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样品采集管对血液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一次性塑料管、反复洗涤干燥后的玻璃管、普通肝素钠抗凝管和真空分离胶采血管,采集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名体检者静脉血10ml均分4份装入,离心后按照操作技术规程上机检测16项常规生化项目。结果:一次性塑料管的K+略高而GLU、ALT、AST、ALP、LDH略低于普通肝素钠抗凝管和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反复洗涤干燥后的玻璃管有K+、Ca2+、BUN明显高于普通肝素钠抗凝管和真空分离胶采血管,而GLU、ALT、AST、ALP、LDH明显低于普通肝素钠抗凝管和真空分离胶采血管;普通肝素钠抗凝管和真空分离胶采血管结果比较一致。结论:不同样品采集管对血液常规生化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采集血液标本首选真空分离胶采血管为宜。  相似文献   

2.
分离胶真空管采集血液标本在葡萄糖测定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的血糖标本,按不同浓度和不同放置时间进行分组,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血液葡萄糖真空采血管中的变化趋势.方法(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用美国BD公司的SSTⅡ惰性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的66例血糖标本,实验组按血糖浓度分为小于8.0mmol/L,8.0~11.2mmol/L,大于11.2mmol/L三组,并按采血后1、2、4和6小时分为4组并测定各组血糖浓度.(2)以同样的分离胶管采集血液标本31例,先作取血后的首次血糖测定,然后按采血后72小时再测定其血糖浓度.测定数据分别作方差分析,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保存的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在6小时、7 2小时浓度变化与离体后即刻测定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表明3天内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真空管内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结论血液标本在分离胶真空管离心分离后,进行葡萄糖测定可保存7 2小时,不影响结果,方便检验测定的统筹安排,并可为医疗举证提供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样在不同放置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血药质量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6份血样根据温度分成2组(分别放在25℃、37℃),测定0,1,2,4,8,24h的血药质量浓度结果;另将4份血样于4℃及-40℃密封保存,测定血药质量浓度值。结果:血药质量浓度测定值随温度的不同和放置时间的延长有较明显变化。结论:血药质量浓度测定结果受温度和放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应在25℃(室温)、4h内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氟化钠真空采血管对胰岛素测定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12月25例山西大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样本(氟化钠管和分离胶管各一管),用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分别测定二者当天胰岛素值,4℃冰箱保存24h后再次测定二者的胰岛素值.结果 以分离胶管为对照,当日和保存24h后的氟化钠真空采血管的胰岛素测定值低于当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6、7.33,均P<0.05).以当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标本测定值为对照,保存24h后的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标本测定出的胰岛素值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05,P>0.05).结论 氟化钠真空采血管采集的标本胰岛素测定值降低,且采集后放置时间越长测定值越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集的标本放置24h测定值变化不大.用氟化钠真空采血管采集的标本不可作为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测定标本.  相似文献   

5.
高鹏  牛扬  张勤国 《安徽医药》2013,34(4):488-490
目的探索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对甲状腺功能五项(T3、T4、FT3、FT4、TSH)检测值的影响。方法用Centaur发光分析仪对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采集的标本进行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检测,以空白管做对照。结果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对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在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检测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二者实质等同。  相似文献   

6.
张新华 《黑龙江医药》2011,24(5):729-731
目的:评价不同真空采血管制备的血清对测量血锌锂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受检者的普通真空采血管、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肝素钠抗凝管以及分离胶促凝真空管制备血,其中30例从正在服用碳酸锂治疗的病人抽取,分析四种不同采血管处理的同一标本.结果:锌用4种采血管处理的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锂使用添加剂肝素钠和促凝剂处理的标本结果...  相似文献   

7.
血氨测定前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氨测定在临床应用虽不十分普遍 ,但对某些先天代谢缺陷病及肝昏迷等具有独特诊断价值 ,也用于肝肿瘤病人的管理 ,高营养治疗病人氮平衡监测等。血氨测定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标本的收集 ,这也常造成测定结果偏高及参考值难以统一。本文试验了标本收集各因素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血氨试剂盒 ,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批号 :M90 2 0 0 1;美国贝克曼 CX5 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武汉致远公司各类真空采血管。1.2 方法 :1.2 .1 标本采集方式 :静脉采血注入 12根 EDTAK2 真空采血管各 1ml,6管去瓶塞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用惰性分离胶管采集保存样品对血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共80例,采用惰性分离胶真空管采集血标本,离心后吸取部分样品另行分装并做血糖的即时测定,放置24小时后再测定原始管与分装管的血糖结果.结果:即时测定与放置24小时的分装管和原始管之间的血糖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惰性分离胶试管可防止糖酵解,血糖测定时可在离心后用原始管保存待测样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惰性分离胶管采集保存样品对血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共80例,采用惰性分离胶真空管采集血标本,离心后吸取部分样品另行分装并做血糖的即时测定,放置24小时后再测定原始管与分装管的血糖结果.结果:即时测定与放置24小时的分装管和原始管之间的血糖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惰性分离胶试管可防止糖酵解,血糖测定时可在离心后用原始管保存待测样品.  相似文献   

