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了解输血后感染病毒 (TTV )的感染情况 ,采用ELISA法对 10 1例不同类型肝炎患者及 6 4例血库献血员进行TTV检测 ,结果显示 :急性肝炎阳性率为 12 .9% ,慢性肝炎阳性率为 30 .4% ,肝硬化患者阳性率为 33 .3 % ,献血员阳性率为 8.7%。认为肝炎与TTV感染有关 ,尤其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 ,另外 ,献血员TTV也有相当高的阳性率 ( 8.7% ) ,因此对供血员进行TTV筛选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3.
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与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2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和2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LD活性,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PLD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三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LD活性检测可作为肝病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一个诊断指标,对肝纤维化的存在及活动程度诊断无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层粘蛋白(LN)在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28例肝硬变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急性肝炎血清LN升高不明显,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明显升高。结论:血清LN可作为评价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纤维化存在的及活动程度较为可靠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78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TTV DNA。结果:178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64例(36.0%)。结论:TTV感染与急、慢性肝炎有关,可能是非甲-庚型肝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肝病病人血清抗HEV┐IgG检测及临床意义丛书英1王可深2李同君1为了解青岛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在肝病中的分布规律及对各型肝病的影响,我们对302例肝病病人血清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IgG)及其他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7.
对86例老年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的变化进行观察表明,肝硬变患者HA水平最高,平均856.34±386.97μg/L,其次为急性黄疸型肝炎(620.36±456.87μg/L)、慢性活动肝炎(314.43±286.24μg/L),以上三组均较正常人(57.83±21.70μg/L)明显升高(P<0.05及0.01)。早期肝硬变较慢性活动性肝炎明显升高,对诊断有帮助,HA升高与Ⅲ型前胶原肽和总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TTV D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不同类型肝炎患者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病毒ORF1区设计内/外两对引物,采取nested-PCR方法,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147例和非病毒性肝炎患者128全血清中TTV DNA。结果 在肝炎组中,TTV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淡非甲非戊型肝炎60.0%(9/15),庚型肝炎50.0%(6/12),乙型肝炎26.2%(21/80),丙型肝炎11.1%(3/  相似文献   

9.
李志方 《广州医药》1996,27(2):56-57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我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期间的住院病人检测血清透明质酸,结果表明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质酸含量明显比健康人高,以肝硬化时显著。提示透明质酸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肝脏的损伤和肝纤维化的程度,对早期论断肝硬化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各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218 例不同型别的肝炎病人血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218 例不同肝炎病人中共检出72 例TTV-DNA阳性血清,总检出率为33.0%,不同民族、性别间TTV-DNA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排除非甲非戊型肝炎单纯转氨酶增高病人中TTV-DNA阳性率为53.9%,而在明确诊断为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人中TTV-DNA阳性率为26.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5)。结论:各型肝炎患者中存在TTV感染,非甲非戊型肝炎单纯转氨酶增高病人中TTV感染率明显高于明确病原肝炎病人。TTV感染与肝炎有关,可能是原因不明肝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1]。本文采用乳胶颗粒凝集试验(latex)检测90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表明其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检测对...  相似文献   

12.
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琦  李多孚 《医学综述》1996,2(3):140-141
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是一种与胶原蛋白代谢有关的生物酶,其活性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胶原蛋白的代谢情况[1、2]。近年来不少文献报告PLD与肝细胞损伤及肝病慢性化的关系密切[3、4、7]。本文运用生化法测定了各类肝病血清中的PLD活性,旨在探讨该酶活性变化对各类肝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层粘蛋白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关系的研究,探讨层粘蛋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5例肝病患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的水平。结果 层粘蛋白在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肝纤维化及肝硬变最显著(P<0.01)。在慢性肝病中层粘蛋白血清水平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肝功能常规指标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血清层粘蛋白水平对肝纤维化诊断较敏感,可作为一项判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孙殿兴  赵怀彦 《医学综述》1996,2(12):681-682
<正>本文对182例资料较完整的各型肝病住院患者AFP、SF及CEA三项指标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献血员血清转氨酶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血清转氨酶 (AL T)的活性在肝脏疾病 ,传染性肝炎 ,肝癌及肝硬化活动期均可增高 ,因此将 AL T检测作为筛检献血员血液 ,预防输血后肝炎的措施之一 .为了解献血员尤其是献单采血浆者 AL T指标的变化 ,以及献血员 AL T增高与 HBV,HCV感染的关系 ,我们对 5 985例献血员 AL T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献血员 5 985例 ,其中男 34 12例 (5 1.9% ) ,女316 2例 (4 8.1% ) ,献血次数 3~ 2 5次 ,献血时间 1~ 5 a,献血量 2 0 0~ 40 0 m L /每次 .1.2 方法  AL T用赖氏法检测 ,试剂由西京医院化学试…  相似文献   

16.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检测18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3例健康人的TBA血清含量。结果: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9.90P<0.001),急性肝炎、慢性乙肝(轻、中、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5.23,24.00,16.72,7.49,14.84,6.24,P<0.001,而急性肝炎、慢性乙肝重度、肝硬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肝炎血清TBA与ALT及ALB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升高,其上升幅度对判断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及病情预后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共芹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6,16(2):212-212,234
用免疫电泳法检测165例肝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载脂蛋白A1和B100(ApoA1,ApoB100)同时与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ALT0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肝病患者ApoA1含量下降,慢活肝组和肝硬化组下降显著(P〈0.05)ApoB100在急肝组和慢活肝组反有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清蛋白(PAB)与总胆汁酸(TBA)的检测对诊断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42例肝病患者PAB与TBA水平以及其他肝功能指标,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各组肝病患者PAB明显下降,TBA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PAB、TBA反映肝病患者炎症程度较敏感,动态观察TBA、ALT和TBIL可提示早期肝硬化迹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及ELISA对66例输血后不同时期发生的输血后肝炎进行了HCV-RNA及抗-HCV的检测,43例抗-HCV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39例,23例抗-HCV阴性血清中,7例HCV-RNA阳性;按输血史时间长短分组测定结果表明,两项指标的消长情况不等,早期发病者中,以HCV-RNA阳性为主,晚期发病者中以抗-HCV为主。  相似文献   

20.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大分子葡萄胺多糖,是构成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肝内储脂细胞是正常肝脏合成HA的主要部位,肝内皮细胞是清除血液中HA的主要场所。HA在肝病时的代谢变化及其血清水平对于判断肝病的进展和预后,已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检测了1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