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Wallerian变性时髓鞘溃变碎片的清除对于神经的再生至关重要,但溃变碎片的清除机制一直没有彻底阐明,关于参与清除的细胞成分类型仍有很大争议。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许旺氏细胞的自噬作用。设计:完全随机自身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实验由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西南大学达拉斯医学中心精神病学部共同完成,研究对象为成年Wistar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50g。干预: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分别于造模后0,0.5,1,1.5,2,3,4,5,7,10,15d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电镜观察轴突和髓鞘的超微结构,Gomori染色后检查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轴突在第0.5天时从髓鞘脱离,溃变呈空泡状。第2天开始髓鞘皱褶、断裂形成碎片,许旺氏细胞内见大的膜结合髓鞘碎片和许多散在小碎片,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泡,呈酸性磷酸酶(AcPase)阳性。第4天时内膜区偶见幼稚细胞,1周后见大量幼稚细胞。第7天后许旺氏细胞内自噬泡数量开始减少。实验全程偶见巨噬细胞,内有吞噬泡。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溃变髓鞘主要经许旺氏细胞自噬清除,许旺氏细胞脱分化为许旺氏细胞祖细胞后大量增殖分化参与神经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注射性神经伤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6只家兔坐骨神经进行了青霉素注射性神经伤的实验形态学研究。左后肢为实验侧,右后肢为对照例。实验侧坐骨神经内和对照侧坐骨神经周围分别注入青霉素20万U,注射后每侧分别于2h、4h、72h和7天各取4例坐骨神经,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组织学发现,实验侧从2h至7天依次出现神经纤维肿胀,髓鞘板层出现微隙,部分髓鞘溃变,轴突结构改变,最后髓鞘和轴突均明显溃变,神经束内或束膜间结缔组织增生。对照侧出现神经周围水肿、充血,神经外膜增生,靠近外膜处神经纤维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改变。讨论了注射性神经伤的病理改变机理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米波促周围神经再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研究分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模型,实验组对受损神经局部进行分米波辐射,对照组空白对照。术后7、14、30、60和90天取材,行大体、光镜、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术后90天行轴突图像分析及电生理检测。术后30、60和90天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较多、轴突较粗且髓鞘较成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短、神经传导速度快且波幅较高,SFI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分米波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基底膜是沉积形成在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周围的一层有序致密排列的细胞外基质。基底膜在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神经受到损伤时,轴突和髓鞘崩解溃变,其碎片被大量聚集活化的巨噬细胞吞噬,但基底膜结构仍保持完整,且其内的雪旺氏细胞由静息转为活跃的分裂增值状态,为轴突再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微环境。近年来大量的学者对基底膜的成分结构、沉积、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变化以及对再生轴突的作用、与非神经细胞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图从基底膜这方面为临床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寻找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底膜与周围神经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雷  杨俊  秦建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922-1924
基底膜是沉积形成在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周围的一层有序致密排列的细胞外基质。基底膜在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神经受到损伤时,轴突和髓鞘崩解溃变,其碎片被大量聚集活化的巨噬细胞吞噬,但基底膜结构仍保持完整,且其内的雪旺氏细胞由静息转为活跃的分裂增值状态,为轴突再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微环境。近年来大量的学者对基底膜的成分结构、沉积、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变化以及对再生轴突的作用、与非神经细胞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图从基底膜这方面为临床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寻找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周围神经再生。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为未经诱导 BMSCs 组,实验组为 GDNF 基因诱导后 BMSCs组。每组20只 SD 大鼠。①术后4周和8周观察坐骨神经指数和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②术后8周测量再生神经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及有髓神经纤维计数。③术后4周腓肠肌肌细胞行 DAPI 染色。④术后8周坐骨神经扫面电镜观察神经丝再生交联情况。结果经 GDNF 基因诱导 BMSCs 组各方面检测指标均较对照组为好,其中诱导后实验组扫描电镜下观察周围神经再生更加明显。结论GDNF 基因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有着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背景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能实现对神经组织的立体化观察研究,在阐明神经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构之间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显示某些成分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目的利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神经组织连续切片重建其显微及超微结构的三维立体图像,阐明显微及超微结构的三维形态特点及变化规律.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对象雌性成年Wistar大鼠90只,体质量225~250 g.干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模型,并用硅胶管桥接坐骨神经长6mm缺损.在连续光镜图像和电镜图像基础上运用直接体素绘制法重建并显示了坐骨神经损伤后变性、再生过程中神经纤维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的三维立体形态.主要观察指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形态特点.结果重建的三维结构可通过任意旋转和移动进行多角度立体观察,显示新生神经纤维与正常神经纤维在立体构象上的差异如伤后15 d可见大量雪旺细胞增生并向远端延伸,形成Barger's带;伤后2个月中段再生神经电镜三维图像显示轴索陷入雪旺细胞胞浆内并开始形成髓鞘,轴索内微管、微丝增生,雪旺细胞胞浆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伤后3个月可见新生的神经髓鞘化,并偶见郎飞氏节形成.结论重建结果能直观显示大鼠再生坐骨神经纤维与正常神经纤维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形态特点的差异,可作为坐骨神经损伤立体化观察研究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跑台训练对坐骨神经横断伤延期外膜修复后促进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建立坐骨神经横断伤延期外膜缝合模型,治疗组给予捏法推拿及跑台训练,每天1次。