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7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病原学分布。方法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1668侧7岁以下ARTI住院患儿新鲜痰液,细菌培养检测细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PCR)法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N基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结果1668例患儿中,病原检测阳性1107例(66.4%),其中单纯病毒感染359例(21.5%),单纯细菌感染271例(16.3%),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222例(13.3%),混合感染255例(15.3%)。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19.2%),人类偏肺病毒(hMPV)次之(12.0%);细菌则以肺炎链球菌为主(12.0%),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3.8%)。结论①本地区7岁以下ARTI儿童最常见病原是病毒,其次是细菌、支原体。②RSV是本地区冬春季低年龄婴幼儿ARTI的主要病原。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无流行迹象。本地区hMPV在2008年3~5月有一流行高峰。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主要的细菌病原。MP感染多见于1岁以上儿童。混合感染则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快速筛查技术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并对检出的hMPV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采用Luminex 100多功能悬浮点阵检测技术和多重PCR技术同时筛查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偏肺病毒等7种病毒、11个亚型.人类偏肺病毒的鉴定采用hMPV核蛋白基因特异性片段PCR扩增、核酸测序,并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47份临床标本共筛查出病毒19株,检出率40.2%(19/4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8份、占检出病毒的42.1%(8/19),流感病毒7份(占36.8%),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各1份(占5.3%).检出的这例人类偏肺病毒为深圳地区首例,经hMPV核蛋白基因特异性片段核酸序列分析,其与hMPV日本株、北京株、泰国株的同源性>98%.进化树分析表明深圳株的病毒核蛋白基因与北京株、日本株、泰国株等在同一基因进化簇中.结论 人类偏肺病毒可能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多功能悬浮点阵和多重PCR技术对病毒感染件疾病的快速筛查具有实用价值,尤其在解决流行病病原学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韧  陈勇  杨晋川  潘浩  孔圆圆  王洪霞 《疾病监测》2006,21(12):622-626
目的在本实验室建立一种敏感有效的人偏肺病毒(hMPV)的检测方法、了解徐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患者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徐州地区hMPV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hMPV感染的临床特征,为hMPV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方法在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RTI)中采集咽拭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MPV的核蛋白N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后将之与GemBank的hMPV的全序列进行比对。结果2005年1月至2005年3月的75份标本用RT-PCR的方法检测后,确定有12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16.0%,扩增产物均经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论徐州地区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存在hMPV感染,且在徐州地区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约有16.0%的患者是由hMPV感染引起,其中6岁以下儿童占50%,这些hMPV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咳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偏肺病毒(HMPV)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关系.方法:建立检测HMPV N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福州地区2007年10月-2008年4月176例ARTI患儿咽拭子标本的HMPV RNA.结果:176例标本中29例(16.5%)HMPV阳性.29例阳性者中上呼吸道感染18例(62.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0-2016年江西省243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人偏肺病毒感染情况和病毒基因型特征。方法于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采集江西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或支气管灌洗液标本;采用RT-PCR方法对人偏肺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对人偏肺病毒核酸阳性样本进行F基因扩增和测序,采用DNAStar和MEGA6.0软件对所得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共采集243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标本。其中54例患儿标本人偏肺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2.21%,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90.74%。不同月份间人偏肺病毒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流行月份在12月和1-3月;阳性率在男女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测序获得28株人偏肺病毒的F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江西地区流行的人偏肺病毒有A2,B1,B2基因型,其中以A2基因型为主。结论人偏肺病毒是引起江西省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冬春季高发,A2为优势流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情况,掌握该地区儿童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趋势,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呼吸道感染患儿399例,采集鼻咽深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A)、流感病毒B(FB)和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Ⅰ、Ⅱ、Ⅲ)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抗原,分析病毒的分布情况,并从患儿年龄、季节因素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在399例患儿中有142例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总阳性率为35.6%,其中RSV感染40例(28.2%),ADV感染26例(18.3%),FA感染43例(30.3%),FB感染15例(10.6%),PIVⅠ感染5例(3.5%),PIVⅡ感染4例(2.8%),PIVⅢ感染9例(6.3%);1岁组感染患儿40例(36.0%)、1~3岁组感染患儿48例(32.0%),3岁组感染患儿54例(39.1%);春夏秋冬四季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2.1%,26.9%,29.3%,45.0%,以冬季阳性率为最高。结论 FA和RSV感染是该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上婴幼儿FA易感,高发于冬季;1岁以下婴幼儿RSV易感,高发于春季。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病毒病原检测结果分析,为临床提供病毒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吸取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其结果.结果 1,456例患儿送检标本中,阳性标本546例,占37.5%.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57例(83.7%),腺病毒(ADV)32例(5.9%).流感病毒A型(InfA)31例(5.7%).流感病毒B型(InfB)14例(2.6%).副流感病毒Ⅰ型(Pinf Ⅰ)10例(1.8%),副流感病毒Ⅱ型(Pinf Ⅱ)3例(0.5%).副流感病毒Ⅲ型(Pinf Ⅲ)1例(0.2%)RSV发病高峰在11月至来年2月,RSV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以内,男女发病比例1.70:1.结论 2005年12月到2006年11月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要病原.主要见于婴幼儿(尤其≤6个月),好发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就诊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毒分离状况,为临床儿童ARI提供病毒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在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ARI患儿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uA)、乙型流感病毒(IfuB)及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araⅠ、Ⅱ、Ⅲ)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 459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2 429例,检出率为25.7%,其中RSV阳性1 104例(45.5%),IfuA阳性411例(16.9%),ParaⅢ阳性316例(13.0%),IfuB阳性290例(11.9%),ADV阳性275例(11.3%),ParaⅠ阳性29例(1.2%),ParaⅡ阳性4例(0.2%)。RSV感染主要在冬春季节好发。不同年龄段RS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岁以上患儿RSV所占比率明显低于6岁以下患儿。