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取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静息心电图40例(A组),以无ST段持续抬高的AMI患者48例为B组。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并观察2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局部室壁运动情况及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程度。结果A组较B组LVEF减低(P<0.05)、ESV增大(P<0.01),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局部室壁无收缩或矛盾运动比例A组明显高于B组(P<0.01),而2组EDV、室壁瘤发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与冠状动脉完全的闭塞、LVEF的显著降低、ESV的明显扩大直接相关;与室壁瘤、EDV无显著相关,是一种简而易行、无创伤的临床检测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评估室性电风暴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有高血压并ST段抬高AMI室性电风暴(室速或室颤)患者367例(电风暴组)及无高血压室性电风暴AMI患者120例(无电风暴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和持续心电监护,分析心电图特征与临床高危特点。结果室性电风暴组患者心电图可见心房终末电位异常、∑ST段抬高振幅增高、ST段抬高导联数增多、QTc间期延长、对应导联ST段振幅下移发生率高,梗死部位以前壁或复合前壁、左前降支合并回旋支或(和)右冠脉完全闭塞多支病变为主,与无室性电风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并发泵衰竭、AMI扩展、住院病死率、室性电风暴AMI发病后6h内发生率明显增多(P0.01)。结论高血压并ST段抬高AMI室性电风暴患者,心电图多项指标异常对临床预后险恶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后Q波导联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 ( MI)后 Q波导联 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MI后 Q波导联 ST段持续抬高 (静息心电图 )的患者 3 0例 ( ST段抬高组 ) ,以无 ST段持续抬高的 MI患者 2 6例为对照组 ,两组均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及左心室造影 ,观察两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 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 EDV)、射血分数 ( EF)、局部室壁运动情况及冠脉阻塞部位、程度。结果 :ST段抬高组较对照组 EF减低 ( P <0 .0 1)、ESV增大 ( P <0 .0 5 ) ,冠脉完全闭塞、局部室壁无收缩或矛盾运动比例 ST段抬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5 ) ,而两组 EDV、室壁瘤发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结论 :MI后 Q波导联 ST段持续抬高与冠脉完全的闭塞、大面积的梗死、EF的显著降低、ESV的明显扩大直接相关 ;与室壁瘤、EDV无显著相关 ,是一种简便、无创的临床检测手段 ,对 MI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预后意义。方法入选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92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连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息心电图Q波导联是否存在ST段抬高,将患者分为2组,即ST段抬高组(52例),非ST段抬高组(40例)。结果ST段抬高组入院后CK-MB水平[(140±21)U/L]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90±15)U/L],其他一般临床资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心脏超声资料显示,ST段抬高组心功能较差,平均经过2年随访,复查心脏超声,两组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ST段抬高组心脏功能仍较非ST段抬高组差。结论AMI后ST段持续性抬高,与较大面积的梗死、较差的心功能有关,并在随后的2年中,更易发生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冠脉造影的268例AMI患者的资料,患者被分为A、B两组:A组为非ST段抬高型AMI(NSTEMI)。共148例,B组为ST段抬高型AMI(STEMI),共120例。结果:非ST段抬高型AMI组冠脉造影病变的血管数及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ST段抬高型AMI组的(P〈0.01)。4年随访中NSTEMI组死亡19例(12.8%)。STEMI组死亡9例(7.5%),NSTEMI组死亡率显著高于STEMI组(P〈0.01)。结论:非ST段抬高型AMI的病情较ST段抬高型AMI更重。  相似文献   

6.
