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和3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IL-2、IL-6和IL-8的含量,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感染性疾病组血清IL-2显著低于非感染性疾病组(P<0.001),败血症组IL-2值显著低于肺炎组或脐炎组(P<0.05)。感染性疾病血清IL-6和IL-8显著高于是感染性疾病组(P<0.001),败血症组IL-6和IL-8值显著高于肺炎组或脐炎组(P<0.05)。结论:新生儿患染性疾病时存在白细胞介素失调,其中IL-2、IL-6、IL-8在其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提示白细胞介素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疾病的严重,并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一项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
骆俊明  林晨萍  陈松德  季峰 《浙江医学》2001,23(8):455-456,45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6及IL-8水平含量,应用MTT法检测血清IL-2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肝硬化B级和C级患者IL-2,CD8^ T淋巴细胞,CD4^ /CD8^ 及C级IL-8,CD4^ 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0.05),肝硬化B级患者IL-2,IL-6及IL-8高于A级患者,C级患者高于B级患者(P<0.01和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及低,下,肝功能损伤程度可能与血清IL-2,IL-6IL-8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半定量分析了哮喘急性发作期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2,IL-1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对IgE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哮喘组IL-12mRNA表达减少,IL-13mRNA表达增多,病情越重,IL-12mRNA表达越少,IL-13mRNA表达越多,无论IgE升高与否,与对照组比较,IL-12,IL-13mRNA表达均存在显差异,结论:IL-12,IL-13可能是构成气道慢性炎症的各类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耕  唐卉  黄春明  陈悦  李慕军 《广西医学》2002,24(5):635-63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诊断胎膜早破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8例胎膜早破组及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和羊水中IL-6,IL-8水平,同时,行胎膜病检。结果:胎膜早破孕母血清和羊水中IL-6,IL-8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尤其是以羊水中IL-6,IL-8水平升高更为敏感(P<0.05,P<0.01)。随着破膜时间延长母血和羊水中IL-6,IL-8有增加趋势,胎膜早破时间长短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呈正比,其中破膜时间超过24小时,其母血,羊水和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破膜时间在12小时内的患(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32例,其母血,羊水中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P<0.01,P<0.05)。结论:测定胎膜早破孕妇羊水,血中IL-6和IL-8水平对识别绒毛膜羊膜炎起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抗IL-2抗体测定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病理免疫机制及病程演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对48例MS患者(其中发作期31例,缓解期17例)和30名健康人血清IL-2和抗IL-2抗体进行测定,并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MS发作期患者血清IL-2水平和抗IL-2抗体水平升高,至缓解期血清IL-2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而抗IL-2抗体水平依然处于高水平。发作期患者IL-2与抗IL-2抗体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IL-2和抗IL-2抗体的产生可能与MS的免疫病理过程有关,血清IL-2水平可作为评价MS活动性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喉癌患者的白细胞介素2(IL—2)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IL—2测定采用IL—2诱生及活性测定法,sIL—2R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结果:喉癌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而sIL—2R水平则显著增高(P<0.01),并且与喉癌的分型及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sI-2R水平测定配合IL—2测定可作为喉癌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1例肝硬化患者、13例原发性肝癌和1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6、sIL-6R和sgp130水平。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β链sgp130)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sIL-6R、sgp13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较原发性肝癌组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sIL-6R、sgp130水平随着Chi1d分级逐渐升高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血清中IL-6、sIL-6R、sgp130水平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小儿阑尾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型小儿阑尾炎及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33例不同类型阑尾炎术前、23例阑尾切除术后及9例疑似阑尾炎的血清IL-6水平。结果:血清IL-6水平单纯性阑尾炎与疑似阑尾炎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阑尾炎患者在手术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类型阑尾炎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作为鉴别单纯性阑尾炎与疑似阑尾炎的早期参考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编码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L-12(以下简称IL-12质粒)和pcDNA3.1/IL-18(以下简称IL-18质粒)]对HBcAg DNA疫苗(pJW4303/HBc)诱导BalB/c(H-2^d)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接种IL-12质粒、IL-18质粒和HBcAg 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 IgG亚类(IgGl,IgG2a)水平。结果:免疫6周后,联合注射IL-12、IL-18和IL-12+IL-18组小鼠血清的抗HBc终点滴度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HBcAg DNA疫苗组小鼠(P<0.05),抗HBc IgG亚类以IgG2a占优。结论:IL-12、IL-18以及IL-12+IL-18联合HBcAg DNA疫苗注射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抗HBc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登革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液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结果发现登革热患者血清IL-8和sIL-2R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8和SIL-2R的水平与患者发热时间的长短(超过5天和5天以内)、皮疹的性质(充血性皮疹和出血性皮疹)及肝脏损害密切相关,且随患者尿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表明血清IL-8和sIL-2R对判断登革热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IL—6、IL—8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待飞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1):546-54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孕 38~ 4 1周胎膜完整的单胎初产妇 1 5 0例 (临产前 90例 ,临产后 6 0例 )作IL -6、IL -8水平测定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临产前血清IL -6处于低水平 ,临产后 ,血清IL -6水平升高 ,临床产前组与临床产后潜伏期 ( 30例 )和活跃期组 ( 30例 )差异显著 (F =1 5 87.6 7,P <0 .0 1 ) ;IL -8水平与宫颈Bishop评分呈直线正相关 (r =0 .883,t=1 7.6 4 8,P <0 .0 0 1 ) ,临产后组血清IL -8水平下降 ,临产前组与临产后潜伏期组、活跃期组间的差异显著 (F =2 0 7.6 8,P <0 .0 1 )。 结论 IL -6与子宫收缩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维持 ;IL -8与子宫颈成熟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发动。  相似文献   

12.
