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飞行员飞行中与地面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30名歼击飞行员用CM_1、CM_3、CM_5双极导联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结果心率在地面工作日与普通人基本相同,飞行中平均68±7次/min,最高为124±24次/min,最低54±6次/min,飞行后与地面工作日相应时间相同;未见心脏节律的明显变化;未监 测到T波改变。2例在高空特技飞行中ST段水平下移0.075~.0100mV,但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笔者认为DCG适用于飞行员飞行中监测,特别对平时有症状的飞行员,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歼击机飞行员因心血管疾病停飞构成比变化规律 ,对我们制定相应的航空卫生保障措施、降低歼击机飞行员停飞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临床资料我院 1 95 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因心血管疾病停飞男性歼击机飞行员 369人 ,飞行机种 :杜 - 2 ,米格 - 1 5 ,歼 - 5 ,歼 - 6,歼 - 7,歼 - 8型歼击机。平均年龄( 35± 9)岁 ,平均飞行时间 ( 91 7± 71 0 ) h。歼击机飞行员心血管疾病停飞最常见的 3类疾病为高血压病 ( 35 .0 % ) ,心律失常 ( 34.4% ) ,冠心病( 1 9.2 % )。心律失常停飞的前 5位疾病是心脏传导阻滞 ( 2 9.9% ) ,心动过速 ( 1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两种机型飞行模拟器对飞行员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检测60名飞行员分别在歼-6、歼-7两种飞行模拟器上完成相同飞行课目时的飞行成绩、附加任务成绩和心率,比较分析此二种模拟器对飞行员工作能力的影响。结果 飞行员在完成双重任务时,操纵歼-7飞行模拟器的成绩明显高于歼-6(P<0.01)。歼-7模拟器飞行中的信息处理速度快于歼-6模型器(p<0.05)。飞行中的心率明显快于基础心率(p<0.01)。结论歼-7型飞行模拟器对飞行员工作能力的影响小于歼-6型飞行模拟器。  相似文献   

4.
飞行员在应激环境中的身体健康状况,近年来受到有关专家和飞行指挥人员的重视。我们对110名健康疗养飞行员在歼-6飞行模拟器上进行双重任务测验时,出现5例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歼、强击机和运输、轰炸机飞行人员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特征。方法 在颈椎侧位片上 ,测量各椎体曲度值 ,并与参考常值作比较。结果 在 2 0~ 2 9岁范围内 ,歼、强击机飞行人员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为 5 9.2 %,运输、轰炸机飞行人员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为 14 .3%;在 30~ 39岁范围内 ,歼、强击机飞行人员颈椎异常发生率为 83.3%。运输、轰炸机飞行人员颈椎异常发生率为 75 %。结论 歼、强击机飞行员颈椎曲度异常率高于运输、轰炸机 ;各机种年龄大的飞行员颈椎曲度异常率高于年轻飞行员。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歼一7飞行员于飞行前、中、后进行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结果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歼一7飞行员30例,年龄27-35岁,平均31.6岁,飞行时间550一1700h,平均1094h,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疾病史。2.监测方法:用美国惠普公司43420B型Holter仪,对每一名飞行员连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1岁,歼-6飞行员,飞行时间1040 h。1995年初,感冒后出现心悸,伴有“漏跳感”,夜间较多。做动态心电图发现频发房性早搏。在我院给予心肌营养药物治疗后,心悸、漏跳感消失。复查动态心电图为  相似文献   

8.
1984年5月至1995年5月间,我们利用听力计对主诉有耳鸣、听力减退的142名歼击机飞行员进行检测,诊断为噪声性耳聋48例,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男性,年龄24岁~43岁。歼-5飞行员7例,歼-6飞行员32例,歼-飞行员9例。飞行时间小于500h 4例(8.3%);500h~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了人体离心机检查飞行员+Gz耐力的经验及规律性,供有关人员参考.方法对1988~1996年9年期间人体离心机检查飞行员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飞行员的年龄、飞行时间、飞行机种等.结果 1988~1996年共检查飞行员492人次,其中初查229人,合格49人,不合格180人,复查263人次,合格50人,不合格213人,全部男性.初查平均年龄为29.27±4.87岁,有70.7%的飞行员在26~35岁之间.飞行平均时间为1015.24±131.89 h,601~1200 h的占53.3%.歼-6及其以上机种占68.7%,歼-5及其以下机种占31.3%.结论通过对9年间人体离心机检查记录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前来检查者多为年龄在26岁至35岁之间、飞行时间601至1200 h、飞行机种为歼-6和歼-7的飞行员.因此应该特别关注此年龄段和飞行时间阶段的飞行员.歼击机部队须增添G耐力训练特制设备,制定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歼-6飞行员,飞行时间1500h。主诉近三年来经常在劳累时出现阵发性心前区闷痛,每次持续3~5min,疼痛可向左上肢内侧放散,程度较重,发作时伴有出汗、乏力、窒息感等。曾多次试用硝酸甘油片含化,能立即终止胸痛症状。缓解期心电图无异常。查体:除体胖外,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3.96~4.86mmol/L,胸痛发作时STⅡ、Ⅲ、aVF导联呈水平型下降0.05mV,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超声。心动图无异常,”“锡核素造影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二、讨论X综合征近年在国内开始有少量报道[1-3]…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瞳孔是眼科少见疾病 ,在飞行员中更为罕见 ,病因不明 ,各人康复程度不一。其对飞行员视觉功能、飞行能力及医学鉴定结论的影响 ,值得航卫人员认真研究。1997年 2月开始 ,我们对 1例患强直性瞳孔歼 - 7飞行员进行了近 3年的诊治、地面观察及飞行观察 ,得到了相关经验和结论。一、临床资料患者为歼 - 7、歼教 - 7飞行员 ,男 ,37岁 ,飞行时间 2 2 0 0 h。1996年底间断性出现左眼视近物时视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阅读时症状明显 ,飞行中尚未感到视力出现异常。继续飞行约 3个月后 ,无意中照镜发现左侧瞳孔大于右侧 ,于 1997年 2月首次入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飞行员非接触眼压的正常值、正常眼压24小时曲线和青光眼的患病率,探讨眼压与飞行的关系,给飞行人员的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我们用非接触性眼压计对132名飞行员进行了有关项目的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方法 检查对象为健康男性飞行员,年龄19~50岁,飞行时间280~2100小时。飞行科目为航行,特技,仪表、攻击、拦截。共飞行246架次,其中夜航34架次。 方法:应用美国ADⅡ型非接触性眼压计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歼-6飞行员,飞行时间700h。2000年4月7日因改装歼-8体检,胸透发现右肺阴影,遂人院进一步检查。入院后,复查胸透、胸部X线片未见阴影。复查心电图示:ST、V_1-V_3、T波呈典型冠状改变,弓背抬高,T波深度达0.5mV。诊断:急性前间壁损伤。该患者当时无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叩诊心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歼教-5飞行员,34岁,飞行时间1900h。在间断飞行一个月后恢复特技飞行,适逢转场后第一个飞行日,第一架次。飞行前准备充分,无任何不适,此前几天身体良好,饮食睡眠正常。担任双机编队复杂特技僚机,在前舱。进入空域后由后舱飞行员做特技。在退出半滚倒转时,加速度值为4~5G之间,突感眼前  相似文献   