2种或以上病毒混合感染57例(2.3%),其中49例(84.2%)为2种病毒混合感染,9例(15.8%)为3种病毒混合感染。7种病毒中混合感染率最高的是RSV,最常见的类型是RSV和ParaⅢ,16例(28.1%)。结论 RSV是该院患儿ARI的主要病毒病原,RSV感染好发于冬春季,多见于1岁以下婴幼儿。RSV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低。ADV检测的阳性率为11.3%,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可说明近年ADV感染在儿童ARI中可能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ARTI患儿3483例。采集患儿鼻咽分泌物,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病毒抗原。结果所有患儿中共检出RSV阳性标本627例,总阳性率为18.00%(627/3843),其中2011年阳性率为22.96%(306/1333),2012年阳性率为14.93%(321/2150),2011年RSV感染率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04,P=0.000)。男孩RSV感染率明显高于女孩。随年龄的增加,RSV感染率逐渐下降,新生儿感染率最高。RSV流行高峰期在每年的冬春季节,且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好发人群。结论 RSV是常州地区ARTI患儿的重要病原体,3岁以内儿童多见,好发于冬春季,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1月—2016年12月扬州地区17 691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分泌物呼吸道腺病毒(ADV)、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Ⅱ、Ⅲ)、流感病毒A/B(IFA/B)病毒抗原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在17 691例标本中,共检出病毒阳性标本1 991例,检出率11.25%(1 991/17 691);在1 991例阳性标本中,RSV占60.12%(1 197/1 991),其他依次为PIVⅢ14.27%(284/1 991)、ADV 8.04%(160/1 991)、PIVⅠ5.42%(108/1 991)、IFA 5.27%(105/1 991)、IFB 4.07%(81/1 991)、PIVⅡ2.81%(56/1 991)。RSV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1月~1岁组呼吸道病毒检出病例占总检出率的59.81%(1 191/1 991);单项病毒检出率在4组人群中均居首位。冬季是检出病毒阳性占比最高的季节,为51.88%(1 033/1 991);夏季检出率最低,为10.35%(206/1 991)。结论扬州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受年龄、季节和性别的影响,RSV感染最多见,以1月~1岁婴幼儿为主,冬季好发,并且男性较女性更易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石家庄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为当地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10079例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资料.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炎分泌物中七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c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方法。方法应用锌和转移因子治疗103例RRI患儿,并以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近期有效率97.1%,远期有效率94.8%,IgG、IgA、IgM和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后显著升高。结论锌和转移因子治疗RRI患儿疗效较好,能改善RRI患儿免疫状态以达到防治RRI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5月100例门诊就诊4—12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血常规及血清降钙素原。结果降钙素原检测对于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降钙素原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杨敏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54-1356
【目的】探讨长沙地区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此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本院126例RRTI患儿作为病例组,以18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婴幼儿RRTI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2分析或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早产、哺养方式、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及Z评分法儿童发育状况不同婴幼儿RRTI发生率不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Z评分法儿童发育状况、锌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为婴、幼儿RRTI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婴幼儿RRTI发生与婴幼儿年龄,Z评分法儿童发育状况、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0年~2003年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以60 y以上患者为主,达到69.1%,病原菌前五位分别是真菌(27.5%)、葡萄球菌属(19.6%)、假单胞菌属(15.9%)、克雷伯菌属(6.8%)、不动杆菌属(5.4%),真菌感染由2000年的15.2%上升到2003年的32.5%。结论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临床应加强对真菌、非发酵菌等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6月~2006年5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与病人意识不清、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柴桂合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RRTI)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PIC)及IgG亚类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RRTI患儿急性期和柴桂合剂治疗后血浆IL-6、IL-8、TNF-α和IgG亚类等指标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部分指标间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RRTI组急性期血浆IL-6、IL-8、TNF-α、IgG1均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IgG亚类缺陷检出率为33.33%。柴桂合剂治疗后RRTI组血浆IL-6、TNF-a均值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IL-8无显著变化;IgG1均值则较急性期明显升高;IgG亚类缺陷纠正率达78.57%。结论:IL-6、IL-8、TNF-α在RRTI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柴桂合剂可能具有抑制RRTI患儿PIC产生和提高血浆IgGl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臣功再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臣功再欣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10 0例 ,治疗组给予臣功再欣口服 ,对照组给予感冒冲剂 +利巴韦林片口服 ,观察 3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8% ,对照组总有效率 82 .2 %。结论 臣功再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高热、卡他症状明显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I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入住新生儿科且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的5486份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998株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结果998例培养阳性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31株(23.1%),大肠埃希菌212株(21.2%),金黄色葡萄球菌194株(19.4%),阴沟肠杆菌84株(8.4%)。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但与酶抑制剂联用可以降低其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达78.4%;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6.7%和46.5%);有7株(3.0%)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1.2%)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23株(13.6%)肺炎克雷伯菌、1株(0.7%)大肠埃希菌和1株(2.5%)阴沟肠杆菌对厄他培南耐药。97.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较低(11.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口杆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标本分离培养后,予以鉴定到种并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376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46.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菌种,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G^ 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的出现率相当高,MRSA和MRCNS的感染率分别高达82.3%和86.7%,无万古霉素耐药株;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特别是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上升。结论依据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