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接种乙型脑炎疫苗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文新  毛宗福  赵炜 《中国药师》2006,9(4):361-363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我国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病死率较高。接种乙脑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脑流行的最有力的措施。但乙脑疫苗所致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有研究认为接种乙脑疫苗发生不良反应占所有疫苗不良反应的70.33%。本文对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进行系统评价,为初步了解接种乙脑疫苗的各种不良反应类型,进而为探讨乙脑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的措施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2004年1月~2013年6月收集的44例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发生在40~59岁年龄段的人最多(38.64%);复方氨林巴比妥、吲哚美辛、安乃近、赖氨匹林、阿司匹林在致过敏性休克药物中位居前五位;给药途径中,以口服给药方式所占比例最大(50.00%),其次为肌内注射(27.27%);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上,在5min内发生的比例最大(34.09%)。结论:临床应加强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3.
郭锡华 《中国药业》2008,17(1):38-38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报道19篇,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9篇文献涉及患者共19例,其中男10例(52.6%),女9例(47.4%);静脉滴注4例(21.0%),肌肉注射15例(78.9%);所有病例抢救后均治愈;用药后休克症状出现时间最短为3min左右。最长为40min左右;有药物过敏史者1例,无药物过敏史者10例。药物过敏史不详者8例。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山莨菪碱所致过敏性休克,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4.
鹿瓜多肽注射制剂致过敏性休克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线检索国内有关医药数据库,下载病例报告原文,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给药途径与剂量、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及临床表现与转归等。结果共检索到鹿瓜多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39例。其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是:男性患者占比较高(25例,占64.10%),20~60岁患者占比较高(34例,占87.18%),静脉滴注给药者占比较高(38例,97.44%),首次用药占比较高(36例,占92.31%),静滴开始后30min内发生者占比较高(35例,占89.74%),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以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胸闷)和心血管系统(血压骤降、大汗淋漓)为主。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原患疾病和给药途径等有关,临床用药须重视过敏史询问、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及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过敏性休克先兆症状积极做好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5.
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68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文医药卫生期刊1994年-2004年12月报道的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个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用药后30min以内。男性多于女性。结论:用药前应询问过敏史,严格用药指征,观察用药后反应,方能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魏怡雯  邱菡 《药学研究》2016,35(6):361-363
目的:汇总近10年国内发表的报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药源性死亡的文献,分析国内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药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中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药源性死亡的文献资料,对致死病例的性别、年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死亡原因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有效文献55篇,共报道病例76例,男性45例(59.2%)、女性31例(40.8%),男女性别比为1.45∶1;患者年龄0.5~79岁,平均年龄46.9±17.9。患者原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29例(38.2%)、(支)气管炎12例(15.8%)、肺部感染11例(14.5%)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有65例(85.5%)。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0 min 以内,有48例(63.2%);全部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59例(77.6%),用药后休克症状发生时间<5 min 有46例(78.0%)。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最高,有49例(64.5%)。全部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死亡原因分布中,过敏性休克占比最多,为59例(77.6%)。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各异,其中致药源性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过敏性休克,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最高。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前应当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史等,密切观察防止药品不良反应致死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55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00—2009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所致ADR性别与年龄分布、既往过敏史、ADR出现时间、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主要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ADR中,男、女患者分别占58.18%和41.82%,儿童和青壮年发生比例相对较高(63.63%),ADR大多发生在用药30min内,主要以全身性损害(61.82%)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36%)为主。过敏性休克发生例次较多。结论:临床应当严格对清开灵注射液的使用,重视过敏性休克反应。  相似文献   

8.
