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从肝从风论治运动神经元病北京西苑医院(100009)李燕娜,陈万根运动神经元病,是指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的慢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并伴有局部或全身肌肉跳动。有关资料统计,本病发病率为1/10万~4/...  相似文献   

2.
风性善行而数变,扰心则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眩晕、汗出等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临床快速心律失常多从气血亏虚、痰瘀阻滞、热邪扰心等方面论治,对于风证的病机重视不足。早在《内经》中即有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入舍于心,致使心脉痹阻不通、心神失养,出现心悸等症状;《诸病源候论》中亦有“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的论述,可见内外风邪均可扰乱心神,致惊悸、怔忡的发生。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多种平熄肝风、祛除外风的中药具有抗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佐证了风证病机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中的作用。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祛风、熄风之药,或可提高快速性心率失常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再发性风湿病包括单关节炎或少数关节炎的自限性再发性发作,可发展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作者报告对氯喹有明显疗效的3例患者。例1为33岁男性,间歇性疼痛,肩、肘、腕、掌指关节肿胀及双膝呈典型的再发性风湿病史已5年。多种抗炎剂均无效。因每周发作5次而产生严重病废,采用氯喹250mg/d 治疗。服首剂后即感好转,此后未复发并完全恢复活动,继续隔日用药。因视网膜电图异常而于2年后停用此药,其后3个月内有过2次轻度发作,此后7年未作任何治疗也无发作。例2为19岁女性,再发性的手指、双膝及双踝疼痛肿胀已8  相似文献   

4.
Kummell病治疗     
Kummell病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轻微外伤患者在短暂的无症状期后出现症状性、渐进性的背痛,活动受限,脊柱后凸畸形和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现代诊断技术的提高,Kummell病的发生率和确诊率逐渐上升,临床上治疗Kummell病的新手段、新思路也日益增多.在没有神经功能损害和椎体塌陷的情况下,保守和微创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若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开放手术则是较好的选择.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避免Kummell病的发生、发展值得临床重视.本文就Kummell病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Kummell病治疗     
Kummell病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轻微外伤患者在短暂的无症状期后出现症状性、渐进性的背痛,活动受限,脊柱后凸畸形和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现代诊断技术的提高,Kummell病的发生率和确诊率逐渐上升,临床上治疗Kummell病的新手段、新思路也日益增多.在没有神经功能损害和椎体塌陷的情...  相似文献   

6.
1965年~1977年底,我院收治类风湿关节炎共257例,其中有鹤膝风11例。鹤膝风系中医病名,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特点为两膝关节明显肿大,“腿细膝粗,如鹤之状”,部分病人可同时合并有小关节的病变,病情较为顽固。11例均采取  相似文献   

7.
红霉素治疗恙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法布里(Fabry)病是X连锁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症,发病率为1∶47.6万~1∶11.7万,其中男性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4万。Fabry病在儿童时就可发病,到中年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男性半合子发病早,受累重,多死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女性杂合子多于中年伴发左心室肥大。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人兽共患,不但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尽管治疗布病的药物及方法很多,尤其是我国学者还研究出了许多中药方剂,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但由于布氏菌是细胞内寄生,目前尚无一种理想药物能将其彻底杀灭。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眩晕病,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人感觉周围景物旋转或摇动,身如坐舟中。多由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病变引起,亦有因全身症状而发者。我们在农村巡回治疗期间,用针刺治疗观察60例,近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所治病人:男8人,女52人。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1岁。病程:10天至一年者12例,1至3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泰安地区有较多的恙虫病病例出现 ,同时也有儿童和孕妇患此病 ,由于氯霉素、四环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所以本次对 6例患者用红霉素治疗 ,获得满意的效果 ,为恙虫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疗法。1 临床资料6例病人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5~ 2 7岁 ,其中 1.5~6 .5岁 4例 ,>2 0岁 2例 ;孕妇 1例。所有病人均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或溃疡等典型的临床表现[1~ 3] ,并且外斐氏实验均成阳性结果。诊断明确。2 治疗方法和结果红霉素 4 0 mg/ kg,用 2 / 3量 ,加入 10 % GS内静脉滴注。(10 % GS 5 0 0 ml+红霉素 0 .…  相似文献   

12.
零兴勤 《内科》2011,6(2):157-160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或)耳闷胀感[1].虽然已知为内淋巴水肿所致的一种内耳疾患,但其病因目前仍不能明了,病程发展具有不可预知性.  相似文献   

13.
作者概括地介绍了近几年来日本对Buerger病通行的治疗方法。1.血行重建术:在606例病人中,109肢施行了血行重建术18%,258肢施行了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旁路架桥术最多。其次是血栓内膜剥脱术,血行重建术,同时施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其他血行重建术是闭塞部分切除。血管移植及股动脉扩张术。  相似文献   

14.
鞭虫病在临床上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的病人则有胃肠道不适,上腹部痛,贫血,脱肛等症状,并可影响儿童发育。病人的血象,常有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本文作者在过去6年内曾试用五砷类药物治疗鞭虫病患者,虽有70~75%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病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大血管病变和非阻塞性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三大类.另外,还有微循环改变.如血管异常扩张和收缩,血压控制和血流分布的异常.大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相类似,但发病时间更早,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同,且病变部位以股浅和胫腓动脉闭塞性病变为多见.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全身多器官微小动脉基底膜,导致基底膜增厚和毛细血管渗出并沉积在脏器内影响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16.
通脾泻胃汤治疗唇风山西吕梁地区中医院(033000)吴兰秀崔寅春唇风是以上下口唇皮肤粘膜红肿痒疼燥裂脱屑为特点的病证。病机多由脾胃风火热毒上攻于唇。笔者在临床中选用通脾泻胃汤治疗此病,疗效甚佳。通脾泻胃汤出自《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是由黄芩、栀子、...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病因未明的发热性疾病,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描述,并命名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40多年来,川崎病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该病已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有报道。有关其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川崎病的主要危险是心脏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或地区,KD所致的冠状动脉并发症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并且可能成为成人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在KD的临床诊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KD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至今还不清楚,有关其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病的现代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弓形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 5 %~ 5 0 %。弓形虫能寄生在人及 190多种动物体内 ,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目前 ,弓形虫病的传统治疗仍以乙胺嘧啶与磺胺嘧啶合用为主 ,虽取得一定疗效 ,但常由于抑制骨髓、损害肝功能、易出现皮疹等毒副作用而被迫停止用药。尤其是弓形虫脑炎、先性弓形虫病胎儿及免疫缺陷病人不能耐受长程治疗 ,停药后复发率高 ,根治效果差。为此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弓形虫病的治疗不断进行探索〔1〕,本文为其研究概述 ,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1 化学治疗1 1 大环内酯抗生素 螺旋霉素 (Spiramyc…  相似文献   

19.
Graves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军 《山东医药》2005,45(7):67-67
适当休息。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包括糖、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等。精神紧张、不安或失眠较重者给予安定类镇静剂。  相似文献   

20.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直接和间接血管重建术可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缺血和脑出血发生.文章对其外科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手术时机、适应证、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综述.
Abstract:
Moyamoya disease 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ts disability rate and lethality rate are higher.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revascularization can increase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erebral ischemia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its surgical treatment, surgical timing, indications,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ic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