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维和部队官兵接种白破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提高部队官兵的免疫水平,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方法]2006年,对某部赴苏丹维和部队官兵接种白破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干部组(60人)与战士组(70人)接种疫苗后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8.57%(P〉0.05)。接种疫苗前、接种疫苗32 d后2、90 d后,血清白喉IgG抗体阳性率,干部组分别为70.00%、98.33%、91.67%,战士组分别为92.85%、98.57%、95.71%,新兵(对照组,82人)抗体阳性率为59.75%;血清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干部组分别为66.67%、96.67%、95.00%,战士组分别为94.28%、98.57%、97.14%,新兵组为51.21%。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干部组与战士组中均无白喉、破伤风病例发生。[结论]在维和部队出国前接种白破疫苗可以提高官兵的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生儿的胎传抗体的情况,1983年我们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集92名新生儿脐血进行了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胎传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于后。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 1988年我们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集新生儿脐血,分别作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胎传的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3.
珠海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是实施计划免疫预防的相应传染病,随着百白破混合制剂的广泛使用,我市百日咳、白喉的年发率下降到l/十万以下。为了解我市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免疫水平,我们于1995年8月对斗门县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生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胎传抗体的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在4个区县对142名新生儿的脐血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百日咳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率为1.41%,明显低于1988年的抗体水平(χ2=5.80,P0.05);白喉、破伤风抗毒素平均滴度为0.3750和0.3537,其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率分别为48.59%和52.11%,明显高于1988年的抗体水平(χ2=25.29,P0.05;χ2=63.49,P0.05)。结论该市新生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胎传抗体水平达不到有效的保护,应重视新生儿父母、与年龄较小儿童接触和其他适合接种白破疫苗的成人的免疫接种,以保护新生儿免受此类疾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人群中维持一定的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对于建立正常的免疫屏障,预防上述疾病的感染和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本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根据《江苏省免疫监测方案》,2008年6~7月对靖江市374名不同年龄组人群进行了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免疫水平,为免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0年10月对韶关市健康人群进行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许昌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现状及百白破疫苗(DPT)免疫成功率,为制定DP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月对许昌市健康人群分8个年龄组抽取140名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免疫成功率监测选择未接种过DPT基础免疫的2月龄儿童30人作为观察对象,比较DPT基础免疫前后抗体水平及免疫成功率。结果调查140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29%(20/140)、76.43%(107/140)、73.57%(103/140),不同年龄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DPT基础免疫(3次)后儿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成功率分别为3.33%、100.00%、100.00%。结论白喉、破伤风免疫效果良好,百日咳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嘉兴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220名,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百日咳凝集抗体,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白喉、破伤风抗毒素。结果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91.10%,GMT 1:887.13;白喉抗毒素保护率为97.60%,GMT 0.4283 U/ml;破伤风抗毒素保护率为95.70%,GMT 0.3097 U/ml。结论嘉兴市健康人群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已形成了良好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采取多层抽样方法对360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IgG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组、性别、户籍等之间抗体水平情况。结果 昌平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0%、59.44%、68.3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9.18、0.55、0.86 IU/ml。不同年龄组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户籍和免疫剂次人群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末剂DTaP和/或DT和/或DTaP-IPV/Hib≤1年、2~5年、6~14年后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昌平区15岁以上人群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较低,随着免疫后时间延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均明显降低。应加强小月龄婴儿、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监测,推荐15岁以上人群、与1岁以下儿童有密切接触的成人及医务人员接种1剂Tdap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费县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评价百白破三联制剂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随机抽取费县446名健康人群进行血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446人,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68.3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306.56;白喉抗毒索均值为0.11IU/ml,保护率为77.13%;破伤风抗毒素均值为0.12IU/ml,保护率为76.01%。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保护率,〈15岁组分别为76.53%、84.24%、83.42%。