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方法 留取健康人静脉血37例,在血液分析仪上分别于即刻、1h、2h、4h、8h、24h时测定血小板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直方图,同时以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h时仪器法PLT结果明显低于即刻测定,且部分直方图曲线低平,不光滑,呈锯齿状。24h时两法结果均明显低于即刻测定,而MPV 2h时就明显高于即刻测定。结论 血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4h对血小板总数计数无明显影响,而MPV测定应在1h内完成。  相似文献   

2.
张海霞 《检验医学》2002,17(2):109-110
目的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方法留取健康人静脉血37例,在血液分析仪上分别于即刻、1 h、2 h、4 h、8 h、24 h时测定血小板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直方图,同时以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 h时仪器法PLT结果明显低于即刻测定,且部分直方图曲线低平,不光滑,呈锯齿状.24 h时两法结果均明显低于即刻测定,而MPV 2 h时就明显高于即刻测定.结论血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4 h对血小板总数计数无明显影响,而MPV测定应在1 h内完成.  相似文献   

3.
血细胞分析仪广泛应用于血液常规检查,并在各医院普遍使用,既提高了供了工作效率,又为临床提供了多项指标,如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人员人病房采集患者末梢血标本,稀释标本有时不能及时测定,有时由于标本量大或病房血标本送检不及时,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较长,从而对血细胞分析仪的测定结果造成影响,为探讨由此对PLT及其参数MPV测定结果的影响,我们选择SysmexKX-21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对PLT及MPV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C-9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24h内无明显变化;MPV8h内无明显变化.8h后升高。20℃、3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12h(20℃)和6h(30℃)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20℃)和4h(30E)内无明显变化,6h后(20℃)和4h后(30℃)明显升高,尤以30℃显著。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在12h时(4℃)、8h时(20℃)和4h时(3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30℃。血标本采集后应在4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末梢血稀释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 的影响.方法 采集患者末梢血按一定比例与试剂混匀,放置不同时间用日本Sysmex KX-21 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各血细胞值.结果 5、20、100 min PLT测定值及5 min MPV的测定值与即刻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0 min内所测得的结果 偏差小,较稳定.结论 末梢血稀释标本放置时间过短会对血细胞分析结果 产生影响,应在血液标本采集后5~60 min内计数血细胞为宜.  相似文献   

6.
血标本保存条件对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DVIA12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1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RDW和PLT的测定值在24 h内无明显变化;MPV 8 h内无明显变化,8 h后升高.20、3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RDW和PLT的测定值在12h(20℃)和6h(30℃)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20℃)和4h(30℃)内无明显变化,6 h后(20℃)和4h后(30℃)明显升高,尤以30℃显著.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在12 h时(4℃和10℃)、8 h时(20℃)和4 h时(3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10℃,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 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30℃,血标本采集后应在4 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7.
"电路故障"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及直方图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路故障”时血小板(PLT)直方图异常对PLT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出“电路故障”时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标本,更换电路板并将仪器校准,然后将选出的标本重新计数,并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值为对照。结果更换电路板后重新测试的结果显示,这些标本的PLT直方图恢复正常,PLT及MPV检测结果也不同程度地降低(PLT在59.6%~346.3%;P〈0.001;MPV在10.9%~37.8%,P〈0.05)。结论“电路故障”不仅能导致PLT直方图异常,而且可使PLT及MPV检测结果假性增高,因此,必须重新检测PLT才能发出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C-3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24h内无明显变化:MPV8h内无明显变化,811后升高。2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12h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内无明显变化,6h后明显升高。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在12h(4℃)和8h时(2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20℃,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DVIA12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1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RDW和PLT的测定值在24 h内无明显变化;MPV 8 h内无明显变化,8 h后升高.20、3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RDW和PLT的测定值在12h(20℃)和6h(30℃)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20℃)和4h(30℃)内无明显变化,6 h后(20℃)和4h后(30℃)明显升高,尤以30℃显著.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在12 h时(4℃和10℃)、8 h时(20℃)和4 h时(3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10℃,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 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30℃,血标本采集后应在4 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及探讨血涂片估测血小板(PLT)的方法。方法筛选经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选择所有参数均在参考范围内、红细胞及PLT直方图均正常、仪器无阳性报警血常规标本100例(本文定义为阴性标本)。按标准操作规范人工推血涂片并染色,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红细胞平均分布且细胞间无重叠的区域,双人分别计数20个油镜视野平均PLT数V,计算PLT仪器计数值W与血涂片估测值的对应关系值R,R值=W/(V×10~9)。另筛选PLT直方图异常阳性标本40例,其中20例为PLT直方图锯齿状,20例为PLT直方图明显翘尾,分别用电阻抗法、血涂片估测计数法(血涂片PLT估测值=V×R×10~9/L)、手工计数法计数PLT,分析3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R值为(14.51±4.67)。对20例PLT直方图锯齿状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电阻抗法与血涂片估测计数法、手工计数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涂片估测计数法与手工计数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0例PLT直方图明显翘尾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电阻抗法与血涂片估测计数法、手工计数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涂片估测计数法与手工计数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涂片血小板分布均匀,且无血小板异常聚集可以利用R值估测血小板数;对于非PLT聚集因素导致PLT计数结果假性增高或降低,可以通过血涂片复检估测血小板数,对仪器计数结果进行复核,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体积、及其动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照组为30例健康志愿者。结果:脑梗死组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MPV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呈动态变化;梗死面积与PLT呈负相关,与MPV成正相关。结论: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小板的计数及体积,对临床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梗死面积和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测定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又对其中的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MCV(平均红细胞体积)〈70fl、血小板计数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约合三千余例进行目视显微镜计数或采用其它方法重新采血计数。结果:血小板抗凝剂,小红细胞数量、试剂的质量、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标本放置时间、血小板体积异常等均可影响正确计数血小板数量。结论: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直方图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显微镜计数或重新采血。  相似文献   

