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胰腺炎(CP)模型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慢性胰腺炎继发性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用油酸诱导的CP大鼠作为模型组,同法注入生理盐水的大鼠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细胞IR,IRS-1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模型组IR,IRS-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都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可能参与了CP继发糖代谢异常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以组织萎缩和不可逆纤维化为特征的复杂炎症性疾病,疾病后期出现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受损.自第1个慢性胰腺炎相关致病基因突变被发现以来,胰腺炎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多数慢性胰腺炎风险基因编码胰蛋白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或胰腺内高表达的其他蛋白,其通过不同致病机制对胰腺造成损害.现回顾近年来慢性胰腺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针对其遗传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免疫系统和代谢反应是高度整合统一的,这种相互作用维持了机体的稳态,当两者发生功能障碍后,将会导致代谢相关疾病。在固有免疫系统中模式识别受体识别不同的外源和内源配体,促进了炎性因子的产生和免疫细胞在各种代谢组织的浸润,在启动和促进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炎性因子作用于胰岛素靶细胞或者胰岛素产生细胞上,将损害胰岛素敏感性及其分泌。本研究对免疫系统中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在肥胖相关慢性炎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中的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核心特征和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机体对正常剂量胰岛素的生理性应答减弱,导致机体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因此为维持机体血糖的稳定,保证正常生理功能,机体自发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从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为各种刺激导致的胰岛素转导信号通路异常。由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和自噬被证实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干扰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自噬失调可导致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紊乱等,从而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炎症和自噬在胰岛素不同靶器官中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慢性炎症状态和自噬可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共同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作用,使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更为复杂。本文就慢性炎症状态和自噬在胰岛素不同靶器官中的作用机制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多种因素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肾功能即出现损害的趋势,表现为在胰岛素受体前水平、受体水平和受体后水平均存在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分泌、利用和灭活等均表现异常。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不能进入靶细胞 ,而是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胰岛素受体 (INSR)的结构与功能决定了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是胰岛素抵抗 (IR)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胰岛素抵抗而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的重要致病因素。本文就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病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作一综述。1 胰岛素受体及基因结构胰岛素受体是一种高分子的跨膜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约35~ 44万 ,由两个α亚单位和两个 β亚单位通过二硫键连…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高雄激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及中枢胰岛素受体作用异常等有关。胰高血糖素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除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质量外,还调节改善高雄激素等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减轻PCOS的慢性炎症、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及生殖功能;GLP-1Ra为PCO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在PCOS的病理生理作用及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的研究发现,胰腺炎时,胰腺中P物质水平及其受体NK-1R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与胰腺组织血浆外渗,损害程度以及慢性胰腺炎疼痛关系密切。作者就近年来一些相关文献作一综述,探讨P物质及其受体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炎症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靖  荣海钦 《医学综述》2007,13(20):1531-1533
许多证据表明,胰岛素抵抗是一个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持续过程。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主要是靶细胞胰岛素受体后信号通路的缺陷。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影响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阐明炎症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具体分子机制的临床意义在于,对炎症性疾病如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想的靶点及有力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是通过激活其膜受体来启动的,该膜受体触发多种信号传导途径以介导它们的生物学作用。胰岛素稳态具有促进代谢和能量平衡,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功能。如果这些机制发生改变,这就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这是由位于下游的受体或效应分子的突变或翻译后修饰异常引起的胰岛素信号传导缺陷的结果。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病理表现的主要特征之一,而2型糖尿病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病死原因之一。近年来,已发现诸如炎症、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因素可引发胰岛素抵抗。该综述的目的是阐述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以及可能对其起调节作用的因素,尤其是炎症、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宁  刘素筠 《医学综述》2008,14(5):646-648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一种胰岛素信号转导的负性调节因子,通过使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等信号蛋白的酪氨酸去磷酸化而阻断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通路,其负调节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多种因素影响其催化活性,另外PTP-1B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也与其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相互协调作用。由于PTP-1B与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密切,开发小分子PTP-1B抑制剂对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1-7)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信号通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重要的终末活性产物,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血管内皮、舒张血管、抑制心肌重构、保护肾脏等生物学作用,凭借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增强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活性、负向调节AngⅡ/AT1受体激活的c-Src及其下游靶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等。  相似文献   

13.
丁焕发  荣海钦 《医学综述》2008,14(12):1876-1878
内脂素是一种主要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其cDNA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相同。可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发挥类胰岛素样作用,降低血糖,同时在胰岛素信号转导中发挥作用。可能是联系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分子,它的发现可为研究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与肥胖和脂代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30%体表面积背部皮肤全层烫伤大鼠为模型,通过建立肝细胞膜和骨骼肌细胞膜外源性底物磷酸化的分析方法,观察烫伤后3d胰岛素刺激的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海性的改变,探讨创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5.
Toll样受体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国 《医学综述》2011,17(21):3243-3245
Toll样受体(TLRs)是细胞表面信号转导跨膜受体,能够识别作为配体的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作为细胞膜上的跨膜信号传递分子,TLRs通过信号转导参与配体介导的肝脏内多种细胞的激活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肝免疫细胞和肝星状细胞上被激活的TLRs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就TLRs与肝纤维化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Proteomic technologies have provided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hepatic fibrosis. A large number of proteins that have been revealed by this technology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various aspects of pathological liver fibro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 of these proteins have led to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mechanisms of hepatic fibrosis can be stratified into several broad classifications. Here, we describe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that are defined as being related to 1) oxidative stress and mitochondrial damage, 2)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mmune injury, 3) abnorm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4) abnormal metabolism, 5) abnormal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6) abnormal 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17.
β-休止蛋白(β-arrestin)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重要的信号调控蛋白和支架蛋白。β-arrestin可以作为负性调控分子调节G蛋白耦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的信号转导,可以作为受体信使把信息传入细胞核,能与转录因子协同调节蛋白合成,介导胰岛素信号通路中信号复合物的形成,参与调节平滑肌的活动。本文将综述β-休止蛋白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对平滑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Effectsofinsulinreceptortyrosineproteinkinaseoninsulinresistanceafterscaldinginrats¥(毛旭虎)(许霖水)MaoXuhu,XuLinshui(DepartmentofB...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receptorsubstrate,IRS)是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中受体后水平的重要信号蛋白。IRS-1对骨骼生长、骨转换以及骨折愈合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为代谢性骨病和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