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CHD)监护病房的普及和各种治疗措施的发展,急性心朋梗塞(AMI)后存活者逐年增多。但是许多研究证实,仍有10~15%的AMI患者死于出院后第一年内。现就影响AMI病人预后的几个有价值的因素综述如下,旨在识别心肌梗塞(MI)的高危人群,制订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心肌梗塞部位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和下壁)是决定MI预后的重要因素。B0urke等观察756例首次MI患者中,705例(93.3%)为Q波型;51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的早期T波倒置是在溶栓后10小时内出现的心电图变化。我们自1995年2月~1997年2月对30例AMI患者进行了溶栓,并观察了早期T波倒置与溶栓的冠脉再通的相关性。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AMI病人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0~80岁之间。50例病人的梗塞部位是急性广泛前壁20例,下壁15例,心内膜下5例,右室3例,前间壁7例。50例中有30例符合静脉溶栓条件,为溶栓观察组,另20例为对照组。溶栓后冠脉再通系按1987年全国溶栓草案标准进行判定。30例溶栓后均完全再通。尿激酶使用南京大学制药厂产品,剂量为1~2U/kg…  相似文献   

3.
心前导联ST段压低被认为是非Q波型前壁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典型表现,一般不作为紧急溶栓治疗的指征。后壁AMI的心电图诊断颇为困难。多中心的576例AMI患者经随机分组后,服用大剂量地尔硫(艹卓),以期预防再次发生AMI。随机分组当时心电图示Q波型(前壁)AMI 20例,R波型(后壁)AMI 12例。余544例非Q波型AMI,均经肌  相似文献   

4.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并发症。在溶栓疗法出现之前,AMI并发Ⅱ-Ⅲ度AVB者为5%-7%,其中下壁MI时并发Ⅱ-Ⅲ度AVB者达28%。虽然采用溶栓治疗后AMI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AMI后,尤其是下壁MI后AVB发生率仍然较高。一旦并发AVB,尤其是前壁MI后并发的AVB,其住院死亡率及远期死亡率均较高。下壁MI后并发的AVB,其住院死亡率亦较高,但对远期死亡率的影响未明。本研究旨在评价溶栓治疗AMI时Ⅱ-Ⅲ度AVB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其对近期及远期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表心电图上的病理性Q波被认为是透壁心肌梗死(MI)和心肌瘢痕组织形成的标志,而且与预后相关,和非Q波MI比较,Q波MI显著增加患者近期及远期病死率[1-2].但近年来随着溶栓、急诊介入或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等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早期应用,部分透壁MI患者的心电图上并不出现病理性Q波[3].  相似文献   

6.
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溶栓后冠脉血流是否恢复 ,我们观察了 AMI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 CAR)的三个心电图参数 (病理 Q波、ST段、T波 )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旨在评价综合心电图指标能否为 AMI后患者的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从而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0例 ,男 90例 ,女 60例 ;平均年龄 58± 1 5岁。均为第一次住院接受静脉溶栓的AMI患者 ,均符合 1 979年 WHO制订的 AMI诊断标准。本组吸烟者 57例 ,高血压 54例、糖尿病 42例、高血脂 1 5例。梗死位于前壁 54例 ,下壁 39例 ,2个以上部…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AMI患者早期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6h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76.0%和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早期溶栓24h内T波倒置提示冠脉再通,早期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的疗效,降低病死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再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早期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AMI溶栓治疗患者63例,T波早期倒置患者(A组)33例,非T波早期倒置患者(B组)30例;比较两组间肌酸激酶(CK)峰值、出现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间CK峰值、出现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的患者,冠状动脉开通更充分;其可作为评估溶栓成功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237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多中心硫氮酮治疗试验,随访观察25±8个月,以了解AMI后用硫氮酮治疗的长期疗效。在2377例中,855例(36%)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心肌梗塞(MI)史,而1 522例(64%)为首次MI.在首次AMI者中,409例(27%)为非Q波型,664例(44%)为Q波型下壁梗塞,449例(30%)为Q波型前壁梗塞。本文回顾性分析显示:首次AMI者的非Q波型和下壁Q波型使用硫氮酮患者,在追踪观察的过程中,其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首次前壁Q波型和既往有MI史的患者,应用硫氮酮治疗后追踪结果与前者相反。硫氮酮-安慰剂危险比率(95%可信限):当试验终点为心性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指征在心电图的表现上人们常以溶栓后ST段的改变为主,而很少注意溶栓早期(24h内)T波倒置;本文对我院1998年9月-2003年4月溶栓治疗AMI资料齐全的76例进行分析,以探讨AMI溶栓治疗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ST段的变化已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后临床判断间接冠状动脉(冠脉)再通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对T波的变化研究甚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探索AMI患者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之间的关系。现将我院33例AMI患者溶栓后心电图T波的变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ST段变化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已被证实为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很少注意到T波的变化。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8例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AMI溶栓治疗后早期T波改变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溶栓疗法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如何,除传统的临床指标外,T波的变化已受到注意,本文进行了初步观察.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9年我院住院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25例,年龄34~72岁),均符合1979年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静脉溶栓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3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11例,前壁16例,前间壁3例,下壁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得到了医学界广泛关注,已被证实为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主要指标之一[1],但很少人注意到T波变化。本文旨在探讨AMI溶栓治疗后24h内梗死区心电导联T波变化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5年1月~1999年7月确诊为AMI的107例患者,男78例,女29例。其中64例患者发病在12h内(42例发病在6h内),无溶栓禁忌症,均作常规溶栓治疗,溶栓剂均为尿激酶作者单位:526040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医院心内科(南大制药厂生产),溶栓前梗死区心电导联T波均为直立,依据临床间接冠脉再通标准[2]判断…  相似文献   

