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预后、氧合指数及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选取68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氧合指数及细胞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死率、Murray评分、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标(Pa O2/Fi 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ARDS患者氧合指数,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生成,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加用UTI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改变、超敏C-反应蛋白(CRP)变化、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CRP、IL-6、TNF-α明显下降(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P<0.05)。结论:UTI可改善ALI/ARDS患者的氧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对ALI/ARDS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氨溴索对ARDS患者氧合指数和病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贵  张春林  曹良海 《四川医学》2011,32(9):1378-1380
目的观察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指数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86例入住ICU的ARDS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氨溴索[15mg∕(kg.d)]分3次静脉滴注治疗,共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和PaC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28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入ICU时年龄、呼吸频率(次/min)、PaO2/FiO2以及PaCO2(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呼吸频率明显比对照组慢([19.5±5.6)VS(2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aO2/FiO2明显比对照组高([356.0±36.7)VS(290.6±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PaCO2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28d病死率虽比对照组低(23.3%VS 30.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能提高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针10万U+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3次/d,连续7d。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 D)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结果治疗组住 ICU时间、28d病死率、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氧合指数、FI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PT、D- D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能改善ARDS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0例VIL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万U/d乌司他丁针剂微泵静脉注射,2次/d,连续7d:对照组采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对照。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前、用药1周后测试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第7天TNF-α、IL-6、IL-8均明显下降(P〈0.01),而IL-10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VILI患者TNF-α、IL-6、IL-8水平,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患者生物伤,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CO2、胸片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CO2、胸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乌司他丁有助于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ICU脓毒症患者的PCT、CRP、WBC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5月-2014年4月于我院共有94例患者经诊断为ICU脓毒症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PCT、CRP、WBC及氧合指数等。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天PCT、CRP、WBC的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T、APTT、DI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各项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脓毒症患者,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器官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60万单位,每日4次,连续5 d。分别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 h和治疗后5 d的凌晨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抽取肘静脉血5 ml置于非抗凝管中保存待用测定MDA、SOD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指标:分别记录呼吸频率、动脉血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结果乌司他丁可降低患者血清MDA值,并能使SOD活力值明显增加,也能使患者的呼吸指标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从而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通气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通气和氧合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应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上止血带前1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治疗组则在相同时间内静滴乌司他丁溶液(0.6×104 U/kg)100 mL。分别于上止血带前0 h、松止血带后2 h、6 h、24 h取血测血气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氧合指数(OI)值。结果:对照组在2 h,6 h,24 h时点PA-aO2差值较0 h时点的明显增大(P〈0.01),治疗组各时点组内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6 h时点的差值增大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OI值各组变化与PA-aO2相反。而两组PaCO2值在2 h都有升高(P〈0.01),在6 h,24 h时点恢复,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能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肺泡的通气功能和氧合功能,对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期间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EVLWI)的动态变化,分析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对该科诊治的91例 ARDS 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按照患者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上述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n=69)和存活组(n=22)患者24、48 h 及72 h 的 MAP 、CV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氧合指数呈动态上升,EVLWI 呈动态降低,而死亡组氧合指数则处于低水平,EVLWI 呈动态升高;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EVLWI 在48、72 h 差异明显。