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安全管理模式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术后跌倒效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05/2020-01月在作者医院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74)和干预组(n=76).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术后采取安全管理模式联合运动训练进行干预.分别采用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 efficacy scale,MFES)、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跌倒效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MFES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管理模式联合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术后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了解和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减少跌倒次数,提高跌倒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安全管理模式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术后跌倒效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05/2020-01月在作者医院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74)和干预组(n=76).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术后采取安全管理模式联合运动训练进行干预.分别采用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 efficacy scale,MFES)、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跌倒效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MFES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管理模式联合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术后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了解和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减少跌倒次数,提高跌倒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跌倒高危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老年科入院且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2442名,在入院时均使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进行评估,根据结果纳入1796例跌倒高危患者,按照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对其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及时记录评估结果;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和设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跌倒高危患者的护理及关注,做好交接班;合理用药等。结果 1796例跌倒高危患者中仅有4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为0.22%。造成院内跌倒的危险因素是: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心理因素、服装;医院环境、设施、药物副作用、跌倒史等。结论通过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并针对危险因素及时实施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可有效的防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66-168+172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督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0 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 例。对照组予跌倒预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督导。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 个月比较两组Berg 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及跌倒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Berg 平衡量表评分和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跌倒预防干预的基础上予核心稳定性训练督导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跌倒危险性,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永红 《中外医疗》2012,31(12):37-37
目的 探讨住院康复期护理对脑卒中跌倒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方法 将60例住院康复期间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干预,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跌倒次数、生活质量两指标,干预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对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住院妇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地管理方法和防范措施。方法:对29例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强调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加强防跌倒管理方案的落实,针对跌倒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跌倒高危人群意外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的影响。对12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跌倒评估,区别出高、中、低危群体并进行干预,提高患者对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同时加强对易致跌倒环节的控制,改善住院防跌倒环境,给予运动指导、肌肉训练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跌倒。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防跌倒干预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寻求保证患者安全的措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 2010年4月起,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开始对跌倒高危患者实施了防跌倒干预.统计干预前后各480例患者跌倒发生率、防跌倒依从性,并用SPSS16.0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在神经内科病房对患者实施防跌倒干预后,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依从性明显提高(P均<0.01).结论 结果 说明防跌倒干预措施规范、有效,可以提高患者防跌倒的意识,大大减少跌倒意外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住院患者实施跌倒的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选择136例为干预组1,2013年5月~2014年4月随机选择脑卒中住院患者136例选为干预组2,2组均在入院后进行坠床与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防跌倒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干预后仍发生跌倒的原因、后果、地点及时间等情况。结果:2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1发生跌倒10例,干预组2发生跌倒3例,2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7.35%、2.21%,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干预,落实相应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 选择低视力患者27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跌倒的模式 ,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 ,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改善住院环境、安全宣教、个体监护、技能训练等 ,对两组患者跌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发生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结合低视力患者的特点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 ,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低视力患者跌倒.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患者因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跌倒的发生率较常人倍增,增加了医疗和照护负担,采取适宜的措施加以预防是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和减轻跌倒相关伤害的关键。运动训练是经过多项研究验证的在脑卒中患者跌倒预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脑卒中患者常用的运动训练方法较多,现就其中防跌倒运动训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脑卒中患者采用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法预防跌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0-182+186
目的 探讨目的性巡视在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在南京市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32 例脑卒中患者,将2018 年1 月~2018 年9 月收治的322 例脑卒中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8 年10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310 例脑卒中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干预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上,实施跌倒专科管理:完善跌倒评估,加强患者和护士的预防跌倒宣教,结合目的性巡视,重点关注患者体位改变、上下床、入厕排泄、物品摆放位置等4 个方面。比较观察组两种跌倒评估量表评估结果的阳性率差异、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的国际版跌倒效能量表(FES-I)差异及两组患者在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约翰霍普金斯跌倒评估量表评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orse 跌倒评估量表评估结果(P<0.05);干预后观察组FES-I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性巡视不仅可使患者预防跌倒的自信心增强,还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1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总的跌倒次数为3次,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5.1%;对照组患者总的跌倒次数为12次,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20.3%;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社区医院通过对脑卒中高发人群的调查及对他们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探索脑卒中一级预防的策略.方法 从我院门诊病人中,选取符合脑卒中高危条件的人群,采用自制的"脑卒中健康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为主导的预防脑卒中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后,高危人群对健康知识的普及率、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不良生活习惯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 社区医院通过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防跌倒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采取前后对照,比较不同的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防跌倒的结果.结果 前组和后组比较,后组跌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组.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重视患者心理因素,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跌倒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站前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预防知识、信念及行为情况培训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干预项目要求,2013年以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站前社区≥40岁的居民作为目标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TIA和卒中人群进行社区规范化干预管理,对社区居民按照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进行健康教育培训.2015年再次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对比干预前后危险因素分级情况,风险控制良好.可控危险因素有所减少,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高危因素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应加强脑卒中健康教育宣传,筛查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老年脑卒中极易发生跌倒,且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通过检索2012—2022年以脑卒中、老年人、跌倒、住院患者等相关中英文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寻找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筛选总结出国内外影响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发现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与自身因素、药物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应重视对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这一特定人群跌倒的研究,以期为这一特定人群制订合适的风险筛查工具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春琴  薄海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29-1733
背景 据文献报道47%的社区脑卒中患者有超过1次的跌倒,跌倒被认为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为此,加强社区脑卒中防跌倒管理已迫在眉睫。目的 探索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在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163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居家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进行防跌倒干预,干预时间1年。比较首次、第6个月、第12个月入户随访时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防跌倒相关知识认知度、跌倒风险评估得分及2016年与2017年跌倒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首次、第6个月、第12个月入户随访时,患者及照顾者防跌倒相关知识认知度、跌倒风险评估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第6个月、第12个月入户随访时患者及照顾者防跌倒相关知识认知度、跌倒风险评估得分均高于首次入户时,第12个月入户随访时患者及照顾者防跌倒相关知识认知度、跌倒风险评估得分均高于第6个月入户随访时(P<0.05)。2017年研究对象跌倒发生率为14.9%(24/161),低于2016年的32.5%(53/163)(χ2=13.86,P<0.01)。结论 运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能有效控制社区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的风险因素,提高患者及照顾者防跌倒相关知识认知度,减少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ISBAR标准沟通工具对行血液透析的高危跌倒患者交班, 患者对护士交班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用电脑随机数字法预先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分为实验组 (n=74) 和对照组 (n=76) , 收集肾内科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行血液透析的高危跌倒患者150例, 实验组应用1ISBAR标准沟通工具对行血液透析的高危跌倒患者进行交班, 对照组给予高危跌倒患者常规口头交接重要事宜.结果 干预后1周实验组患者对护士交班满意度总分为 (72.2±4.5) 分, 对照组为 (70.1±6.4) 分, 2组患者满意度总分差异P=0.02,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至出院前1 d实验组患者对护士交班满意度总分为 (81.6±2.1) 分, 对照组为 (77.5±5.0) 分, 2组患者满意度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护士对跌倒管理考核得分从 (87.4±4.1) 分提升至 (93.1±2.8) 分, (P<0.05) .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跌倒高危患者应用ISBAR标准沟通工具进行交班能提高交班质量, 交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我院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23例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资料,针对跌倒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并于2012年1~12月间严格执行,比较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13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后,发生跌倒的仅4人,发生率降至3.0%,与去年同期的18.7%相比较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71,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