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CCU住院并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计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情况、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 STR)、住院期间1周内和术后90天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和术后24h及1周血小板计数、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Ⅲ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1%vs.92.3%,P0.05),而术后90分钟sum STR50%的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2%vs.80.0%,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1周内顽固性心绞痛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2.9%vs.13.8%,4.3%vs.15.4%,P均0.05)明显降低,术后90天MACE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1.4%vs.3.1%),而LVEF[(53.86±4.50)%vs.(52.03±4.10)%,P0.05]显著提高。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1周血小板计数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提高STEMI患者的心肌细胞灌注,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左心功能和临床预后,且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急诊PCI的60例急性STEMI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30例)和术前不用替罗非班(对照组,30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基本情况,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ST段回落、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出血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 0-1级13 vs 15,TIMI 2级12 vs 11,TIMI 3级5 vs 4,P>0.05),但术后即刻前向血流,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I 0-1级0 vs 2,TIMI 2级2 vs 8,TIMI 3级28 vs 20,P<0.05)。两组ST段回落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32%±18.36%) vs (71.18±19.22%),P>0.05]。观察组术后6h血清心肌标志物值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18.4±55.8) vs (178.8±63.2)U/L, P<0.05;心肌钙蛋白T(cTnT):(2.18±0.69) vs (3.21±0.46)ng/L,P<0.05]。术后出血并发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6.67%,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EMI时,在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患者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常规给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TIMI分级情况及术后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梗死血管TIMI分级3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梗死血管血流情况,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替罗非班(tirofiban)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消除冠脉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术中有较大量血栓负荷的患者12例,其中2例为溶栓失败后补救性PCI(rescue PCI)。经桡动脉途径PCI常规处理梗死相关动脉(IRA),在PCI术中给予国产替罗非班10μg/kg的负荷量,然后给予0.15μg·kg~(-1)·min~(-1)的剂量持续静滴24h。如出现皮下出血或是其他出血倾向时可减半量输入。对比给药1h前、后的造影结果。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口服、术后给予肝素500~1000U/h泵入24h,监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始终在治疗前的1.5~2.5倍,之后以低分子肝素克赛1mg/kg皮下注射,1次/12h,5~7d。观察手术成功率、血栓积分、围术期和出院3个月后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12例患者PCI均取得成功,血栓明显消退,治疗前、后血栓评分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死亡、再发心梗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结论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安全有效,且具有较强的抗血栓效果,可明显降低冠脉内血栓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及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早期替罗非班组(60例),诊断明确后立即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继以0.15μg.kg-1.min-1维持泵入48h;常规治疗组(53例),于冠脉造影开始时给予替罗非班,用药方法及剂量同早期替罗非班组。比较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PCI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ST段回落情况,术后心功能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早期替罗非班组术前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3.3%比1.9%,P=0.037),术后即刻两组TIMI血流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188);术后早期替罗非班组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8.3%比73.6%,P=0.034),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早期替罗非班组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3%比60.4%,P=0.038),术后7d两组LVEF水平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TIMI血流和术后心肌灌注,并不增加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患者的远期心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PCI治疗患者117例,按是否使用国产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81例),随访1年,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介入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获得两组相似(94.44%vs92.59%,P〉0.05)。术后随访1月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47.89%vs4t.75%,P〈0.05);且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73.49ml/m^2 vs 82.77ml/m^2,P〈0.05)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42.86ml/m^2 vs 53.52ml/m^2,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随访1年,两组心功能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两组心功能较术后1月有明显改善。结论:急诊PCI术中使用国产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患者PCI术后1月的心功能,而1年后这种获益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AMI患者340例,均行急诊PCI,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直接行PCI的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水平(TIMI分级)、心肌灌注水平(TMP分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30 d内的死亡率、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水平、心肌灌注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而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则明显减少;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再梗死、目标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30 d内的死亡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护理经验。方法2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中及术后接受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护理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严密观察用药后穿刺部位和全身出血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h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1例。30d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1例。无相关血管血流分级心肌梗死溶栓血流(TIMI)0级发生。2例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经遵医嘱调整替罗非班的剂量及奥美拉唑抑酸、西咪替丁保护胃黏膜后,粪便隐血试验转为阴性;2例轻度牙龈出血,无皮肤黏膜出血;无出现穿刺点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结论严密的观察与良好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出血事件的发生,减少心血管病危险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32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前TIMI血流3级、2级、1级、0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发心梗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病12~24 h急性心梗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TIMI血流,降低MACE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影响。方法:符合STEMI入选标准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术前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药等治疗,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以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组除未加盐酸替罗非班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2组术中都常规应用普通肝素。联合应用TMP(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和sumSTR(sum-ST-segment resolution)方法对心肌组织的灌注进行评价。结果:2种评价方法均显示治疗组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急救中心收入本科并确诊急性STEMI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组于入院时即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未用.