存活组的 CI 在24~72 h 均较稳定,无明显变化,而死亡组 CI 呈下降趋势,两组患者的 CI 在72 h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与 EVLWI 呈明显负相关(r =-0.46,P<0.01),而死亡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预后较好的患者 EVLWI 与氧合指数具有负相关性,EVLWI 的动态变化可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肺胸动态顺应性 (CD)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ARDS患者诊断明确后行机械通气 ,隔日观测取值一次 ;观测前充分镇静 ,先查动脉血气 ,然后设定气道压力上限至 40cmH2 O(呼吸机其它参数不变 ) ,手控送气 ,记录肺通气量 ,反复 5次取平均值 ,作为当次观测的潮气量值 ,再计算出CD值。结果 ARDS患者治愈组随肺胸动态顺应性升高氧合指数升高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r =0 992 ,P <0 0 0 1 ) ;死亡组随肺胸动态顺应性及氧合指数均降低 ,两者亦呈显著正相关 (r =0 993 ,P <0 0 0 1 )。结论 ARDS患者肺功能改善 ,氧合指数和CD亦升高 ;随着肺损伤加重 ,氧合指数和CD亦降低 ,二者结合可评估ARDS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肺功能状态 ,指导ARDS治疗及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84-88+169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lung utrasonography,LUS)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33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ARDS诊断符合柏林定义,根据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100 mmHgOI≤300 mmHg)和重度组(OI≤100 mmHg)。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胸部CT检查、LUS评分、O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LUS评分与OI、APACHE-Ⅱ、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计算LUS评分评估重度ARDS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共纳入ARDS患者33例,72 h死亡3例,共进行44次胸部CT检查和LUS评分,检查了528个肺区,胸部CT诊断肺实变135区,肺部超声诊断肺叶实变120区,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0%、敏感性为80.7%、特异性为97.3%、阳性预测值为90.8%、阴性预测值为93.6%。LUS评分与OI负相关(r=-0.419,P=0.015),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414,P=0.017)、与SOFA评分正相关(r=0.477,P=0.005),且相关性较显著。分析LU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0.933)得出,LUS评分20.5为阈值判断重度ARDS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9.2%。结论肺部超声简单易行,LUS评分可以评估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效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与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愈组与死亡组,其中治愈组37例,死亡组11例,观察氧合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等相关指标。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氧合指数不断增加,EVLWI、PVPI不断降低;死亡组患者氧合指数不断降低,CI、PVPI、EVLWI指数不断增加,第3日与首日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第3日氧合指数增加,EVLWI、CI水平下降,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与EVLWI为负相关。结论氧合指数与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工作开展具有显著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LU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病情评估及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符合柏林标准定义的ARDS患者33例,根据氧合指数(O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100 mmHg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PEEP对ARDS患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14例ARDS患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使用PEEP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4例ARDS患中10例治愈,4例并发其他脏器衰竭死亡,结论:机械通气中运用PEEP模式,,是治疗ARDS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52-55+5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血液净化+静脉滤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3、7 d后呼吸功能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ICU病房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治疗后SaO_2、PaO_2及PaO_2/FiO_2指标均上升(P0.05)。治疗1、3 d后,治疗组SaO_2、PaO_2及PaO_2/FiO_2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L水平上升、Raw及PIP水平下降,治疗3、7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7 d后CL、Raw及PIP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 d后,两组CL、Raw及PI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R、MAP、PCWP及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ICU病房时间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RDS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病房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92-95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2018 年根据柏林定义诊断为ARDS 而收住ICU 的重症患者,入科48 h 留取血标本,测定SP-D、IL-8 浓度,并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死亡组乳酸(3.80±1.22)mmol/L、氧合指数(99.91±36.70)mmHg、CRP[120.00(97.15,166.13)]mg/L、PCT[6.79(3.77,19.60)]ng/mL、APACHⅡ评分(26.25±6.82)分、SP-D[6274.39(3127.36,7996.32)]pg/mL、IL-8[61.57(54.13,79.78)]pg/mL 差于生存组乳酸(2.50±0.59)mmol/L、氧合指数(173.66±46.92)mmHg、CRP[68.65(31.47,107.75)]mg/L、PCT[1.43(0.88,9.53)]ng/mL、APACHⅡ评分(18.83±6.09)分、SP-D[3961.03(1810.23,5053.25)]pg/mL、IL-8[22.53(15.81,26.75)]p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多因素分析:氧合指数、APACHⅡ评分为ARDS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4,95%CI=1.000~1.069,P=0.048;OR=0.093,95%CI=1.005~1.450,P=0.044)。轻度、中度、重度ARDS 患者血液SP-D、IL-8 浓度逐渐增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90,P=0.000;F=9.544,P=0.002)。根据柏林定义,以氧合指数作为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SP-D、IL-8 浓度和氧合指数均呈负相关(r=-0.680,P=0.001;r=-0.763,P=0.000)。结论ARDS 患者的血SP-D 和IL-8 的浓度升高,且浓度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因此,血SP-D 和IL-8 可能成为ARDS 的生物标志物,且可反映ARDS 疾病的严重程度,为ARDS 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