13.
吴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8):2148-2149
目的探讨采集血标本后放置不同时间对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上机检测的影响。方法对135例患者采集末梢全血,138例患者采集静脉全血,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混匀抗凝,然后分别放置0、10、30min后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记录对比3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末梢全血患者的0、10min的结果与30min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全血患者的0、10min的结果与30min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的准确性,血标本采集后最好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上机检测,尤其是末梢全血应采集放置10min后检测,建议最好用静脉血代替末梢全血检测患者血常规。  相似文献   

14.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影响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PLT)的因素,排除“假性增高”和“假性降低”情况,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使用Sysmex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同时对500余例血小板数与直方图不符病例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结果血小板抗凝剂、小红细胞数量、试剂的质量、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标本放置时间和反复混匀次数、血小板体积异常等均可影响血细胞计数仪正确计数PLT。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计数,对PUI、计数与直方图不符标本,应分析原因,手工计数或重新采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标本的PLT数量与直方图不符,进行了手工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测定时放置时间长短,低血小板患者,抗凝剂的选用,测定杯都会对BC-3000型血细胞仪计数血小板产生影响。结论BC-3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的准确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只有正确操作、排除各种干扰才能使PLT的计数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MEK-7222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MEK-7222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不同条件下对血小板进行测定,并在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异常时采用手工镜检法计数,两者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MEK-7222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放置10min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即刻血小板数(P<0.05),之后10min^4h血小板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放置8h后,血小板数显著低于放置10min血小板数(P<0.05)。采用手工镜检法测定血小板,即刻血小板数与放置10min^4h血小板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放置8h后血小板数显著降低(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70fl时,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70fl时,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镜检法计数(P<0.05)。结论:MEK-7222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与标本放置时间、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大小有关,必要时可进行重新采血或手工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全血标本冰箱长时间保存对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WBC)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 把50例标本在4°C保存,连续5d用CoulterLH750测定结果,用SPSS11. 0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WBC、血小板(PLT)计数可以稳定3d,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压积(HCT)至少可稳定5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1d后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WBC分类结果从1 ~2d开始,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同时仪器出现大量的报警提示。结论 全血标本4°C保存,提高了部分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可靠性,但不能保证WBC分类结果。报告时应注明“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部分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全血标本冰箱长时间保存对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WBC)分类结果 的影响.方法 把50例标本在4℃保存,连续5 d用Coulter LH750测定结果,用SPSS11.0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WBC、血小板(PLT)计数可以稳定3 d,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压积(HCT)至少可稳定5 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 d后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WBC分类结果 从1~2 d开始,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仪器出现大量的报警提示.结论 全血标本4℃保存,提高了部分血细胞计数结果 的可靠性,但不能保证WBC分类结果 .报告时应注明"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部分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68-4969
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我院200例门诊及住院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对即刻检测、2h、4h、8h、16h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放置时间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放置时间延长,RBC呈递减趋势,即刻、2h检测与16h比较差异显著(P<0.05);WBC呈递增趋势,即刻、2h检测与16h比较差异显著(P<0.05);PLT即刻测定数值较低,2h时上升,后呈递减趋势,各时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呈现下降趋势,LYM呈现增高趋势,不同时间段比较均差异显著,MON、RDW无明显变化(P>0.05),HGB、MPV、PDW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16h时MPV与即刻检查差异显著(P<0.05)。小儿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随时间延长可发生改变,即刻或2h内检测对血常规影响较小,应在此时间段完成检测,避免过久放置影响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PLT)的因素,排除"假性增高"和"假性降低"情况,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使用Sysmex 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同时对500余例血小板数与直方图不符病例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结果血小板抗凝剂、小红细胞数量、试剂的质量、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标本放置时间和反复混匀次数、血小板体积异常等均可影响血细胞计数仪正确计数PLT.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计数,对PLT计数与直方图不符标本,应分析原因,手工计数或重新采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