朱平辉  王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385-338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对ST段抬高型AMI与非ST段抬高型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113例AMI患者,对比发病后4 h血清cTnT浓度,并比较其中转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的53例AMI患者相关冠状血管完全闭塞与不完全闭塞血清cTnT浓度。结果①61例ST段抬高型AMI,cTnT浓度为(0.90±0.69)ng/ml,52例急ST段抬高型AMI,cTnT浓度为(0.65±0.50)ng/ml,两组cTn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1例ST段抬高型AMI冠脉造影证实相关冠状血管完全闭塞的28例患者cTnT浓度为(0.94±0.71)ng/ml,22例非ST段抬高型AMI冠脉造影证实相关冠状血管不完全闭塞的19例患者cTnT浓度为(0.69±0.55)ng/ml,两组cTnT浓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血清cTnT浓度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血清cTnT浓度较高的AMI多见于相关的冠状血管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7.
倪梅  张兴华 《山东医药》2004,44(4):53-55
目前 ,将急性心肌梗死 (AMI)分为两大类 ,即 ST段抬高AMI和非 ST段抬高 AMI,由于二者在病理上不同 ,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重点讨论 ST段抬高 AMI的药物治疗进展。ST段抬高 AMI的定义是指患者具有 AMI的临床症状 ,并且伴有 ST段抬高在 V1 ~ V3导联≥ 0 .2 m V,或在其他导联≥ 0 .1m V。1 再灌注治疗1.1 溶栓治疗1.1.1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 ST段抬高 (胸导≥ 0 .2 m V,肢体导联≥ 0 .1m V) ,或提示 AMI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起病时间 <12小时 ,年龄 <75岁(ACC/AHA指南列为 类适应证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心功能及冠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AMI(STEMI组)68例及非ST段抬高型AMI(NSTEMI组)5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STEMI组临床表现为胸痛明显、就诊时间较早,心绞痛史比例明显低于NSTEMI组(17.65%比44.64%,P=0.003)。与NSTEMI组比较,STEMI组窦性心动过缓(0%比11.76%)、室性心律失常(0%比10.29%)及传导阻滞(0%比11.76%)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25.00%比44.12%)明显升高,心肌肌钙蛋白T[cTnT,(2.69±0.78)ng/ml比(8.79±2.78)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12.12±52.42)mmol/L比(182.32±78.23)mmol/L]水平明显升高,侧支循环(41.17%比17.65%)、3支冠脉病变(50.0%比14.7%)比例明显降低(P0.05或0.01)。两组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尽早重建血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三支病变比例高,患者病发前常存在缺血预适应。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QRS波群终末改变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 1 64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心电图改变 ,旨在探讨心电图相关导联 QRS波群终末变形与 QT离散度 (QTd)、JT离散度 (J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 1 990年 1月~ 1 998年 1 2月间我院收治AMI患者 1 64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 WHO AMI诊断标准 ,入院首次心电图有 2个或 2个以上肢体导联ST段抬高≥ 0 .1 m V,或 2个相邻的胸导联 ST段抬高≥ 0 .2 m V,按 QRS波群终末形态特征将患者分为 2组 :QRS波群终末变形组 58例 ,男 35例 ,女 2 3例 ,年龄 38~ 94(平均 65.2 7)岁 ;QRS波群终末不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完全开通、前向血流恢复后,早期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12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216例直接PCI后、IRA完全开通、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病人的临床、冠脉造影和心电图资料。直接PCI术后,ST段抬高指数≥50%的病人41例,为病例组。从其余175例ST段抬高指数<50%的病人中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人的ST段抬高指数、Q波计数、室壁运动积分和平均肌酸激酶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周,ST段早期恢复较ST段持续抬高病人的室壁运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指数(CI)、每搏指数(SVI)增加(P<0·05)。ST段早期恢复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后2周室壁运动增强,LVEF、CI、SVI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减少(P<0·01)。结论STEMI直接PCI后IRA完全开通、前向血流恢复正常而ST段持续抬高病人的梗死范围扩大,左室舒缩功能不全严重,可能与心肌组织没有有效地恢复血流灌注或无复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ST段回落与血糖的关系。方法 入选AMI患者 80例 ,急诊入院后 90min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TIMI 0到 1级 ,PCI后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TIMI恢复到 3级。术前常规心电图、生化与cTnI检查及抗栓治疗。术后 0 5h行心电图检查 ,1周后复查心电图。按血糖水平分为两组 :血糖 <8 8mmol/L(16 0mg/dl)为Ⅰ组 (41例 ) ,血糖≥ 8 8mmol/L(16 0mg/dl)为Ⅱ组 (39例 )。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 1周时各导联ST段抬高的平均值及术前、术后ST段回落程度 ,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Ⅱ组与Ⅰ组相比 ,术后及 1周时各导联抬高的ST段平均值及术前、术后ST段回落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患者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其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程度受高血糖的影响。高血糖可能通过激活炎症及凝血系统 ,影响心肌的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12.
