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四川省高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流脑暴发和流行及探索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高县流脑发病数和死亡数报告资料进行统计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76-2013年共报告流脑2 066例,死亡病例57例,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1.60/10万、0.32/10万和2.76%,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6.60,P0.01);全县19个乡镇均有流脑发病,发病居前3位的乡镇是文江、庆符和罗场,构成比分别为46.22%、16.99%和5.61%;2-4月是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75.99%;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0~4岁、5~9岁和10~14岁年龄组,分别为21.70/10万、58.75/10万和34.24/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1.25:1,农民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58.13%,其次为学龄前儿童占病例总数的19.80%。结论高县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存在流行的隐患。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5岁以下年龄段是高危人群,提高儿童流脑疫苗的有效接种率是控制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四川省高县百日咳流行态势及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县1976-2013年百日咳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76-2013年共报告百日咳4 467例,死亡病例2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09/10万和0.01/10万,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2.38,P0.01)。疫苗使用初期:发病率波动在17.11/10万~437.13/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96.75/10万,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29,P0.01)。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期:发病率波动在0.21/10万~35.50/10万,年均发病率为11.16/10万,与疫苗使用初期相比,发病率下降86.89%,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57,P0.01)。规范门诊接种期:发病率波动在0.01/10万~0.42/10万,年均发病率为0.08/10万,与疫苗使用初期相比,发病率下降98.65%。百日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发病高峰在2-7月份,占病例总数的68.30%,集中在7岁以下的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占病例总数的72.64%,男女性别比1.04∶1。结论高县随着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百日咳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发病高峰在春夏季节,以7岁以下的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为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省高县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县1979-2013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县1979-2013年共报告菌痢14 419例,死亡病例7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7.54/10万和0.04/10万。1979-1991年发病10 227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2.05/10万、0.08/10万和0.05%,年均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49,P0.01),1992-2013年发病4 192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9.82/10万、0.02/10万和0.05%,年均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8.63,P0.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集中在6~10月;5岁以下年龄组年均发病率最高(569.6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34∶1;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占总病例数的84.88%。结论 1992-2013年,高县细菌性痢疾发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提示近年防治措施成效明显。夏秋季是发病高峰,男性高于女性,农民和幼托儿童是预防细菌性痢疾危害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7~2009年济南市手足口病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7~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济南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为17 314例,年均发病率94.10/10万。市区年均发病率142.72/10万,郊县年均发病率67.08/10万,市区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县,且城乡结合部发病较为集中;4~8月为高发高峰,占全年发病的88.47%;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56∶1,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3.21/10万和74.45/10万,男性高于女性;5岁以下幼儿发病15 792例,占91.21%;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较多,分别占54.82%和40.29%;84.83%的病例于发病3 d内就诊。2008和2009年济南市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毒株为EV71。结论济南市手足口病的防控应强化医疗救治,持续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郸城县2010-2014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掌握肺结核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肺结核流行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0-2014年郸城县报告的肺结核病例。结果 2010-2014年郸城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4 377例,2010-2014年发病率分别为81.59/10万,74.25/10万,68.23/10万,63.11/10万,57.28/10万,年均发病率为68.39/10万;肺结核发病数占法定传染病总数的53.86%;肺结核病人中,15~29岁人群占27.51%,60岁以上老人占33.77%。男女发病比例为2.25∶1,职业分布中农民占发病总数的94.4%。结论2010-2014年郸城县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疫情仍较严重,男性、青壮年及老年人病例数较多。应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管理和治疗,认真贯彻现代肺结核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南充市高坪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状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充市高坪区1961-2015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61-2015年南充市高坪区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例5 694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35/10万~63.26/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1.67/10万,病例以散发为主,地区分布且以平坝乡镇发病较高,占病例总数的67.60%;历年病例都集中在8-10月,9月发病最高,占全年发病总数的83.9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8.39%;发病年龄集中在15~40岁,占全部病例的77.42%,男女性别比为1.99∶1。结论 90年代后钩体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在2.63/10万~0.21/10万之间.职业以农民为主,今后农村应作为监测和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2008~2009年新疆乌苏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苏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09年乌苏市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年乌苏市手足口病年发病率分别为50.08/10万和205.18/10万,发病数分别占这两年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0.10%和40.68%,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数为2008年的3.17倍,跃居39种法定传染病第一位,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时点为6月28~29日;估计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流行期)为4月7日~9月22日,发病季节性升高特征显著;2009年分布区域较2008年广;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7.14%和22.56%;学生占9.59%;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5∶1;发病年龄第10百分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1.25岁和6.68岁,年龄中位数为3.06岁;有明确密切接触史的78例,占调查总数的64.46%。