分别于干预后1个月、2个月各取10只大鼠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再生神经轴突数及施万细胞数,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CV在干预后2个月加快(P<0.05),轴突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施万细胞数增加(P<0.05),电镜下损伤较轻。结论推拿手法联合跑台训练可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周围神经缺损多采用自体神经移植,但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者尝试异体神经移植,但存在许多问题,免疫排斥反应就是其中之一.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新鲜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材料实验于2001-08/2002-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不同窝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空白组、对照组3组,每组20只.方法制备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待用.制备动物模型,将两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0.5 cm处,用消毒的剃须刀片整齐切断并切除2.0 cm,切除的神经段互换移植修复神经缺损,实验组局部肌肉及神经两断端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空白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空白组不使用任何药物,对照组给予环孢霉素A(15 mg/kg)喂养.分别于6周和12周各取10只取材、切片、染色染色①Gleesluxotfast blue法染色.②髓鞘坚牢蓝染色法.轴索计数术后12周的移植体中段染色标本,随机取视野,在光镜400倍下计算1.0mm2内轴索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移植区形态学观察和轴突计数.结果实验动物数量分析60只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空白组可见移植物的不同地方出现广泛的单核细胞浸润,髓鞘脱水,可见大量的空泡变性,以6周时最为明显,整个移植物均被单核细胞浸润,排异反应严重,在移植段中,有极少量的轴突再生.12周时,移植体变细,大量瘢痕组织增生,水肿明显,可见极少量的许旺氏细胞和再生轴突,绝大多数再生的轴突未通过整个移至段.实验组、对照组有少量的单核细胞浸润,水肿较明显,但可见新生的血管在移植神经中形成,再生的轴突通过移植体.6周时,可见较多的许旺氏细胞增生.12周时,再生轴突已通过移植体,有一定量的髓鞘形成,许旺氏细胞增生明显,轴索间水肿减轻.各组移植段中外周的神经再生的轴突数量和髓鞘再生的数量较中心的多,且实验组中外周的轴索间水肿较中心的明显减轻.②术后12周,每组各取5只大鼠,在神经移植体中段随机取视野,4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算1.0 mm2内轴突数,实验组、对照组轴突数显著高于空白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78.3±4.6),(76.1±4.2),(15.0±3.5),t=3.056,t=2.948,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78.3±4.6),(76.1±4.2),t=1.982 P>0.05].结论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可在局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降低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使移植体轴突数增多,促进神经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跑台训练对坐骨神经横断伤延期外膜修复后促进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建立坐骨神经横断伤延期外膜缝合模型,治疗组给予捏法推拿及跑台训练,每天1次。分别于干预后1个月、2个月各取10只大鼠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再生神经轴突数及施万细胞数,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CV在干预后2个月加快(P0.05),轴突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施万细胞数增加(P0.05),电镜下损伤较轻。结论推拿手法联合跑台训练可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长因子对挤压伤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不仅是维持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存活的基本的生长因子,而且在外周神经损伤的修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NGF肌注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再生恢复以及功能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重复观察测量,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的新药评价中心.材料实验于1999-07/2000-03在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新药评价中心完成.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50 g,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NGF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和模型对照组.距坐骨切迹远端6 mm处钳夹坐骨神经,使产生-4 mm宽的挤压伤.NGF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NGF 8,4和2μg/kg(1.6×103,8×102和4×102 IU/kg)药物,肌注1次/d,连续56 d.主要观察指标①手术后的不同时间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1ocities,NCV)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②组织形态学评价.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在35,56 d,中剂量组在35 d的NCV均显著加快(t=2.32~5.14,P<0.05~0.01);高、中、低3个剂量组在手术14 d后的SFI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29~6.28,P<0.05~0.01),且高剂量组恢复较明显,至56 d各剂量组SFI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组织形态学显示,NGF治疗组神经髓鞘、轴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模型组髓鞘出现脱失,细微结构不清晰,许旺细胞变性坏死.结论NGF对大鼠坐骨神经受损部位的神经髓鞘及轴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促进其神经纤维的再生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大量实验证明,Bungner带-许旺细胞-基底膜结构是神经再生理想的微环境.这一结构在神经损伤两三周后形成.而在神经损伤数小时后,近断端的神经纤维就开始发芽再生神经纤维开始再生与所需微环境的形成并不同步.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进行修复的最佳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即时神经修复组.方法:建立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即时修复组立即缝合伤口,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采用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逐层缝合伤口,2周,4周,3个月后重新打开伤口,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0-0无损伤尼龙针线进行外膜缝合修复坐骨神经,缝合伤口.