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前胶原C端蛋白酶增强子1(PCPE-1)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PCPE-1、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Ⅳ-C)对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CHB肝纤维化患者(A组),100例单纯CHB患者(B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PCPE-1、HA和Ⅳ-C检测,比较各组以上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PCPE-1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PE-1、HA和Ⅳ-C对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患者血清PCPE-1、HA和Ⅳ-C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血清PCPE-1、HA和Ⅳ-C水平呈递增趋势,S4期S3期S2期S1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PE-1、HA和Ⅳ-C诊断CHB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0.789、0.706,灵敏度分别为60%、77%、72%,特异度分别为75%、85%、65%。结论 CHB肝纤维化患者体内血清PCPE-1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CPE-1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潜在的肝纤维化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48例PHC患者、73例肝硬化(LC)患者、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8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GP73、GPC3含量,同时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HC组GP73、GPC3、AFP血清水平分别为346.9±208.7、143.1±66.9和(690.3±402.5)μg/L,与LC组、CHB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AFP、GP73、GPC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为95.9%,准确性为89.2%。结论血清AFP、GP73、GPC3联合应用能弥补单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不足,对提高PHC的阳性检出率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惠敏 《临床荟萃》2001,16(23):1087
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及时诊断肝纤维化是防治肝硬化的关键.为进一步了解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LN、Ⅳ-C含量,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联合测定15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并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慢性乙肝发展的阶段性的关系.结果上述指标水平均与慢性乙肝发展的阶段一致,在慢性乙肝重度及肝硬化阶段均处于最高水平.血清HA、LN、PCⅢ及Ⅳ-C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但其意义不完全一致,HA主要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LN、PCⅢ主要为中晚期肝纤维化的指标,Ⅳ-C为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A、LN、PCⅢ、Ⅳ-C可以准确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并能协助临床诊断,动态观察这些指标,既可掌握病情的演变,又能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疗效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肝纤维化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Ⅳ-C、HA、LN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患者血清Ⅳ-C、LN和HA水平有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Ⅳ-C、LN和HA均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侯琴  杜杰 《医学临床研究》2013,(9):1852-1854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抗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给予I:7服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B组单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血清PDGF-BB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PDGFBB及层黏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脾脏厚度及门静脉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与LN、HA、Ⅳ-C水平均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能够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影响血清PDGF_BB水平来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检测在慢性乙肝(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我院7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均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进行讨论。比较两组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及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B患者血清suPAR水平与血清PⅢNP、Ⅳ-C、HA、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均不断升高,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血清suPAR水平与血清PⅢNP、Ⅳ-C、HA、LN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uPAR可作为CHB肝纤维化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CHB患者的suPAR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活检患的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进行检测,对肝组织进行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学诊断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四项指标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肝硬变阶段处于最高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亦一致,在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显示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血清HA、PCⅢ、Ⅳ-C、LN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93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3项指标,并设立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Ⅳ-C、LN及HA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原发性肝癌组和乙肝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且以HA最具意义,三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临床价值。结论血清肝纤维化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能动态观察肝病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5例CHB患者和41例乙型肝炎后LC患者血清TIMP-1、TIMP-2含量,并与30名健康献血员比较。结果CHB轻度、中度、重度和LCA级、B级、C级患者血清TIMP-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与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呈正相关(r=0.935、0.836、0.910,P均〈0.01);CHB重度和LC级、B级、C级患者血清TIMP-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与HA、LN、CⅣ呈正相关(r=0.765、0.623、0.716,P均〈0.01)。结论血清TIMP-1、TIMP-2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过程中明显升高,并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显著性相关,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尾加压素Ⅱ(UⅡ)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程发展中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0例慢性乙型肝炎、47例肝纤维化、38例肝硬化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UⅡ水平。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浓度。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系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各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比对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UⅡ水平在各组患者中均表达升高(P<0.05),其中UⅡ水平在肝纤维化组升高高于慢乙型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高于肝纤维化组(P<0.05)。