结论 2009年乌苏市手足口病发病强度高,年发病率远高于湖北省宜昌市手足口病发病水平(58.95/10万)和全国2009年发病水平(87.01/10万);手足口病防控已成为乌苏市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3—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疫情资料,以卡方检验比较率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3—2022年无锡市惠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发病数为3 176例,年均发病率为42.74/10万,发病率2021年最高75.87/10万、2013年最低18.10/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现波浪型上升趋势(趋势χ2=178.592,P<0.001)。12月至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发病1 817例、占57.21%;发病率居前3位地区分别为阳山镇115.23/10万、玉祁街道84.04/10万和前洲街道48.6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男性46.02/10万高于女性39.04/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占80.79%,其中1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1 508.52/10万;散居儿童最多1 917例、占60.36%,其次为学生579例、占18.23%,第三为幼托儿童436例、占13.73%。优势毒株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占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廊坊市2010~2012 年手足口病疫情特点,分析流行因素及流行病学规律,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廊坊市2010~-2012 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 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6 306 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5 445 例,实验室诊断病例861 例,重症445 例,死亡8 例.年均发病率为129.22/10 万,2010~2012 年发病率分别为188.74/10 万、81.79/10万、117.14/10 万.发病数性别比为1.56 颐1,发病年龄以5 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8.90%.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内儿童分别占75.07%和20.22%.发病时间以4~8 月为高峰,占病例总数的85.73%.实验室诊断病例中,病原为EV71 型占48.66%,Cox A16 型占32.29%.结论 2010~2012 年廊坊市手足口病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季节、人群集中特征,同时存在EV71 和Cox A16 感染,在监测和防控工作中应根据其流行特点,制订科学规范的防控预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县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趋势,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县1990-201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12年共报告甲型病毒性肝炎1238例,死亡病例4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11.06/10万和0.04/10万;发病率最高年份为1991年(31.02/10万),最低年份为2010年(1.26/10万);1990-2012年间年平均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9,P0.01);累计各年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少年和青壮年农民发病占总病例数的65.19%,男女病例性别比1.57∶1。结论高县1990-2012年间甲型毒性肝炎年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发病数以少年和青壮年农民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四川省高县百日咳流行态势及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县1976—2013年百日咳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6—2013年共报告百日咳4467例,死亡病例2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09/10万和0.01/10万,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82.38,P〈0.01)。疫苗使用初期:发病率波动在17.11/10万-437.13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96.75/10万,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29,p〈0.01)。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期:发病率波动在0.21/10万~35.50/10万,年均发病率为11.16/10万,与疫苗使用初期相比,发病率下降86.89%,发病率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9.57,P〈0.01)。规范门诊接种期:发病率波动在0.01/10万一0.42/10万,年均发病率为0.08/10万,与疫苗使用初期相比,发病率下降98.65%。百日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发病高峰在2—7月份,占病例总数的68.30%,集中在7岁以下的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占病例总数的72.64%,男女性别比1.04:1。结论高县随着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百日咳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发病高峰在春夏季节,以7岁以下的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为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四川省盐边县2008—2012年肺结核流行情况,为今后防治肺结核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盐边县的肺结核病发病率、地区分布、人群分布、职业分布、时间分布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盐边县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558例,其中痰检结核菌阳性(涂阳)肺结核病例249例,痰检结核菌阴性(涂阴)肺结核病例309例;年平均发病率53.77/10万,以2008年发病率最高64.53/10万,其次2009年55.29/10万,以后呈逐年平稳下降趋势;25-45岁发病293例,占总发病数的52.5%。男女性别比为1.26:1。全县16个乡镇均有发病,病例主分布在格萨拉乡、渔门镇和永兴镇,分别占总病人数的31.2%、21.7%和18.6%等。结论2008—2012年盐边县肺结核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巍山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现状,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2年巍山县麻疹发病资料和麻疹疫苗接种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2年麻疹发病共68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01/10万;2005—2008年出现6起暴发痰睛;2009年后发病大幅度下降。年发病高峰期为1—3月;15岁以下儿童发病50例(73.52%),7岁以下的儿童发病28例(41.12%);散居儿童24例(35.29%),学生28例(41.76%),农民12例(17.65%);仅28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无免疫史18例,免疫史不详22例。结论巍山县麻疹流行情况存在波动且伴随暴发,应该重点提高易感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5-2019年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流行及病原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合实验室RT-PCR检测结果,对2015-2019年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5-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702例,实验室诊断2706例,无暴发疫情和死亡病例报告,重症14例,报告发病率为242.98/10万,重症率0.21%,不同年度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6,P<0.001)。时间分布以4-7月为主,发病3119例(46.54%),10-12月次之,发病2120例(31.63%);1~4岁发病5581例(占83.27%),发病率为5670.65/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26.94,P<0.001);散居儿童发病3994例(59.59%),幼托儿童发病2448例(36.53%)。