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 1 96 5年 Urist等建立了骨诱导理论以来 ,人们对与骨有相似化学组成的牙本质是否具有诱导能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大量研究表明 ,脱矿牙本质 (demineralized dentin)不仅具有骨诱导作用 ,而且还具有诱导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 [2、3、4 ] 。因此 ,对脱矿牙本质诱导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研究 ,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又将对细胞分化理论的认识产生深远的影响。1 脱矿牙本质的种类和制备1 .1 同种脱矿牙本质基质 (allogeneicdemineralized dentin matrix,DDM.)取年龄 3 5岁以下供体的无龋坏、无牙周病的阻生牙、多生牙、埋伏牙或因…  相似文献   

2.
盖髓剂氧化锌氢氧化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狗牙为研究对象,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量,通过光学显生镜观察牙髓的炎性反应,从而客观评价氢氧化钙、氧化锌这两种盖髓剂的性能,并提出在间接盖髓时,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反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atrilin-4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新型盖髓剂的可能性。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在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备洞至露髓后,左侧用含Matrilin-4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Matrilin-4组),右侧用含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PBS组),双侧均用玻璃离子封洞。分别于3、7、14和28 d灌流固定处死大鼠并取上颌双侧第一磨牙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3 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较少量炎症细胞聚集,并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7 d时2组穿髓孔下方炎症反应加重,但Matrilin-4组明显轻于PBS组,且可见前期牙本质形成;14 d时Matrilin-4组露髓区域可被较连续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覆盖;28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可见厚而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牙本质桥下面有重组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在术后3、7和14 d呈逐渐增强趋势,28 d时减弱;盖髓后各时间点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均强于PBS组,且14 d时阳性表达达高峰。与PBS组比较,3、7和14 d时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atrilin-4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深龋露髓病例中,Dycal盖髓剂和糊剂型氢氧化钙盖髓剂直接盖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0例深龋露髓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实验组采用Dycal双组份盖髓剂直接盖髓,对照组采用糊剂型氢氧化钙盖髓剂。两组治疗结束后6月复诊,评价疗效。结果:6月后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74%,对照组成功率为4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ycal盖髓剂在深龋露髓直接盖髓术中的疗效优于氢氧化钙盖髓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窝洞预备形成大鼠修复性牙本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GF在窝洞预备后3 d、15 d、30 d的大鼠牙髓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积分光密度值(IOD)定量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不同阶段HGF的表达.结论 窝洞预备后3 d,HGF在大鼠牙髓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IOD为8.995±0.943);窝洞预备后15 d,HGF在两种细胞的表达仍呈阳性(IOD为5.624±0.951), 但弱于3 d组(P<0.01);30 d组(4.073±0.127)和正常对照组(4.279±0.348)大鼠牙髓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胞浆中HGF均呈弱阳性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GF参与了牙髓损伤早期修复及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诱导作用.方法用rhBMP-2与羟基磷灰石(HA)复合,用于狗恒牙人为穿髓后直接盖髓,并与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对照,通过组织病理观察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结果 rhBMP-2-HA盖髓术后3周,穿髓孔下方可见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团块,团块周围有类造牙本质细胞;术后6周,穿髓孔下方可见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术后1 2周,修复性牙本质桥增厚而且致密,牙本质桥近髓可见排列规则的成牙本质细胞.氢氧化钙盖髓对照组,术后3周,穿髓孔下方可见钙质团块形成,有炎症细胞浸润;术后6周,可见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但不连续;术后12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但较rhBMP-2-HA盖髓后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薄而且疏松.结论 rhBMP-2-HA可以直接诱导牙髓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种盖髓剂对软化牙本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用三种盖髓剂氟化钙、氢氧化钙、氧化锌作为垫底材料,置于离体牙人工龋的龋面上,分别垫底1、2、3个月,用显微硬度计测量牙本质的硬度.结果用氟化钙垫底组的显微硬度值明显高于氢氧化钙和氧化锌垫底组(P<0.01),氟化钙垫底时间越长,对软化牙本质的矿化作用越强(P<0.01).结论:氟化钙是一种具有再矿化作用的垫底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2 ,rhBMP 2 )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rhBMP 2与羟基磷灰石 (HA)复合 ,用于狗恒牙人为穿髓后直接盖髓 ,并与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对照 ,通过组织病理观察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结果 rhBMP 2 HA盖髓术后 3周 ,穿髓孔下方可见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团块 ,团块周围有类造牙本质细胞 ;术后 6周 ,穿髓孔下方可见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 ;术后 12周 ,修复性牙本质桥增厚而且致密 ,牙本质桥近髓可见排列规则的成牙本质细胞。氢氧化钙盖髓对照组 ,术后 3周 ,穿髓孔下方可见钙质团块形成 ,有炎症细胞浸润 ;术后 6周 ,可见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但不连续 ;术后 12周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但较rhBMP 2 HA盖髓后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薄而且疏松。结论 rhBMP 2 HA可以直接诱导牙髓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相似文献   