李平  钟雪云  杜彬  刘致中  林琛莅 《广东医学》2005,26(12):1627-1629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IL-12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分别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测定IL-2与IL-12协同诱导对体外培养的3种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IL-2与IL-12联合诱导的PBMC,对3株靶细胞的杀伤效应差异有显著性(P<0.05)。MTT法与流式细胞仪法两种方法检测的杀伤率有明显的相关性(r=0.997,P<0.05)。结论IL-2与IL-12协同对3种不同组织来源的实体瘤细胞株表现了较强的杀伤力,而杀伤率的差异与肿瘤细胞的不同免疫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肝硬化相关肝性脑病(H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回顾性分析H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血氨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河南省荣军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5例,其中单纯肝硬化患者41例设为非HE组,肝硬化合并HE患者54例设为HE组,另选同期该院体检健康人员50例,设为健康组。比较3组患者的血氨水平及血清IL-6、IL-18水平;比较HE组与非HE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HE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氨水平与血清中IL-6、IL-18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非HE组、HE组血清IL-6、IL-18水平及血氨水平均升高(均P<0.05);HE组血清IL-6、IL-18水平及血氨水平高于非HE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6、IL-18、总胆红素(TBIL)高,凝血酶原时间(PT)长是肝硬化相关HE的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与血氨水平呈正相关(r=0.690,P<0.001,95% CI:0.518~0.808),IL-18与血氨水平呈正相关(r=0.667,P<0.001,95% CI:0.487~0.793)。  结论  血清IL-6、IL-18、TBIL高,PT长均是肝硬化相关HE发生的危险因素,且血清IL-6、IL-18水平与血氨水平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HSV病毒感染所致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IL-23、IL-12、IFN-γ含量,以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液中IFN-γ浓度,并以不同浓度(0,2 ng/ml,10 ng/ml,50 ng/ml)IL-23进行诱导,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GH组血清IL-23、IL-1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3剂量依赖性诱导患者PBMC产生IFN-γ,不同浓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23在RGH患者体内水平低下,Th1/Th2平衡失调;IL-23能在体外刺激T细胞产生IFN-γ,发挥抗病毒效力。  相似文献   

15.
万军梅  汪明春  李明 《广东医学》1999,20(12):929-930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亚类、IL-4 和IL-6 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50 例多发性骨髓瘤(MM)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IgG亚类、IL-4 和IL-6 水平;用免疫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了IgA亚类水平;并对上述部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M 患者中,IgG型最多,副蛋白主要分布于IgG1 和IgG2 ,其IgA及亚类多缺乏;IgA1 型患者血清IgG1 明显降低。病程较长和复发的ALL患者血清IgG、IgA和IgG1 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发ALL患者接近正常水平。绝大多数ALL患者IgA1 和IgA2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时发现ALL患者血清IgG1 水平与IL- 4 含量呈正相关(r=0-668 ,P<0-05) 。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容易合并免疫球蛋白亚类缺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旨在分析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诊断肝硬化患者并发腹膜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集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进行有效分组,其中未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7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并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分析PCT与IL-17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分别与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及其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腹水中PCT、IL-17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中PCT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07,P<0.001),腹水中PCT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01);将肝硬化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作为因变量,将血清与腹水中PVT、IL-17分别作为自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过表达均可能是造成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主要因素(OR>1,P<0.05);将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分别作为检验变量,将肝硬化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分别预测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AUC分别为:0.973、0.950、0.916、0.949,均>0.9,预测价值均理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过表达与其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密切相关,可用于早期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预测及诊断,临床可考虑通过早期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来预测肝硬化患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风险或诊断疾病的发生,这对早期疾病的风险预测、检出及干预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测定三组患者的血清IL-6和hs-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IL-6和血清hs-CRP水平越高,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密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L-6、hs-CRP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呈正相关关系(P〈0.01)。适当降低血清IL石和hs.cRP,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6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g RG  Wei YS  Chen HM  Fang WZ  Long XK  Yua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6):1126-1128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634C/G的多态性,探讨IL-6的基因型及其血清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8例食管癌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IL-6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的血清水平。结果IL-6-634C/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食管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食管癌的相对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759倍(OR=1.759,95%可信区间为1.150~2.691)。食管癌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9ng/L±5.3ng/L vs 4.6ng/L±2.6ng/L,P〈0.01),携带G等位基因的食管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8.8ng/L±6.1ng/L vs 13.2ng/L±6.0ng/L,P〈0.01)。IL-6基因-572C/G多态性在食管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基因-634C/G多态性与食管癌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石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变化的意义。方法在应用ETV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HBV感染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单核细胞,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移酶(ALT)以及血清中和分别应用抗-CD3、抗-CD28和HBcAg刺激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泌上清中的IFN-γ和IL-17。结果应用ETV治疗后患者ALT及HBV-DNA从4周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而血清中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的IFN-γ也从4周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而血清中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的IL-17在第4周出现明显升高,其后逐渐下降。结论 ETV早期抑制病毒复制,能够打破免疫耐受,造成IL-17分泌的升高,其后随着病毒的进一步抑制,IL-17分泌下降,降低机体分泌IFN-γ的能力,减轻炎症反应的同时也可能削弱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痹方联合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和滑膜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RA患者289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141例、治疗组1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甲氨蝶呤联合普威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和痹方联合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分别采集血液、滑膜液测定IL-6、IL-8、IL-17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和滑膜液内IL-6、IL-8、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RA患者采用和痹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能进一步下调血清和滑膜液内IL-6、IL-8、IL-17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