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片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5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IL-18水平、LVEF、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相当,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及心功能,且抗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予以常规治疗:休息、吸氧、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病人加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连续应用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人血清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TC、TG、LDL-C、hs-CRP均下降,HDL-C上升,观察组TC、TG、LDL-C、hs-CRP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LDL-C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病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明显缓解病人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且有抗炎、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调脂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检测48例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前,以及治疗1、3个月后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和肌溶解反应。选取48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高脂血症组治疗1、3个月后,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上升(P0.01),其中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hs-CRP水平下降33%,TC水平下降32.18%,TG水平下降12.75%,LDL-C水平下降36.04%,HDL-C水平上升8.07%;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s-CRP、TC和LDL-C水平仍明显下降,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除调脂效果明显外,尚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并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肌溶解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治疗前,而HDL-C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cy、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hs-CRP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Hcy、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及降低Hcy、hs-CR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并血脂异常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病并血脂异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均予降压治疗,试验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时间为8周。另选取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5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糖、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清hs-CRP、HOMA-IR、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健康组(P0.05);相关分析示hs-CRP与HOMA-IR呈正相关(r=0.527,P0.05)。试验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血清hs-CRP、HOMA-IR、血压、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HDL-C水平升高(P0.05),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血压明显下降(P0.01),余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C、LDL-C、HDL-C、HOMA-IR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并血脂异常患者,调脂同时降低HOMA-IR及血清hs-CRP水平,有抗炎及改善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靶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并LDL-C升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长期服药至随访结束。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和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小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LDL-C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代谢、降低颈动脉IMT、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对靶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孤独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Apeli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氨氯地平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6 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Apelin、Hcy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C、TG、LDL-C、HDL-C及Apelin、Hcy水平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 w后,观察组在相关血脂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pelin、HCY水平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有效控制血脂、血压及改善心脏功能,治疗风险小,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西安医学院附属西安市北方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D患者11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CRP、TC、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TG、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CH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UAP患者1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判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068,P=0.002)。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HDL-C、Hcy及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C、Hcy及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UAP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血脂,降低血清Hcy及NT-pro BN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PCAD)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CAD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SV、C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及治疗前血浆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D高于治疗前,血浆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PCAD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代谢、心功能、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并减轻炎性反应,但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和炎性反应减轻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两者用药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5 mg/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30 mg/d进行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LDL-C及HDL-C水平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和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52%(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30 mg/d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15 mg/d,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的血脂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肥胖组(n=20)和对照组(n=10),分别用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养14周,然后根据体重增加程度筛选出肥胖大鼠,并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IL-6的水平。对肥胖组进行瑞舒伐他汀干预,比较其干预前后血脂及IL-6的水平。结果肥胖组大鼠血清TG、TC、LDL- C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清IL-6水平与TC、LDL- C呈显著正相关(r=0.72、0.71,均P<0.01);瑞舒伐他汀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血脂及IL-6水平。结论高脂诱导的肥胖大鼠血清IL-6明显升高,瑞舒伐他汀降低血脂的同时,能降低炎症因子IL-6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酚酸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脂饲喂2周后,随机分成氨氯地平组、多达一(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6只。连续给药4周,并继续饲喂高脂,测定大鼠给药前后的血压、血脂,血浆、肝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血压升高,HDL- C降低(P<0.05和0.01);联合用药组血压、血TG、LDL- C、LDL- C /HDL- C、肝组织TC和TG水平,血浆和心肌组织MDA降低,SOD活性和SOD /MDA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氨氯地平组和多达一组血压、LDL- C、LDL- C /HDL- C、肝组织TC水平、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SOD/MDA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达一组肝组织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酚酸联合氨氯地平能协同增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的降压和降脂作用,其作用与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冠心病的调脂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7月在我院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33例作为瑞舒伐他汀组,选取2012年在我院采用氟伐他汀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20例作为氟伐他汀组.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低于氟伐他汀组,HDL-C水平高于氟伐他汀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氟伐他汀相比,调脂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3—8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6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35例和斑块组211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阳性率,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患者年龄大于无斑块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无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斑块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与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141,P=0.01;r=0.142,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二者共同参与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14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所有患者在进入本研究后均经2周洗脱期,之后对照组给予舒心降脂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舒心降脂片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均以2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脉压、血脂(TC、TG、LDL-C、HDL-C)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64/71),高于对照组的70.4%(50/7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脉压、TG、TC、LDL-C及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脉压、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4/71),低于对照组的15.5%(11/71)(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4月在我院风湿科住院并诊断为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47例,将其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24例和安慰剂组23例。他汀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在试验开始时、治疗6个月时测量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右室前后径、肺动脉收缩压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肺动脉收缩压、血压、右室前后径、心率及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治疗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安慰剂组、NT-proBNP和胆固醇水平低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肺动脉收缩压、血压、右室前后径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可以提高患者活动耐量,降低其NT-proBNP水平,但对其右室前后径及肺动脉压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呼吸困难患者血清中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和腺昔脱氨酶(ADA)的含量,讨论三个指标对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鉴别价值。方法选择临床上明确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各50例,分别为A组和B组,检测两组血清中NT—proBNP、CRP和ADA含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血清中NT—proBNP和CRP含量高于B组血清中NT—proBNP和CR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血清中ADA高于A组血清中的A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血清中NT—proBNP、CRP和ADA含量,在临床上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27例作为研究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既往史和个人史,生化指标,发热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情况,同时分析研究组患者颅脑MRI和/或MRA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病史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病史及吸烟、饮酒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血尿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率、颈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MRI检查结果示,研究组患者梗死灶多位于基底核区,其中前循环梗死18例、后循环梗死4例、多发腔隙性梗死5例;8例患者颅脑MRA检查示血管狭窄,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大脑前动脉狭窄2例、大脑后动脉狭窄1例。结论有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合并上述影响因素的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EH患者150例为EH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根据CAIMT和Hp-IgG检查结果将EH组患者分为CAIMT增厚组89例和CAIMT非增厚组61例,Hp感染组67例和Hp非感染组83例。EH组CAIMT1.0 mm者所占比例(59.3%)和Hp-IgG阳性者所占比例(44.7%)均高于对照组(12.0%,28.0%)(P0.05)。CAIMT增厚组Hp-IgG阳性者所占比例(55.1%)高于CAIMT非增厚组(29.5%)(P0.05),Hp感染组CAIMT1.0 mm者所占比例(73.1%)高于Hp非感染组(48.2%)(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IMT增厚与Hp感染率呈正相关(r=0.787,P0.01)。Hp感染组血清TG、TC、LDL-C、HCY、hs-CRP高于Hp非感染组,HDL-C水平低于Hp非感染组(P0.01)。结论 EH患者CAS的发生与Hp感染有关,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炎性反应、血脂代谢及HCY水平促进CAS的发生和发展,清除或预防Hp感染可能是防治EH患者发生CAS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