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曼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96-1097
目的:了解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儿童致残的情况。方法:申请鉴定病残儿的181例中(均为独生子女),对由于围产期高危因素致残的98例病儿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CT扫描、脑电图检查及智商评定。结果:98例病残儿中,早产及新生儿窒息致残率高,脑瘫中约1/3是早产引起。结论:围产期高危因素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孕期保健,特别是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儿童致残的情况。方法申请鉴定病残儿的156例中(均为独生子女),对由于围产期高危因素致残的81例病儿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CT扫描、脑电图检查及智商评定。结果82例病残儿中,早产及新生儿窒息致残率高,脑瘫中1/3是早产引起。结论围产期高危因素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孕期保健,特别是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儿童致残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独生子女病残儿鉴定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围产期高危因素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994年1月~1997年12月江苏省锡山市鉴定的108例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病残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儿童致残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独生子女病残儿鉴定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围产期高危因素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995年1月~2001年12月本市鉴定的108例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病残儿进行分析。 一、鉴定标准和方法 1.标准 按1990年9月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独生子女病残儿童医学鉴定诊断暂行标准及第二胎优生原则》执行。 2.方法 由荣成市病残儿童医学鉴定组成员对申请鉴定对象详细询问填写病史,将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病残儿作为本组分析对象,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部分儿童作脑电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及其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杨浦区、浦东新区、奉贤区1998~2006年第一孩鉴定为病残儿并已审批同意生育第二孩的429例家庭进行研究。结果:本次调查病残儿共涉及72个病种,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占50.8%;明确诊断为遗传性疾病的9种;先天及围产期致残占37.8%;先天性非遗传性和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合计占45.0%;在已生育的241例二孩中,病残再发生率为2.1%(5例);有50.0%的第一胎遗传性疾病病残儿家庭因接受优生指导而避免了二胎病残儿的出生。结论:神经系统疾病仍是本市病残儿的第一大疾病;遗传性疾病有所减少;先天因素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但不明原因的残疾已居首位。患有出生缺陷性疾病是申请病残儿鉴定的主要原因;二孩病残再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 ,随着优生优育工作不断深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病残儿外伤和感染致残逐渐得到控制 ,而遗传因素致残将受到重视。为了更有效地减少病残儿出生 ,提高人口素质 ,现就1992~ 1997年福州市所辖 5区 6县 2市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 893例进行分析 ,探讨遗传因素致残的影响。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根据福州市辖区内 (5区 6县 2市 ) 1992~1997年上报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 95 8例 ,经福州市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确诊 893例 ,其余 6 5例待查待治。893例中男 5 95例 (占 6 6 6 3% ) ,女 2 98例 (占 33 37% ) ,鉴定时病残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危妊娠因素变化趋势,总结重度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经验,为进一步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制定具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及病残儿出生率。方法按照湖南省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437例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分以上高危孕产妇发生率为37.83%,高危妊娠单因素前10位依次为:胎膜早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疤痕子宫、羊水过少、妊娠高血压疾病、流产≥2次、前置胎盘、年龄≥35岁、体重≥70kg。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0岁。农村233例,城市204例。顺产130例,剖宫产307例。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的专案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的监护,对提高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处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及病残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8.
