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为基层医院,由于条件受限,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多采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减压、植骨内固定。笔者就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2005年12月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13例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平均随访17个月,手术前和随访时分别进行ASIA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的测量,并且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20.9±3.8mm,后凸角度为18.0°±3.2°;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1.5±3.5mm和8.0°±3.0°,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神经功能AISA评分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能较好地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具体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应该作到个性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开放与经皮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18例开放复位跨伤椎固定(OPSF-4钉组),42例开放复位附加伤椎固定(OPSF-6钉组),21例经皮跨伤椎固定(PPSF-4钉组),13例经皮附加伤椎固定(PPSF-6钉组)。分析并比较4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当天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柱高度、后凸角、矢状位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2个月。术中出血量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PSF-4钉组、PPSF-6钉组均少于OPSF-4钉组、OPSF-6钉组(P<0.05)。术后引流量OPSF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PPSF两组术后无引流。手术时间和术后当天VAS评分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柱高度比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SF-6钉组大于其余3组(P<0.05);其余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Cobb角、伤椎后凸角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OPSF-6钉能更好地矫正伤椎的高度,经皮固定的失血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S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MSF患者在伤后2~11 d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测量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与后凸角,对神经功能进行Franke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36(25±4)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术前为30%~70%(48.3±7.8)%,末次随访时为80%~100%(9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凸角术前为20~35(28.3±5.8),°末次随访时为5~15(7.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无松动、断裂。Frankel分级:A级3例无恢复;B级4例恢复至C级3例、D级1例;C级4例均恢复至D级;D级9例5例恢复至E级,4例无恢复。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MSF能有效复位骨折椎体,重建脊柱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新型椎弓根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分析新型椎弓根固定器的设计特点和复位作用。方法:本组治疗胸腰椎骨折18 例, 男12 例,女6 例,年龄18 ~52 岁,平均34 岁,随访时间8 ~19 月,平均11 2 月。结果:压缩椎体高度由术前的518 % 恢复到术后的923 % , 后凸角由术前226°矫正至术后48°。5 例径 C T测量椎管矢状径由术前7 m m 改善术后12 m m 。结论:新型椎弓根固定器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满意,椎管间接减压和固定坚强,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椎弓根内植物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9月~1991年2月,我院开展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7例,经6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例无神经损伤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变化。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15.7±4.3)个月。无伤口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骨折均获骨性愈合。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后3 d均优于术前(P<0.001)。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末次随访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和短节段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未行椎板减压,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s角分别是术前40.2%、79.6%、24.5°,术后93.5%、97.3%、4.7°,随访时87.8%、94.2%、4.9°;椎管截面积术前平均42.5%,术后93.4%;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无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术具有间接椎管减压、恢复和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防止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等优点,是治疗该类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9例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后入路手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结果29例中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椎体形态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9%恢复到术后8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9.3°恢复到术后平均4.8°。优良率为77.7%。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牢靠、固定节段少的优点,并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 对1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 156例患者随访6~36个月,术后发生断钉6例,连接棒松脱1例,螺钉松动1例,感染1例.Frankel评分:术前A级10例,术后未恢复5例,恢复至B级2例,C级3例;术前B级7例,恢复至C级3例,D级4例;术前C级6例,恢复至D级3例,E级3例;术前D级2例,均恢复至E级.椎体前沿平均高度术前45%,术后92%;Cobb角术前平均20°,术后平均4°.结论 熟练掌握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操作技术,可避免大多数并发症,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70例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a,手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比手术前高,Cobb'角度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比手术前低,且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疼痛程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可以有效矫正脊柱畸形,降低疼痛程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在无导向设备下施行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44例,除2例定位错误外,优110钉,良28钉,优良率82.1%。作者体会到只要仔细定位病椎。正确选定钻孔占点。置入螺钉,一般不会发生螺钉穿出椎弓根损伤脊髓及神经根。虽无导向设备,在基层仍可开展椎弓根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本组病例全部使用丹历·枢法模公司生产的CotrelDuboussetHorizon(CDH)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骨折节段上、下相邻椎弓根皮肤处作4个1.5cm长纵形切口,电视透视监视下,钻入椎弓根螺钉,从一端切口纵形将固定棒置入肌纤维间隙内,棒的两端置入上、下2枚椎弓根钉的槽口内,拧入固定螺钉,初步固定,撑开复位并矫正屈曲畸形。[结果]手术出血量平均85ml。住院时间平均10d。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0周。术中未发生椎弓根钉误入椎管、脊神经或马尾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可使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获得坚强固定,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轻、痛苦小,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8-06诊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32例采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经皮组),30例采用开放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0.
经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的并发症及可能发生原因与解决办法。方法 分析了93例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方式及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发生失误及并发症有28例,以椎弓根钉损伤神经最为严重,本组发生3例。结论 尽管此类手术有失误且易产生并发症,但掌握了固定原则,可尽量避免发生失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