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IL-6、IFN-γ及IgG亚类变化,进一步探讨在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细胞因子及IgG亚类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7例柯萨奇B组(CoxB)病毒性心肌炎患儿IL-6、IFN-γ及IgG亚类水平。结果:柯萨奇B组(CoxB)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备血清IL-6、IFN-γ均明显升高且呈正相关;IgG1、IgG2、IgG3明显降低且IL-6与IgG1呈负相关。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可作为IL-6的拮抗剂用于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4和IFN-γ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 4( IL- 4)和 γ干扰素 ( IFN- γ)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检测 30例急性期和 1 5例迁延期患儿血清 IL- 4和IFN-γ含量 ,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急性期、迁延期患儿血清 IL- 4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IFN-γ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急性期患儿血清 IL- 4和 IFN-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 IL- 4含量降低 ,IFN-γ含量增高 ,体内 TH1应答强于 TH2 ,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3.
肠道病毒 ( EV)感染 ,尤其是柯萨奇病毒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笔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ELISA)检测血清中柯萨奇 B组病毒 Ig M( CBV- Ig M) ,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或疑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32例 ,其中男 1 0例 ,女 2 2例 ;年龄 1~ 1 2岁 ,平均 8.5岁。均系本院儿科住院病人。血标本采集时间为心肌炎首次症状发作后 1~ 8周。1 .2 方法 ELISA法 ,试剂盒由北京高远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取患者静脉血 2 ml,分离血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特异性抗体(CVB~IgM)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62例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心肌炎50例,疑似心肌炎12例)及30例非心肌炎患儿的柯萨奇B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CVB—IgM阳性者分别为:心肌炎组56%(28/50),疑似心肌炎组42%(5/12),非心肌炎组13%(4/30)。心肌炎与非心肌炎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心肌炎与疑似心肌炎组CVB—IgM阳性率分别与病程关系为:病程<1个月、1~6个月及>6个月IgM阳性率分别为65.9%、25%和16.7%,其中病程<1个月、1~6个月及>6个月的阳性率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早期测定CVB—IgM以及远期的追踪均具有病原学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发生于吉林省东丰县一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暴发流行病原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并探讨相关诊断技术。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 ( HHVM)、动物分离法及 ELISA特异性Ig M、Ig G检测法对 4 6例病人的粪便 ( Stool)、咽分泌物 ( NPS)及双份血清进行研究。结果 :HHVM法在2 6例患儿中分离到柯萨奇病毒 B3,阳性率为 56.5% ,动物分离法及特异性 Ig M的阳性率分别为4 6.7%和 54.5% ,HHVM法与特异性 Ig M检测比较 ,阳性符合率为 82 .1% ,阴性符合率为 78.3% ,总符合率为 89.1% ,两种方法有明显的一致性。结论 :本次流行系 CVB3所致 ,特异性 Ig M检测可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基因重组干扰素γ( IFN-γ)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Th1/Th2 亚群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40例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 IFN-γ治疗观察组 2 0例及治疗对照组 2 0例。 1 5例健康婴儿为正常组。用 EL 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IL- 4水平。经 IFN- γ治疗后 7~ 1 0 d复查 IFN- γ、IL- 4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 IFN- γ、IL- 4水平均有降低 ,其中 IFN- γ水平下降非常明显( P<0 .0 1 ) ,IFN- γ/IL- 4比值降低 ( P<0 .0 5 )。经 IFN- γ治疗后 ,IFN- γ治疗观察组 IFN- γ水平明显升高 ,IFN- γ/IL- 4比值升高 ,IFN- γ治疗观察组及治疗对照组 IL- 4水平均没有明显变化。提示 :婴幼儿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 Th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紊乱 ,主要表现为Th1功能下降 ;Th2 功能相对增强。经 IFN- γ治疗后 ,IFN- γ/IL- 4比值升高 ,Th1/Th2 失衡得到纠正 ,但未发现 IFN-γ对 IL - 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急性病毒感染后大约有5%的人群发病。现已证明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20余种,其中嗜心性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因病毒每隔数年发生变异、故人类常常缺乏对其的免疫力而致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甚明了,但大多数人认为发病与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以及病毒感染后引起细胞、体液免疫反应介导的心肌直接损害有关,尤以后者为主。国外学者对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在心肌炎和心肌病的心肌损伤中起作用。本文通过对30例病毒心肌炎患儿IL-1β、IFN-γ、IL-4水平的检测,探讨细胞因子在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IL-17A基因敲除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腹腔内注射抗IL-22抗体,探讨抗IL-22抗体对IL-17A基因敲除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鼠分为抗IL-22抗体组、病毒性心肌炎组和对照组,抗IL-22抗体组和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建模当天抗IL-22抗体组小鼠腹腔内注射抗IL-22抗体50μg,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腹腔内注射等体积PBS液,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建模2周时各组小鼠心肌Nancy株柯萨奇病毒的复制情况、心肌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和血清IL-22蛋白、心肌IL-2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抗IL-22抗体组小鼠心肌Nancy株柯萨奇病毒RNA和病毒滴度均明显高于病毒性心肌炎组(P0.05)。抗IL-22抗体组IFN-γmRNA含量和TNF-α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IL-22抗体组IFN-γmRNA含量和TNF-αmRNA含量均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IFN-γmRNA含量和TNF-α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IL-22抗体组血清IL-22蛋白和心肌IL-22 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IL-22抗体组血清IL-22蛋白和心肌IL-22 mRNA含量均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清IL-22蛋白和心肌IL-22 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IL-22抗体能够加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病毒的复制,降低小鼠心肌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小鼠血清IL-22蛋白和心肌IL-22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与心肌损害、心肌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46例,结果:近年来小儿病毒性肺炎合并心肌损害,心肌炎愈来愈多,其中暴发性心肌炎4例,心包炎3例,且暴发性心肌炎者无一存活,结论:小儿病毒性肺炎容易合并心肌损害、心肌炎,呈正相关性,且多由柯萨奇病毒B组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根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病情况分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VZV-PHN组)、带状疱疹-对照组(VZV-Con组);另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结果:VZV-PHN组、VZV-Con组患者血清中β-内啡肽(β-EP)、NT、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Con组,SP、V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IL-4、IL-6、IL-17、IL-2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TGF-β1、Ig G、Ig M、Ig 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VZV-PHN组患者血清中β-EP、NT、IFN-γ、IL-2、Ig G、Ig M、Ig 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VZV-Con组,SP、VGF、CGRP、IL-4、IL-6、IL-17、IL-21、TNF-α、IL-10、TGF-β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VZV-Con组;β-EP、NT与IFN-γ、IL-2、Ig G、Ig M、Ig A呈正相关,与IL-4、IL-6、IL-17、IL-21、TNF-α、IL-10、TGF-β1呈负相关;SP、VGF、CGRP与IFN-γ、IL-2、Ig G、Ig M、Ig A呈负相关,与IL-4、IL-6、IL-17、IL-21、TNF-α、IL-10、TGF-β1呈正相关。结论: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应答紊乱所引起的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分泌异常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柯萨奇B组病毒(CBV)感染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CBVB1-6IgM抗体。结果:CBVB1—6型IgM抗体阳性检出率52.5%(72/137),B3型最高占40.3%(29/72),其次依次为B2型、B4型、B5型,分别为26.4%(19/72)、20.8%(15/72)、6.9%(5/72),B1型和B6型各2.8%(2/72):而对照组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6%(19/140)。病毒性心肌炎血清中CBV1-6型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内蒙古地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2.
自1992~1994年我们进行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肠道病毒病原学诊断的临床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小儿肠道病毒心肌炎病原学检测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肠道病毒是引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最常见病因,其中柯萨奇B族占心肌炎病原的1/2  相似文献   

