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7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23例,根据院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3)和试验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院前急救,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1、7 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时间与方法在t-PA、PAI-I水平及MPAR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t-PA、PAI-I水平及MPAR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入院后1、7 d 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AI-I水平、MPAR低于对照组(P0.01)。(2)时间与方法在LVEDV、LVESV、LVEF、CO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LVEDV、LVESV、LVEF、CO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入院后1、7 d LVEDV、LVESV大于对照组,LVEF、CO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患者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减少STEMI患者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院前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30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院前替罗非班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30 d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TIMI血流分级,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死亡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死亡数、病死率和血小板集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应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能显著减少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功能,明显降低血小板集聚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廊坊地区农村及城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治疗、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等差异,探索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相关的不同地域人群影响因素。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52例,其中城市病人229例,农村病人223例。分成3组:急诊 PCI 组278例;静脉溶栓组73例;单纯药物治疗组101例。比较出院1月后心绞痛发作情况,1年后用药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血脂达标情况。结果农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获得医疗救助时间明显长于城市病人,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农村病人,亦或城市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是缩短医疗救助时间,院前开展急救工作,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用药依从性及出院后随访,可以为院内救治争取更多机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注射硝酸甘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1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连续入选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STEMI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经微导管注射硝酸甘油)和对照组(经指引导管注射硝酸甘油)。主要研究终点为随访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率)。结果两组随访期间临床用药无明显差别,微导管组术后1年(中位数374 d)随访期间发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9%vs 15.4%,P=0.03)。结论 PCI术中经微导管注射硝酸甘油可能改善STEMI患者术中冠脉无复流的长期预后,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高出血风险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高出血风险并且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比伐卢定组)和对照组(普通肝素组),每组54例。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的TIMI血流、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4(IL-4)、30天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IMI血流无明显差异。试验组ACT达标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hs-CRP、IL-4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高出血风险患者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可明显降低出血事件及MACE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门诊患者胃镜检查后宣教与就诊评估表的设计与推广应用,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胃镜检查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试验组利用所设计的表格,在发放报告时向患者收集并记录疾病评估资料,进行术后注意事项、就医、胃镜复查时间和提前预约等健康教育。将评估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与检查报告装订一起提供给就诊医生,另一份存档。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的报告发放和术后注意事项宣教。比较两组对自身疾病认知程度的知晓率、遵医行为。结果试验组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程度的知晓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P0.001)。试验组的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用药依从性达到了97.5%,高于对照组的86.7%(P0.01);而试验组的复查依从性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8%(P0.001)。结论通过门诊患者胃镜检查后宣教与就诊评估表的设计和应用,提高了患者对胃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及自身疾病治疗和用药、复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提升了临床诊疗效率及护理服务质量,满足了医护患多方面受益的实际需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类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情境在老年患者中愈发常见。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肿瘤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的同时,很多肿瘤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甚至死亡,而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被认为是一项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何在抗肿瘤治疗获益的基础上减少或避免相关的心血管毒性,是所有肿瘤科医生和心血管病医生共同面临的挑战。文章就抗肿瘤药物的心血管毒性、抗肿瘤药物心血管毒性监测与防治以及抗肿瘤药物与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总结,并指出抗肿瘤药物心血管毒性的防治重点在于风险评估、提前预警、优化治疗方案并及早识别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及社区综合干预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9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加行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合理用药指导等。检测两组BM 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C反应蛋白等指标,观察各组转归及其对心血管及替代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6、18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改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残余血管风险降低(P〈0.05或〈0.01)。结论 T2DM患者存在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社区干预可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提供系统服务,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卫生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33例非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基础临床情况、48 h及30 d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硝酸甘油日用量、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集聚率。结果:2组基础临床情况、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病死率和血小板集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日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心肌梗死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盐酸替罗非班能显著减少非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和硝酸甘油日用量,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功能,明显降低血小板集聚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入住我院心血管呼吸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实施前后选取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前后两组患者综合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风险情况发生率,护理人员技能熟练程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较实施前,医疗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综合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评分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对科室护理人员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操作技能,降低风险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对减少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而冠心病患者的服药方案与医生拟定的方案相符程度称之为依从性,其与患者预后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但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治疗的依从性普遍不高。