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高原城镇人群高血压与外周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2009年10月~2010年4月昆明城镇企事业单位到我院体检的18岁以上人群中,抽取检出血压异常且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受检者1000名作为高血压组,同时随机抽取673名体检提示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本科林公司生产的VP-1000全自动测量仪对两组患者作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测量。结果高血压组baPW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BI≤0.9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高原地区城镇人群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选择对动脉僵硬度有影响的降压药物,有效控制血压,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间断性适量的有氧运动,对预防及延缓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患者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stiffness index,AASI)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所血压(CBP)正常的体检者129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ABP)检查,根据日间血压检测结果是否合并MH,将其分为MH组48例和对照组81例,并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计算AASI。结果 MH组的24 h平均收缩、舒张压(24hSBP、24h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dSBP、dDBP)升高更明显(P〈0.01);MH组的AASI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论 MH患者的AASI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M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脉搏波速度(ba PWV)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1 5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ba PWV,并对其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比较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与脉搏波速度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ba PWV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1 650.4±138.6)cm/s比(1 580.2±160.5)cm/s,P<0.01。结论: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 PWV值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对ba PWV的影响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一种同步采集肱动脉脉搏波信号和指尖脉搏波信号无创检测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新方法.方法:用二次函数对起跳点波段按最小二乘法原理逼近计算出脉搏波先后传播到肱动脉和指尖这段距离的时间.结果:大量的病例分析和临床测试表明: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的正相关性为r=0.46,与脉压的正相关性为r=0.622.该算法能够解决波谷...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分析同一组受试者运用多种方法检测获得的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探讨将超声技术引入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纳入30例正常人,分别行日本Colin动脉硬化仪检测、联合多普勒超声及脉搏波传感器同步检测、仅多普勒超声检测baPWV,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为(1 118.20±176.42)cm/s;将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肱动脉、多普勒探头放置于胫后动脉同步检测的baPWV为(1 135.74±246.26)cm/s;仅用多普勒超声分2次分别将探头放置于肱动脉及胫后动脉时测得的baPWV为(1 048.96±117.24)cm/s。多普勒超声及脉搏波传感器联合应用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549,P0.01)。多普勒超声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无相关性(r=0.277,P0.05)。结论: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与脉搏波传感器为PWV的检测提供了新途径,测量数据准确度较高;仅运用多普勒超声分2次检测PWV的方法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大动脉僵硬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糖调节受损患者41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人群30例(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压差、脉搏波速度(PWV)等指标情况。结果:糖调节受损患者PWV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餐后2h血糖、全血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患者大动脉功能改变主要为僵硬度增加,同时存在血液黏度增加,可能对糖调节受损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动脉弹性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SDHV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再根据瓣膜返流与否分为2个亚组,返流者46例,无返流54例,选择无SDHVD的同年龄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行脉搏波速度(PWV)检测,比较两组间PWV值和SDHVD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PWV与瓣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SDHVD组PWV>对照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返流组PWV>无返流组(P<0.05);PWV与瓣膜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SDHVD患者PWV明显增快,且与瓣膜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大动脉弹性在评价SDHVD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法治疗代谢综合征(MS)及动脉僵硬度的效果。方法:选择MS 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干预、规范用药等综合干预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PG)、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aPWV、BMI、SBP、FBG、P2hPG、LDL和TG等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FBG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综合干预法能有效控制MS,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资料与方法 将119例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及斑块形成的OSAHS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诊室血压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65例和血压正常组54例;同时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调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为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高血压疗养员及60例健康疗养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17.71%;对照组焦虑发生率3.33%(P<0.05)。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27.08%;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3.33%(P<0.01)。