赖凌燕  庄捷 《海峡药学》2013,(12):217-218
收集2011~2012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用药情况等进行归纳、分析.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相关文献9篇,有效病例10例;10例患者中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用药后10min之内的有7例(70.0%),最快为用药1min后.经抢救后,8例治愈或好转,2例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报道的有关过敏性休克病例资料,并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物品种数居首位(占33.85%),中成药次之(占21.54%);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药物品种数也是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占62.50%);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73.85%;发生时间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多见,占74.36%;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临床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把握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备齐抢救设备,仔细观察用药后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穿琥宁致过敏反应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穿琥宁致过敏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3月中国期刊网中收录的96例穿琥宁致过敏反应在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穿琥宁致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致过敏性休克74例次(77%)、致皮肤黏膜症状42例次(44%)、其他类型过敏反应24例次(25%),46例次同时出现多种过敏症状;发生时间最短为开始用药15s内,最长为用药后72h,有88例次(92%)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结论:过敏性休克在穿琥宁致过敏反应中最为常见,应引起注意并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瓜提取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骨瓜提取物”、“休克”、“过敏反应”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文献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检索到骨瓜提取物致过敏性休克文献29篇,病例36例。骨瓜提取物在近两年引起过敏性休克25例,占69.4%,75.0%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66.7%发生在用药开始后的10 min内。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内三大数据库对发表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检索到阿莫西林致过敏性休克文献36篇,涉及患者51例。对51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结果:51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3例,治愈47例,死亡4例。有青霉素过敏史者12例,既往无药物过敏史24例,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详15例。结论:生产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药品质量,临床应高度重视阿莫西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利多卡因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3年7月)、《中国知网》(1994~2013年7月)和《万方医学网》(1994~2013年7月)有关利多卡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文献资料,针对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措施、愈后情况、是否有过敏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中发生率更高;77.38%的患者在用药后5 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结论:提示临床医生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过程应加强观察,全程监护。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resent study,we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aphylactic shock caused by hemocoagulase for injection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safe medication. The cases reports on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hemocoagulase for injection were collected i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aphylactic shock induced by hemocoagulase for injection were evaluat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his study, 87 articles including 108 cases (68 cases of anaphylactic shock) were collected. 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indicated that allergic constitution, daily dose, combined anesthesia, first drug delivery, post-dose time and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anaphylactic shock caused by hemocoagulase for injection (P<0.05). The six above-mentioned fac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clude the effects of confounding factors, an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llergic constitution (P = 0.048, OR = 8.242), combined anesthesia (P = 0.024, OR = 22.675) and post-dose time (P = 0.006, OR = 20.255)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anaphylactic shock caused by hemocoagulase for injection. The clinicians should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risk factors that may cause anaphylactic shock, such as allergic constitu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post-dose time.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strengthen pharmaceutical monitoring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疫苗致不良反应72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川平  殷立新  姚玉兰 《中国药房》2005,16(16):1250-125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近10年国内报道的使用乙型肝炎疫苗致不良反应72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a~40a年龄组,且男性多于女性;多于用药后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乙型肝炎疫苗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及其复方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为该严重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1例哌拉西林舒巴坦致过敏性休克病例,同时在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检索建库起至2020年7月报道的哌拉西林单药及其复方制剂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既往过敏史、原发疾病及治疗情况、皮试情况、哌拉西林及其复方制剂给药方式及剂量、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及主要表现、治疗措施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建议。结果:我院1例患者为肝部分切除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预防术后感染致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检索数据库共获得哌拉西林单药及其复方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相关文献28篇(涉及患者28例)。在所有的29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7例,年龄以50~59岁居多(6例,20.69%);3例患者有过敏史(食物、乳胶手套等),患者原发疾病多为感染性疾病或围术期使用该药;22例患者(75.86%)在用药前进行了皮试且结果均为阴性。27例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的患者的可能致敏药物包括哌拉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剂量根据原发疾病及严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14例患者(55.56%)在给药0~5 min内出现休克症状;主要表现为系统性过敏反应症状,主要累及循环系统。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过敏史及皮试结果对哌拉西林及其复方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的预示作用有限;在使用该类药物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过敏性休克抢救准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细辛脑制剂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2011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相关文献26篇,有效病例27例;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受种者发生川崎病的原因是否与接种该疫苗有关。方法收集并分析疫苗受种者的预防接种资料、住院病历资料,组织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结果疫苗质量合格,接种过程符合工作规范。该患者先后在数家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根据临床体征和辅助检查,川崎病诊断成立。川崎病的发生与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只是时间上的巧合。结论该患者的情况属于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偶合川崎病。  相似文献   

19.
刺五加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99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对国内近10年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出现的99例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刺五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给药剂量、给药途经、给药速度无显著关联,主要集中发生在用药过程中30min以内,且多发生于41~60岁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不良反应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眼结膜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所致变态反应确切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医师、药师与护士应重视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防范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军队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2019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1230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血液系统药、诊断用药、中药制剂、抗肿瘤药相关过敏性休克依次占比28.54%、14.63%、10.98%、9.76%、8.70%;静脉用药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占90.57%;70.90%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用药中或用药后的30 min内。结论:临床用药前应细询过敏史,严格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警惕抗感染药物、造影剂、中药制剂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用药期间及后仔细观察,做好及时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