[结论]费县15岁以下健康人群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均有较高的免疫水平,但15岁以上人群的抗体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珠海市斗门县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广东省珠海市卫生防疫站(519000)李子怀柯建厚对珠海斗门县进行了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点的选择:按地理分布,选取东、南、西、北、中5...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杭州市正常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状况,[方法]分析1995—2000年城乡4个年龄组的居民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资料。[结果]白喉抗体保护率为92.15%,抗体均值为o.2690IU/m1;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94.22%,GMT为1:99261;破伤风抗体保护率为67.64%,抗体均值为0.0695IU/m1。[结论]百日咳、破伤风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及人群的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58名加强注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破伤风抗毒素≥20 IU,白喉抗毒素≥2 IU)的成人(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2岁)进行了两年的随访,主要调查他们血中破伤风和白喉抗体的浓度.采用双毒素酶联免疫标准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09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评价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状况,为控制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发病制定最适宜的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317人,采血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监测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保护率分别为54.57%、83.2...  相似文献   

15.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是实施计划免疫预防的相应传染病,随着百白破混合制剂的广泛使用,我市百日咳、白喉的年发率下降到1/十万以下。为了解我市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免疫水平,我们于1995年8月对斗门县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按地理分市,选取东、南、西、北、中5个镇作为调查点。并按卫生部1987年制订的(计划免疫管理规程)要求,选取2-4、6-8、13-15。25~39岁4个年龄组各5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2-4‘6-8岁组儿童要求已完成相应制剂的基础和加强免疫。2血样采集取末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洛阳市健康人群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为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点和1 208名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被调查者血清中的白喉和破伤风IgG。结果 洛阳市健康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05%和71.11%;均男性高于女性(χ2白喉=11.099,χ2破伤风=17.269,均P<0.05);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白喉=257.916,χ2破伤风=552.593,均P<0.05),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在1~2岁和3~4岁达到高峰,均于40~59岁降至最低;有免疫史者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者(χ2白喉=194.332,χ2破伤风=458.593,均P<0.05)。结论 洛阳市健康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曲靖市1035人健康人群进行白喉破伤风疫苗免疫史、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59.18%和70.54%,抗体阳性率以1~2岁组最高,16~20岁组最低;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T)分别为1︰17.92和1︰23.2;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之间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曲靖市健康人群小年龄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GMT较高,但随着年龄增大,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今后应重视大年龄组人群的白破二联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做好白侯、破伤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健康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有计划地进行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1998~2002年调查了河南省21个县(区、市)2~39岁3 510人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80.5%和77.9%,阳性率均是2~3岁最高,25~39岁最低;山区县低于平原县和市区。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0.101IU/ml和0.073IU/ml,均是8~9岁最高,25~39岁最低。结论河南省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基础免疫的效果可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衰退而重新成为易感者,故应及时对成人加强白喉疫苗的免疫,并在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对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8年广安市邻水县健康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乙型肝炎免疫水平状况,及时为免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邻水县随机抽取7个年龄组304名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进行麻疹IgG抗体、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乙肝表面抗体和百日咳凝集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200mIU/ml)有289人,阳性率为95.07%;白喉抗毒素达到保护水平的有290人,阳性率为95.39%,抗毒素平均值为0.28IU/ml;百日咳抗体阳性(≥1∶20)有295人,阳性率为97.04%,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66.78%;破伤风抗毒素达到保护水平的有247人,阳性率为81.25%;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有164人,阳性率为53.95%;结论广安市邻水县健康人群麻疹、白喉和百日咳抗体达到标准水平;破伤风抗毒素和乙肝表面抗体未达到标准水平,需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太原市初免儿童麻疹、白喉、破伤风免疫状况及评价麻疹疫苗(M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接种质量,同时为控制麻疹、白喉、破伤风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太原市10个区县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取静脉血2~3毫升,测定其麻疹、白喉、破伤风的抗体水平。结果调查显示,太原市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白喉抗毒素达到保护水平的占95.74%,可基本控制白喉的发生,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率为95.70%。结论在太原市初免儿童中,只要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就能达到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