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脊髓性肌萎缩快速简便的基因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种脊髓性肌萎缩快速简便的基因诊断方法王蜴麻宏伟宓真武盈玉赵淑霞吉士俊PCR-SSCP分析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基因变异筛查技术。对脊髓性肌萎缩(spinalmuscularatrophy,SMA)的SMN(survivalmotorneuron,SM...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3例脊肌萎缩症Ⅰ型的临床及尸检病理表现。结果 临床表现肢体及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及肌萎缩,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行性变,萎缩或消失,四肢肌及躯干肌成群或成束状萎缩,周围可见正常肌纤维,变性及炎性浸润少见。结论 Ⅰ型脊肌萎缩症的确诊需结合临床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3.
免疫荧光检测抗肌萎缩蛋白诊断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以及神经性肌萎缩患者骨骼肌细胞膜的dystrophin蛋白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断、分类肌营养不良症提供简便的实验方法。方法 对47例患者选择3种dystrophin 的鼠抗单克隆抗体、羊抗和兔抗多克隆抗体,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 16例DMD患者均为阴性染色;11例BMD患者为弱阳性染色;10例FSHD和10例神经性肌萎缩患者均为阳性染色。结论 检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骨骼肌膜dystrophin蛋白,有助于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4.
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方式及遗传咨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腓各肌萎缩症又名遗传性神经原性肌萎缩,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四肢远端对称性肌萎缩的遗传病。这类患者患病后多能存活多年,有生育能力,因此,对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和优生指导很有必要。现将我们在遗传咨询中所见两家系进行报告。病例与家系家系1:先证者,男,14岁。从3-4岁开始出现又下肢无力,走路不稳,以后逐渐出现双下肢远端肌肉萎缩,双足呈现弓形足,曾在5-6岁时做手术纠正。近年来观上肢远端肌肉萎缩,以大小鱼际萎缩明显。近一年来双下肢症状加重,上楼困难。体检:患者双上肢和双下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但有明显分界线。双上肢肘…  相似文献   

5.
婴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及少年型家族性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均属运动神经元疾病之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临床特点是广泛的肌萎缩和弛缓性瘫痪,我们近年来发现两个家系现报道如下。病例与家系家系一:熊氏家系是江西新建县望城岗人,三代共12人,先证者为第Ⅲ代中两...  相似文献   

6.
远端型脊肌萎缩症一家系二例刘斌臧贺川唐启攵群例1(先证者),男,28岁。因8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腿逐渐变细,3年前出现双上肢无力,近1年抬腿困难,跛行就诊。无尿、便障碍。父母非近亲婚配。查体:发育正常。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3例脊肌萎缩症Ⅰ型的临床及尸检病理表现.结果临床表现肢体及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及肌萎缩,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改变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行性变,萎缩或消失,四肢肌及躯干肌成群或成束状萎缩,周围可见正常肌纤维,变性及炎性浸润少见.结论Ⅰ型脊肌萎缩症的确诊需结合临床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占肌萎缩性硬化症的5% ̄10%,它与21号染色体相连锁。在这些家系中证实有SOD-1变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PCR-酶切分析法对2例SMA患儿进行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MN)的基因诊断分析。结果 2例患儿SMN基因第7,8外显子PCR产物经DraI、DdeI酶切后,仅剩下165bp与125bp片断,显示为SMN基因7号、8号外显子缺失。结论 PCR-酶切检测SMN基因7号、8号外显子缺失可作为脊肌萎缩症的可靠基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21例单侧肢体肌萎缩症的临床和肌电图改变。平均起病年龄23.04岁,男:女=3.2:1,肌萎缩局限于某一个肢体,44块被检肌中39块(88.6%)出现运动单位时限延长,26块(50.1%)波幅增高。9块肌肉(20.4%)出现纤颤电位,5块(11.4%)出现巨大电位。  相似文献   

11.
肌萎缩蛋白参与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免疫突触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神经肌接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膜表面糖化蛋白-肌萎缩蛋白是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进而影响淋巴细胞的活化。方法:首先通过RT-PCR和FACS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观察肌萎缩蛋白在各种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并经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是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应用构建的反义质粒,研究其是否影响淋巴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活化。结果:肌萎缩蛋白广泛表达于T细胞、B细胞、不成熟DC、成熟DC及巨噬细胞中,且参与了免疫突触的形成。当淋巴细胞活化后其表达含量无明显上升,但其表达被下调后,不管是对特异抗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活化还是对非特异抗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活化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组成性表达于各种免疫细胞中的肌萎缩蛋白参与了免疫突触的形成,并影响了抗原特异性和抗原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2.
现已证实一些外周神经系统遗传病有关的基因和突变机制,并且提供了这些疾病分类的初步遗传学原理和其生物学基础。这些研究有几个惊人的发现,包括,两种显著不同的突变机制(重复与点突变)可以在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病1A型中引起类似的临床表型。而相同基的变能引起不同临床表型。  相似文献   