15.
邓晓莉  刘靖  白雪莲 《人民军医》2007,50(9):539-54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安装起搏器127例进行随访,分析起搏功能、感知功能异常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并与常规心电图比较。结果:动态心电图共检出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31例,其中起搏功能异常2例、感知功能异常29例;检出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15例。常规心电图检查仅发现感知功能异常2例。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后,起搏器的起搏及部分感知功能异常消失。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起搏及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年度大体检中飞行人员异常心电图特点,为健康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受检者3 204名,按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检查方法描记,将异常心电图按类型,不同机种及年龄段飞行人员统计分析其发生率及特点。结果 ①心电图异常阳性率为 12.5%,以 T波改变最常见(6.0%),其次是心电轴偏移(1.8%)、心脏传导系统阻滞(1.6%)和窦性心动过缓(1.3%)。大多数为单项异常,未见复杂或严重的心律失常。②不同机种飞行员心电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T波改变最常见于歼击机飞行员(35.1%),其次是教练机飞行员(20.4%)和运输机飞行人员(18.3%)。绝大多数T波改变(98.9%)为功能性。普萘洛乐和平板运动试验是鉴别其性质的有效方法。④期前收缩以室性多见,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往往能找到诱发因素。结论 飞行人员心电图的异常发生受生理因素影响,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1700h,既往体健。1995年3月21日飞行中出现阵发性干咳,着陆后航医检查心肺无异常,送卫生队胸透未见异常表现,休息2天后,继续参加飞行。同年5月8日飞歼教-7后舱,返场时再次出现干咳,由前舱飞行员操纵着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飞行因素对肾脏小结石移位的影响,探讨飞行员肾脏小结石特许飞行标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2年6月因肾结石入住空军总医院、经治疗后特许带石飞行的空军17例飞行员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3~46岁,平均34.4岁.左肾结石7例,右肾结石4例,双肾结石6例.单座机飞行员9人,双座机飞行员8人.平均特许飞行时间110 h(30~240 h).所有患者均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药物排石或微创手术综合治疗后仍有残留结石;残石大小2~4 mm,经运动试验后复查CT结石无移位,尿常规红、白细胞数量正常,准予特许飞行.单座机飞行员每3个月复查,双座机飞行员每6个月复查,观察项目包括症状、泌尿系统CT扫描以及尿常规检查.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无飞行过程中肾绞痛发作.3例双座机飞行员在地面排石时出现腰部不适,但无绞痛发作,复查CT结石消失;其余14例患者均无症状,定期泌尿系统CT检查提示结石大小、位置无变化,尿常规正常. 结论 肾脏小结石<4 mm,排石时一般无绞痛发作,飞行因素不影响小结石移位;对结石<3 mm的飞行员,在严密观察下特许飞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飞行员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航空医学鉴定标准。方法对1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飞行员进行了电生理(EP)检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E)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AF)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房性心动过速(AT)1例。对其中12例采用RFCA治疗。结果RFCA即刻成功率为100%,全组无并发症发生。1例房性心动过速未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所有飞行员术后地面观察6个月后,返院进行随访复查,同时进行飞行鉴定。12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24h动态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均未检测到术前的同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延迟成功率为100%,医学鉴定合格。1例AT仍有发作,飞行不合格。结论对于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应作为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医学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歼击机飞行员在飞行训练中,有时出现黑视与晕厥。然而在各种不同飞行课目中,其加速度过载值及其作用时间,究竟有多大呢?其影响如何?本文旨在研究飞行员空中飞行出现的g值对飞行员的影响。为此,采用苏式Cπ-11对四种主要课目进行了实际g值的检测,探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歼击机飞行员9名,男性,年龄25~35岁。飞行机种:歼教-5,歼-5。飞行课目:练习23、28、311、1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