血清UⅡ水平与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C-Ⅳ)、层黏蛋白(LN)、AST、ALT水平呈正相关性(r=0.784、0.473、0.355、0.776、0.653,P=0.017、0.026、0.035、0.012、P<0.01)。血清UⅡ水平与HBV-DNA复制水平呈正相关性(r=0.571,P=0.023)。结论血清UⅡ水平在慢性HBV相关性肝病,尤其是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表达明显升高,UⅡ检测对协助诊断及监测早期肝纤维化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 N 端肽(PⅢNP)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复制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RT-PCR)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和 HBV-DNA,以不同临床分型和自然史分期为背景,对兰州地区724例 HBV 感染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和病毒复制作量化检测研究。结果在所有临床类型中,肝纤维化指标和 HBV-DNA 数值均高于正常,且最高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组;CⅣ、PⅢNP 均以 HBeAg(+)CHB 组最高。按乙型肝炎自然史分期,P ⅢNP、CⅣ在免疫清除期最高且 CⅣ在HBeAg 及 HBV-DNA(+)组中均值都高于 HBeAg 及 HBV-DNA(-)组。四项指标均为 HBeAg(+)CHB 组高于 HBeAg(-) CHB 组,但仅有 HA 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 CⅣ与 HBV-DNA 以及 HBV-M 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其可以间接反映肝损害程度以及病毒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Ⅳ型胶原蛋白(Ⅳ-C)、甘胆酸(CG)、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PH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5例PHC患者(PHC组),6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51例PHC患者、35例肝硬化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P73以及甲胎蛋白(AFP)的水平.结果 血清GP73诊断PHC的临界值为127.5 μg/L,诊断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3.3%.PHC组中血清GP73水平[(185.1±62.9)μg/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69.8±28.2)μg/L]及健康对照组[(36.7±13.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P73及AFP单项检测比较,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的灵敏度以及总有效率(P<0.05),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水平在PHC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可作为PHC诊断的血清标志物,且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王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4):3484-3485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H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78例PHC患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6例,肝硬化(L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DCP、GP73及AFP-L3在不同人群中的血清水平及各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效果。结果 PHC组患者DCP、GPF73及AFPL3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HC的诊断,单项检测血清GP73的灵敏度显著高于DCP和AFP-L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CP、GP73和AFP-L3 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CP、GP73及AFP-L3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PHC的检出率,对PHC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血氨水平、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水平变化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肝癌组),其中男71例,女37例;年龄37~71岁,平均55.6岁。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28例,B级32例,C级48例。对照组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37~62岁,平均46.8岁。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血氨(NH3)采用连续监测法。比较肝癌组与对照组、肝癌组Child-Pugh分级间的NH3水平、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癌患者NH3、LN、Ⅳ-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NH3、LN、Ⅳ-C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随着肝功能的下降,NH3与LN呈显著正相关(r=0.556 2、0.690 0、0.342 3,P〈0.05),与Ⅳ-C无显著相关。结论血氨和层粘连蛋白有显著相关性,对肝硬化合并肝癌无创伤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硬化分期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198名正常对照组、171例慢性乙肝组患者、144例肝硬化患者和164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GP73水平,计算GP73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及GP73检测对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检测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的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和HBeAg水平,并对肝硬化组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及Child-Pugh分级,分析以上指标与GP73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中位GP73水平分别为40.80 ng/mL、42.49 ng/mL、83.46 ng/mL和45.19 ng/mL,肝硬化组GP7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乙肝组(P<0.05)。结论:血清GP73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代偿期即升高,而随着肝硬化的进展,其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与HBV活动相关。因此,GP73可作为肝硬化诊断及慢性肝病进展期病情监测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PHC组34例,肝硬化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0例,其他肿瘤组37例血清AFP-L3、GP73、GPC-3的表达水平,同期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指标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PHC组AFP-L3、GP73、GPC-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标志物单项检测PH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0.832、0.817;两两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0.945、0.912,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ROC曲线下面积可高达0.960。结论联合检测AFP-L3、GP73和GPC-3可提高PHC的检出率,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 GP73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52例健康者、45例非肝性疾病患者、4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 HCC 患者血清标本中 GP73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 HCC 患者血清 AFP 水平,计算 ROC 曲线下面积及 GP73和 AFP 对 HCC 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非肝性疾病组(58.57±35.64)ng/mL、乙型肝炎组(70.36±49.88)ng/mL 和肝硬化组(114.47±51.27)ng/mL 以及 HCC 组(251.37±95.6)ng/mL 患者血清中的 GP7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4.03±15.2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C 组血清 GP73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HCC 组血清 GP73的阳性检测率(76.7%)显著高于非 HCC 组(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P <0.05);GP73诊断 HCC 敏感度(75.1%)和特异性(94.9%)均高于 AFP 的敏感度(52.3%)和特异性(86.6%)。结论 GP73可能成为 HCC 诊断的一个更好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