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MTA的可行性、特点、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牙体牙髓科完成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06例计146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上颌前牙75例、下颌前牙13例、上颌前磨牙6例、下颌前磨牙4例、上颌磨牙4例、下颌磨牙4例。手术包括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根尖倒充填主要步骤,术后1年回访,通过临床症状和放射学检查评估疗效,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微根尖外科手术联合MTA应用的1年成功率达95.9%(140/146),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根尖病灶范围分别统计手术疗效,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失败5例6颗患牙,主要原因为根折及合并重度牙周炎。结论:在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采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MTA应用可取得满意效果;显微根尖手术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作为根管倒充填材料在根尖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根尖周炎患牙,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对患牙进行根尖切除、超声器械根尖倒预备和iRoot BP Plus根管倒充填.术后1年复查,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定结果,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完成显微根尖外科手术59例,共80颗患牙.术后1年有效回访53例,72颗患牙,术后1年治疗成功率达94.4%(68/72).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根尖周病变范围大小、根尖周病变类型、有无窦道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Root BP Plus作为根尖手术倒充填材料,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晨  李立  赵绮  宗颖睿  候珍珍 《口腔医学》2022,42(10):917-921
目的 用倾向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比较和评价硅酸钙基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或MTA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并确定影响显微根尖手术成功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检索2016—2018年在本院行显微根尖手术的病例。对使用iRoot BP Plus或MTA作为根管倒充填材料进行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牙位、根管治疗类型、是否合并牙周病变5个变量采用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其临床效果。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显微根尖手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森林图。结果 纳入患牙共179颗。所有协变量的绝对标准化差值均<0.1。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1年成功率分别为91.2%和89.7%(P=0.771)。PSM后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病变牙位、是否合并牙周病变对显微根尖手术预后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MTA或者iRoot BP Plus作为根尖切除后的倒充填材料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年龄、病变牙位、是否合并牙周病变是影响显微根尖手术临床疗效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RootBP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在根尖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形成根尖周炎的比格犬(beagle犬)的下颌前磨牙行显微根尖手术,60个根管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iRootBP和MTA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根据x线片判定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统计术后1年手术成功率。结果:术后1年的成功率,iRootBP为90%,MTA为93%,两种材料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作为倒充填材料,iRootBP与MTA的临床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5.
显微根尖手术治疗39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手术治疗39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包括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借助显微外科器械对患牙进行根尖刮治、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和MTA倒充填。术后每3个月复诊.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评价术后1年的疗效,分为愈合、好转和无效病例。结果39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1年后随访的治疗成功率为94.9%,其中治愈病例为82.1%.好转病例为12.8%。结论显微根尖手术对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病损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根管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根管外科手术在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0例 42个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牙 ,分别采用根尖刮治术、根尖切除术和根尖倒充填术进行治疗 ,术后随诊观察 ,比较疗效。结果 :根尖手术成功率为 90 .47%。根尖刮治术、根尖切除术和根尖倒充填术的成功率分别为 85 .71%、90 .91%、10 0 % ,经 χ2检验三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根管外科手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 ,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下三氧化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封闭恒牙根尖孔开放形成根尖屏障的疗效。方法:选择恒牙根尖孔开放合并根尖周炎的患牙63颗,在根管显微镜下用三氧化物多聚体(MTA)严密封闭根端,形成根尖屏障后以热牙胶充填,定期复诊观察。结果:63颗患牙中,1颗(23)因牙根长及舌向倾斜,在显微镜下视野不清导致欠填,其余62颗患牙均充填严密。术后X线片显示43颗适充,17颗少量超充。3个月后复查,2例因瘘管反复不闭合行手术倒充填,2例失访,其余患牙均达到成功要求,无叩痛,复查X线片示根尖周病变明显缩小或消失,骨小梁再现。少量超填不影响疗效,总成功率为95%。结论:牙科手术显微镜下MTA封闭治疗根尖孔开放的恒牙疗效确切,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Vitapex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4~8岁、乳牙患有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60例患者72颗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7颗牙,用Vitapex糊剂一次法根管充填;对照组35颗牙,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后分别于2周、6个月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2组均取得满意效果,试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根管充填状况理想。