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我们有条件去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条件,而养生就是我们现代人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了,中国人自古就有养生之道,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养生,比如说吃补药等等。补药,它也是药,是药三分毒,总还是会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对身体产生影响,而今天就教给大家两个方法,让你不吃补药胜过吃补药。我国中医自古就认为,脚上有很多的穴位与内脏  相似文献   

2.
在药店和一些商店里,我们能够见到各式各样的补药。许多补药确有提高机体抗御外邪能力、预防疾病发生以及延年益寿的功效。但是,不少人迷信补药,认为不论什么补药都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于是不辨病证,不辨体质,滥施补药。通常体虚者爱用补药,殊不知,虚本身就有多种,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不分青红皂白地滥补一气,不但失去了补的意义,有时还  相似文献   

3.
怀疑孩子或病人的体质下降,免疫力不足时,不少医生就会给病人开一些补药来吃,那么,是不是吃补药就一定能提高免疫力呢?事情可能不会那么简单的。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各样的药物中,这几年又增加了新的品种,那就是出于营养保健的需要而开发出来的药物,人们称之为“营养药”或“补药”。那么,这类药物是否有用?又该如何看待这类“补药”呢? 近日,笔者采访著名药理学家、同济医科大学江明性教授时,他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从药理学的角度讲,根本就没有‘补药’!严格地说,  相似文献   

5.
儿子放暑假,本想着可以轻松一把了。没想到,轻松是轻松了,可更令我担忧的问题出现了。小区里和儿子同龄的孩子本来就少,暑假期间,经常和儿子玩耍的两个小伙伴,一个去找在外地做生意的父母,一个去乡下老家随爷爷奶奶住,就剩下儿子一个人了。  相似文献   

6.
庐山山麓有个财主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膝酸痛,行动困难,一连好几年都躺在床上,请了许多医生都没有办法治。却说财主又听到南山有个药农,就请他给儿子医治。药农要求每隔两天要到远在20里之外的南山取桑寄生药一次服用。财主就指派了一个小长工去取药。这年冬天常刮西北风,天气很冷。小长工每次去取药,都得来回走40多里路。可是,药农一连换用了好几种草药,财主儿子的病仍未减轻。有一天,天实在太冷,小长工身上衣服单薄,冻得浑身打颤。俗话说“端人碗,受人管”,取不回药,是没法交差的。小长工站在村口正苦恼不堪时,忽然碰见了孙思邈,就讲述了…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通报》2014,(5):39-39
春秋时期,郑国国王的儿子,年5岁,天资聪慧,能辨忠识奸,深得国王厚爱。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时不时生病,宫中太医屡治不效。后国王张榜遍求补益之药,并悬以重赏。一时间,各地献宝荐医者络绎不绝,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却并未奏效。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中医临床上,据我初步调查,补法的应用占很大比重。其原因是,补法用之得当,确可使病家早日恢复健康,这是符合“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的。但也看到一些病人,过分相信补药,甚至有的个别医生,为了迎合病人的主观愿望而滥用补药,这不但对病情不利,同时也浪费了药物。我想就这些问题,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一、使用补药要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首先,从理论上说补药不等于养生。 补者,济其虚也。反过来说,即“不虚无补”。所有药物,加之于一个不需要补的正常人身上,就会把正常人的平衡搞乱。哪些药物是补药,到今天还没有人敢定论。诚如何梦瑶的《医碥·补泻论》中谓:“泻此补彼,补此泻彼,故泻即补也”。中医更有一句名言,是“六腑以通为补”,那么大黄、芒硝不也可被称为补药了吗?  相似文献   

10.
补药若贮存不当也会变质,最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发霉、虫蛀、泛油、变色等。对于虫蛀的补药,如果蛀蚀程度还不严重,不影响它的原有性能,将虫蛀部分去掉后还可服用;如果虫蛀情况严重,就应全部抛弃。至于发霉、变色或泛油,说明补药的性能已经变化或丧失,不宜继续服用。如人参、银耳等仅由原来的白色或淡黄色变为米黄色或炒米色,尚可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补益类中药习称"补药",通常又称"补养药"或"补虚药"。在我国,补药自古就为延年益寿、培本回春的常用药,在康复、保健、养生、美容、抗衰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根本原则。补药即为虚证而设,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以  相似文献   

