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特征及病程对P300的影响。方法:对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名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并分析比较不同病程对P300的影响。结果:研究组Fz、Cz、FC1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迟(t分别=2.67,3.48,3.36;P均<0.01);Fz、Cz、FC1、FC2的波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分别=5.97,2.54,4.57,3.80;P均<0.01)。对研究组中病程<6个月组和病程>5年组的患者比较发现,病程>5年组的患者Fz、Cz潜伏期延迟(t=9.23,7.63;P均<0.01),波幅降低(t=11.97,6.66;P均<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病程越长,受损越重。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地形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地形图的变化。方法使用丹麦ConcertoTM地形图仪对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4例正常成人P300分布地形图的变化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正常人的P300波形曲线陡峭,分布区匀称,潜伏期均值为302.5毫秒;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具有地形图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同心圆方式向外扩展和延伸,潜伏期均值327.9毫秒,较正常人延迟25.4毫秒(t检验,P<0.05)。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P300地形图分布有其特点,值得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P300在抑郁症的各方面都有较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本文对抑郁症的P300特征、P300在抑郁症认知功能的评价以及抗抑郁的疗效评定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抑郁症不同研究角度都有大量的研究,近几年一些新视角的研究补充了以往研究的空缺。本文从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抑郁症、P300在单双相抑郁及抑郁不同分型中的应用、P300与脑源定位技术相结合在抑郁症中的应用及P300对抑郁症严重程度和疗效评估4个角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事件相关电位的主要成分P300电位能较客观的反映大脑认知功能,本文就攻击行为的P300电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起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引言尽管事件相关电位 (event relatedpotentials,ERPs)P30 0被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等领域的研究 ,但是关于P30 0的起源仍然存在着争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P30 0起源的方法也很多 ,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不同或相同的结论。进一步探讨P30 0产生的相关结构无疑有助于充分认识P30 0异常改变的意义及深入地在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内展开应用。二、研究P30 0起源的方法1 颅内微电极记录事件相关电位 (intractrintracranialERPs,iERPs)及颅内微电极记录脑电图 (intractrin…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特别是缺乏一个客观稳定的评价指标。事件相关电位(ERP )是一种长潜伏期脑诱发电位,是受试者在注意到某个个体并对其进行认知加工时出现的电位变化,过程涉及人的注意、记忆、学习、推理、思维判断、情绪等,其中P300是最早发现的事件相关电位的内源性成分,目前已被作为评价认知功能损害的一个客观电生理指标。为此我们借助这一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后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相与双相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感觉门控P50及P300的电生理差异。方法:用配对听觉条件/测试刺激范式,对57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组)、63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50,P300测定,测量其P50的波幅,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结果:双相组P50的S2波幅显著高于单相组,而且双相组P50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相组。双相组N2,P3潜伏期长于单相组,同时N2,P3波幅低于单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比抑郁症患者更严重,事件相关电位可以为鉴别单双相抑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于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