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泻4项病毒抗原(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联合检测在疑似食物中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急性期粪便176份,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进行腹泻4项病毒抗原检测,同时进行致病菌培养鉴定。结果 176份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1株志贺菌,未检出其他致病菌;腹泻4项病毒抗原中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9.66%、1.70%、14.77%、2.84%。结论应用腹泻4项病毒抗原联合检测可明确病毒病原体,及时识别和预警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诺如病毒的多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方法根据上述4种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并分析多重荧光RT-PCR的特异性、敏感性、灵敏度;以所建立方法对256例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同时以基因测序进行验证。结果所建立的腹泻病毒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具有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特异性,灵敏度可达500 copy/mL。256例粪便标本中,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3.13%、42.97%、9.38%和10.16%,与基因测序比对结果相符。结论成功构建可用于常见腹泻病毒检测的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该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可用于临床病原诊断。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区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2种方法对轮状病毒的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8),对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一致性较差(Kappa值分别为0.18、0.15和0.27).结论 轮状病毒仍是深圳地区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主要病原,其次为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病毒混合感染比例较大.ELLSA与PCR技术在对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测上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深圳市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诺瓦克类病毒的感染进行调查和初步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PCR)对2007年8月~2008年3月的82份腹泻标本进行病毒检测,PCR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82份标本病毒抗原酶联免疫检测总阳性率为64.6%(53/82),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67.1%(55/82).其中酶联免疫法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道腺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54.9%,0,7.3%,4.9%.PCR法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道腺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50%,1.2%,11%,12.2%.测序比较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道腺病毒与GenBank中公布的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2%~100%,90%~100%,94%~100%,90%~100%.结论 深圳市儿童腹泻的病毒感染率比较高.酶联免疫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低于核酸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病毒抗原适合于基层医院使用.耍幼儿腹泻标本病毒检测对降低耍幼儿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可引起儿童腹泻的常见肠道病毒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儿童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8月—2020年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1 102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和粪便样本,患儿男680例、女422例,年龄1~148个月。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诺如病毒。分析病毒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信息。结果 1 102例粪便样本中,有421例(38.2%)检出病毒阳性,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4.9%、11.0%、2.4%。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冬、春季检出率较高,腺病毒夏、秋季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患儿3种肠道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儿诺如病毒和腺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咳嗽、呕吐、腹痛等急性腹泻伴随症状发生率不同(P<0.05);腺病毒感染患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更高(P<0.05);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粪便常规脂肪滴检出率和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诺如病毒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2010年1-12月深圳市925例疑似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4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5.30%、20.11%、1.51%和2.27%。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全年各月均维持较高的检出率;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则无特殊的季节特征。0~2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患者。 结论 2010年深圳市病毒性腹泻呈高发状态,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之一,星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较低。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病毒性腹泻患儿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4 401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对4种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进行检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现1 107例病毒性腹泻患儿,总阳性检出率为25.2%(1 107/4 401)。轮状病毒感染898例,诺如病毒感染91例,肠道腺病毒感染70例,星状病毒感染52例。轮状病毒1、2、3、12月为高发月份,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检出率低,流行季节性不明显。男性与女性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相似;年龄分布方面,5岁以下患儿易感。