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及骨髓增生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 2 5 5例首诊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住院病人 ,同步做骨髓活检及骨髓涂片 ,行骨髓病理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 196例占 0 77,非造血系统疾病 5 9例占 0 2 3。骨髓切片与涂片增生度相同者 92例 ;骨髓切片增生程度大于骨髓涂片 133例 ( 0 5 2 ) ,骨髓切片增生程度小于骨髓涂片 30例 ( 0 2 8) ;骨髓涂片增生减低和重度减低者 ,骨髓切片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和极度活跃有 38例 ( 0 15 )。骨髓切片与骨髓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 ;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检查有利于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组织切片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检组织切片资料。结果: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确诊率高于骨髓穿刺涂片检查(P0.05);骨髓涂片发现增生低下22例(68.7%),骨髓活检组织切片发现增生低下14例(43.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活检组织切片可提高全血细胞减少诊断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3.
骨髓小粒拉片与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青 《华西医学》2000,15(3):367-367
骨髓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都是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骨髓涂片、骨髓小粒拉片和组织切片等.其中骨髓小粒拉片的检查是国外血液学专著[1,2]经常提及的骨髓形态学检查方法之一,但国内文献中尚少见有关报道.为了解骨髓小粒拉片的特点及其在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作者在近年的实验室工作中,将骨髓小粒拉片与骨髓涂片做了初步的自身配对细胞学比较观察,现就两种检查方法在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巨核细胞计数、细胞分类之间的异同点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因干细胞受损而引起以贫血为主或伴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骨髓呈病态造血,骨髓一系或多系增生异常,伴外周血细胞减少。临床多见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其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现就我室1990年1月~1997...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地位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价值 ,分析了 71例在我院住院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病人 ,所有骨髓活检标本经处理后塑料包埋 ,切成 3μm厚切片 ,HGF染色。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了常规检查。结果表明 :骨髓活检增生度高于涂片 (u =3.0 96 6 ,P <0 .0 5 ) ;误诊率 ( 4 .76 % )低于涂片 ( 35 .71% ) ( χ2 =7.0 791,P <0 .0 5 ) ;9例治疗好转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其骨髓活检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比涂片正常时间早约 4周 ;而白血病的病人骨髓涂片提示缓解的时间要早于活检 ,多数第一次缓解的病人骨髓活检中仍可见到成堆或小片状分布的幼稚细胞。结论 :骨髓活检更能正确地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 ,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疗效判断方面的价值优于涂片  相似文献   

6.
目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计数、规范染色的血液和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再结合骨髓活检切片组织病理学改变等。MDS 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早在1976、1982年法、美、英(FAB)协作组提出的诊断与分型标准主要以血液和骨髓涂片检查为依据。新近WHO 提出有关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的基本原理,不仅需依赖血和骨髓细胞的形态学,亦包括细胞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 5 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骨髓活检组织切片和骨髓穿刺涂片的诊断结果。结果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及切片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骨髓穿刺涂片 ,尤其在诊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骨纤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骨髓转移癌时 ,其符合率明显高于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及切片两者之间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 ,但骨髓活检组织印片观察细胞细微结构较切片好 ,且操作简单、确诊及时。结论骨髓活检组织印片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涂片和活检形态学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骨髓涂片和活检形态学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和分型价值。方法:同步观察110例MDS的骨髓涂片和和活检切片,并将其作比较和分析。结果:骨髓涂片和活检在MDS的诊断和分型中各有优点,两者相互补充,结论:联合应用骨髓涂片和活检,为MDS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表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血液系统异质性的疾病,表现为骨髓原始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异常,无效造血及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细胞减少并易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本文就MDS疾病的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分型等问题,特别是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技术检测对MDS诊断和预后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起源于造血干血细胞克隆性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和向白血病进展的高风险为特征。诊断。MPS的关键是血细胞发育异常、形态学表现病态造血现象。但对于特殊类型MDS用FAB形态学分型常难以做出准确诊断,必须结合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核型改变可作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ellavision DM96(以下简称DM96)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识别系统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外周血涂片分析中的价值。方法以人工显微镜检查法为评价标准,采用DM96自动分析后,人工校正法对436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外周血涂片中的白细胞、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血小板进行分析,评价DM96系统识别8种异常(异常细胞或异常情况)的能力。结果 DM96系统识别异常白细胞的一致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高,其中原始细胞最高,分别为98.4%、98.8%、97.9%、98.4%、98.4%,识别有核红细胞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较低(62.1%、72.7%);对血小板聚集的敏感性较低(71.4%)。结论 DM96系统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外周血涂片分析的有力工具,在白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分析方面准确度高,对有核红细胞和可疑血小板聚集的标本需辅以人工镜检。  相似文献   

12.
