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固化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对41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微波固化治疗。根据血管瘤大小,给予单点单次或多点单次微波固化。观察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像学检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微波固化治疗。术后4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出现发热。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随访4个月,完全损毁率为93.8%,部分损毁率为6.2%,所有患者均得到缓解。结论腹腔镜下微波固化是治疗肝血管瘤又一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瘤体周围缝扎加瘤内药物注射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对2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剖腹直视下行肝海绵状血管瘤体周围缝扎加瘤内药物注射治疗。结果:全组无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该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显效率为76.19%,有效率达100%。22例获随访3个月至4年均无复发。结论: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周围缝扎加瘤内药物注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辅助下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行微波辅助下腹腔镜肝切除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先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肝组织固化止血后行肿瘤局部切除,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为不规则性切除,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性肝癌18例,肝胆管细胞2例,直肠转移性腺癌2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1例,肝囊腺瘤1例.3例放置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管5~7d拔除.手术时间150(125 ~210) min,术中出血量120(30~250) ml.术后住院时间7(5 ~ 10)d.术后无腹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22例肝恶性肿瘤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 ~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微波消融可有效地控制肝断面的出血,能提高腹腔镜下肝切除的安全性,拓展了腹腔镜肝切除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3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对36例需要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实施了剥除术,对直径>10 c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同时采用了肝门间歇阻断的方法。结果全部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被成功剥除,无手术死亡,手术平均失血320 ml(130~700 ml),术后发生右侧胸腔积液2例,膈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经随访36例,无一例复发。结论通过与文献中的肝切除术组进行比较,我们的体会,剥除术是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4月院收治的7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消融组(37例,在局部麻醉B超引导下穿刺定位或全麻后腹腔镜直视下穿刺肝血管瘤微波消融治疗)和栓塞组(33例,采用超选择性肝血管瘤动脉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消融组有9例(24.32%)血管瘤残留血供,进行第2次微波消融治疗;栓塞组有18例(54.55%)血管瘤残留血供,进行2次治疗(肝动脉栓塞治疗13例,微波消融治疗5例).术后12个月随访,消融组31例(83.78%)瘤体缩小幅度达75%以上,瘤体血供完全消失,6例(16.22%)瘤体缩小<75%,瘤体血供大部分消失;栓塞组15例(45.45%)瘤体缩小达75%以上,瘤体血供完全消失,18例(54.55%)进行2次治疗后瘤体缩小<75%,瘤体血供大部分消失,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效果可靠,且在缩小瘤体和减少病灶血供上优于肝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原则,及腹腔镜下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大肠海绵状血管瘤中的运用方法及优越性.方法对8例大肠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的病变累及直肠4例,直肠和乙状结肠3例,直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1例,诊断明确后行腹腔镜下病变部位结、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恢复顺利,无死亡,无复发.结论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较为罕见,易误诊,常见病变部位为乙状结肠、直肠.腹腔镜下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大肠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微创、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途径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微波固化方法治疗肝血管瘤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经B超复查瘤体缩小幅度均达75%以上,28例病灶血供完全消失,4例病灶血供大部分消失,全组腹胀及其他症状解除.主要的并发症有穿刺针道少量出血、发热、肝功能轻度受损,均对症治疗痊愈.结论 微波固化治疗肝脏单发或多发血管瘤创伤小,疗效好,重要解剖部位的肝血管瘸在腹腔镜下进行微波固化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缝扎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院1980年4月~1991年12月采用缝扎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13例。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肯定。重点叙述了缝扎术的手术方法,讨论了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缝扎术和微波高温固化术的疗效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126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1979~1998年,我院对126例需手术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实施了剥除术,其中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8例(14.3%),位于肝实质内者6例(4.8%),对直径大于10?cm和累及第Ⅰ或Ⅷ肝段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同时采用了肝门间歇阻断的方法.结果全部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被成功剥除,无手术死亡,术中平均失血(1?015±577)?ml[(200~4?500)?ml],术后发生右侧胸腔反应性积液和切口感染共15例(11.9%),随访72例,无复发.结论通过与文献中的肝切除术组进行比较,我们体会,剥除术是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外科技术及手术技巧的提高,手术切除已经成为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式、术中肝脏血流控制方法、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的一些新进展,并回顾了血管瘤捆扎术、微波固化、射频消融、动脉栓塞等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引导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镜引导冷循环微波刀治疗21例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小肝癌9例,肝癌术后复发5例,转移性肿瘤4例,肝良性肿瘤3例。结果:21例肝肿瘤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准确穿刺定位,肿瘤微波烧灼固化过程及范围满意;全组患者术后1~6个月复查B超或CT,17例肿瘤缩小,19例肿瘤内及肿瘤旁血流信号消失。结论:应用腹腔镜引导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肿瘤较B超或CT引导更直观,穿刺定位准确可靠,肿瘤治疗程度及范围容易掌控,并可同时处理多处病变,获取可靠病理结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直径小于10cm,位于肝左外叶的5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海绵状血管瘤,2例肝局限性增生结节患者,在全气腹状态,气腹结合免气腹或腹腔镜加下切口下,采用微波固化,超声刀,钳夹电凝,旋转刮吸和切割缝合器等多种断肝方法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结果: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11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5-6h,术中出血50-500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时间为5-15d,结论:直径小于10cm,无周围脏器浸润的肝左外叶肿瘤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摘要】〓简述目前微波固化治疗肝血管瘤的进展,主要介绍了微波固化的原理、治疗方式、并发症及防治、适应症等,为肝血管瘤微波固化规范治疗奠定基础。作为肝血管瘤重要的微创技术之一,微波消融的规范化将有助于其临床应用的推广及发展。  相似文献   

14.
