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37岁,因不规律阴道出血行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术,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因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予醋酸甲地孕酮160mg 1次/d口服9个月,定期复查。后复查病理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改为地屈孕酮10mg 2次/d和二甲双胍0.5g 2次/d治疗8个月。再次复查宫腔镜病理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予中药治疗半年、口服甲地孕酮320mg 1次/d治疗3个月,随后就诊于我院。复查宫腔镜病理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局灶子宫内膜样腺癌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5%发生在40岁以下的妇女,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生育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症状(月经异常)出现早,多为早期、分化程度好、且多数为性激素依赖型,预后较好。现已有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保守手术及激素(通常为孕激素)治疗成功且保留生育功能、成功分娩的报道,现就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孕激素类药物对复发和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有效,但多数病例对孕激素反应时间较短,约4个月。他莫昔芬(TAM)可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孕激素受体含量,理论上,可以提高孕激素类药物对内膜癌的治疗效果,为证实这种假设进行本研究。选取1991年6月~1996年2月间有病理证实的复发或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给予TAM20mg口服,2次/d,每隔1周同时给予醋酸甲羟孕酮(MPA)100mg口服,2次/d,直至肿瘤进展或副反应阻止进一步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病理类型主要有子宫内膜样腺癌32例(53.3%)、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4例(23.3%)。高分化15例(25.0%),中分化17例(28.3%)…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保留生育,激素治疗的安全性,作者进行了此项研究。  作者回顾性复习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并在一个第三级保健中心妇科肿瘤科接受治疗并随访超过30年时间(1970~2 0 0 0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记录,所有年龄<4 0岁,并用孕激素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均纳入本研究。  结果:75例绝经前患者中有13例(18% )诊断子宫内膜癌用孕激素行保守治疗至少3个月。治疗前均作了诊断性刮宫,11例为高分化腺癌,仅2例为中分化腺癌。全部13例都作了随访,平均随访82个月。所有患者对治疗都有反应,平均治疗期3.5个月(2~8个月) ,随访发…  相似文献   

5.
早期子宫内膜癌标准治疗是剖腹手术分期,全宫加双附件切除,高危者辅加放疗。这种治疗无疑将失去生育功能。有部分患者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并以孕酮作为首次治疗,虽然这并非标准治疗,但曾有报道单以孕酮治疗以保留生育功能。 单用孕酮治疗的子宫内膜癌21例,其中作者单位7例,年龄19~41岁。病理学为子宫内膜癌G1级。甲地孕酮每日160mg,口服3个月。4例治疗后取子宫内膜随访未见残瘤。随访7~46个月示初治有效。2例初治有效后复发,其中1例21个月时复发,再用甲地孕酮治疗,仍有效,但该患者以后因严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虽然子宫内膜癌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但也有约25%的患者为绝经前女性,且3%~14%发生在40岁以下。其中未生育的年轻患者很难接受失去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因此,近年来子宫内膜癌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治疗,即保留年轻EC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卵巢内分泌功能成为较关注的问题。近年研究表明,以孕激素为主治疗希望保留生理功能的年轻、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是相对安全有效的。综述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及卵巢功能的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5岁以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以保留患者子宫的疗效,并随访其治疗后的生育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1年至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5岁以下、接受孕激素治疗(以醋酸甲羟孕酮为主)的2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其中,子宫内膜样癌8例(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17例(不典型增生组).孕激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期评估,治疗后每1~6个月诊刮以评价疗效,对有生育要求者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内膜癌组患者孕激素治疗前经全面的分期评估,证实为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除1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尚未评估疗效外,内膜癌组其他7例及不典型增生组17例患者治疗后有效者分别为6例(6/7)、17例(100%);缓解者分别为5例(5/7)、14例(82%);缓解后复发者分别为1例(1/5)、3例(21%),复发时间为缓解后6~30个月;随访缓解后要求生育的14例患者中,内膜癌组4例患者尚未生育,不典型增生组10例患者中4例妊娠共7次.1例自然受孕后失访;3例经促排卵治疗后受孕并足月分娩,其中1例产后人工流产3次.结论对于要求保留子宫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年轻患者,孕激素治疗是一种治疗选择.孕激素治疗前应对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期评估,辅助生殖措施的介入有望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EC)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患者的分子分型特征, 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且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的早期EC和AEH患者共46例, 分子分型分为4型, POLE超突变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型、非特殊分子改变(NSMP)型、高拷贝型。回顾性分析早期EC和AE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探讨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 (1)46例患者的年龄为(32.9±5.8)岁, 其中EC 40例、AEH 6例。保留生育功能治疗首选醋酸甲羟孕酮(MPA)或醋酸甲地孕酮(MA), 首选药物治疗未获完全缓解(CR)时可选用或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46例患者中, 1例患者治疗未满3个月无法评价疗效, 其余45例患者(包括4例治疗满3个月但不足6个月者)中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达CR 32例(71%, 32/45), 达到CR的中位时间为8个月(4~12个...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40岁以下者相对少见,只占所有病例的2.1%~14.4%.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此种手术治疗尽管对早期肿瘤的治愈率高,但患者却丧失了生育能力.一般情况下,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有不孕史的未孕妇女,渴望保留生育功能.现已有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激素(通常为孕激素)治疗成功且保留生育功能的报道.保守性治疗尽管可行,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诸如恰当的治疗前评估,孕激素治疗的期限及剂量,完成生育后子宫切除的必要性等.因此,本文复习近年的国内外文献,就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法及结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自愿接受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且随访资料完整。所有患者行宫腔镜下刮宫或宫腔镜下病灶切除+刮宫,其中7例联合口服醋酸甲羟孕酮(250 mg/d,MPA组),9例联合醋酸甲地孕酮(160 mg/d,MA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缓解、复发及生育等情况。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54个月(17~90个月),其中12例(75.0%)完全缓解,3例(18.8%)部分缓解,1例(6.2%)无反应,MPA组和MA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1.4%(5/7)和77.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中有3例在完全缓解后复发(MPA组1例,MA组2例),复发平均时间为42个月。