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微量泵输注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级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40)和芬太尼组(n=40)。芬太尼组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剂量为1.0μg/kg,以0.05μg.kg-1.min-1维持,丙泊酚剂量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改为3mg.kg-1.h-1维持),而后开始手术。根据患者体动反应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芬太尼和(或)丙泊酚。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手术开始后10min、术后10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即刻两组患者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RR、SpO2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0min恢复到麻醉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应须重视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雨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②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39例和芬太尼(F)组39例。全程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③结果两组麻醉期间HR、MAP较术前下降幅度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与术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短于F组、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麻醉效果优于F组(P〈0.05)。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F组(P〈0.05)。④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应须注意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取石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取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丙泊酚麻醉组(P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PR组),观察记录不同时点HR、MAP、RR、SpO2,镇静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操作,诱导入睡后P组MAP、RR下降(P〈0.05),PR组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5)、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无差异性.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适用于ERCP诊疗中,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冯雷  王习海 《中原医刊》2009,(21):46-47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80例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麻醉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A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1.0~1.5μg/m1,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5~1.0ng/ml同时输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后失开始镜检,术中根据患者体动反映情况,酌情追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麻醉后进镜1min、进镜5min及出镜后5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饱和度(SpO2)及镜检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头晕、恶心、呕吐)。结果麻醉诱导前即刻两组患者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开始后B组MAP、HR、RR明显上升,术中肢体扭动高于A组(P〈0.05)。B组无呼吸抑制,A组呼吸抑制高于B组(P〈0.05)。镜检时间A组(9±4)min,B组(17±3)min。术后患者满意率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应用在胃肠镜检查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麻醉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镜检时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的麻醉方法。但需严密检测呼吸循环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0例神经胶质瘤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使用瑞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静脉泵注维持麻醉,F组使用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和芬太尼分别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术中连续监测HR、SpO2、MAP值,并观察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结果在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R组和F组MAP和HR均下降,R组下降幅度大于F组(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和切皮时R组麻醉深度明显少于F组(P〈0.05),拔管后5min,R组MAP和HR明显高于F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R组明显短于F组(P〈0.05),两组之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导致的应激反应,且术后呼吸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患者130例麻醉的临床资料。结果: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组内HR、SBP及DBP诱导后与麻醉前比较;插管后与诱导后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插管后和切皮的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均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但是,瑞芬太尼组的术后VAS评分高于芬太尼组(P〈o.05)。结论: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患者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苏醒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胸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临床应用。方法将收治的186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62例,分别为:舒芬太尼组(SS),瑞芬太尼组(RR),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组(SR)。观察诱导前(T0)、诱导后3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手术开始30min(T4)、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记录麻醉苏醒睁眼时间、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 RR组麻醉诱导的MAP和HR下降较SS组与SR组更显著(P<0.05);SS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较RR组与SR组显著延长(P<0.05)、SS组在麻醉维持期间MAP和HR较RR组及SR组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R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较SS组与SR组显著增多(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对胸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麻醉苏醒快速平稳,术后躁动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先锋  姜峰 《安徽医学》2009,30(11):1335-133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行LC术的4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各20例。瑞芬太尼组静脉连续泵输注瑞芬太尼,配伍丙泊酚维持,阿曲库铵间断给予。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静注诱导,配以丙泊酚维持。记录不同时间点SBP、DBP、MAP、HR、SpO2变化、苏醒时间和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术毕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短。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具有麻醉平稳,苏醒质量好,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老年患者行LC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静脉输注在宫腔镜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宫腔镜手术80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40例。E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P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0)、麻醉诱导后1min(T1)、扩张宫颈(T2)、术毕清醒后(T3)各时点的HR、MAP、SP02值、意识消失和恢复时间,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P组HR和MAP于T1、T2时较本组基础值(T0)降低明显(P〈0.01),于T3恢复,SP02波动不明显,各时点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HR、MAP及SP02波动不大(P〉0.05);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及停药后意识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注射痛、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或丙泊酚都具有安全、镇静镇痛效果好、苏醒迅速等优点,适合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依托咪酯相比丙泊酚,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更适合心功能较差患者的麻醉.降低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张连昌 《中原医刊》2007,34(5):42-43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围拔管(苏醒)期的安全处理。方法 对40例ASAⅠ级择期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例,在手术结束患者清醒达拔管指征时,于拔管前:Ⅰ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mg/kg、丙泊酚0.15mg/kg;Ⅱ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0.15mg/kg;Ⅲ组静注丙泊酚0.3mg/kg;Ⅳ组为对照组达拔管指征直接拔除气管导管,并观察四组病人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Ramesay。结果 四组病人一般资料及麻醉前MAP、HR、SpO2及拔管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病人在拔管时、拔管后MAP、HR低于对照组(Ⅳ组)及Ⅰ、Ⅲ组,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esay比较Ⅱ组与对照组(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围拔管期的安全处理,对于ASAⅠ级的病人拔管前给予一定剂量的芬太尼和丙泊酚,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和躁动不安,特别是芬太尼弥补了瑞芬太尼镇痛消失过快的不足,可作为围拔管期处理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联合喉罩麻醉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PR)组和丙泊酚十七氟醚(PS)组。所有患儿均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1基础麻醉。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mg·kg^-1,PR组用瑞芬太尼1μg·kg^-1,PS组七氟醚吸入。待患儿意识消失下颌松弛后置入经典型喉罩。麻醉维持:PR组丙泊酚6mg·kg^-1·h^-1,瑞芬太尼0.05—0.1μg·kg^-1·min。持续输注,PS组丙泊酚6mg·kg^-1·h^-1,七氟醚1%~3%。观察2组诱导前(TO)、置喉罩时(T1)、置入喉罩后3min(T2)、手术结束(T3)及拔除喉罩(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情况。观察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苏醒时间等。结果在T1、他及B时点,2组HR、MAP及RR均较1、0时下降(P〈0.05)。与Ps组比较,PR组HR、MAP下降较明显,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术后苏醒时间较长(P〈0.05)。2组在各时间点的SpO:无统计学差异。在T1、他时点PR组RR较PS组慢(P〈0.05),但对通气影响不大。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都可安全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应用喉罩可相对更好地控制气道;丙泊酚复合七氟醚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更迅速,但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2.
