护,214例患者中197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7例无明显效果,有效率为92.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胸痹患者的治疗起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住院病人音乐疗法配合中西医辨证施护的方法及其科学性、针对性。方法:108例胸痹心痛患者均根据症候给予音乐疗法配合中西医辨证施护,其中心血瘀阻型21例、寒凝心脉型11例、痰浊内阻型24例、心气虚弱型25例、心肾阴虚型12例和心肾阳虚型15例。依据不同的症候类型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95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结论:胸痹心痛的音乐疗法配合中西医辨证施护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护理工作采用音乐疗法配合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救治胸痹心痛的效果.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护理方法,特别是运用音乐疗法配合辨证施治,同病异护,饮食调护,针对每位病人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疗效显著,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胸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均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根据不同证型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58例患者实施辨证施护护理后,好转出院,好转率96%。结论对胸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护理效果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辨证护理方法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急性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胸痹心痛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与中医辨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全部病例均健康出院,患者及家属对冶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胸痹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不但在促进早日康复、提高临床疗起着重要作用,在延缓病程进展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12.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虚,标实为痰浊,气滞,血瘀,寒凝为患,而使胸阳失运,心脉痹阻。该病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为提高疾病的护理质量,我们先后对“血瘀”、“痰浊”、“阴寒”证型的胸痹病人进行了辨证施护,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我们在1995~1996观察的100例胸痹病人中(不含本虚证的胸痹病历)的辨证施护体会肤浅的谈几点。1 观察人数 相似文献
13.
李艳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339-340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 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 重者心痛, 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痹的形成, 主要在胸阳素虚的基础上,感受寒邪、阴寒之邪痹阻胸阳,或饮食不当,嗜食甘肥生冷,烟酒,或思虑过度,伤及于脾,脾运失常,均可导致痰浊内生、阻遏胸阳为病,病理因素主要为阴寒与痰浊,病久阴寒,痰浊不化,痹阻脉络,阳气失展、气滞血瘀.瘀阻胸阳,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胸阳不足,标实为阴寒、痰浊、瘀血等邪痹阻,络脉失畅所致.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陈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6):101-101
胸痹分虚证(阳虚、阴虚)、实证(痰浊、血瘀)。胸痹证为本虚标实之证,护理时宜辨其虚实,分清标本,先护其标,后顾其本。按虚实的主次缓急而兼顾同护,并注意四诊合参,进行整体的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病变与415例胸痹心痛患者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胸痹心痛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血瘀、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阴虚、阳衰,致心脉失养所致。由于其症状表现与现代医学冠心病有诸多类似之处,故目前认为二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1]。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胸痹心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本文对415例胸痹心痛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胸痹心痛的诊断、分型标准根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胸痹心痛诊断、证候分类标准制定[2]。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108例胸痹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等辨证施护,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和辨证施护,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