结论中山地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1、2、3、12月为高发月份,5岁以下儿童易感,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预防暴发疫情尤其是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7 705例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抗原.结果 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 094例,RV阳性率为14.2%,其中RV-Ag和ADV-Ag阳性33例,占轮状病毒阳性样本的3%.在≤28 d,29 d~≤6个月,6个月~3岁,>3岁四个年龄组中,RV阳性率分别为4.7%、8.1%、19.1%、7.8%.女性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10~12月份R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ADV感染率则以4~9月份较高,6个月~3岁婴幼儿腺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女性患儿腺病毒阳性率也高于男性患儿.结论 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感染可以发生在儿童的各个年龄段,建议小儿出现腹泻症状时,应检测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谱,探讨其流行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防控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泻标本,分析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监测点共采集腹泻标本684例,其中男412例、女272例.云南省腹泻患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为主.该次监测腹泻病毒检出率为51.02%,其中5岁以下患者腹泻病毒检出率较高.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在冬、春季节检出率较高,冬季分别为30.04%、22.61%,春季分别为26.77%,27.56%.札如病毒在春、夏季检出率较高,腺病毒在夏季高发,检出率为22.12%,星状病毒在各个季节均有感染.结论 云南省病毒性腹泻仍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冬、春季节高发,对轮状病毒感染应加强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谨防诺如病毒及腺病毒的暴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病毒性腹泻患儿病原分布以及季节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1日—2017年3月31日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1 050例1个月~5岁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种常见肠道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种病毒核酸。结果 1 050例患儿中,有483例(46.00%)病毒抗原阳性,有595例(56.67%)病毒核酸阳性,二者阳性符合率为75.86%。以多重PCR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为标准,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是轮状病毒(23.24%),以下依次为诺如病毒(17.50%)、腺病毒(9.62%)和星状病毒(6.76%)。病毒感染以单一感染形式发病为主(45.05%),混合感染仅占11.62%。不同性别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3岁与3~5岁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63,P=0.001)。4月为轮状病毒感染疾病发病高峰期,7月为诺如病毒感染疾病发病高发期,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在11、12月寒冷季节发病率上升。结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2015—2017年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病毒性腹泻患儿的重要病原,4种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肠道感染以季节性流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S/CO值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的关系。方法采集30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HBeAg定量检测,采用ABI73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306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eAg阳性177例(57.84%);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24例(7.84%);HBV-DNA阴性而HBeAg阳性56例(18.30%)。HBV-DNA浓度为103-107 IU/mL,HBeAg与HBV-DNA浓度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HBV-DNA与HBeAg联合检测可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风疹病毒(RV)IgG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并研制其试剂盒。方法采用RV抗原作为包被抗原,铕标记羊抗人IgG作为示踪物,配制以β一萘甲酰三氟丙酮为主要成分的增强液,应用TrFIA法测定RVIgG,并对自研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准确度、线性、重复性、阴性参考品符合率、阳性参考品符合率、热稳定性进行评价,与同类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比对试验定量结果的等效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自研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重复性、阴性参考品符合率、阳性参考品符合率均能达到国家检定标准;检测国际参考品(10IU/mL)或企业校准品,其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对偏差均在正负20.0%以内;在2.0~256.0IU/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00;于37℃恒温箱放置6d后,检测性能无明显改变;临床研究评价一致程度百分比可达100%。结论自研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与同类产品检测结果相关性好,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PreSlAg)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并对自研试剂盒检测PreSlAg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自研试剂盒的精密度、灵敏度、特异度、稳定性和参考值等分析性能指标进行评价;与对照试剂盒平行检测l020例样本,检验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PreSl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探讨PreSlAg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比三者在临床样本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自研试剂盒符合企业内部栓定标准,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0%,自研试剂盒灵敏度较酶联免疫法高,有效期为12个月;自研试剂盒与对照试剂盒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达98.82%,Kappa指数达0.9763;350例样本中PreSlAg检出率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P〉0.05);在HBVDNA阳性时PreSIAg与HBeAg的检出灵敏度一致(x2=0.21,P〉0.05);但在HBVDNA阴性时特异性PreSlAg不及HBeAg(x2=50.24,P〈0.05)。PreSlAg和HBeAg的检出率均随HBVDNA浓度升高而升高;PreSIAg和HBeAg联合应用检出率(66.00%)高于HBVDNA检出率(49.43%)(x2=20.88,P〈o.05)。结论PreSlAg是反应HBV复制和传染性的一个重要补充标志物。