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痛立停胶囊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以阿司匹林、复方羊角胶囊为对照,观察脑痛立停胶囊对血瘀证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等的影响.结果 脑痛立停胶囊能降低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结论 脑痛立停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水蛭和脉血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对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大鼠连续给药两周后,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复合冰浴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观察水蛭和脉血康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g)的含量,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Ⅷ、FⅩ的活度来观察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水蛭能够显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抑制FⅡ的活度,延长APTT和TT;脉血康能够降低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APTT和TT。结论:水蛭和脉血康均有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新药制剂梓葛冻干粉针对气虚血瘀证大鼠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及NO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和高脂饮食相结合的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模型,玻片法测凝血时间(CT),断尾法测出血时间(BT),同时评价梓葛冻干粉针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电阻法测红细胞压积,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流变学指标;酶法测定血清中NO。结果:梓葛冻干粉针65.40 mg·kg-1能显著延长大鼠CT,BT,PT,APTT,TT;能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提高血清中NO的水平。32.70 mg·kg-1能明显延长大鼠CT,PT,APTT;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还原黏度。结论:梓葛冻干粉针具有改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升高血清中NO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苷对大鼠和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小鼠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数的影响。方法: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给予红景天苷5d,观察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小鼠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数的影响。结果:红景天苷(6,12,24mg·kg-1)能有效预防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红景天苷各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红景天苷48.0,24.0mg·kg-1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各剂量组对血小板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红景天苷能显著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络粉针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凝血时间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作用。方法用冰水刺激法制备“血瘀”模型,观察舒络粉针对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舒络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结论舒络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瘀大鼠的凝血时间和改善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内血栓形成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及电刺激颈总动脉致体内血栓形成影响。结果:舒血宁注射液能延长血瘀模型大鼠成栓时间和凝血时间(PT、APTT),缩短成栓长度,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粘度。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对抗其体内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三七滴丸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以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运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造大鼠血瘀模型,观察复方三七滴丸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家兔血小板聚集试验和体外血栓形成试验研究复方三七滴丸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复方三七滴丸能使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明显改善,并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家兔体外血栓形成。结论:复方三七滴丸能有效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杭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细梗胡枝子总黄酮对大鼠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细梗胡枝子总黄酮对急性应激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凝固的影响.方法:利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采用在2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g·kg~(-1)之间将大鼠置于冰水中5 min的方法建立急性应激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胡枝子总黄酮对模型大鼠全血黏度(TBAV)、全血还原黏度(TBR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性(EAI)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同时测定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解聚时间.结果:胡枝子总黄酮5.5,2.25 g·kg~(-1)能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降低中、低切变率下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聚集性(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5.5,2.25 mg·kg~(-1)可使模型大鼠CT,PT,APTT,TT明显延长(与模型组比较P<0.01),并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降低和血小板开始解聚的时间缩短(P<0.01),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胡枝子总黄酮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液凝固有明显的影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从纳豆杆菌中获得纳豆激酶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以肾上腺素附加冰浴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纳豆激酶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别采用ADP、凝血酶和花生四烯酸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用比浊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结果:纳豆激酶能明显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电泳指数;明显抑制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ED50分别为1 431.9 IU/kg、1 055.3 IU/kg、1 390.8 IU/kg.结论:纳豆激酶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12)
目的研究莪术油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联合冰水浸泡的方法,复制急性血瘀症模型;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测定不同切变率的全血黏度(WBV);采用红细胞变形/聚集能力测定仪测定各组红细胞最大凝集指数(MAXD)、红细胞凝集曲线下面积(SS)、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MAXDI)、红细胞变形曲线下面积(SS);采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显示莪术油能降低血瘀大鼠模型全血黏度,改善红细胞聚集能力及变形能力,改善凝血功能,并且呈剂量相关性,莪术油包合物与莪术油组相比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莪术油经过β-环糊精包合后活血化瘀药效并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