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对猪胰蛋白酶(PPE)诱导肺气肿大鼠模型氧化/抗氧化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择60只SPF级健康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模型组(E组)、棉籽油组(C组)、小剂量ATRA治疗组(L组)、中剂量ATRA治疗组(M组)和大剂量ATRA治疗组(H组)各10只作为研究对象,一次性气管内注入PPE制作大鼠肺气肿模型,然后选用小、中、大剂量ATRA及棉籽油注入大鼠腹腔内进行干预治疗.30 d后处死、解剖大鼠,测量大鼠肺体积、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结果 与N组比较,E组、C组、L组、M组、H组的肺体积明显增大(t =9.351、7.805、2.155、2.273、5.507,均P<0.05),各组MLI、MAA的肺泡形态学比较显示:E组、C组、L组、M组、H组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48、5.650、3.479、10.487、12.795,均P<0.05),L组比E组明显缩小(t =5.856,P<0.05);E组、C组、L组、M组、H组SOD活力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1、4.398、15.767、5.672、5.415,均P<0.05),L组SCD活力明显高于其他各组(t=15.767、13.502、12.139、7.866、7.221,均P<0.05).E组、C组、L组、M组、H组MDA含量均明显高于N组(=7.702、8.507、3.186、7.950,均P<0.05),L组、M组明显低于E组(t=6.397、4.044,均P<0.05).结论 采用低剂量ATRA治疗对肺泡有较好修复作用,可提高肺组织SOD活力,能够作为抗氧化作用保护剂,达到保护肺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段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肺气肿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N组)、模型组(P组)、棉籽油组(C组)、早期干预组(R1组)、中期干预组(R2组)和后期干预组(R3组),每组10只。N组大鼠气管滴注生理盐水1mL·kg-1,其余5组气管滴注5%木瓜蛋白酶1mL·kg-1建立肺气肿模型。R1、R2和R3组分别于造模后15~30d、30~45d和45~60d给予ATRA500μg·kg-1腹腔注射,C组给予棉籽油腹腔注射。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和细胞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P组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升高(P<0.01),其中以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R1、R2和R3组与P组比较细胞总数降低(P<0.01),此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与N组比较,其余5组平均肺泡面积和内衬间隔增大,每个视野内肺泡数减少(P<0.01);与P组相比,R1、R2和R3组肺泡数增加、平均肺泡面积减小(P<0.01),以R1组最为明显。与N组相比,P组VEGF和VEGFR-2表达降低,MMP-1表达增高(P<0.01);与P组相比,R1、R2和R3组VEGF和VEGFR-2表达增高,MMP-1表达降低(P<0.05),R1、R2和R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ATRA可以促进肺泡再生,早期干预效果较佳,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VEGF、VEGFR-2、MMP-1有关。  相似文献   

3.
吴升  沈亚伟  郝建  常月进  刘娟 《东南国防医药》2012,14(3):219-221,252
目的 探讨猪胰蛋白酶(PPE)致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氧化应激与动脉血气变化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棉籽油组(C组),每组10只.B、C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PPE构建肺气肿模型,C组大鼠腹腔内注射棉籽油(1 ml/kg).饲养30 d后处死解剖,测量大鼠肺体积,肺泡形态学,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氧化应激与动脉血气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B、C组大鼠肺体积、肺泡形态学、氧化应激水平均明显大于A组(P<0.05);B、C组肺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均<0.05).A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基本正常;B、C组PaO2、SaO2明显降低,而PaCO2明显升高.肺组织SOD与PaO2呈正相关,肺组织MDA与PaO2呈负相关;肺组织SOD、MDA均与PaCO2不相关.结论 用猪胰蛋白酶制作大鼠COPD模型成功,大鼠COPD氧化应激与动脉血气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值得在动物COPD实验造模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肺气肿大鼠氧化应激和肺气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8),肺气肿组(B组,n=8),肺气肿+MSCs移植组(C组,n=10),将B与C组大鼠在香烟烟雾中暴露14周,制作肺气肿大鼠模型,C组大鼠予MSCs移植。完成4次MSCs移植后的2、4周分别处死C组大鼠各1只,观察MSCs在肺气肿大鼠肺部的定植情况;MSCs移植8周后同时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定量分析;用硫代戊巴比妥法测定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的水平,用WST-1法测定各组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MSCs移植后2周及4周,C组大鼠肺组织内均可见标记过的MSCs,随着时间的推移,肺组织内MSCs比例逐渐减少。B组和C组大鼠的肺组织呈现肺气肿样改变,B组和C组大鼠肺组织的平均内衬间隔(MLI)高于A组,平均肺泡数(MAN)明显低于A组,B组大鼠肺组织的MLI高于C组,MAN低于C组(P<0.05)。B组和C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MDA高于A组,SOD低于A组,B组血清及肺组织中MDA高于C组,SOD低于C组(P<0.05)。结论 MSCs移植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对大鼠肺气肿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霉素对被动吸烟大鼠肺组织气肿样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红霉素对被动吸烟大鼠肺组织气肿样变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红霉素组、桂龙咳喘宁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的混合刺激方法建立肺气肿大鼠模型,造模3周后进行药物干预,连续14 d。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平均肺泡面积(MAA),平均肺泡数(MAN)和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与TNF-α的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肺大泡形成,MAA明显增大,MAN明显减少以及MLI显著增大,且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血清中TNF-α的浓度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霉素组(100 mg.kg?1)未见肺大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且能明显降低肺组织中MMP-2表达量与血清中TNF-α的浓度,并能明显的增加肺组织中TIMP-2的表达量与血清中IL-10的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桂龙咳喘宁组(450 mg.kg?1)相比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红霉素对被动吸烟大鼠肺组织气肿样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烟熏诱导大鼠肺气肿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烟熏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的可靠性。