故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分析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以不同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就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试验组,2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统计住院期间及平均12个月随访中患者的年龄、BNP、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等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BNP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急性期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社区管理方案的制定,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个地理上相隔较远的社区,纳入60岁以上心房颤动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9例)与对照组(111例),试验组采取预先制定的心房颤动社区管理方案进行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方案。随访至少12个月,主要终点指标是心血管疾病入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指标。结果经过平均22个月的随访,主要终点指标在两组的发生差异显著,试验组(20.1%)低于对照组(33.3%)(RR=0.61,95%CI 0.38~0.96,P=0.03)。心血管入院发生比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19.3%vs 31.5%,RR=0.61,95%CI 0.38~0.98,P=0.04);心血管死亡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试验组有降低趋势(RR=0.51,95%CI0.05~5.53,P=0.58)。两组间各种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 0.15~7.10,P=0.99)。结论心房颤动社区管理方案能够改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心血管疾病入院,并有降低心血管死亡发生的趋势,且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青中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者除菌过程中微信建群管理的效果。[方法]入选初次确诊的180例青中年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加入微信管理群,群内不定期发送Hp宣教知识,每天定时发送服药提醒。对照组遵循我科门诊惯例,于治疗开始前口头告知Hp宣教知识,并发放纸质版治疗用药明细单。2组患者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根除率,并使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采用试卷及调查问卷形式评估患者对Hp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Hp根除率(93.33%)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6.51±1.38)分]高于对照组,对Hp知识的知晓率(86.67%)高于对照组,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96.67%)也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中年Hp感染者,在其除菌过程中进行微信建群管理可提高Hp根除率,增加患者服药依从性,并能提高患者对Hp知识的知晓率,改善门诊服务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对老年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缺血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仪检测氯吡格雷的药物效果,筛选PCI术后对氯吡格雷药物不敏感老年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及试验组70例,对照组每天服用100mg阿司匹林及75mg氯吡格雷,试验组每天服用100mg阿司匹林及150mg氯吡格雷,检测12个月后氯吡格雷的药物效果,同时观察2组12个月后心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PCI术后12个月心血管病死亡、支架内血栓、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vs 2.9%,8.6%vs 17.1%,17.1%vs 28.6%,5.7%vs 11.4%,31.4%vs 60.0%,P0.05,P0.01)。试验组氯吡格雷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8.5±5.1)%vs(42.3±7.2)%,P0.01]。试验组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7.1%vs 4.3%,8.6%vs 1.4%,P0.01)。结论老年患者PCI术后服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可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出血风险亦有所升高,临床上应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PCI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及躯体化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健康宣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躯体化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可提高PCI患者对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满意度,改善患者躯体化症状,提高PCI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护士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达到宣教的同质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心血管临床护理的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方法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和对其临床资料整体分析的手段,研究探讨心血管临床护理的安全因素及对策。结果心血管临床护理主要不安全因素来源于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和医院(及社会)三个方面,针对不同因素进行相应对策的实施。结论通过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护理技术水平、加强护患间有效沟通、强化安全意识、改善护理环境、加强安全管理,实现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能够大大减少不安全因素及医疗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程强化教育对心房纤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6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强化教育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给予健康教育,强化教育组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二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华法林抗凝有效性,抗凝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全程强化教育组的患者和家属对华法林抗凝有效性,抗凝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房颤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抗凝知识知晓率、提高抗凝有效性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10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时间给药及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进行时间护理,即根据血压昼夜变化规律调整用药时间及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时间。患者于就诊后1、3、5个月末来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降压疗效、血压波动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57.2%(P0.01);最后1次复查时试验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和24 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照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时间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降压疗效和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PCI的老年ASTEMI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试验组7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PCI前予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PCI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持续6 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前加用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后TIMI分级,PCI前后血小板计数,PCI后2 h ST段回落幅度,PCI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和PCI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PCI后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CI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2 h ST段回落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PCI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可有效促进老年ASTEMI患者PCI后心肌血流灌注恢复,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