13.
郑高明 《浙江医学》2009,31(7):982-983
病毒性心肌炎系由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危害性也较大。其临床表现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多数情况下表现为轻型,少数也可急性暴发以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相似文献   

14.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主要是柯萨奇A16和E71两种病毒感染引起[1-2].柯萨奇A16可并发心肌炎,E71则可并发脑炎、脑膜炎等.2009年3~6月,我院儿科Ⅰ病区共收治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6例,经过精心的临床治疗和护理,6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柯萨奇B_3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柯萨奇 B3病毒免疫 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 Sp2 /0细胞进行融合及细胞培养。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阳性细胞。并用 ELISA法等行 Ig类及亚类的鉴定。结果 :经融合、筛选、克隆化后共获得 2 6株稳定分泌特异性 Mc Ab的杂交瘤细胞 ,其中 3株分泌Mc Ab为 Ig G1类 ,2株为 Ig G2 b类 ,4株为 Ig G2 a类 ,1 7株为 Ig G3类。 2 6种 Mc Ab中除少数杂交瘤株的 Mc Ab能与同组不同型发生交叉反应及 Mc Ab2 B2 与 Polio 型、Mc Ab1 H10 与CVA4 有交叉反应外 ,其余的 Mc Ab仅与本型的病毒起反应。提示 CVB3- Mc Ab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均一性 ,可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此类病毒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血清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25%~50%急性心包炎患者、36%~65%急性心肌炎患者有近期或复发的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 B group,CVB)感染。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一直未明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对这类病毒及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现就柯萨奇病毒致心肌炎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7.
一、病因目前,已知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几十种,但以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为常见。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此病毒分 A、B 两组,其中以 B 组为最常见,世界各地均有报告。据报道,39%的心肌炎是由柯萨奇 B 组病毒引起,它在婴幼儿中亦为最常见的病原体,且死亡率较高。埃可病毒也很常见,病情一般较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轻。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TFE)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E高剂量组和TFE低剂量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TFE高、低剂量组采用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3的方法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末次接种1 h后,正常组及模型组小鼠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TFE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200、100 mg/kg TFE.连续灌胃14 d后,测定心肌肥厚指数,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变化,比色法测定血清LDH、CK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2、IL-4、IL-10水平.结果:4组小鼠心肌肥厚指数,血清LDH、CK、IFN-γ、IL-2、IL-4及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895,105.240,96.955,15.679,12.661,25.453,13.925,P<0.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发生明显病理改变,心肌肥厚指数和血清LDH、CK、IFN-γ、IL-2水平上升,而IL-4、IL-10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2个TFE组心肌病理变化减轻,心肌肥厚指数和血清LDH、CK、IFN-γ、IL-2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组效果较明显.结论:TFE可通过免疫调节保护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  相似文献   

19.
人类肠道柯萨奇B组病毒(CB病毒)1~6型广泛分布世界各地,能引起人体很多部位的感染,也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原之一。本研究配合9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调查,以微量法检测了北京市城区310份儿童血清标本(另15~17岁者、成人者各50份,新生儿脐带血50份),了解其CB_(1-6)病毒中和抗体水平,为探讨CB病毒流行情况及本病血清学诊断提供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系由柯萨奇A、B、流感……等多种病毒所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病变,临床上以柯萨奇B族引起者较多见。1973~1974年初,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8例病毒性心肌炎,现将初步临床观察小结如下: 一、诊断标准1.排除风湿性心肌炎及细菌、霉菌等感染的心肌炎,病员短期内出现心悸、胸闷、疲乏、晕厥、胸疼或心衰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