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术对38例混合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大部分术后出现可以忍受的疼痛,仅有3例局部烧灼样疼痛明显,经口服去痛片后缓解。术后2例排尿困难,经膀胱区热敷,或肌注新斯的明后排出,1例行导尿术。术后2例肛缘轻度水肿,予黄连膏外敷,一周后消除。结论: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术式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混合痔患者采用分段齿形内扎外切保留齿线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患者大部分术后出现可以忍受的疼痛,5例疼痛明显,经口服去痛片等后缓解。术后5例排尿困难,4例经膀胱区热敷或肌注新斯的明后排出,1例行导尿术。术后2例肛缘轻度水肿,予黄芩膏外敷1周后消除。结论保留齿线术式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分段齿形内扎外切加2:1消痔灵注射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特色方法,具有保护肛门肛管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点,自2007年-2008年以来,我们临床治疗50例环状混合痔嵌顿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混合痔外切内扎结合聚桂醇注射术与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混合痔外切内扎结合聚桂醇注射术,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肛周水肿、创面愈合时间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有效率为90.20%。治疗组术后疼痛2例,对照组术后疼痛7例。治疗组肛周水肿3例,对照组术后水肿12例。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8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痔外切内扎结合聚桂醇注射术比单纯性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梁林江治疗环状混合痔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薇薇 《四川中医》2003,21(3):62-63
对于环状混合痔,梁林江导师针对其结缔组织型及静脉曲张型的不同性质,分别采取改进分段分离外切内扎术和改进分段分离外剥内扎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手术方法治疗彻底,远期疗效理想,更不会造成肛门狭窄、肛管皮肤缺损、直肠粘膜脱垂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自动痔套扎术(RPH)结合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方法:将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5组各30例,并分别行RPH结合简化外切内扎术、PPH结合简化外切内扎术、RPH术、PPH术、外切内扎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五组术式的安全性。结果:术后5组均未发生直肠阴道瘘、肛门失禁、术后肛周血肿或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复查肛门镜显示5组患者肛门直肠的黏膜完整连续,形态正常。结论:RPH结合简化外切内扎术能很好地保护肛垫组织,保持肛管正常的解剖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性自动结扎疗法(RPH)联合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 20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0例,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加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组采用RPH+简化外切内扎术。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大出血、尿潴留、继发性肛裂和肛门直肠狭窄例数减少(P0.01,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P0.01,P0.05),术后3、12个月痊愈率升高(P0.01)。结论 RPH联合简化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痊愈率和疗效。  相似文献   

8.
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另一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通过对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来探讨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为更好的治疗痔病提供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分段齿形外切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15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为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均非嵌顿而择期手术。其中男71例,女83例;年龄18~63岁;合并肛裂11例,肛乳头瘤3例,低位肛瘘2例。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内外治疗分治,内痔注射外痔分段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分析外切内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诊治资料.结果应用外切内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2例,全部治愈,疗程7-13天,痛苦小,无一例大出血,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肛门狭窄、失禁、黏膜外翻、排便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外切内注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4例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两组术后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术后疼痛评分、止痛药物用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对缓解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疗效,且能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术)配合外痔切除术(简称外切术)、外剥内扎术分别进行比较,评价铜离子电化学疗法(ECTCI)配合外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确诊为混合痔伴有出血的住院患者213例,分为治疗组及2个对照组,每组71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ECTCI加外切术治疗,2个对照组分别采用PPH术配合外切术以及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在止血、疼痛、影响工作时间、患者耐受程度、花费等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CTCI加外切术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皮桥悬吊整复术在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切内扎术加皮桥悬吊整复术治疗。结果:84例全部治愈,治疗组肛缘水肿与疼痛均轻于观察组。结论:混合痔手术中采用皮桥悬吊整复术具有痛苦小、肛缘水肿发生率低、术后肛门外观平整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混合痔外切内注缝合术术后的切口水肿发生率,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肛门切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可靠,且在预防术后切口水肿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与优越性 ,对 12 0例混合痔患者予以剪口结扎术与外切内扎术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行剪口结扎术创面提前愈合 4 .1天 ,与外切内扎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具有手术时间缩短 ,术中出血少 ,术后瘢痕程度低 ,可更好的保持肛门的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术并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混合痔,并与经典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00例患者全部治愈,与传统外切内扎术相比,术后水肿、肛门狭窄发生率较低,疼痛程度较轻。结论:本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显著,痛苦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切内扎术与一般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方法:对108例陈旧性肛裂进行分组治疗及疗效分析。治疗组(外切内扎组)60例,对照组(一般切除组)48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缩短(15d,21d,P<0.05),并发症减少(0:2,P<0.01)。结论:外切内扎治疗陈旧性肛裂能缩短治愈时间,减轻疼痛,并能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改良分段切扎术治疗混合痔58例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10029)陈玉根张政关键词混合痔改良分段切扎术近5年来,我们对58例混合痔患者在传统分段切扎疗法的基础上,运用部分外痔弧形切除、内痔原位结扎、皮瓣悬吊、内括约肌头切断等综合改良手段,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结扎加矾黄消痔液注射治疗混合痔260例江宁县中医院(211100)昝家梁关键词混合痔结扎疗法注射疗法矾黄消痔液混合痔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外切内扎、单纯内痔注射及环切(Whitehead)术。外切内扎术远期疗效好,但痛苦较大,对环状混合痔往往因保...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观察外切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外切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34例。观察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尿储留、肛门坠胀和伤口愈合时问,肛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后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肛缘水肿、尿储留、肛门坠胀和伤口愈合时间,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切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有效减少混合痔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