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明心境量表(POMS),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本院工龄一年以上的女护士127名,设为观察组;并以女营业员122名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医院护士在躯体化因子、强迫症因子、焦虑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及总均值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症、抑郁是综合医院护士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结论: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其他科室更为突出;工龄在10—20年段的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其他工龄段更为突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情绪状态呈正相关,急诊科护士的不良情绪问题较其他科室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综合医院急诊科405名在职医护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医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护士(P〈0.05);护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护士的突出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和抑郁;医生的突出问题是恐怖、焦虑、偏执和抑郁。应针对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为急诊科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8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名急诊科护士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急诊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和大专护士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年龄段的急诊科护士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护龄的急诊科护士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因子分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护士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疏导,以提高护士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淄博市9所医院的256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症状方面与中国常模健康成人得分比较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方面与成人科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健康人员成人科室护士差,高强度的工作应激会造成不良心理状态,加强护士心理健康维护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玉侠 《上海护理》2003,3(4):22-25
目的 调查和分析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并为实施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 2 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的各因子均分位于前 3位的是 :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 ,除躯体化症状、恐怖因子外 ,2 6岁~ 30岁年龄组在其他因子上的得分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重症监护室 (ICU)护士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上的得分与其他科室的护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与工作科室、年龄相关 ,护理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采取合理的对策 ,促进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院急诊科45名护士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急诊护士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需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以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琳霞 《天津护理》2007,15(5):284-285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0名精神科护士及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只有敌对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精神科护士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7项因子分高于内科护士(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高于一般人群,但与综合医护护士比较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疏导、调整。  相似文献   

8.
李红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150-1151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我市3家综合医院院急诊科86名护士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所测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常模相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上,急诊科护士明显高于常模,其他因子无明显差异。【结论】急诊科护士与常模相比,在SCL-90症状量表上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寻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0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本组护士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恐怖及附加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专护士SCL-90中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和附加因子得分与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化、精神病性及附加因子外,不同职称护士SCL-90其他7个因子的得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学历、职称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及干预。  相似文献   

10.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2名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评,并与常模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62名ICU护士SCL-90测评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不同年龄的ICU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方面的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未婚(包括离异)和已婚的ICU护士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强迫症状、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ICU护士抑郁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值班情况不同的ICU护士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抑郁、焦虑因子方面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值班情况有关,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卫生干预,以促进ICU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8名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观察组)、88名病房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88名体检为正常的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焦虑、抑郁情况,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调查其睡眠质量,分析其差别.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中焦虑与抑郁、焦虑与睡眠质量、抑郁与睡眠质量的评分均具有正相关性(P<0.05,P<0.01).结论: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常伴有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差,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调节其情绪,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和手术科室女性护士群体职业应激表现及疲溃感、疲劳水平。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42例重症监护和手术科室女性护士为调查对象(观察组),37例门诊各科室相同年龄和相同性别护士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接受了职业紧张调查表(OSI-R)及Maslach的工作疲溃感量表(MBI)、疲劳量表-14(FS-14)评估。结果 OSI-R调查表测试中,观察组各因子分及ORQ、PRQ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疲溃感状态评估中,观察组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个人工作成就感维度分明显低于后者(P<0.01,P<0.05);疲劳水平测试中,观察组的躯体疲劳维度分、脑力疲劳维度分和FS-14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3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和手术科室女性护士群体职业应激程度重,存在着明确的疲溃感、疲劳水平增加倾向。  相似文献   

13.
新护士夜班观察抢救能力评估及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护士夜班观察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观察抢救能力的方法。方法:将2008年8月工作的40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她们独立值夜班前观察抢救能力进行评估,针对不足,采取应急流程指引、开展情景模拟训练及分期分批进入急诊室、ICU轮转等途径进行培训。将2007年8月工作的40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跟班制培训。使用自编问卷对两组新护士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事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在病情观察、危重患者抢救配合、应急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同事对新护士的满意度评价中,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重新护士夜班观察抢救能力的评估及培训,可提高新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保证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在新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新护士11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新入职护士5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培训;2018年7月新入职护士63名为观察组,采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9个月。比较2组新护士培训9个月后的理论和站点式操作考核成绩、培训负荷得分情况。结果 培训9个月后,观察组新护士培训负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理论和站点式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培训方法相比,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降低了新护士培训负荷水平,提高了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12月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选择2010年3~12月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服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患者家属满意度、导管维护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导管维护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优质服务后,能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导管维护时间,达到置管效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及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和手术室青年女性护士群体职业紧张现状,并分析其对心血管疾病易患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59名急诊、重症监护和手术室青年女性护士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门诊各科室工作护士46名为对照组,采用职业紧张调查表(OSI—R)修订版调查两组护士紧张隋况,比较两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及血糖、血脂及血压状况。结果观察组护士ORQ总分为(156.41±33.18)分,PRQ总分为(97.55±20.43)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132.29±30.43),(82.36±18.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0,2.216,P〈0.01);两组护士的ORQ和PRQ各因子评分、FPG、TG检测值及血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甲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和手术科室青年护士群体职业紧张程度重,存在着血压、血糖和血胆固醇增加倾向。  相似文献   

17.
何云学  庄泽杭  孙琳琳  刘美斯  冯冰 《全科护理》2021,19(16):2164-2166
目的:探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提高手术室护士预防静脉血栓(VTE)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手术室护士56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人.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培训计划进行干预,观察组护士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培训模式进行干预.经过6个月的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干预期间所管病人VTE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预防VTE知识问卷得分、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MSS)得分.结果:观察组护士所管病人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VTE知识问卷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护士VTE知识问卷得分、MMS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预防VTE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护士工作满意度,同时有效降低病人VT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管床护士护理模式对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8月住院分娩的185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实施管床护士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的护理模式;将2011年5~6月的167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母乳喂养指导护理模式.产后48~72 h进行母乳喂养评价.结果: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巧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乳胀、乳头皲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管床护士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工作质量,为出院后继续纯母乳喂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晶  姚敏红 《全科护理》2016,(23):2450-2451
[目的]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升新护士的沟通能力。[方法]将2013年8月招聘的新护士37人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8月招聘的新护士32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课方法,观察组除了传统讲课之外,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3个月采用自制的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两组新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新护士沟通能力总分为87.41分±6.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5分±7.19分(P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新护士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激励化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名儿科护士根据工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儿科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施行激励化护理管理模式,1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感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管理12个月后观察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士职业倦怠感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护士生活质量躯体感觉、工作能力、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社会参与能力及健康感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激励化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