12.
有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见他原来文弱、腼腆的儿子,一下子变成了健朗、自信的大男孩,好像突然间给长大了.面对着我疑惑的眼神,朋友非常得意地讲了自己的"教子新法:"把原来临时给儿子的零花钱固定量化,当儿子闹"饥荒"时决不支给;把家中一不太复杂的修理工理活"下放"给儿子,至于采取什么方法修理,大人可以不管,只要能修理到能用就可以了;如果儿子忘记了带车票钱,决不心太软,坚决让他步行走回来.  相似文献   

13.
严涛 《家庭中医药》2008,15(1):56-56
很多人喜欢在家中存放一些人参、冬虫夏草、黄芪等补药。尤其在冬天来临的时候,老年人倾向于吃一点补药,手术前后的人则希望用补药增强体质。专家建议,因补药分为多种类型,应因人而异具体选择,最好在药师或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否则滥用补药也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4.
冬令时节,不少人一吃补药,就出现口舌生疮、失眠、胃脘疼痛、腹胀腹泻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此属“虚不受补”,多因体质虚弱而不能承受补品,进补后,往往会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吸收功能,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气虚血弱;气虚血弱反过来又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这就是吃了补药补品后为什么会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感到身体疲乏、体质虚弱和营养不良时,都习惯到药店买些补药服用,不少人误认为补药就是营养药,营养药就是补药,与现代医学中的营养药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医把补益正气、扶助虚弱,治疗虚症的药物称为补药。补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用于病后正气受损,以改善虚弱症状促进机体健康的恢复;二是用  相似文献   

16.
男性进入30岁以后,性功能进入衰退期,50岁以后,衰退速度加快;而30岁的女性却是性欲的旺盛期,在这种形势下,夫妻双方性生活不协调几乎是难免的。于是,各种补药应运而生,不少人以性补药补充性欲的不足,可是,几乎所有的补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的人使用补药一段时间以后,反而出现了阳痿等不适症状。中医始终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各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63岁的鲁阿姨每天都觉得空落落的,儿子结婚后搬到新房另住,鲁阿姨便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每天自己一个人在家面对四壁,甚觉无聊。近期,她表现得比较"黏人",只要儿子一回家,她就拉住儿子反反复复说个不停。儿子要走时,她就显得可怜兮兮的,失落之情溢于言表。平常没事儿的时候,鲁阿姨就给儿子打电话,说起来就没完没了,甚至跑到儿子的单位去找、去说。  相似文献   

18.
执手深爱     
从恋爱起,妻就喜欢撒娇般地与我执手。两个人走在路上,带点顽皮的她总爱将五指张开,和我的五指交叉,然后握到一起。我们这里的冬天很冷,外出时她偏偏只戴一只手套,另一只手"拱"进我宽厚的手套里,左手和右手,有时是手心连手心,有时又是手背靠手背,彼此都能感觉那种贴近的温暖。儿子出世以后,妻从商店买来很时尚的婴儿背篼。我不解地说:"儿子我抱得动啊。"可妻娇嗔道:"抱了儿子,哪里腾得出手牵我?"等儿子长大学走路时,人家教的是牵爸爸妈妈的手,妻却教儿子拉爸爸妈妈的衣角。儿子养成习惯后,我们一家三口出游,常见的情形就是中间的儿子两手备拉住我和妻的衣角,而我们的手依旧紧紧相执。  相似文献   

19.
我带着两岁半的儿子下楼玩。儿子要去广场,因为那儿的小朋友很多,我却想带他去观赏喷泉,因为那里凉快些。儿子极其不情愿,但我承诺一会儿还给他买雪糕,他这才勉强同意。去喷泉的路上,儿子又被草丛里的一只小虫子吸引,开始看小虫子玩。我在旁边又着急了,催儿子快走。儿子很不高兴,对我说:"妈  相似文献   

20.
人参不可滥用张凤娥新疆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28人参是大家所熟悉的名贵药材,也是补药。讲到补药,人们也总是以人参为主,但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补药的性质也不同,人参虽说是补药,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服用的。现将此问题小结如下。人参性温,味甘,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