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健康对照组(A)和模型组(B),每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烟熏的方法复制实验性肺气肿模型,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气、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血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单位面积平均肺泡数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平均肺泡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CNA指数对照组为23±5,模型组为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熏可以诱发大鼠肺气肿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熊果酸对香烟诱导大鼠肺气肿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熊果酸减轻肺气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香烟诱导肺气肿大鼠模型,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10mg/kg(UA10)组、熊果酸20 mg/kg(UA20)组以及熊果酸40 mg/kg(UA40)组,每组8只.取每只大鼠的右下叶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对HE染色标本进行肺气肿评分即每视野的平均肺泡数和平均肺泡直径的测定.进行TIMP-1、MMP-9免疫组化染色,主要应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复合技术.对石蜡包埋的肺组织标本行MMP-9、TIMP-1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熊果酸各组大鼠可见局部轻度肺气肿形成,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略增宽,肺泡腔呈局限性轻度扩大;模型组大鼠肺泡平均内衬间隔(120.17±10.86)μm明显高于对照组(47.76±3.55)pm、平均肺泡数(14.25±10.23)/mm2明显低于对照组(338.08±26.08)/mm2、MMP-9相对阳性面积(18.16±4.62)%明显高于对照组(5.38±0.93)%、TIMP-1 相对阳性面积(5.36±2.15)明显低于对照组(12.80±1.31)%,MMP-9/TIMP-1比值(3.38±0.79)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6),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10 mg/kg,20 mg/kg,40 mg/kg组平均内衬间隔分别为(104.48±10.85)μm、(80.82±7.68)μm、(53.90±9.92)μm均显著减少,平均肺泡数分别为(165.12±16.65)/mm2、(206.98±25.55)/mm2、(279.94±29.53)/mm2均显著增加,MMP-9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为(14.31±1.90)%、(10.52±1.88)%、(6.90±0.43)%均显著减少,TIMP-1 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为(7.07±1.3)%、(9.86±1.80)%、(11.56±1.46)%均升高,MMP-9/TIMP-1 比值分别为(2.02±0.54)、(1.06±0.37)、(0.52±0.23)均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熊果酸有减轻香烟所致大鼠肺气肿作用,且熊果酸可能通过调节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减轻肺气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慢性支气管炎(CB,chronic bronohi-tis)与肺气肿形成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4组,A组(假吸烟组)(n=6)、B组(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组)(n=6)、C组(NAC预防组)(n=6)、D组(NAC治疗组)(n=6),B、C及D组采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4周法制备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大鼠模型,C组均在烟熏及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前每天给予NAC(50mg/只)灌胃,D组在第15~28天烟熏前每天给予NAC(50mg/只)灌胃。各组对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泡面积改变。结果B组小气道均存在纤毛损伤、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糜烂脱落、黏液杯状细胞增生、气道管壁黏膜充血水肿、管壁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P〈0.05),B组每只大鼠平均肺泡面积比A组增大(P〈0.05),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的病理改变。C组及D组与B组比较:给予NAC防治的C组及D组小气道炎症减轻(P〈0.05),则其肺泡面积减小(P〈0.05),C组与A组比较肺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组肺气肿不明显,与A组比较D组大鼠仍有一定程度的肺气肿(P〈0.05)。结论NAC抗氧化可抑制由吸烟及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的小气道炎症、拮抗小气道损伤及防治肺气肿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小剂量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抗炎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C组),香烟烟雾模型组(CS组),红霉素+香烟烟雾模型组(ERY+CS组)。通过香烟烟雾诱导制备大鼠肺气肿模型,同时通过灌胃给予大鼠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比三组肺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肺功能,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介质(TNF-α及IL-8)表达以及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CS组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及平均肺泡数(MAN)均明显增加(P<0.05);与CS组相比,ERY+CS组MLI及MAN均明显好转(P<0.05)。与C组相比,CS组大鼠BALF中炎症介质TNF-α及IL-8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经红霉素干预后,ERY+CS组TNF-α及IL-8表达有所降低(P<0.01);香烟烟雾暴露后,CS组大鼠肺功能呈现明显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0.3及FEV0.3/FVC均降低(P<0.01)。