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环境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引起神经元的损伤导致帕金森病的假设已经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但是 ,单纯环境因素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群中许多具有相同环境暴露的个体并不都患病 ,提示个体存在对帕金森病易感性的差异。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 ,PD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已经发现了多个与 PD相关的遗传基因 ,他们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具有多个不同的突变位点 ,证明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的发病中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这一方面说明 P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颞叶癫痫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性疾病,遗传背景在颞叶癫痫病因和临床表现型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颞叶癫痫相关的白介素-1β基因、白介素-1受体抗体基因、γ-氨基丁酸B受体1基因、前强非肽基因、载脂蛋白Eε4基因、朊蛋白基因6种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中对HLA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不同种族、性别的重症肌无力病人遗传易感性与HLA-Ⅰ、Ⅱ、Ⅲ类基因各不同位点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易感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及其不同亚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PCR-SSOP)对91例中国汉族MG患者及17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LA-B等位基因分型,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及显性遗传模式的方法系统分析HLA-B等位基因与MG患者不同临床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按照性别、年龄、临床类型、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及胸腺病变将患者组分为不同亚型后,结果显示HLA-B*46阳性率在男性、眼肌型、抗AChR抗体阴性及伴发胸腺瘤组中升高,HLA-B*08阳性率在早发型及全身型患者组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HLA-B*35和B*38阳性率降低。结论 HLA-B*46基因可能是男性、眼肌型、抗AChR抗体阴性及伴发胸腺瘤的MG患者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HLA-B*08可能是早发型及全身型MG患者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HLA-B*35和B*38可能是MG的保护基因或与保护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亚基基因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与乙酰胆碱受体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AChR的α、β、γ、δ及ε亚基的cDNA序列已经确定;不同亚基基因突变或使AChR合成减少,或影响AChR对ACh的反应,或使AChR功能障碍。本文从遗传学角度对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各亚基及其基因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家系调查、双生子以及寄养子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关联分析、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本病的易感基因最有可能分布在第13、8、22和6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7.
HLA-DQ基因多态性对重症肌无力遗传易患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HLA-DQ基因多态性与重症无力(MG)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FLP)法对60例MG病人进行HLA-DQA1、DQB1基因分型。结果:DQA1位点:病人按不同胸腺组织,不同发病年龄及性别分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DQA1*0301频率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DQB1位点;MG病人组(包括亚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DQB1*0303频率明显增高,DQB1*0601和DQB1*0602频率明显降低,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结论:DQA1*0301与胸腺增生型和≤30岁发病的男性MG病人易患者有关,DQB1*0303与MG的易患性有关,而DQB1*0601和DQB1*0602是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8.
对597944人进行重症肌无力(MG)流行病学调查,确诊MG60例,MG患病率为10/10万。遗传学调查55个家系,共有一级亲属374人,同胞患者2人,一级亲属患病率0.53%,P<0.001;遗传度为58%。提示MG与遗传有关,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9.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基因组中一种最常见的遗传变异,是新一代遗传标记。目前人白细胞抗原(HLA)被认为是与重症肌无力(MG)有关的重要遗传因子,但其仪能部分解释MG的易感性,而非HLA基因位点如肌肉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1亚单位、肌肉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δ亚单位或肌肉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γ亚单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免疫球蛋白Fc段的特异性受体2、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促衰变因子、β2肾上腺素受体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MG及其哑型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此文就非HLA区域MG相关基因SNP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颅内动脉瘤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发生于颅内动脉分又处,在破裂之前大多无临床症状,破裂后可以导致蛛网膜下隙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其形成、发展和破裂是多种环境因素和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颅内动脉瘤的易感基因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可能与颅内动脉瘤发病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作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1672年英国Wilis医生描述了第一例重症肌无力(MG)之后,1960年英国Simpsom医生首先提出MG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1973年美国Lindstrom最先用由电鳗电器官提取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主动免疫兔制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细胞免疫依赖的、主要以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4.
HLA-DQβ遗传多态与重症肌无力的易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LADQβ对重症肌无力(MG)的遗传易患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35例MG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HLADQβ链对应的HLADQB1基因进行分型,并对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DQB1各等位基因频率和DQβ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QB10201和DQB10302的频率在患者组中升高,其中两组的DQB10302的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RR=4.41,P<0.05);HLADQβ氨基端57位的丙氨酸在患者组中显著升高(RR=5.10,P<0.005),在伴有胸腺瘤的MG患者中差异更显著(RR=57.88,P<0.001)。结论HLADQβ57位的丙氨酸表现对中国人MG的易患性,特别是在伴有胸腺瘤的MG患者。这种易患性的遗传基础为非极性的疏水氨基酸丙氨酸替换了带负电荷的极性氨基酸天冬氨酸。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AChR-Ab)介导的、T细胞依赖和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 NMJ)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多是由于机体胸腺发育异常或其他原因产生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破坏突触后膜运动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 导致出现一系列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如疲劳、虚弱、四肢无力等,呼吸肌受累常常是致命的死因.近年来,随着对MG发病机制及新疗法的深入研究和开展,该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现就其免疫治疗方面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依赖细胞免疫并由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nti-AChRAb)介导、补体参与导致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处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病。  相似文献   

17.
神经性厌食(AN)是一种以强烈恐惧体质量增加、限制进食、消瘦等为特征的复杂疾病。其病因与易感基因多态性有一定关联。我们就近几年来有关这些易感基因及其多态性在AN发病机制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MG)的动物模型研究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不同的MG实验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G的多样性,但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尚不能在一种模型中模拟MG的所有特征。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涵盖了参与抗乙酰胆碱受体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机制,为理解MG的免疫学特征提供了基础。被动转移模型的特点是疾病诱导简单,在单次注射抗体后24 h内迅速出现虚弱症状。基因工程的优势在于更具有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模拟MG的遗传基础,弥补了EAMG模型的不足。药物诱导模型具有建模迅速、不涉及复杂免疫激活和抗原诱导的特性,然而,其在模拟疾病复杂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体外模型对患者血清的表型和功能反应进行匹配,该模型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异种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更贴近临床实际。该综述总结了各种实验模型的优缺点,帮助研究者选择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模型。为推动对该疾病复杂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方向,并为新的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提取30例MG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采用BIOSTAR Human-6-V3型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使用生物统计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两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G组检测出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04个,其中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44个(比值>5.0),表达显著下凋的基因60个(比值<0.2),涉及基因包括免疫、细胞信号传递、代谢、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原癌与抑癌基因、细胞骨架与蛋白合成等相关基因.结论 MG发病机制涉及众多基因表达的改变,基因芯片技术可快速筛选出与MG发病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20.
用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了一组重症肌无力患者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情况,结果示4例患者存在一条约9kb左右的异常条带,提示T细胞受体基因异常重排可能与重症肌无力发生及胸腺瘤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