王静  绉吟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1):118-119
目的:评价宫颈刮片、阴道镜及高危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134例病理结果阳性(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宫颈刮片阳性者70例,敏感度为52.2%,阴道镜108例,敏感度为80.6%,两者阳性检出率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危HPV感染者阳性118例, 敏感度88.1%,与宫颈刮片的敏感度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阴道镜的敏感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及高危HPV检测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13.
血涂片复检在采用仪器法测定结果可靠性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细胞涂片复检在采用仪器法分析复查中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强调手工涂片复检的重要性。方法采用仪器法对随机抽查的746例标本结果进行筛查,并严格按照血涂片制备方法和细胞形态学分类方法对筛查的结果进行手工复检,复检原则参照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相关条款。结果根据复检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真阳性率为4.6%,假阳性率为20.4%,真阴性率为74.0%,假阴性率为1.1%,复检率为25%。仪器法测定的敏感度为28.8%,特异度为98.6%,阳性预测值为81.0%,阴性预测值为78.4%,准确性为78.6%。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仪器法检测的方法学具有其局限性,对于形态、结构异常的细胞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和定位,一旦仪器检测提示异常,应及时涂片镜检复查,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妇女2400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1200例做宫颈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对照组1200例做宫颈巴氏涂片法检查,比较两组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并对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ASCUS及以上)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照,观察阳性符合率。结果:(1)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和巴氏涂片法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8.58%和3.75%,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的阳性符合率为71.84%,巴氏涂片法为35.56%,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检查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白细胞的检测能力.方法 对209例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提示白细胞分类有异常的标本及541例无异常白细胞分类报警的标本进行手工推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 将仪器报警信息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灵敏度97.6%,特异性为92%,阳性预示值为78.5%,阴性预示值为99.2%,检出有效率为93.4%.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白细胞的提示具有很高灵敏度,但对于有异常白细胞报警信息的可疑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1例T细胞前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转变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ALK-),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采用MIC标准诊断。形态学检查包括骨髓涂片(瑞特染色法)、胸水涂片,细胞块、淋巴结活检、免疫化学染色;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多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表型。结果该患者以T-PLL起病,骨髓中异常细胞表型:CD2+、CD3+、cCD3+、CD4+、CD7+、CD8-、CD10-、HLA-DR+、cTDT-、TCRα/β+,CD38、CD5部分阳性。染色体核型:46,XX。6个月后确诊为ALCL,染色体核型:94,XXX,-X,1q-x2,+3mar。结论 T-PLL可转变为ALCL,ALK-。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宫颈刮片联合人乳头廇病毒HPV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宫颈刮片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两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380 例病理结果阳性(CIN Ⅰ、CIN Ⅱ、CIN 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 宫颈刮片阳性者211 例,敏感度为55.53%,HPV DNA检测阳性329 例,敏感度86.58%,与宫颈刮片检测的敏感度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HPV检测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18.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are at least 10 times more likely to have an abnormal Pap smear than women who are HIV negative. Unfortunately, many women with HIV do not return for care after an abnormal Pap smear. Through the use of focus groups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HIV-positive women's experiences with abnormal Pap smears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whether they returned for care were explored. Two thirds of the 18 participants were minority women,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40. Using techniques of constant comparative analysis, five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that affected whether women came back for care. These factors included fear, the asymptomatic nature of the problem, life circumstances, the participant's perspectives on health, and the health care provider.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have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regarding adherence and abnormal Pap smear follow-up among women with HIV.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Beckman LH78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PLT100×109/L的351例样本进行手工稀释计数及涂片染色镜检,按血小板直方图类型分组,A组(正常血小板直方图):297例;B组(小血小板直方图):13例;C组(大血小板直方图):11例;D组(血小板聚积直方图):19例;E组(红细胞碎片直方图):11例,对血细胞分析仪计数与手工稀释计数进行比较,并与涂片染色镜检进行相符程度比较。结果①与手工稀释计数比较,A、B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C、D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E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手工稀释计数比血细胞分析仪计数与涂片染色镜检结果相符程度高。③3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样本中,7例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EDTA-PTCP);8例采血不顺造成;4例冷凝集;大血小板及红细胞碎片11例。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有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对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样本必须进行手工稀释计数和涂片染色镜检来提高血小板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标准血液涂片对血液分析仪异常结果复检,建立血液分析仪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提高血细胞分析结果准确性。方法应用推片的角度固定在18。,血液的量固定在5μL,制作出标准的血液涂片。进行血细胞显微镜复检。通过对l,100份标本结果的数据分析,评价该标准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仪器检测有30.1%的血液分析标本需要复查。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复检结果具有一定差异,仪器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涂片检查,尤其是用标准血液涂片进行镜检更佳。普通血涂片和标准血涂片比较,幼稚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P〈0.0l,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用推片的角度固定在18。血液的量固定在5μL,制作出标准的血液涂片。更有利于提高血细胞检查准确性,在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