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左主干(LM)闭塞的常规心电图(ECG)表现,总结其ECG特点。方法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LM闭塞(LM组),回顾性分析其急诊ECG表现。并选取同时期30例经急诊造影证实为左前降支(LAD)近段闭塞的AMI患者(LAD组),比较两组造影前的急诊ECG表现,以求总结急性LM闭塞的常规ECG特点。结果LM组心率快于LAD组,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M组中9例患者存在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发生率明显高于LAD组(分别为90%和36·7%,P=0·002),同时LM组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亦明显大于LAD组。而LM组胸前导联V1-3的ST段抬高程度则明显低于LAD组。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诊断急性LM闭塞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63·3%。如果同时再满足V1 V2 V3导联ST段抬高程度<0·5mV,其诊断急性LM闭塞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达到86·7%。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同时伴有V1~V3导联ST段抬高不明显、甚至压低是急性LM闭塞区别于LAD闭塞的ECG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分析ECG特点可能有助于造影术前预测此类患者和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3.
ST段持续抬高与室壁瘤、室壁运动异常与左室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Q波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持续抬高与室壁瘤、室壁运动异常和左室大小的关系。方法 连续首次发病的 4 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发病 2周时行 12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分别测量心电图上胸前导联ST段抬高的程度 ,左室心内膜面积指数 (ESAi)和室壁运动异常区心内膜面积 (AWMa)和室壁运动异常得分。结果 在V2导联、抬高最大的导联上 ,室壁瘤和非室壁瘤组ST段抬高程度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V1至V6导联ST段抬高之总和室壁瘤组大于非室壁瘤组 (P <0 0 5 )。室壁瘤组的室壁运动积分明显高于非室壁瘤组 (P <0 0 1) ,但AWMa和ESAi,两组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V2导联、抬高最大的导联和V1至V6导联ST段抬高之总和 ,室壁运动异常积分≥ 8分组显著高于室壁运动异常积分 <8分组 (P均 <0 0 1)。但入院时ESAi增大组和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梗死后 2周 ,心电图胸前导联持续抬高与左室前壁、心尖部和室间隔的运动异常程度有关 ,它并不能帮助明确诊断室壁瘤存在 ,也与左室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择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ST段抬高组)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0例(非ST段抬高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心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T段抬高组起病急,主要以剧烈胸痛为主,就诊时间较早,非ST段抬高组首发症状多样。ST段抬高组总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ST段抬高组(P<0.05)。与ST段抬高组比较,非ST段抬高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较多,3支病变、侧支循环比例较高(P<0.05,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起病急,并发症多,影响心功能,应积极尽快实施血运重建,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但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往往较重。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预后与起病急缓、透壁性心肌坏死范围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由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痉挛引起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及有效性。方法8例晕厥发作时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ST段抬高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胸闷继发黑矇,无症状发作时心电图正常。明确无水、电解质紊乱后,予以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和病因后予以相应的处理。结果10例生化及心脏超声正常。8例发作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的患者,除1例发现右冠脉开口狭窄20%~30%外,其余患者冠脉造影均正常,均置入单腔心室起搏器后使用钙拮抗剂。