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缝合神经段的神经电生理、轴突数、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2周后神经修复组神经传导速度慢于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P<0.01);即时神经修复组与2周后神经修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后神经修复组效果最好,神经纤维走行正常、排列完好,神经纤维可见血管增生,髓鞘结构较好,许旺细胞功能活跃,新生轴突内微缝密集排列.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差,神经纤维数量少、排列紊乱,髓鞘轴突变性明显,大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崩解,轴突消失,未见再生神经纤维.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差,可见较多神经纤维结构破坏,捧列略紊乱,髓鞘和轴突变性较明显,仅见少量再生神经纤维,许旺细胞略少,胞质不发达.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好,神经纤维结构破坏不明显,排列整齐,髓鞘和轴突变性轻,神经纤维内见有大量再生髓鞘,许旺细胞明显增多,胞质较发达.2周后神经修复组轴突计数优于其他3组(P<0.05),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少.结论:神经损伤2周后进行神经修复效果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背景: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是目前创伤外科及修复重建外科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常用的神经移植、神经延长、神经桥接和组织工程等方法有局限性。目的:比较不同负压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分别以6.65,13.30,19.95kPa压力对大鼠右侧离断坐骨神经近端行负压吸引。负压每吸引60min,休息30min,交替进行,连续4周。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6.65,13.30,19.95kPa负压吸引的大鼠坐骨神经实验侧近端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且13.30kPa压力组生长长度明显优于6.65和19.95kPa组;对延长的神经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延长神经的近侧部分轴突轴索较直,弯曲度较小,粗细均匀,髓鞘连续性良好,再生神经生长较好;中段部分神经纤维致密,成簇状排列,神经延长末端髓鞘成分减少,许旺细胞增殖明显。说明负压吸引可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且13.30kPa压力下更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4.
低强度超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伟  陈文直  周崑  王智彪 《中国康复》2005,20(4):198-200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制作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各32只。超声组造模侧神经损伤处以声强250mW/cm^2、频率1.0MHz的超声进行体外治疗,隔天1次;对照组相应部位予以未启动治疗系统的假治疗。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电生理、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等指标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超声组损伤神经远侧Wallerian变性进程加速、雪旺细胞增殖、变性组织吸收,轴索及髓鞘再生、感觉传导速度及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提前(P〈0.01或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通过影响神经再生的多个环节而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许旺细胞是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但体外分离、培养、纯化许旺细胞较困难.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具有较强的修复外周神经缺损的能力,且可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类许旺细胞,理论上骨髓间充质细胞可替代许旺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评估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7/12在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室完成.材料: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将骨髓间充质细胞复合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培养的组织工程神经与两断端用10/0无创线端端吻合;异体移植组将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自体移植组将切断的坐骨神经旋转180°端端吻合.方法:运用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后12周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等方法观察移植物修复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复合物培养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移植后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通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新生髓鞘形成和轴突生长及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结合透射电镜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许旺细胞生长和神经纤维再生情况.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的检测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优于异体移植组(P<0.05).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复合物中S-100的表达明显高于异体移植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有髓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均大于异体移植组(P< 0.05),修复效果接近自体移植组.结论: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 The Wallerian degeneration occurring in peripheral nerves by incubation in Ringer solution and serum does not occur in plasma. 2. Peripheral nerves incubated in plasma give rise to no growth. The same is true of peripheral nerves in a Wallerian degeneration up to the 4th day. 3. Peripheral nerves in Wallerian degeneration from the 5th day give rise to a growth of the syncytium of Schwann. In cultures from later stages there is a progressive growth of the same structure. It is evident that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cells of Schwann is directly produced by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axis cylinder and its myelin sheath. 4. In no case was growth of axis cylinders observed. 5. The growth of the syncytium of Schwann from degenerating nerves affords a basis for an anatomical conception of the centrifugal orientation of growing axis cylinders in regeneration. 6. Morphologically there is a striking resemblance between the syncytium of Schwann and neuroglia growing in plasma.  相似文献   

17.