Y Q Feng 《中华外科杂志》1992,30(10):610-1, 636
70 hepatic resec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2450 MHz microwave scalpel. Primary diseased includ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46 cases), hemangioma (18), hepatobiliary tract stone (2), biliary cystadenoma (1),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 (1),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2). Hemostasis was excellent despite liver cirrhosis in all cases. The average amount of blood loss and blood transfusion was 249 ml and 294 ml respectively. Blood transfusion was not necessary in 30 patients. All cases were free from postoperative bleeding from the liver stump and abdominal infection. No complications attributable to microwave coagulation were noted. We conclude that this new operative technique can be used safely and easily in the field of hepatic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综合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多种外科方式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LHG)的适应证与手术经验。方法 对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切除、瘤体捆扎、肝动脉结扎或栓塞、微波固化术等不同方法治疗的LHG580例进行总结、分析,对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选择,术中防止大出血的方法及应急措施,术后辅助治疗等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术后1个月内死亡2例,占034%;其余均恢复顺利,近5年来已无手术死亡。结论 为提高手术安全性,获得满意疗效,治疗LHG应根据病变大小、部位、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或联合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固化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合并严重肝硬化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例接受腹腔镜下微波固化联合手术切除的合并严重肝硬化的肝癌病例资料。结果〓全组20例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2.8±25.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5.5±29.3 mL,平均住院时间10.7±2.5 d。全组病人术后均康复出院,未出现胆漏、腹腔大出血、腹腔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1例病人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短暂性凝血功能异常,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对于经过选择的合适病例腹腔镜下微波固化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合并严重肝硬化的肝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完成左半肝切除的可行性。方法腹部trocar的放置同LC,惟剑突下trocar的置放稍偏向左侧。CO2气腹压力10-12mm Hg,超声刀切断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左三角韧带,切除胆囊。肝门血流阻断方式分别选择不阻断1例、间歇阻断1例、选择性阻断2例,胆囊窝中点至肝门左侧方向,应用超声吸引刀(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电凝等器械向肝实质内分离至肝门左侧方。解剖左肝管、左门静脉横部后,将其分别结扎切断。肝内分离结扎切断肝左静脉,切除左半肝。结果3例左肝管狭窄结石合并继发左肝叶纤维化,肝脏分离过程仅有少量出血,电凝止血效果良好。1例肝血管瘤,病变位于左外叶及左内叶上段,仅于显露结扎切断左肝静脉时出现小量活跃出血,予以缝合止血。4例手术时间分别为390、255、384、33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0、500、370、280ml。术后3-6个月随访:3例左肝管狭窄结石胆道镜检查肝内外胆管正常,1例肝血管瘤一般状态良好,恢复正常生活,体重增加3kg。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可行,术后恢复快,但行此类手术应慎重,一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器械,二要有开腹肝切除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行此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的完全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技巧和改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3年1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完成的10例改良的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均成功完成了改良的完全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例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125-185 min,平均149.5±18.8 min,术中出血量220-450 ml,平均330±71.8 ml,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3-10 d,其中1例术后第3天出现胆漏,余病例未发生胆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5-12 d,平均8.4±2.3 d。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下预置自制的第一肝门阻断器的办法有效控制入肝血流和妥善处理肝断面;改良的标本取出方法使得肝脏良性病变能够真正做到完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将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减少到最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