2例胸闷伴黑矇患者中的1例,造影前Holter发现V1~V6导联ST段抬高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冠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粥样斑块形成,狭窄程度<50%,考虑室速发生的原因是粥样斑块基础上痉挛所致,直接支架植入。另1例造影前无症状发作,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粥样斑块形成,狭窄程度<50%,未予干预,当晚患者症状再发,心电监护发现V1~V6导联ST段抬高伴短阵室速,考虑室速发生的原因与上相同,急诊植入支架。所有患者随访6月至11年,均健在,无类似发作,生活状况良好。结论对于冠脉痉挛引起的心律失常,针对其病变基础采用稳定斑块、起搏支持下的抗痉挛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 AMI)急诊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94例 AMI患者行即刻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 PTCA)或溶栓治疗 ,溶栓者于溶栓开始后 90 m in行冠脉造影 ,梗死相关动脉 ( IRA)再通且无冠脉病变者为冠脉正常组 ,再通且并冠脉病变者及 PTCA成功者为冠脉异常组。记录两组患者冠心病易患因素 ,观察 ST段抬高总和 90 m in回落程度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心脏事件发生率 ,并于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94例患者中冠脉正常组 2 1例 ,冠脉异常组 73例。前者较后者年龄轻 ,男性、吸烟等诱因多见 ,且造影时 TIMI 3级多见 ;ST段抬高总和 90 m in回落大 ( P <0 .0 5 ) ;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 P<0 .0 5 ) ;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较大 ( P<0 .0 5 )。结论 :AMI急诊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相对年轻 ,吸烟等诱因多见 ,住院期心功能和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电图ST段抬高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心电图ST段持续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AMI患者共30例,比较PTCA前及术后1h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的总和,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AT段下降≥50%,B组:ST段下降<50%。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AMI发病早期基础状态和负荷状态及发病后第1、2、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均明显大于B组。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主动脉峰值血流加速度、每搏输出量及每搏指数A组明显大于B组。基于状态和负荷状态下总室壁运动积分指数(GWMSI)和梗死区室壁运动积分指数(IWMSI)A组均明显小于B组,AMI发病后1、2、3个月GWMSI A组均明显小于B组。发病第1、2个月IWMS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第3个月IWMSI A组明显小于B组。AMI直接PTCA后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以及梗死区室壁运动的恢复明显低于ST段迅速下降者。  相似文献   

18.
下壁ST段压低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评价 6 3例前壁AMI病人 ,选择病人就诊初始 4h心电图测量其ST水平。住院 1~ 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显著差异 ,左心室造影下壁运动无明显减弱 ;②同位素心肌灌注显示下壁ST段压低组 86 2 1%无下壁心肌缺血表现 ;③下壁导联ST压低组V1 3 导联ST抬高的平均值明显高于不伴下壁导联ST压低组 ,ECG下壁ST段压低明显与V1 3 导联抬高有相关性 ,(r =- 0 5 2 ,P <0 0 5 )。结论 下壁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前壁AMI时V1 3 导联ST抬高的镜影反映而不是下壁心肌缺血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173例符合ST段抬高AMI诊断并行直接PCI的患者,计算其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段回落的相关因素。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心肌呈色分级0/1(OR=2.936)、病变部位(OR=2.121)、胸痛开始到再灌注的时间(OR=1.314)、梗死前心绞痛(OR=1.053)是影响术后心电图ST段恢复的相关因素。结论AMI直接PCI术后心电图ST段恢复程度与上述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倪梅  张兴华 《山东医药》2004,44(4):53-55
目前,将急性心肌梗死(AMI)分为两大类,即ST段抬高AMI和非ST段抬高AMI,由于二者在病理上不同,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重点讨论ST段抬高AMI的药物治疗进展。ST段抬高AMI的定义是指患者具有AMI的临床症状,并且伴有ST段抬高在V1~V3导联≥0.2mV,或在其他导联≥0.1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