经红霉素干预治疗后,ERY+CS组大鼠肺功能明显改善(P<0.01);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香烟烟雾诱导后,CS组大鼠肺气肿组织HIF-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红霉素干预后,ERY+CS组香烟烟雾诱导的HIF-α增高较前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通过调控抑制肺部HIF-1α的表达,从而发挥对香烟烟雾诱导的肺气肿的保护性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模型早期肺纤维组织增生情况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油酸(oleic acid,OA)复制大鼠ALI模型。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OA致伤1天组(A组,n=12)、OA致伤2天组(B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12)。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湿/干重比(W/D)值,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支气管肺泡盥洗液(BALF)总蛋白(TP)、总磷脂(TPL)、磷脂酰胆碱(PC)和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浓度测定。结果与C组比较,A、B组肺组织见明显充血、水肿、出血等表现,BALF中TPL、PC/TPL明显减少(P<0.01),而TP、PⅢNP浓度及W/D值显著升高(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也有明显变化(P<0.01);与A组比较,B组肺组织改变进一步加重,BALF中PⅢNP浓度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ALI早期肺脏可发生纤维组织增生,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革皮氏海参总皂苷的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价,阐明其毒性及潜在的危险。方法将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革皮氏海参总皂苷不同剂量组,每组5只。根据预实验的结果灌胃剂量分别为0.464、1、2.15和4.64 g.kg-1bw,一次性灌胃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各组的死亡数;另取健康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革皮氏海参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半,取股骨骨髓细胞涂片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大鼠30 d喂养实验中,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给大鼠灌胃不同浓度(分别为20、50和100mg.kg-1)的革皮氏海参总皂苷30 d后,进行体重、外周血象、血糖、血脂、肝脏功能、心肌损伤、肾脏功能等指标检测,取肝、肾、睾丸、卵巢、胃、心、肺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革皮氏海参总皂苷对♂小鼠的LD50为1.08 g.kg-1,♀小鼠LD50为1.10 g.kg-1,属低毒级;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结果为阴性;30 d喂养实验中,不同剂量组大鼠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观察发现革皮氏海参总皂苷对大鼠睾丸有轻微毒性作用。结论革皮氏海参总皂苷的急性毒性级别为低毒,未发现遗传毒性,存在一定的亚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2.
清风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后焦虑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清风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后焦虑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给大鼠腹腔注射(ip)盐酸吗啡,按吸毒成瘾-戒断-再成瘾-再戒断程序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利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焦虑水平。结果:经纳洛酮催促戒断后,各造模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OE%)和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模型大鼠呈现明显的焦虑症状。给予药物治疗后,地西泮组(1mg·kg-1)、清风胶囊高剂量组(2g·kg-1)OE%和OT%、清风胶囊中剂量组(1g·kg-1)OE%、清风胶囊低剂量组(0.5g·kg-1)OT%较吗啡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各组大鼠总进臂次数(OE+CE)和总进臂时间(OT+CT)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表明清风胶囊和地西泮能显著增加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的百分比和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比,而对总的运动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清风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后焦虑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素B受体激动剂(NMBR)对孕鼠孕龄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孕龄准确的孕鼠模型,随机分组,每组10只。妊娠18 d 2、6:00 pm分别腹腔注射NMB(30、90、150μg.kg-1)、缩宫素(50 mIU.kg-1)及等体积的溶剂,连续2 d,观察孕鼠孕龄及分娩间隔。妊娠18 d 6、8、10、12:00 am分别给予上述处理,末次给药后4 h取孕鼠子宫平滑肌组织,用NoShift转录因子分析法检测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HSP70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50μg.kg-1NMBR组孕龄明显短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且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HSP70及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MBR激动剂可能通过子宫平滑肌NF-κB P65—HSP70/IL-6通路缩短孕鼠的孕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普黄酮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雌激素组和依普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其余大鼠经腹腔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雌激素组和依普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7β-雌二醇10μg·kg-1·d-1,依普黄酮50、100、200mg·kg-1·d-1,持续12wk。观察各组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骨钙、羟脯氨酸含量以及生物力学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骨密度、骨钙、骨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股骨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变化,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依普黄酮各组大鼠骨密度、骨钙、骨羟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1),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明显增加。结论依普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具有显著的骨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5.