15.
王波  王晓荣  黄雅萍 《心脏杂志》2001,13(6):498-498
急性心肌梗死 ( AMI)后导致 QT间期延长近年来报道较多 ,其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然而有关 AMI患者经溶栓治疗血管再通后 QT间期离散度 ( QTd)的变化研究尚少。本文旨在探讨溶栓再通对 QTd的影响及其对判定溶栓疗效的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将住院治疗的 AMI患者 87例分为两组 :溶栓再通组 4 5 (男 4 2 ,女 3 )例 ;年龄 5 7± 5岁。梗死部位为下壁 2 4例、广泛前壁 3例、前壁 12例、高侧壁 2例、下壁并发前壁 4例。未溶栓组 4 2 (男 3 7,女 5 )例 ,年龄 5 8± 5岁。梗死部位为下壁 2 0例、广泛前壁 2例、前壁 15例、高侧壁 …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 6年来我院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 79例 ,按年龄分组观察溶栓治疗高龄 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79例 AMI患者 ,年龄 32~ 86岁。年龄大于或等于 70岁为高龄组 ,共 2 5例 ,男 2 0例 ,女 5例。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6例 ,前壁 7例 ,前间壁 4例 ,下壁 8例 ;年龄小于70岁为低龄组 ,共 5 4例 ,男 41例 ,女 13例。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15例 ,前壁 13例 ,前间壁 8例 ,下壁 12例 ,高侧壁 3例 ,下后壁 2例 ,右室梗死 1例。溶栓选择标准及适应证参照AMI溶栓参考方案 [1 ]。1.2 治疗方法 确诊后立…  相似文献   

17.
应用心电图记分法评价心肌梗死T波早期倒置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评价再通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应用心电图记分法估计溶栓治疗前后MI的面积,并计算MI面积挽救程度;按有无T波早期倒置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存在T波早期倒置现象的患者,冠状动脉开通更充分、心肌能获得更充分再灌注,可作为估计预后及是否进一步干预治疗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诊断急性后壁透壁心肌梗死(AMI)有困难,而明确诊断对溶栓治疗是重要的。记录3个附加ECG导联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的诊断方法。本文报道其方法及结果。方法17000例住院患者于18个月内行12导联ECG。250例因V;或/和VZ导联R波增高,或临床怀疑后壁梗死(MI)而加作左后胸导联(V7-Vg)检查。记录完12导联ECG后,将V4、VS、V。导联电极分别平移至与左腋后线相交处(V),左肩肿下线相交处(Vs)及与脊柱左侧相交处(Vg),然后记录这些部位的ECG。结果110例后壁AMI或陈旧性MI患者在V7、VS或Vg导联出现…  相似文献   

19.
王琳  赵彤 《山东医药》2006,46(16):55-55
选择1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其中行静脉溶栓治疗84例,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2例,均获成功。根据心电图T波倒置时间在发病后24h内或24h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均于AMI后4周末行心功能检查。发现再灌注成功距AMI发病时间越短,T波倒置时间越早,心功能受影响越小。T波倒置时间可作为AMI再灌注成功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变异型心绞痛、休息心绞痛和运动试验中伴有胸痛的ST段抬高往往提示存在严重心肌缺血,但对动态心电图监测所呈现的无症状短暂ST段抬高的意义尚未清楚,尤其是AMI后的短暂ST段抬高及其与缺血的关系仍有争议。本文作者通过对203例AMI的研究,力图弄清短暂ST段抬高的发生率、特征及并发症。方法:203例AMI患者(男154,女49),均龄58岁,接受了动态ST段监测,其中前侧壁MI 93例(46%),下后壁MI 110例(54%);非Q波MI 47例(23%);接受溶栓治疗者36例(18%);再梗塞4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