13.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个家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个家系宋永梅,祁芬,崔志方,李淑芬,刘贵德,郑良艮,夏仲贤,白永贵,王再华先证者(Ⅲ17)女,33岁,1993年2月自觉左上肢乏力,以远端明显,3个月后渐至左下肢伴周身肌肉抖动,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二院住院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进行性肌萎缩疾病,主要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缺陷引起。抗肌萎缩蛋白是一种肌纤维膜结构蛋白,在维持肌细胞膜结构完整性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此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药理学治疗。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通过传递正常基因或修正突变基因以及移植正常细胞,如干细胞来进行治疗;药理学治疗则主要针对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缺陷引起的下游事件,运用各种药物来减缓DMD病理进程.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主要概述DMD治疗的最新讲展.并分析目前尚存存的问颢.  相似文献   

15.
婴儿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5例报告兖州矿务局第二医院小儿科(山东,273500)蔡桂兰婴儿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又称Werdnig-Hoffmann综合征。以进行性、对称性、驰缓性肌肉无力为临床特征,起病早,进展较快,予后不良,本病不多见,临床上容易误诊及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一家族性肌萎缩侧束硬化家系进行调查,发现该家系四代中有9人罹患本病;男5人,女4人;病情进展缓慢,病期较散发性肌萎缩侧束硬化为长;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低频重复电刺激时波幅的变化。方法:运用丹麦丹迪公司生产的Countpoint肌电图机对3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低频重复电刺激的研究。结果:半数以上的患者波幅呈递减反应,波幅的衰减在有束颤及肌萎缩者明显,动作电位的低波幅与波幅的衰减率是呈相关。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存在神经肌肉接头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的基因突变类型,增加对抗肌萎缩蛋白基因非缺失/重复突变引起BMD的认识.方法 收集2例BM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assay,MLPA)方法对抗肌萎缩蛋白基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肌肉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染色及电镜检测.结果 2例患者经MLPA方法检测抗肌萎缩蛋白基因均呈非缺失/重复突变类型,肌肉活检光镜和电镜均呈肌营养不良改变.例1患者染色示肌膜dystrophin大部分呈不连续弱阳性,部分为阴性.例2患者染色示肌膜dystrophin-C为阴性,dystrophin-N为阳性.结论 对于抗肌萎缩蛋白基因非缺失/重复突变的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进行肌肉活检和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将有助于明确诊断BMD及判断其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potential mutations in patients featuring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 and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non-deletion/duplication mutations of the dystrophin gene causing BMD. Methods linical data of two patients affected with BMD were collected. Potential mutations in the dystrophin gene were screened with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assay (MLPA). Biopsied muscle samples were examined with HE staining, immnostaining with anti-dystrophin antibody, and electronic microscopy. Results MLPA assay suggested that both cases were probably due to non-deletion/duplication mutations of the dystrophin gene. Light and electronic microcopy of skeletal muscle biopsies confirmed dystrophic changes in both patients. For patient A, immunostaining showed non-contiguous weak staining for most parts of sarcolemma. For patient B, immunostaining showed positive result with N-terminal anti-dystrophin antibody and negative result with C-terminal anti-dystrophin antibody.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mild phenotypes but without dystrophin gene deletion/duplication, muscle biopsy and immunochemistry are helpful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9.
《神经解剖学杂志》2021,37(5):597-600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PD)、阿尔兹海默症(A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是现代医学界待于攻克的一大类致死性疾病。迄今,该类疾病已被确定的病理机制包括轴突变性、蛋白质聚集和蛋白质功能障碍等。神经元与靶细胞之间形成正确的连接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基本过程之一。通过轴突导向和神经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成功的实现神经连接,若连接失败则会引起神经紊乱,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Rho GTP酶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关键调节因子,在神经元极性的建立、突触的形成、轴突和树突的延伸、轴突导向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ho GTP酶可能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进程,有望成为该类疾病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Ⅱ相酶诱导剂CPDT(5,6-二氢环戊烯并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脊髓片培养模型。乳大鼠脊髓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苏-羟天冬氨酸;THA)和Ⅱ相酶诱导剂CPDT(5、15和30μmol/L)干预组。以神经元特异性抗体SM I-32组化染色,对脊髓腹角α运动神经元进行鉴定、计数,并测定不同时间点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THA使脊髓片腹角α运动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1),培养液中LDH、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CPDT提前干预(15和30μmol/L)可使α运动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P<0.05),突起也较为丰富,培养液中LDH、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Ⅱ相酶诱导剂CPDT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或清除自由基来保护脊髓选择性运动神经元不受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