结论Vi-tapex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肯定,可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三氧化物多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和Vitapex糊剂应用于成人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闭合不全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人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孔闭合不全的恒牙共38颗,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根管显微镜下用MTA严密封闭根尖开放部位,硬固后根管行热牙胶充填;对照组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在根尖部有硬组织形成后行根管充填。两组术后均定期复查,评价临床效果及X线片结果。结果:经过2年的复查,实验组所有病例在治疗后均无临床不适症状,X线片显示患牙11颗根尖阴影完全消失,8颗明显缩小,1颗无变化,有效率95%。对照组2颗磨牙因冠根折拔除,8颗根尖有硬组织形成,8颗根尖无硬组织形成,有效率为4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TA治疗成人根尖孔未闭合恒牙是一种较理想的根尖诱导成形材料,短期临床疗效好,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根尖外吸收指因外伤、牙髓感染、持续的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牙周感染、不恰当的正畸治疗等原因导致的根尖表面吸收[1]。根尖外吸收病例属于难治性根尖周病范畴,常规根管治疗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MTA行根尖倒充填术及常规根管充填方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外吸收的患者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Metapex糊剂与氧化锌碘仿糊剂在作为乳牙根充材料时的近期与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我院儿童口腔科且明确诊断为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的97例(108颗乳磨牙)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5颗患牙用Me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对照组53颗乳磨牙用氧化锌碘仿糊剂根充。对比2周、1年和2年后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2周成功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年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2年成功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tapex糊剂治疗乳牙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较好,是理想的根充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三种根管糊剂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分别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Vitapex糊剂、Cortisomol糊剂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比较其术后反应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病例196例,225个恒牙,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A组)、Vitapex糊剂(B组)、Cortisomol糊剂(C组)加牙胶尖作为根充材料,采取一次法根管治疗,观察术后7d内的反应及1年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7d B组和C组术后反应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B组与C组术后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0.05),远期疗效3组间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Vitapex糊剂与Cortisomol糊剂用于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反应较轻,疗效可靠。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术后反应较重,但远期效果与其它两种糊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和比较生物陶瓷材料无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和iRoot BP plus在成年根尖孔未闭合患牙形成根尖屏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颗根尖孔未闭合恒牙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TA和iRoot BP plus制备根尖屏障。比较两种生物陶瓷材料在制备根尖屏障时的操作时间,分析不同根尖孔破坏类型、根尖区病变范围、根尖区充填情况以及患者年龄段对治疗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iRoot BP plus组制备根尖屏障的操作时间比MT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根尖孔破坏类型、根尖区病变范围、根尖区充填情况以及患者年龄段对治疗成功率并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MTA和iRoot BP plus在治疗根尖孔未闭合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相似,但iRoot BP plus的操作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Root BP Plus材料结合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96例(101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34颗患牙、B组33颗患牙、C组34颗患牙.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根尖手术治疗,A、B、C组分别使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银汞合金和iRoot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显微根尖手术(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扬州友好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89例(89颗患牙,每人1颗患牙)患者,行DOM同时应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倒填充材料,术后3个月、半年、一年定期随访复查,以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患者根尖周病损的愈合情况,其中临床检查以患者主诉疼痛和视诊、扪诊及咬诊对患牙进行判断,并根据影像学及临床检查分为治愈、改善和失败3个等级,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分析性别、年龄、患牙牙位分布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1年后随访复查结果显示治疗成功率达95.51%,性别、年龄及患牙牙位分布均未对DOM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4例治疗失败患者中1例磨牙因根折被拔除,2例前牙因根折或重度牙周炎症造成术后再次出现瘘管,1例因牙周袋较深被拔除。结论 DOM治疗难治性慢性根炎周炎时应用MTA封闭技术是一种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比较根尖刮治术与根尖倒充填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 方法    将2005年3月至2008年8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常规根管治疗失败或无法处理的患者58例(患牙58颗),随机分为根尖刮治组和根尖倒充填组,每组29颗牙,分别进行根尖刮治和根尖倒充填。术后1年复查,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刮治组1年成功率为58.33%,倒充填组1年成功率为84.62%,两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常规根管治疗疗效不佳的慢性根尖周炎疗患牙,采用根尖倒充填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