Urantid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UT受体(urotensinⅡreceptor,UTS2R)拮抗剂——urantid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和松开法(LAD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urantide3、10、30μg.kg-13个剂量组,以及1.6mg·kg-1维拉帕米(Verapamil,Ver)阳性药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别大鼠均实施30min缺血,60min再灌注。受试药于缺血前10min经舌下静脉给药,记录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各组心率和心电图ST段变化值。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MDA、NO的含量以及NOS、LDH的活性;取心脏行伊文思兰和TTC双染色,计算IS/AAR。另取一批大鼠,实验方法同前。实验结束后剪取左心室缺血区,提取蛋白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urantide(10,30μg.kg-1)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心电图ST段的抬高;明显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和LDH的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NO总量和总的NOS活性;同时明显降低IS/AAR。3μg.kg-1urantide预处理对上述指标均无影响。Westernblot显示urantide(10,30μg.kg-1)能抑制iNOS的表达。结论urantid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促进NO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俊萍  李向阳 《中国药房》2012,(19):1742-1744
目的:研究红花水提物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硝酸异山梨酯(15mg·kg-1)和红花水提物高、中、低剂量(100、50、25g(生药).kg-1)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5d,于末次给药后1h灌胃垂体后叶素(20μ.kg-1)以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心电图ST段和T波;检测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T波高尖明显;红花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大鼠心电图ST段略有抬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SOD活性显著减弱、MDA含量显著增加、ATP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花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大鼠心肌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减少和ATP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红花水提物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电图形,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改善机体供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5mg.kg-1)诱发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维生素E(20mg.kg-1)与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1)组,另将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d。末次给药后观察大鼠日饮水量、日进食量,测定血糖(GLU)、血肌酐(Scr)、尿素(Urea),取一侧肾脏匀浆后测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另一侧肾脏做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组日饮水量、日进食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GLU、Scr、Urea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GSH-PX活性显著减弱(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肾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改善。结论:石榴皮鞣质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皮质氧化应激反应,有保护肾脏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波  刘新春 《齐鲁药事》2012,31(8):444-445
目的观察苦荬黄酮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取成功建立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50只,随机为5个试验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苦荬黄酮大、中、小剂量组[18.0、9.0、4.5(按生药计)g·kg-1]及阳性对照复方丹参片组(2.0 g·kg-1),每组10只。均为一次性灌胃给药,给药体积10 mL·kg-1,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媒,用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记录给药后4、5、6 h的胸前多导联心电图,分别取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P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试验结束时取大鼠心脏切片、染色、测量心肌缺血面积,观察苦荬黄酮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荬黄酮18.0、9.0 g·kg-1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P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P<0.01),可使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明显缩小(P<0.05),使升高的∑ST明显降低(P<0.05),限制心肌梗死范围。结论苦荬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氯沙坦对AMI大鼠左室重构的防治作用,评价其量效关系,并与依那普利比较。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假手术组,其余结扎左冠状动脉致AMI模型。术后48h存活的123只随机分为:AMI对照组,依那普利组1.0mg/(kg·d),氯沙坦高剂量组10mg/(kg·d),氯沙坦中剂量组1.0mg/(kg·d)和氯沙坦低剂量组0.1mg/(kg·d)。给药治疗3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标本固定和病理分析。最终64只大鼠获完整资料,上述各组例数分别为9、8、13、13、11和10只。结果AMI各组梗死面积均在44.5%~46.8%,无显著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实际和相对重量(LVAW和LVRW)、膨胀指数(EI)和重构指数(RI)均显著增加,变薄率(TR)显著降低(P均〈0.001),发生了左室重构;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显著降低(P均〈0.001)。与AMI对照组相比,氯沙坦高、中、低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的LVEDP、LVAW、LVRW、EI和RI均显著降低或减少(P〈0.05~0.001),TR显著增加(P〈0.05~0.001);且高剂量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的LVEDP、-dp/dtmax、EI、TR和RI比低剂量氯沙坦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高、中、低剂量氯沙坦均能有效防治AMI大鼠的左室重构,低剂量有效,高剂量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