与56例不稳定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测试结果比较,96例高血压患者SAS、SDS分值水平最低(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常伴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与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其焦虑、抑郁情绪相对较轻。临床医师治疗躯体疾病时要辨别心理障碍,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椎动脉弹性功能改变与脉搏速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检测11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0)和50例正常老年人作对照组,测量椎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内径,计算顺应性、脉搏速度(PWV)等参数。结果:高血压组的PWV显著高于对照组,PWV与脉压、顺应性及僵硬度指数β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椎动脉功能的改变与脉搏速度密切相关,PWV是一项评价高血压病动脉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CVD)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程度会随着年龄和血压的升高而增加,从而导致发生CVD事件(例如中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的风险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关注在动脉发生硬化之前,通过超声技术评价动脉更早期的弹性功能改变,则可更早一步进行临床干预,改善患者预后。超声极速成像脉搏波(ufPWV)技术是目前一种新型的无创超极速超声成像技术,其操作相对简单和具有可重复性,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显示,ufPWV技术对区域或局部水平上的体内动脉弹性功能的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心动脉压(CAP)与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患者100例,按冠心病诊断标准分为冠心病组65例,非冠心病组35例。记录血管造影过程中检测到的升主动脉压力作为CAP,并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baPWV。结果①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CSP、baPWV、TC、LDL—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O.05)。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SP、CDP、FBG和LDL—C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CAP升高,进~步促进了主动脉管壁弹性下降,中心动脉僵硬度增高,而年龄、中心动脉压、FBG、LDL—C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临床研究发现,大动脉僵硬度增加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并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根本原因之一。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可反映大、中动脉系统的弹性状态,是常用的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它具有方便易行、重复性高和无创等优点。笔者于2009—09至2010—11测量457例60岁以下男性体检人员的baPWV,以观察大中动脉僵硬度(动脉弹性)和吸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武汉地区长江航运部门部分中年职工进行血管健康状况调查.方法 采取横断面整群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长江航运行政管理单位在职公务员(公务员组,195人)与海事部门在职职工(船员组,217人)体检资料,主要有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记录的四肢血压及左右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心-踝脉搏波传导速度(HAPWV)、右侧心-臂脉搏波传导速度(HBPWV)以及收缩时间间期(STI)以及血脂、血糖.结果 船员组高血压患病率为28.6%,公务员组为1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船员高血压患病率为23.3%(10/43),女性公务员为14.6%(7/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船员高血压患病率为29.9% (52/174),男性公务员为18.4%(27/1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协方差计算,男性公务员代谢正常者51.4岁时BAPWV为(1448.3 ±20.7) cm,95%可信区间为1407.4 ~ 1489.2 cm;船员组为(1372.8± 20.0) cm,95%可信区间为1333.3 ~1412.3 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是中年船员血管危险的主要因素.中年男性公务员代谢正常者51.4岁起至少有95%的人存在主动脉僵硬度增高、易患血管粥样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贵阳市部分中老年体检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与射血指数(LVET/PEP)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460例中老年体检人群检测ba PWV、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前期(PEP)、LVET/PEP、血压、血生化等指标。分析ba PWV与LVET、PEP、LVET/PEP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体检人群ba PWV、LVET/PEP、LVET、PEP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8.7%、23.0%、28.3%、43.5%;ba PWV与LVET、LVET/PEP呈负相关(r分别为-0.16和-0.11,P<0.01);ba PWV与年龄、心率(HR)、血压、脉压差(PP)、血糖(GLU)、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相关(P<0.05);LVET/PEP与HR、舒张压(DIA)、PP、GLU、尿酸(UA)等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SYS及DIA为ba PWV主要影响因素(P<0.05),年龄、性别、HR及SYS为LVET/PEP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该体检人群ba PWV、LVET、PEP及LVET/PEP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其中ba PWV与LVET、LVET/PEP具有负相关性;年龄、HR及DIA为ba PWV主要影响因素;影响LVET、PEP、LVET/PEP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性别、HR、SYS、PP、UA。 相似文献
19.
肥胖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隐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血压与静息心率的关系.方法 对诊所血压正常的67例肥胖组及62例健康对照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两组的静息心率及动态血压的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肥胖组隐性高血压发生率为41.79%,对照组为12.90%,两组比较P<0.01;肥胖组静息心率、24 h及日间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伴隐性高血压组(28例)静息心率高于单纯肥胖组(39例),P<0.05.结论 心率增加可能参与了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发病过程,动态血压可作为诊断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MH)与24 h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所血压(CBP)正常的肥胖患者67例(肥胖组)和体质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对照组,均行24 h动态血压(ABP)检查,按日间血压检测结果,将肥胖患者分为肥胖伴MH组(28例)和单纯肥胖组(39例);对比分析3组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结果肥胖伴MH组的24hSBP、24hDBP、dSBP、d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P<0.01);各组24 h尿蛋白≥150 mg的发生率比较显示,肥胖伴MH组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和对照组(P<0.01),单纯肥胖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肥胖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之一,而肥胖合并MH加重了尿蛋白的产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