男性发病3954例(59.00%),发病率为287.09/10万,女性发病2748例(41.00%),发病率为198.9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220.80,P<0.001);城区发病4504例,发病率为223.38/10万,乡村发病2198例,发病率为296.26/10万,乡镇发病率高于城区(χ2=110.84,P<0.001)。结论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为主,散居儿童发病明显多于托幼儿童,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建议涪城区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重视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市温江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流腮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温江区流腮监测资料和2008年温江区流腮疫苗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温江区流腮报告病例为1097例,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137.25/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27.36/10万。2008年下半年开展3—16岁儿童流腮疫苗预防接种,应种27347人,实种23710人,接种率达86.70%。春末夏初为明显发病高峰季节,占总发病数的43.39%,其中5月发病最高占总发病数的15.77%。3—14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81.1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83.06,P〈0.01),学生、托幼儿童占总发病数的83.50%。城市及城乡结合地区占总发病数的84.32%高于农村。结论2008—2012年成都市温江区流腮发病重点单位是学校和托幼机构,建议适时开展流腮疫苗接种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池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流行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以寄生虫病信息管理系统2013 年报告的池州市晚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晚血个案数据库与基于乡镇的空间数据库。在描述分析晚血分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基于Arcgis10.2,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LISA)与(Getis-Ord Gi*)分析乡级尺度上晚血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3年池州市共有晚血患者1 855例,患病率为0.11%;患者年龄12~93岁,多为55岁以上,占76.0%(1 410/1 855);男性占51.3%(952/1 855),女性占48.7%(903/1 855),男女比为1.05∶1;患者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6.6%(1 607/1 855);文化程度以文盲和小学程度为主,分别占48.4%(898/1 855)和35.6%(661/1 855);晚血分型以腹水型83.9%(1 557/1 885)为主;首次确诊年份在2000~2009 年的占61.0%(1 131/1 855)。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区域上晚血患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0.215 6,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LISA 分析与Getis-Ord Gi*分析均探测出相同的5 个晚血患病率高值聚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乡镇(P<0.05),这些乡镇均位于池州市东至县。结论 池州市晚血以中老年的农民为主,晚血分型以腹水型为主。晚血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有5 个高值聚集乡镇,该些乡镇均为东至县的疫情较重乡镇。分析结果为池州市晚血的控制提供了线索与依据。  相似文献   

17.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ase records of 494 patients with 508 episodes of pneumococcal infections verified by cultures from blood or from cerebrospinal, pleural, and/or synovial fluid from 1964 through 1980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invasive pneumococcal infections. The documented incidence (1976-1980) of pneumococcal meningitis in a defined area of southwestern Sweden was similar to that repor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1.4 cases per 100,000 persons per year; for nonmeningitic infections (mainly bacteremic pneumonia) the incidence was 6.1 per 100,000 per year. The highest age-specific incidence was seen in infants younger than two years.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patients, predisposing conditions (young or old age or severe underlying diseases) were present. In adults, alcoholism was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 The fatality rate was 33% for patients with meningitis and 15% for patients with non-meningitic infections, figures that were strikingly similar to those reported in other studies. Underlying diseases and young or old ag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high mortality rat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通江县含风疹成分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风疹疫情变化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05-2018年通江县风疹疫情资料,使用Excel 2016软件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2005-2008年)和实施后(2009-2018年)进行数据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疫情资料。率的比较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05-2018年通江县风疹年均发病率为3.43/10万。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年均发病率从实施前的10.87/10万降至0.54/10万;报告发病的乡镇比例从实施前的53.06%降至40.80%,病例均为散发,且实施前有病例报告的乡镇在实施后年均发病率降幅达20.96%~100.00%;男性年均发病率从实施前的12.08/10万降至0.54/10万,女性从实施前的9.61/10万降至0.53/10万。规划实施前以5~14岁儿童、学生发病为主(93.15%和91.78%),共发生5起中小学校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实施后以0~4岁儿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59.46%和48.65%)。规划实施前后均以春季和夏初发病为主(97.26%和64.86%)。结论通江县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10年,风疹发病取得明显的控制效果,应进一步扎实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5~2010年新疆内脏利什曼病的报告数据(包括兵团垦区),采用Microsoft Excel2010和EpiIn.fo2002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报告内脏利什曼病1208例,其中新疆地方报告1108例,占91.72%(1108/1208),发病率为5.08/10万(1108/2181万);1108例患者分布在新疆南部27个县(市)的5个城镇与128个乡(镇)和新疆北部7个县(市)的4个城镇与5个乡(镇);新疆兵团垦区报告100例,占8.28%(100/1208),发病率为3.90/10万(100/256万);100例患者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缘12个农垦团场和新疆北部6个农垦团场。1208例患者中,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占43.46%(525/1208),自然疫源型内脏利什曼病占54.88%(663/1208),未确定类型的占1.66%(20/1208)。2005年报告175例,2008年和2009年高于其他年份,分别报告309例和301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47:1(718/490);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集中在5-20岁年龄组,占59.42%(312/525);自然疫源型内脏利什曼病以0-2岁年龄组婴幼儿为主,占92.43%(613/663);此后,随年龄的增大发病数降低。结论新疆内脏利什曼病自1996年起逐年增多,预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将会有更多的新疫区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