刘慧  周昌菊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175-1177
目的分析早产有关高危因素,以寻求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院早产总数212例,分为被迫性早产与自然早产两组,分别与同期足月分娩的200例相比,对照分析早产高危因素。结果早产组与足月分娩组孕母年龄差异无显著性,人工流产次数、产前检查次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胎妊娠、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及胎位异常均与早产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胎妊娠占据被迫性早产病因前四位主要产前危险因素.而自然早产的主要产前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和不明原因早产。结论被迫性早产与自然早产具有不同的高危因素;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产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8年3月就诊的227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27例脑瘫患儿中男性是女性的3.05倍,常见高危因素依次为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感染,有1种或1种以上高危因素的占94.3%,农村较城市多。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低体重,防止新生儿窒息发生;孕期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等并发症;提高家长及医务人员对早期诊断的认识等都是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重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危儿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围产期高危儿智能发育状况,探讨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应用湖南医科大学中国城市修订版和标准化的“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对儿保门诊及儿童心理门诊242例围产期高危儿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2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差异无显著性。MDI发育异常58例,占2396%,PDI发育异常57例,占2355%。MDI79以下男女童分别为2666%、1956%;PDI79以下男女童分别为2533%、2065%。发育异常儿高危因素顺位依次为窒息、异常产、孕期感冒、早产、先兆流产。高危因素对小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以窒息影响最大,其次为异常产、孕期感冒。结论实施高危孕产妇与高危儿系统管理,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窒息儿的发生。对高危儿定期追踪检查,对异常儿早期干预及开展早教,以减少智力低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499例晚期早产儿临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09-3110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的围产期相关高危因素及新生儿期并发症、死亡率的临床现况。方法:对2005~2010年收治的499例晚期早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脐带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并发症以黄疸最为多见,其次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肺炎。死亡原因中以呼吸衰竭为首,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主要是肺出血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切实加强高危孕妇的围产期监督,可以减少晚期早产儿的出产,完善晚期早产儿出生后的管理是提高晚期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541例自然早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百花  肖小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061-2063
目的:探究自然早产的高危因素。方法:查阅自然早产病历541例为研究组,并对其进行1∶1配对,查取在分娩年份上有可比性的足月分娩病历541例为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前次早产史、胎膜早破、妊娠期中度及重度贫血、多双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外周血淋巴细胞记数升高是早产的高危因素;O型血、系统产检是早产的保护因素。结论:早产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当的产检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水平。方法对2000~2006年的229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6.14‰,前5位死因依次为先天性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结论加强健康教育与围产期保健,重点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监护,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大连市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测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孕周、围产期保健、孕母文化程度、职业、高危妊娠等因素有关。提出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三级网络及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广大孕妇围产期保健科普知识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健康教育、防治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其早产儿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258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早产类型分为自发性早产组(186例)和治疗性早产组(72例),对其各自相关的高危因素及其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性早产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112例,占60.21%,PPROM是自发性早产的最主要高危因素,其次为早产史、孕期产检次数、孕期先兆流产史、多胎、胎位异常等;治疗性早产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缺氧、胆汁淤积症;治疗性早产组主要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高达90.28%,明显高于自发性早产组(P0.01);自发性早产组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并发症明显低于治疗性早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治愈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多种高危因素与早产发生有关,因此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早产潜在的高危因素,积极制定防治措施,减少早产的发生,同时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6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足月分娩的86例进行有关对照。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为早产原因的前二位,早产还与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相关,另有11.63%为不明原因的早产。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早产是围产期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半数,其存活儿约有80%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有人对311例早产高危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早产的原因主要与下述因素关系最密切。 1.早产与年龄关系。早产的发病率一般文献报道为7%左右,而我国近几年报道为3.28%,明显低于文献记载。在年龄方面早产者多≤20岁及≥35岁,尤其是≤20岁者,早产发痫率是20—34岁组的11倍。从中看出,提倡晚婚、晚育是降低早产率的重要措施。对≥35岁的产妇,尤其是高龄初产妇,应加强孕期指导及产前监护,以  相似文献   

18.
李海倩  周红银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35-2437
目的:观察医源性早产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早产孕妇和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对不同组别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围产期新生儿情况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自发性早产组孕妇平均年龄(26.10±1.80)岁,胎膜早破早产组平均年龄(23.20±2.30)岁,医源性早产组平均年龄(30.70±2.50)岁。医源性早产孕妇中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例(52.82%),胎盘因素40例(28.17%),妊娠合并症19例(13.38%),宫内生长受限8例(5.63%),医源性早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及胎膜早破早产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后1 m in 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减少人工流产率、坚持孕期产检、及时发现疾病和治疗、加强监护,是减少医源性早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围产期高危因素与2~3岁儿童行为发育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对西安市236名入托儿童的行为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几种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危组儿童的单项行为症状发生率、行为因子负荷分、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及行为异常的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行为问题显著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低出生体重、早产、过期产、分娩异常及新生儿期疾病。提示高危儿的心理卫生保健更为迫切,而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过期产和异常分娩以及新生儿期疾病的发生率,则是减少高危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548例早产儿围产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产是围产医学的世界性重要课题。为探讨早产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现收集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出生、有完整临床资料的548例早产儿病例,回顾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男,276例,女,272例。入院年龄4~154min,平均(32.91±19.98)min,胎龄28~36.57周,平均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