主要观察:①PCI手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②术后相关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③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④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及继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⑤术后3个月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术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 0~1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0%比90.0%,P<0.05),两组PCI术前TIMI 3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比0,P>0.05),两组PCI术后TIMI 3级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比63.3%,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2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完全回落幅度(STR≥70%)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提示对照组LVEF低于替罗非班组(P<0.05).术后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事件较对照组略有增多,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EMI患者急诊行PCI术前早期应用国产替罗非班能改善术后心肌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恢复存活心肌细胞功能,改善心功能;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急诊入院的STEAMI患者104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24 h和1周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2、4 h及30 d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92.3%,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7.7%;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发生率80.7%,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24 h和1周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替罗非班组有下降趋势.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4.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开始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的疗效。方法入选84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有胸痛症状分为替罗非班组(n=61)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替罗非班对患者冠状动脉血流、PCI术后1hST段回落、CK-MB峰值及出血副作用的影响。结果支架置入术前替罗非班组TIMI1级血流发生率及支架置入术后TIMI3级、2级血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CK-MB峰值、PCI术后1hST段完全回落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发生轻微出血的比率分别为29.5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支架置入前后的TIMI血流,有利于缺血心肌的再灌注,但同时增加轻微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患者的远期无事件生存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急诊PCI治疗患者117例,按是否使用国产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81),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全因死亡率、心肌梗塞率、靶血管重建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介入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术后即刻TIMIⅢ级血流相似(94.44%:92.59%P〉0.05)。术后随访1月时,两组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两组LVEF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47.89%:41.75%P〈0.05);且治疗组LVEDVI(73.49ml/m^2)和LVESVI(42.86ml/m^2)均较对照组(82.77ml/m^2、53.52ml/m^2)明显下降(P均〈0.05)。随访1年,治疗组有3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6例,无事件生存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8.33%:7.41%P〉0.05)。两组心功能较术后1月有明显改善,但两组心功能相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急诊PCI术中使用国产替罗非班对远期无事件生存率无影响,但能明显改善患者PCI术后1月的心功能,而1年后这种获益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11年10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90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可以降低无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OR=0.24,95%CI:0.13~0.45,P<0.01),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MD=6.24,95%CI:4.33~8.16,P<0.01),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OR=0.23,95%CI:0.10~0.53,P<0.01)及病死率(OR=0.13,95%CI:0.02~0.75,P=0.02);但两组TIMI计帧数(MD=-5.63,95%CI:-11.65~0.33)、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及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替罗非班可对PCI术后冠脉无再流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但由于本文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有必要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的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中,符合术前梗死相关血管(IRA)完全闭塞(TIMI0或1级)、术后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患者共71例,分为替罗非班组(n=36)和对照组(n=35)。比较两组基础临床特征、心肌呈色分级(MBG)及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心肌呈色分级3级获得率明显增高(69·4%比37·1%,P=0·01),术后90minsum STR(60·6%±26·7%比42·2%±35·3%,P=0·03)和ST段完全回落(sumSTR≥70%)的比例(61·1%比28·6%,P=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心肌梗死后1周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5·2%±5·2%比51·3%±7·3%,P=0·03)。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趋势(16·7%比5·7%,P=0·26),但无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国产替罗非班能改善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指标,并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急诊PCI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经抽吸导管内注射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06例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52例)和单独血栓抽吸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随访30d,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两组TIMI血流,术前两组T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TMP3级率较单独抽吸组明显高(76.2比68.5,P〈0.05)。两组30d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LVEF、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急诊PCI中联合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抽吸导管内注射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心肌组织灌注,且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国产替罗非班在中国人群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文献中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的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9篇文献,2 025例患者,其中替罗非班观察组1 01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1 015例,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血流Ⅲ级[RR=1.22,95%CI(1.07,1.39),P=0.002]改善;术后住院期间、30 d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RR=0.4,95%CI(0.31,0.51),P0.00001;RR=0.36,95%CI(0.29,0.45),P0.00001]降低;术后1周、30 d左室射血分数[WMD=0.84,95%CI(0.40,1.28),P=0.0002;WMD=6.25,95%CI(5.25,7.26),P0.00001]提高;术后1周、30 d血清BNP[WMD=-53.07,95%CI(-70.69,-35.45),P0.00001;WMD=-50.10,95%CI(-60.16,-40.05),P0.00001]降低;术后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RR=2.04,95%CI(1.40,2.96),P=0.0002]升高,但未见严重出血病例;术后30 d出血并发症发生[RR=0.90,95%CI(0.65,1.26),P=0.54]未见明显增高。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中国人群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显著,且未增加严重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发病6~12h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将症状发生至急诊PCI6~12h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记录两组基础临床情况、PCI后无再流、心力衰竭、住院期间及术后18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PCI后TIMI3级血流发生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PCI前IRA TIMI 3级血流、术后梗死区心肌灌注分级(TMP)3级明显增加,无再流发生率降低(P<0.05)。心力衰竭减少27.4%,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相似,但于术后180d降低10.85%(P<0.05)。结论:急诊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发病6~12h的STEMI患者,可进一步减少无再流发生,提高心肌灌注,并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