背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以显示周围神经损伤的弥散变化并进行定量研究,因而在显示神经损伤及再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弥散张量成像的可靠性,明确弥散张量参数在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白兔建立右后肢坐骨神经退变与修复模型,左后肢为假手术侧。采用1.5TMRI机于术后1d,3d,1周,2周,3周,4周,6周,8周行双侧坐骨神经弥散张量成像,进行DTT重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表观扩散系数;然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与结论:牵拉伤后1d弥散张量成像仅显示神经近段,损伤段及远段中断;牵拉伤后1周远段出现细、短纤维束;牵拉伤后2-6周远段纤维束增多、增粗;牵拉伤8周神经纤维大部分恢复正常。1d-8周牵拉段、牵拉远段各向异性分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d-1周牵拉近段各向异性分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8周不同牵拉段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假手术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神经牵拉伤早期各向异性分数值下降的病理改变是髓鞘板层疏松,崩解,轴索崩解;各向异性分数值升高的病理基础是髓鞘、轴索再生。结果可见DTT纤维示踪成像可清晰、直观、早期显示兔坐骨神经牵拉伤的异常改变,各向异性分数值测量可作为监测坐骨神经牵拉伤后退变及再生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Schwann细胞移植于电针损伤的中脑后是否有新生的髓鞘。方法新生大鼠坐骨神经Schwann细胞体外培养 ,5溴 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后移植至电针损伤的大鼠中脑网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后行半薄切片 ,天青 美蓝髓鞘染色 ,油镜下观察新生的髓鞘。结果Schwann细胞移植后 8个月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 ,并主要向大脑皮层迁移 ;在损伤的脑干区域内 ,移植后 1个月就可见新生的髓鞘。结论Schwann细胞移植可促进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再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无细胞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再生效果.方法 正常鼠坐骨神经用非变性生物剂处理后得到无细胞的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 20 mm缺损.实验分 3组无细胞基膜管移植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术后进行肌电图、组织形态学及图像分析仪检查.结果 A组再生神经有大量轴突通过移植体,术后 2个月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的潜伏期及波幅低于 B组(ta=2.101, P< 0.05; tb=5.00, P< 0.05), 3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髓鞘厚度在术后 3个月时亦低于 B组,有显著性差异(ta=5.68, P< 0.05).轴突直径及数目两组无差异.结论 无细胞基膜管移植体能支持轴突的生长和雪旺细胞的迁移,是一种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0.
背景: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是目前创伤外科及修复重建外科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常用的神经移植、神经延长、神经桥接和组织工程等方法有局限性。目的:比较不同负压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分别以6.65,13.30,19.95kPa压力对大鼠右侧离断坐骨神经近端行负压吸引。负压每吸引60min,休息30min,交替进行,连续4周。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6.65,13.30,19.95kPa负压吸引的大鼠坐骨神经实验侧近端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且13.30kPa压力组生长长度明显优于6.65和19.95kPa组;对延长的神经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延长神经的近侧部分轴突轴索较直,弯曲度较小,粗细均匀,髓鞘连续性良好,再生神经生长较好;中段部分神经纤维致密,成簇状排列,神经延长末端髓鞘成分减少,许旺细胞增殖明显。说明负压吸引可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且13.30kPa压力下更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