自研试剂盒在预示HBV的感染、复制和传染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全年随机采集北京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轮状病毒(HRV)、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杯状病毒(HuCV)、肠道腺病毒(AdV)及星状病毒(AstV)。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43份,标本总阳性检出率52.7%(128/243),4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HRV(26.3%,64/243)、HuCV(16.9%,41/243)、AdV(4.9%,12/243)和AstV(4.5%,11/243),分别占总阳性检出的49.9%、32.1%、9.3%和8.5%(其中包括混合感染10例,占总阳性检出的7.8%)。患者以≤2岁儿童为主,不同年龄组之间病毒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7,P=0.009),不同病毒发病高峰期不同,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0,P0.05)。结论 HRV和HuC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4种病毒总检出率以12~18月龄组最高;全年中以12月的病毒检出率最高;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样指导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7月某院肠道门诊符合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的173例患者。所有患者自行留粪采样后,均再由专职护士指导后采样;指导前的采样标本为A组,专职护士指导后的采样标本为B组,两组均为173份标本。将两组标本送检志贺菌、肠埃希菌、沙门菌、弧菌等肠道致病菌培养,分别计算致病菌的检出率。结果173例患者中,共检出有致病菌者113例(65.3%),包括志贺菌63例(36.4%)、大肠杆菌21例(12.1%)、沙门菌7例(4.0%)、弧菌属17例(9.8%)、其他菌属5例(2.8%)。两种采样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81,P〈0.05),两组致病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61,P〈0.05)。结论采样指导可以有效提高粪便致病菌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实验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云朝  赵卫国 《检验医学》2009,24(8):578-581
目的评价光激化学发光法(LIC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实验性能。方法利用定标品和质控品对LICA检测AFP的实验性能进行评价;利用358份含不同浓度AFP的血清标本对LICA和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方法学对比评价。结果LICA检测AFP的分析敏感性为0.25μg/L,在平均浓度10和500μg/L的检测总变异系数(CV)均〈5%。与参比方法所测AF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所测结果的对数值呈直线相关(r=0.966,P〈0.001),对标本阴、阳性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4),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86,P〈0.001)。结论LICA检测AFP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具有类似的实验性能。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酶谱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时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腹泻病患儿,用胶体金法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用连续检测法测定血清心肌酶的水平。结果①RV肠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②轻度脱水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无脱水组(P〈0.01),而中度脱水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轻度脱水组(P〈0.01)。③RV肠炎般心肌损害患儿经给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后,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致心肌损害,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治疗同时注意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G1型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其在RV感染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0例腹泻患儿第1、3天大便标本各90份,根据RV基因序列,结合文献设计针对RV G1型引物和探针,采用PCR法检测第1天标本中RV核酸,以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第1、3天标本中RV抗体,比较2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将PCR检测阳性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立即行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免疫胶体金法RV抗体阳性时再行上述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结果 PCR法共检出RV核酸51例,检测阳性率(56.7%)与第1天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第3天阳性率(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0±2.5)d)低于对照组((15.0±1.5)d)(P〈0.05)。结论 PCR技术对RV G1型检测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涂少华  朱敏  沈江帆 《检验医学》2011,26(7):452-456
目的评价光激化学发光法(LIC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的检测性能。方法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值血清和质控品对LICA检测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的试验性能进行评价;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为比较对象,对LICA检测453例临床样本HBV感染5项血清学标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LICA对HBsAg的检测下限(LLD)为0.23 ng/mL,批内的总变异系数(CV)〈5%,平均回收率为99.88%。LICA与CMIA检测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的符合率〉95%,而LICA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低于CM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ICA检测HBV感染HBsAg、抗HBs、HBeAg、抗HBe 4项血清学标志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与CMIA有很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07年10月-2008年11月在吉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17份粪便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1.80%,然后依次为杯状病毒(18.00%)、星状病毒(6.70%)、肠道腺病毒(3.40%)。对上述四种病毒与感染者性别、年龄、生活环境以及发病季节的比较发现,除轮状病毒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和杯状病毒与发病季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中,以G3型为主,占35.73%;P基因型检测中,以P8型为主,占35.01%。结论轮状病毒是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型,主要基因型为P8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