周桂霞  徐淑芳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37-123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I-Ⅱ级、无禁忌证、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6例,分为瑞芬太尼(R)组43例和芬太尼(F)组43例。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各时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的变化,及用药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 SBP、HR、RR、SPO2比较,各时点两组比较及术前、术后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与术前同组比较,下降幅度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短于F组、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麻醉效果优于F组(P〈0.05),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玲  王福荣 《西部医学》2010,22(4):676-67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芬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行髋关节脱住手法复位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芬太尼(F)组,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kg+丙泊酚1m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观察SBP,DBP,HR,RR,SpO2的变化,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总量,呼吸抑制发生率,麻黄素阿托品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和手术医生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诱导时间相似,R组苏醒时间较F组短,两组丙泊酚总量相似,R组呼吸抑制较F组发生率高,两组用药后SBP,DBP,MAP,HR,SpO2均较用药前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和手术医生满意度两组相似。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髋关节脱住手法复住术苏醒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快,但呼吸抑制较明显,应加强呼吸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ASA Ⅰ级~Ⅱ级、无禁忌证、自愿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两组,每组各30例 . 观察麻醉前、麻醉起效、扩宫颈、术中、术毕清醒各时点的HR、MAP、RR、SpO2变化,并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恢复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术后镇痛效果、呼吸抑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起效后两组HR、MAP、RR、SPO2均显著下降,术毕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R组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及准确定向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PF组(P<0.01);PR组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体动、麻醉不满意发生率、术后嗜唾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F组(P<0.05);PR组苏醒后5 min的VRS评级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显著高于PF组(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麻醉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优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是一种安全优良宫腔镜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耳鼻喉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4-12岁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与芬太尼、丙泊酚和七氟醚组(B组)。麻醉诱导后,A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持续输注芬太尼、丙泊酚,辅助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手术结束时B组患儿HR、MAP均高于A组(P〈0.01);A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而在躁动发生率B组低于A组(P〈0.01)。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耳鼻喉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史艳燕  李明强 《西部医学》2008,20(3):563-564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短小手术患儿平分为瑞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选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氯胺酮,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 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同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期间瑞芬太尼组HR、RR和M AP均有下降,而氯胺酮组无变化。瑞芬太尼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微量泵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在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复合瑞芬太尼,使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17.
瑞芬太尼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心血管反应、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方法:30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例。A组以咪唑安定、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B组以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以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维持。C组麻醉诱导同B组,麻醉维持同A组。观察记录三组不同时点的BP、HR、SpO2和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的VAS评分。结果:SBP在插管后lrain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置入支撑喉镜时A、C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拔管时间A、C组明显少于B组(P〈0.05),拔管后VAS评分B、C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较芬太尼抑制心血管反应更有效且丙泊酚用量少、苏醒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拔管前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预防全麻气管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方式相同,术毕C组停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R组持续泵注0.025~0.05ug·kg^-1·min^-1瑞芬太尼和丙泊酚0.3~0.5mgkg^-1·h^-1,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2min、5min等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拔管后2min、5min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C组拔管前后血压和心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R组拔管前后血压和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拔管时及拔管后2min、5min等时段R组SBP、DBP、HR变化与C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拔管后两组患者VT、RR、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拔管前小剂量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有效减轻拔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B组)各19例。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药物浓度为3.0μg/ml),视麻醉深度调整靶浓度0.1μg/ml。B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负荷剂量1μg/kg,随后开始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并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药物浓度为2.5μg/ml),视麻醉深度调整靶浓度0.1μg/ml。观察麻醉前、麻醉后2 min、置胃镜后2 min及苏醒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2 min及置胃镜后2 min两组患者的MAP均下降(P〈0.01);麻醉后2 min两组患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HR减慢和SpO2下降(P〈0.01),但均为一过性,至置胃镜后2 min好转(P〉0.05);并且两组患者中无1例发生心动过缓或呼吸抑制。两组患者之间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并且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且与单用丙泊酚相比,患者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组(RP组),每组28例,P组丙泊酚以血浆靶浓度3.0 μg/ml给药,RP组丙泊酚3.0 μg/ml加瑞芬太尼0.5 ng/ml靶控输注至检查结束,如检查中出现体动则追加丙泊酚30 mg至活动消失.记录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分级和MAP、HR与SpO2的变化.结果 两组诱导后MAP、HR均显著降低,插入肠镜时P组MAP、HR均明显高于RP组;RP组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P组,镇痛效果RP组优于P组.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较适用于门诊老年患者的无痛肠镜检查,但应加强呼吸循环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