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胺碘酮,美西律,普罗帕酮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测定3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一周或两周的QTd.QTCd及RR间期.结果:用药前3组的QTd.QTcd及RR间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按碘酮组的QTd,QTcd明显降低(QTd37±15ms与21±9ms,QTcd41±17ms与23±10ms.P<0.05),RR间期明显延长;美西律及普罗帕酮组用药前后QTd,QTcd.RR间期无显著性变化(P>0.05)。用药后胺碘酮组的QTd.QTcd显著小于别外两组(QTd21±9ms与35±8ms,37±13ms,QTcd23±16ms与39±11ms,39±14msP<0.05));但RR间期显著长于另两组。结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者胺碘酮降低QT离散度.而美西律,普罗帕酮对QT离散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美西律 ( 34例 )和胺碘酮 ( 2 7例 )分别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前后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方法 ,测定两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 2W后的QTd。结果 :①胺碘酮组用药后QT明显延长 ,但QTd反而降低 ( 4 3.8± 1 5 .1 )ms与 ( 33.8± 1 5 .9)ms,P <0 .0 5 ;美西律组用药前后QT及QTd无显著变化 (P >0 .0 5 )。②胺碘酮组与美西律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6.2 %和 83.1 %(P >0 .0 5 ) ;停药后一月内的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分别为 1 8.5 %和 5 0 % (P <0 .0 5 ) ,美西律组复发者较未复发者的QTd明显延长 ( 4 9.1± 1 4.9)ms与 ( 4 0± 1 2 .6)ms ,P<0 .0 1。结论 :QTd的降低可能是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属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由于其广谱、高效而为临床广泛使用 ,但随着副作用的不断发现 ,尤其是QT间期的明显延长而影响了胺碘酮的使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QT间期离散度 (QTinter naldispersion ,QTd)比QT间期更能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1]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前后QTd的变化了解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至 1996年 11月间门诊治疗的 5 7例患者 ,年龄 2 1~ 70 (5 4± 11)岁 ;其中男性 35例 ,年龄 2 1~ 70 (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室性心律失常30例患者予胺碘酮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治疗前后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90.0%,QTcd显著性下降(P<0.05),并未发现有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使QTd缩小,从而减少室速、室颤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为了评价普罗帕酮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早搏数量的对比评价疗效,测定普罗帕酮对QT离散度的影响并评估安全性。结果:①经普罗帕酮治疗,早搏数量明显减少,较治疗前减少98.9%;②治疗前后心率、QT、QT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而QTd及QTc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普罗帕酮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7.
8.
张颖  郑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14):2273-227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西律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稳心颗粒、胺碘酮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美西律治疗。对比两组QT离散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QT离散度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心房纤颤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比较治疗组66例患者治疗前后QT间期、QTc间期、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并与正常成人对照组60例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QT及QTc间期均明显延长,而QTd、QTcd反而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健康成人对照组相比,QTd及QTcd均明显增大(P<0.01)。结论胺碘酮可使心房纤颤患者QT及QTc间期延长,使QTd及QTcd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的疗效及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应用胺碘酮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有效率88.86%;与治疗前比较,QTd显著性缩小(P〈0.01)。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并使患者QTd缩小,从而预防室颤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的变异程度,它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是预测心律失常发生及其危险性的可靠指标。本文的目的是探讨QTd与胺碘酮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心率变异参数高于对照组,hs-CRP、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较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房颤)中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测量了48例用胺碘酮转复与维持治疗房颤患者的QT问期与QT离散度,并与21例阵发性房颤和4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T离散度无差异(QT:405±44vs397±30,QTc:448±47vs424±26,QTD:29±17vs27±16,QTcD:28±19vs26±18,p>0.05),但与前两对照组比,胺碘酮明显延长QT间期并使QTD增大(QT:465±53vs405±44or397±30,QTc:499±54vs448±47or424±26,QTD:47±20vs29±17or27±16,QTcD:49±21vs28±19or26±18,P>0.01)。结论胺碘酮不仅延缓心肌复极,且使复极离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胺碘酮,观察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与QT离散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50.73±1.29)%]、每搏输出量(SV)[(4.71±0.33)L/min]高于对照组[(45.25±0.91)%、(4.27±0.26)L/min];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1.26±3.03)mm]、QT离散度[(31.49±3.11)ms]低于对照组[(56.43±3.05)mm、(41.27±3.7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降低QT离散度,纠正心律失常,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16.
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中增加QT离散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胺磺酮在治疗心房纤颤(房颤)中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 测量了48例用胺碘酮转复与维持治疗房颤患的QT间期与QT离散度。并与21例阵发性主心颤和4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的QT离散度无差异(QT:405±44vs397±30,QTc:448±47vs424±26,QTD:29±17vs27±16,QTcD:28±19vs26±18,P>0.05),但与前两对照组比,胺磺酮明显延长QT间期并使QTD增大(QT:465±53vs405±33or397±30,QTc:499±54vs448±47or424±26,QTD:47±20vs29±17or27±16,QTcD;49±21vs28±19or26±18,P<0.01)。结论 胺碘酮不仅延缓心肌复极,且使复极离散。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5~7d后每日口服0.1~0.2g维持,观察1个月。结果:2周有效率为84.6%,一个月有效率为86.5%。治疗2周后,QT间期明显延长,但QT离散度(QTd)反而减小(分别为44.33±12.56,30.85±18.05,P<0.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作为恶性心律失常二级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8.
潘绍队 《华夏医学》2007,20(3):501-50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如伴快速心室率时可引起明显心悸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持续时间过长尚可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故必须积极转为窦律。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均是房颤转复的有效药物,而且安全可靠,但两者的适应证是不同的,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首选胺碘酮,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首选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9.
修成涛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66-3167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 A1、A2组各40例。 A1组使用普罗帕酮治疗,A2组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2组治疗临床效果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 A2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A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普罗帕酮为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房性心律失常患者P波离散度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5 6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予以胺碘酮口服治疗 ;并选择 5 0例正常对照组 ,观察治疗前后P波离散度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治疗组P波离散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治疗组用药后较用药前P波离散度明显减小 (p <0 .0 1)。结论 :胺碘酮可以明显减小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P波离散度 ,可以用于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和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