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使低体重儿及危重症新生儿在救治过程中得到迅速、快捷的补液及给药.方法 对72例低体重儿及危重症新生儿采用腋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结果 腋静脉穿刺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头皮、四肢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低体重儿及危重症新生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和输液局部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肖忠玲 《当代医学》2010,16(3):131-132
目的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输血通道。方法对60例患儿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输血、采血及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1~8d,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效果好。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有利于配合抢救危重患儿,既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又能快速顺利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刘惠勤 《甘肃医药》2011,(12):763-76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266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266例患儿均成功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其中经留置针成功采集血标本22例,留置时间为1-11天,平均5天;所有病例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或因管道堵塞而拔管睛况。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了家长看护的压力,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小儿静脉穿刺是患儿输液中的一大难题,患儿见针就哭,挣扎抗拒的现象在病房司空见惯,给患儿输液带来一定的难度。方法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利于临床用药和急救,减少护理工作量,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结果192例患儿留置时间最短2天,最长5天,平均4天,没有1例因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对肥胖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较头皮和四肢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在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输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58例肥胖患儿按首次来院输液日期单双号分组,单号入院为观察组(32例),双号入院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用静脉留置针在头皮及四肢部位静脉穿刺输液,观察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提高肥胖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是专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是一种新的护理技术,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取代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适用于长期输液或每日多次静脉注药的患儿。根据笔者在临床使用留置针的经验,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高原营养不良婴幼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9例高原营养不良患儿采用腋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注。结果:经腋静脉留置时间长,有效地解决了营养不良选血管困难,留置时间过短易出现并发症的难题,29例患儿成功渡过了感染期并康复出院。结论: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不仅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减少了输液局部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且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效减少患儿痛苦,以及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分析对350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 350例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无1例因应用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结论 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9.
冷丛玉  陈赛泉 《九江医学》2008,23(2):55-55,60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已被广泛应用于输液,它既能保证大量输液和静脉高营养的顺利完成,减轻病人频繁穿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烧伤患儿由于可穿刺的部位有限且由于本身的好动加上烧伤所至的疼痛,输液的速度亦不宜过快,所要输液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的一次性针头难于固定,往往几瓶点滴需要不断的穿刺.为此,采用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头皮,只要操作方法正确,成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龄儿童应用静脉留置针易出现的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普通的静脉穿刺,每日需要穿刺操作1~2次.由于静脉穿刺技术高、难度大,患儿不能配合,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还会造成治疗的失败.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能减少患儿的痛苦,还能保证医疗质量,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本总结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应用静脉留置针容易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荣梅  陈志飞 《吉林医学》2013,34(5):978-979
目的:儿科部分急危重症、肥胖、重度脱水、输液时间较长的患儿,因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给抢救和治疗带来影响,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方法:总结分析26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和效果。结果:26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留置时间最短2 d,最长8 d,1例因患儿烦躁、约束带松解导致留置针脱出,其余无一例发生堵管、静脉炎和全身感染。结论: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为抢救儿科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患儿赢得了时间,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技术性操作,在儿科几乎所有的住院病人都需要静脉输液治疗。小儿应用留置套管是浅静脉输液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及供给营养的最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临床常用于输液、输血及静脉取血。每天静脉穿刺给患儿增加了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为此我们采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小儿静脉穿刺是护理技术的一大难题,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很大的痛苦。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它的外套管材料柔韧,与血管相融性好,且无刺激,是专门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1]。近年来,我院在门急诊患儿输液中推行使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12月,共有614例患儿在门急诊输液时使用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对象主要为:(1)3个月之内的患儿,医生要求使用输液泵控制滴速,输液时间比较长者;(2)患儿输液超过3天者;(3)输液反复液体外漏,患儿无法配合者;(4)患儿自身静脉条件差,难以反复穿刺者;(5)抢救危重患儿,方便给药。其中男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一项临床输液技术,应用广泛。静脉留置针改变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的输液方式,对长期输液,周围静脉穿刺困难,而又需按时静脉输液给药者,即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减少了液体外渗,也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开放的静脉通道,有利于及时准确给药  相似文献   

15.
王淑艳 《当代医学》2010,16(3):119-119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输液用药的重要工具。静脉留置针改变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的输液方式,对于四肢静脉多次穿刺,静脉显露不明显,穿刺困难而又需连续输液或按时静脉给药的患者,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血管,也为抢救者提供了开放的静脉通道,有利于及时,准确的给药,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近年来,小儿留置针以套管柔软,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保护管广泛应用于临床。自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不仅减少患儿对反复穿刺的痛苦恐惧心理,同时也减轻护理工作量,已越来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一次性头皮针换代产品,这一新型输液工具-静脉留置针的出现和使用,不仅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也给患儿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静脉,为临床及时用药、随时调整用药提供了方便,同时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现将我院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晓凤  王娟  闻亚军  梅云霞  杨玲 《吉林医学》2012,33(14):3063-3064
目的:探讨门诊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适应证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注意事项。方法:分析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对门诊76例患儿施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完善相关的手续,明确相关的注意事项,使患儿输液能顺利完成。结果:7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均顺利完成了持续数天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满意度100%,输液肿胀等反应发生率由7%下降到4%。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轻了患儿多次被穿刺的痛苦,缓解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及压力,减少了由于穿刺带来的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腋下静脉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新生儿60例,(其中早产儿20例)分为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组与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过程中反复穿刺的次数,留置时间的长短,输液外渗及红肿发生率.结果 腋下静脉穿刺组较手背静脉穿刺组的留置时间长,反复穿刺次数少,外渗及红肿发生率低.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下静脉穿刺留置时间长于手背静脉穿刺留置时间,减少了住院期间患儿反复穿刺、外渗及红肿,减轻患儿住院期间的痛苦和多次穿刺带来的血管损伤,利于新生儿的留置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儿腋静脉穿刺置人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从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68例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对象中的33例采用腋静脉输液,35例采用外周静脉输液,对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脱出、保留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腋静脉穿刺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外周静脉,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腋静脉置管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给药途径,可以在新生儿病房和NICU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