10.
刘士彬  张勤  邵冰 《淮海医药》2009,27(5):444-444
目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稳定性。方法采集标本,分别采用EDTA抗凝和肝素抗凝,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观察同型半胱氨酸的稳定性。结果(1)发现EDTA和肝素抗凝血浆在复溶后,HCY的测定稳定48 h。随时间的延长,HCY的测定在两个血浆类型中都降低。EDTA抗凝血浆与肝素抗凝血中的HCY水平有显著差异。(2)肝素管里冰冻血浆,可能是由于分离胶体的原因,导致HCY的测定结果偏高。结论在两种血浆中HCY稳定性都较好,在EDTA抗凝管中HCY的测定稳定48 h,HCY的测定在冷冻的肝素分离胶管中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但在肝素抗凝分离胶管中,保存在2℃-8℃可稳定72 h。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46-148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以及末梢神经血样本的检查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院接受体检的患者中选取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研究组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放置3小时时检测结果中血小板的含量与即刻以及2小时内检测结果对比显著降低,而白细胞、中间细胞以及红细胞的检测结果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的检查准确率更为准确,且血液样本能够进行反复检验,但是随着样本放置时间越长,检验准确率越低,需在2小时之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中结果的稳定性。方法将近期于本院就诊的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末梢血组采集指尖血,静脉血组采集静脉血,在0、10、30min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组3次检测结果。结果末梢血组30min时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结果与10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0min时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血组3个时间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结果受检测时间影响,而静脉血检测结果可重复性强,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4.
血库型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血库型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保存期在6~10d的红细胞悬液进行白细胞过滤,检测过滤前后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观察白细胞过滤和未过滤各300例患者中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发生情况。结果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后,残余白细胞平均为4.2×106/L,白细胞清除率平均为99.95%,过滤前后白细胞含量有显著性差异(t=15.41,P<0.01),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92.71%;红细胞悬液未过滤时临床发生FNHTR8.67%(26/300),白细胞过滤后,FNHTR降至0.67%(2/300);滤前及滤后1~6天内,红细胞悬液的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和红细胞LDH差异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国产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预防FNH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医院11年间临床用血情况,各种成分用血的使用量和比例,探讨输血科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作用,保证科学、合理用血.方法 对 2001 年 1 月至2011 年 12 月间医院临床用血量、用血成分比例、输血不良反应等资料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 医院临床成分用血比例不断增加,全血用量显著下降,从2006年到现在成分血使用率接近100%,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 输血科及时掌握、分析医院临床用血情况及其发展规律,严格执行输血制度,给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用血措施,在临床推广成分用血、提高临床用血质量、安全输血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原因,以降低无偿献血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计101 963份,应用速率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不合格情况进行检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的阳性率进行检验,以计算不合格率。结果 101 963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不合格血液标本3996例,不合格率为3.92%,其中ALT的不合格率最高,为1.24%,抗-HIV不合格率最低,为0.34%。结论血液ALT不合格是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在献血前加强对ALT的检测以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减少报废,从而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研究血站脂肪血报废的原因,分析改善脂肪血报废的对策.方法 以广州血液中心的脂肪血报废情况为实证,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2014、2015、2016年2月至7月该中心各种血液制品因脂肪血报废的数据.结果 2014、2015、2016三年全血制品的脂肪血率分别为4.38%、5.25%和5.46%,普通冰冻血浆脂肪血报废占全部报废的98.52%.结论 脂肪血报废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普通冰冻血浆,为提高对脂肪全血的利用,建议对脂肪全血的利用采取离心分离后进一步加工制备洗涤红细胞悬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变化对人体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全年健康体检人员体检资料,按月份分为四个季节,比较其血压、血脂的变化。结果人体血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不同季节成周期性变化。收缩压平均水平在冬季明显高于夏季,相差9.31mmHg;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在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冬季分别为4.80mmol/L和2.65mmol/L,夏季分别为4.62mmol/L和2.39mmol/L,差值分别为0.18mmol/L(4%)和0.26mmol/L(6%)(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则相反,冬季为1.44mmol/L,夏季为1.52mmol/L,差值为0.08mmol/L(5%)(P<0.01)。结论在寒冷的冬季,对血压、血脂轻度增高的诊断应充分考虑季节因素,对患者应加强血压及血脂的监测和适当调整药物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