9.
活髓治疗中盖髓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盛豪 《广西医学》2007,29(9):1381-1383
牙髓不仅可以通过成牙本质细胞和细胞突提供氧、营养物质以及牙本质液来保持牙本质的活力,还具有终生不断地形成牙本质的功能,因此,保存活髓是保证患牙健康的基础.活髓保存治疗的主要方法是盖髓术,盖髓术成功的组织学标志是牙本质桥的形成和牙髓组织修复正常.要使活髓保存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需要有良好的盖髓材料以便将牙髓与感染组织隔离,并为牙髓组织的自身修复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直接盖髓术是用药物覆盖牙髓暴露处,以保存牙髓活力的方法,可用于龋源性露髓、机械性露髓、外伤性露髓的治疗。本文就氢氧化钙和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这两种常用盖髓剂进行的直接盖髓术作临床观察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复合材料的盖髓效果。方法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氧化锌复合材料(A组)、rhBMP-2(B组)、氢氧化钙(C组),将其分别衬洞于已备V类洞底的狗牙上,在规定的时间内给狗口服四环素,四环素的沉积物作为新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标记物。在第95天拔除实验牙,制作横切磨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情况。冠髓制作成常规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三组材料盖髓后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量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在实验第60天时,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总量A组为0.668mm,B组为0.487mm,C组为0.224mm。在第90天时,A组为0.834mm,B组为0.609mm,C组为0.255mm。结论rhBMP-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有效地诱导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且对牙髓的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3种脱敏剂对新鲜暴露的牙本质表面形貌的影响,评价其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 用。方法:16个离体前磨牙样本预备至暴露牙本质后,根据脱敏剂不同分为对照组(n=4)、Hybrid Coat组(n=4)、Prime & Bond NT组(n=4)、脱敏牙膏组(n=4)。涂布脱敏剂后,每组选取1/2的样本纵向劈开。最后,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的 表面和剖面形貌。结果:Hybrid Coat,Prime & Bond NT,脱敏牙膏均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其中Hybrid Coat,Prime & Bond NT几乎能封闭所有的牙本质小管口,而脱敏牙膏涂布后有少量牙本质小管口开放。剖面图显示除对照组外, 所有组均可见沉积物。结论:Hybrid Coat和Prime & Bond NT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而脱敏牙膏封闭作用稍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诱导作用。方法:用rhBMP-2与痉基磷灰石(HA)复合,用于狗恒牙人为穿髓后直接盖髓,并与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对照,通过组织病理观察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结果:rhBMP-2-HA盖髓术后3周,穿髓孔下方可见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团块,团块周围有类造牙本质细胞;术后6周,穿髓孔下方可见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术后12周,修复性牙本质桥增厚而且致密,牙本质桥近髓可见排列规则的成牙本质细胞。氢氧化钙盖髓对照组,术后3周,穿髓孔下方可见钙质团块形成,有炎症细胞浸润;术后6周,可见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但不连续;术后12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但较rhBMP-2-HA盖髓后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薄而且疏松。结论:rhBMP-2-HA可以直接诱导牙髓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相似文献   

14.
牙本质过敏是中老年患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方法虽很多 ,但疗效不十分理想。近年来我科应用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 ,经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材料 GluMA脱敏剂 (贺利氏 -上海齿科有限公司 ) ,成分 :10 0 0mgGluMA脱敏剂内含 36 1mg 2 -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5 1mg戊二醛 ,412mg纯水。本组治疗 35 0颗牙 ,年龄2 5~ 75岁 ,其中 40岁以上占 88%。对患牙病变程度分类 Ⅰ度 :对冷热酸甜刺激有轻度痛 ,探针刺激轻度敏感。有 2 10颗牙 ;Ⅱ度 :对冷热酸甜有明显一过性痛 ,探诊刺激痛 ,但…  相似文献   

15.
龙军  龙刚 《中外医疗》2012,31(19):52-53
目的探讨3种盖髓剂对外伤露髓的年轻恒牙行直接盖髓术或活髓切断术的影响和疗效,以选择适宜的盖髓剂。方法94例7-14岁患儿145颗外伤露髓患牙,行直接盖髓术或活髓切断术后3个月-2年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并对样本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和氢氧化钙水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用于外伤年轻恒牙露髓的治疗成功和失败病例的对比分析发现,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和氢氧化钙水糊剂用于年轻恒牙外伤露髓采取直接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治疗手段是成功的,成功率81%以上。结论对年轻恒牙外伤露髓宜选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不宜单独使用氢氧化钙水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建议用于间接盖髓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两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 将98例(219颗牙)牙本质过敏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44例113颗牙)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处理,乙组(54例106颗牙)用Gluma系统处理剂处理,分别观察即时和3个月的疗效。结果 即刻有效率甲、乙两组分别为76.99%(87/113)和93.40%(99/106);3个月后复查有效率甲、乙两组分别为69.31%(70/101)和89.00%(89/100),乙组疗效显著优于甲组(均P〈0.01)。结论 Gluma系统处理剂是一种常用的疗效较好的治疗牙本质过敏的脱敏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Gluma牙本质脱敏剂在楔状缺损治疗中对材料的粘接强度和对牙髓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照组用三明治夹层技术修复缺损;实验组用Gluma牙本质脱敏剂 三明治夹层技术修复缺损;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在各期脱落率无明显差异(>0.05);实验组在避免牙髓炎方面有显著性优势(<0.05)。结论在三明治技术中使用Gluma牙本质脱敏剂可以减少牙髓炎发生率,对固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Gluma脱敏剂对不同黏接剂与牙本质间粘接力的作用。方法:将64个离体牙[牙合]面釉质去除后,分为Gluma脱敏剂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四种不同的黏接剂将表面积相同的铸件黏接到牙本质表面,进行黏接拉伸强度的测试。结果:t-检验显示Gluma的应用对GIC、RC、PCC和牙本质间的黏接力无影响,降低了ZPC和牙本质间的黏接力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Gluma脱敏剂的应用影响了ZPC与牙本质间的黏接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GLUMA脱敏剂在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采用GLUMA脱敏剂 ,对照组采用麝香草酚熨热疗法。结果 :实验组近期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GLUMA脱敏剂在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对75例牙本质桥进行了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是“桥”形成的重要细胞来源,牙髓穿孔盖髓后,在骨形成因子的诱导刺激下,可分化为造牙本质细胞,故提供骨形成蛋白因子及Vit.C,促进DB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