16例患者中有8例(50.0%)完成了妊娠(其中1例2次妊娠),有6次(66.6%)妊娠顺利生产,3次(33.3%)流产。结论: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对于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其中MPA和MA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均存在着一定的复发风险,所以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严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病灶及病灶下浅肌层电切,术后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D) 12个月.结果:在39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11~77个月),1例术后5个月复发行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随访期间未完全缓解;1例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增生,继续治疗后术后9个月完全缓解;其余6例均在术后3~6个月完全缓解.8例患者4例自然妊娠,其中1例流产,3例成功分娩.8例患者均无瘤存活.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在保留生育功能的同时其预后良好,是早期子宫内膜癌有益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白瑜  杨业洲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11):828-832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全球女性中常见的癌症,排名第6位[1],主要发生于绝经期,其中5%的患者在40岁之前发病,并且大多数还未完成生育[2]。EC的标准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患者将因此失去生育能力,由于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和EC的良好预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备受关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主要包括大剂量的孕激素制剂、宫内孕激素缓释系统、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虽然子宫内膜癌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但也有约25%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前,其中40岁以下患者占3%~14%。然而,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手术疗法使年轻患者失去了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为了满足年轻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强烈愿望,长期应用大剂量孕激素的保守疗法成为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但是部分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出现孕激素拮抗现象,降低了激素治疗的效果,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拮抗及增敏机制,对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以及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拮抗机制及其增敏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晚期及复发的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差,对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反应不佳且副作用较大。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用药后会产生孕激素受体(PR)降调节,使得治疗反应时间较短。他莫昔芬(TAM)可以增加PR的表达,加强孕激素疗效。为了解醋酸甲地孕酮(MA)联合TAM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选取1994年7月~1995年11月间晚期/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56例。给于MA80mg口服2次/d×3周,接着给予枸橼酸TAM20mg口服2次/d×3周,间隔3周后重复此治疗计划,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严重副反…  相似文献   

15.
有研究报道持续性不排卵的不孕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会增加10.3倍[1]。对于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可考虑用大剂量孕激素药物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可考虑立即妊娠。本文报道的是1例经过孕激素药物保守治疗缓解后的子宫内膜腺癌不孕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镜手术结合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9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初次治疗完全缓解8例,复发1例,初次治疗结束后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3~58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其中7例患者共妊娠8次,妊娠成功5例,4例患者足月或近足月活产儿。治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体质量增加,2例出现乳房胀痛,1例肝功轻度异常,1例轻度宫腔粘连,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有强烈生育愿望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方案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EC)及内膜不典型增生(AEH)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早期EC(20例)及AEH(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醋酸甲羟孕酮(MPA)或甲地孕酮(MA)口服,联合或单独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D),随访6~60个月,分析治疗结局及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 EC组和AEH组的BMI、既往史、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5例患者中,37例(82.2%)完全缓解,其中AEH组为92%,EC组为70%;3例(6.7%)部分缓解,均为EC患者在随访期间内经孕激素治疗后逆转为AEH;3例(6.7%)对治疗无反应,其中2例AEH患者经孕激素治疗3~6个月后仍为AEH,1例EC患者经孕激素治疗4个月后仍为EC;2例(4.4%)病情进展,其中1例EC患者为子宫内膜样腺癌G3ⅣB期,1例EC患者进展为子宫内膜样腺癌G1Ⅱ期。AEH组妊娠率为36.4%(6/11),EC组为22.2%(3/9)。1例肥胖患者(BMI42.68 kg/m~2)在服用MPA第4个月时发生了左侧横窦和乙状窦静脉血栓。结论早期EC及AEH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是有效的,但仍存在病情进展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7年9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诊疗经过、近期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6例患者接受了以高效孕激素和反复宫腔镜检查与病灶去除为主的联合治疗,患者中位年龄31岁。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高分化2例、中分化3例),中分化腺棘癌1例,6例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1例治疗3个月获部分缓解,1例治疗不足3个月而未评估。其余4例均在治疗3~6个月内获完全缓解,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2、4个月自然妊娠,新生儿均存活,其余2例暂未受孕。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年轻且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宫腔镜检查和定位活检可作为首选的评估和监测方法。肿瘤控制后应尽快妊娠,完成生育后应适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平均发病年龄为53岁,高发年龄40~65岁.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目前国内外文献定义有年龄≤40岁,也有年龄≤45岁.考虑到与目前国内外专家探索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指征一致,目前多数主张以年龄≤40岁的子宫内膜癌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据报道,≤40岁的子宫内膜癌所占比例为1% ~15%,近20多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40岁以下妇女中发病数由2/10万上升至40~50/10万[1].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大多数早期的年轻子宫内膜癌多为雌激素依赖型,具有病变局限、进展缓慢、分化及预后较好、对性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等特点,高效、大剂量、长期应用孕激素是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成功的关键,安全有效的全面评估尤为重要,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