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老年甲心)直接用131Ⅰ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方法]收集60岁以上、已确诊为老年甲心患者30例.其中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发生率分别为100%、76.7%和46.7%,全部病例直接用131Ⅰ治疗.追踪观察治疗后老年甲心的转归情况.[结果]30例老年甲心患者在131Ⅰ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甲状腺毒症加剧和/或心衰加剧或甲亢危象发生,其中在治疗后1年,老年甲心临床治愈24例(80%),完全缓解5例(16.7%),不完全缓解1例(3.3%).总有效率96.7%.[结论]老年甲心宜及时用131Ⅰ治疗.  相似文献   

2.
^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108例近期疗效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陈汉华 《广西医学》1997,19(5):866-867
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108例近期疗效广西柳州卫校附院核医学科陈汉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并发甲心常见,我科自1993年8月~1996年12月,收治甲亢603例,其中并发甲心139例,占22.82%,用131I治疗后,对已随诊并有资料记录的1...  相似文献   

3.
曹晋峰  周建明 《西部医学》2012,24(9):1744-1745
目的观察131I治疗Graves甲亢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对90例Graves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采用131I口服法治疗,其中78例采用一次性给药,平均剂量166.5~425.5MBq(4.5~11.5mci);12例在服药观察6~12个月后,因治疗效果较差,给予二次服药,剂量为111~222MBq(3~6mci)。结果经131I治疗后治愈76例,完全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100%;发生亚临床和早发甲减10例,发生率为11.1%,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房颤是Graves甲亢性心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131I治疗Graves甲亢性心脏病安全、简便、经济,治愈率高,是Graves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碘(^131Ⅰ)配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31Ⅰ配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两组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131Ⅰ配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有助于降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疗效观察刘浩,李亚明,陈涛,罗锡圭(第一临床学院核医学科)关键词甲亢性心脏病, ̄(131)碘,β射线本文对我科自1980年~1991年间用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进行了追踪随访,并予以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测定其ET(内皮素)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ET水平为62.5±10.40pg/ml,实验A组为137.25±30.07pg/ml,实验B组为215.26±60.21pg/ml,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推测,ET水平升高可能是加速甲亢心脏病进展的因素之一,口服ET受体拮抗剂,对甲亢心脏病可起到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好发于男性及老年人,发病率约占甲亢的5%~10%.多见于甲亢未得到恰当治疗、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及年龄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131碘(131I)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131I对8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FT3、FT4、TGA、TMA明显低于治疗前,sTSH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经131碘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32%.结论 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简便、安全、高效,成为了甲亢心治疗的首选方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汤国兴 《河北医学》2002,8(9):809-810
目的:了解内皮素、一氧化氮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94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含量,并与35名正常人作对照。同时采用Greiss法检定亚硝酸盐及硝酸盐以间接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ET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而NO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且与病情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测定高血压病血ET和NO水平的变化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突聋病人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检测,探讨突聋与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血氧自由基和自由基的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30例突聋患者血中NO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ET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含量;并以30例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应用金纳多、三磷酸腺苷辅酶A胰岛素、钙阻滞剂(克林奥即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静脉输入,突聋各组的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率在78.57%以上。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血清ET、NO、MDA水平明显低于患病之初,而SOD活性明显高于治疗之前P<0.01。结论:检测突聋患者血中ET、SOD、MDA、NO的含量,能帮助研究突发性聋(突聋)的发病机理,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血清ET、NO水平的影响,探索其疗效机制。方法86例患者被分层随机分配到3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10mg,20mg辛伐他汀或不服辛伐他汀,1周、2周时测定脑脊液、血清中ET、NO浓度。结果1周后辛伐他汀组脑脊液、血清NO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高;辛伐他汀组脑脊液、血清ET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周时两辛伐他汀组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20mg辛伐他汀组脑脊液、血清NO浓度较10mg辛伐他汀组明显高,而脑脊液、血清ET浓度较10mg辛伐他汀组明显降低。结论辛伐他汀可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血清NO水平,降低脑脊液、血清ET浓度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测定在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甲心)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含量,其中甲亢组25例、甲心(NYHA II级)组23例及甲心(NYHAⅢ~Ⅳ级)组15例,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甲心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甲亢组及对照组(P<0.01),甲心(NYHAⅢ~Ⅳ级)组131I治疗前后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甲心(NYHAⅡ级)组(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关,它可作诊断甲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急性低压缺氧对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昊  张慧  沈俊 《海军医学杂志》2002,23(2):110-111
目的:探讨急性低压缺氧时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00m低压缺氧组、8000m低压缺氧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ET含量。结果:5000m、8000m急性低压缺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ET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5000m组与8000m相比,NO、ET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氧后机体发生病理改变与NO合成下降、ET合成增加导致功能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志忠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149-115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法对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并发肾病32例,未并发肾病50例)进行了血浆ET、CGRP和血清NO、NOS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ET、NO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浆CGRP和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原发性高血压无肾病组ET和CGRP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CGRP和血清NO、NOS水平的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实验用去卵巢大鼠建立更年期动物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外源性雌二醇(E2),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观察E2对心肌和血管细胞凋亡以及对心肌和血管结构形态的改变,进一步探讨E2对于心脏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测定血清中E2和ET;用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用荧光标记法观察心肌和血管细胞凋亡;用电子显微镜(EMS)观察心肌和血管超微结构。结果NO浓度随E2水平增加而升高,而ET浓度则随E2水平升高而降低,心肌和血管细胞凋亡以及超微结构损伤与B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适量外源性E2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机制可能促进NO生成、抑制ET合成,同时抑制心肌和血管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科自2003年1 月-2005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静脉使用硫酸镁,对照组不用此药, 然后定期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ET,NO含量和GCS,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镁剂治疗组患者血浆ET、NO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GCS高于对照组,两组间ET、NO和GC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治疗,能通过对BT、NO水平的影响,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伟国  龚江标  杨小锋 《浙江医学》2004,26(5):323-324,327
目的检测出血性脑中风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含量变化,探讨两者在脑中风中所起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按出血量大小,将75例病人分为出血量30~60ml及出血量>60ml两组,并设正常对照组与出血性脑中风未手术组,采用Griess's法及放射免疫法(RIA)分别于手术前24h、手术后24h、3d、7d及14d测定血浆中NO和ET的含量.结果全部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浆中NO明显下降,而ET明显升高(均P<0.0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相比,也存在上述情况(均P<0.05);而中等量出血与大量出血之间的差别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病2周内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NO含量明显下降,而ET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血浆中NO和ET含量可作为判断脑中风患者病情轻重的一种指标,并且两者可能参与了脑中风疾病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