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从望诊、穴位艾灸、临床辨证论治和实验动物4方面,对1989~2005年间红外技术在中医学的运用现状进行综述,认为红外技术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小波变换近年来发展迅速,作为传统Fourier变换的继承和发展,小波变换解决了Fourier变换所不能解决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如突变信号与非平稳信号)。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为望、闻、问、切,其中望诊和切诊至关重要。本文对小波变换在望诊和切诊中新的应用,即对中医诊断图像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去噪、融合、压缩)和对中医脉象信号处理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始於西元前,历经两干多年,如今在中医临床上仍保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学科。它属于信息科学、医学、生物、数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5.
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提取人体生物医学信息,是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本文从生物电阻抗技术原理、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发展进程、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在中医学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地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诊断理念在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方法与优势。方法:随机选择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将常规干预方案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的管理流程中,在常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将中医药干预方案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流程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病因分析、病机判断、疾病变化趋势判断、病性诊断、病位诊断等疾病诊断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化指标恢复、脏腑功能恢复、生理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诊断理念进行疾病诊断,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疾病的治疗与管理,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量在中医定量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学自诞生伊始,就是一个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具有模糊性的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人体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医学理论的基石--阴阳本身也蕴涵着不可测性,是模糊量的代名词.现在,使中医学从"描述科学"向"精密科学"过渡,已成为中医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努力的目标,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便成为中医诊断研究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时候,从量的角度来探讨中医诊断甚至整个中医学学术体系,或许有助于发现问题,并为我们提供新的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8.
9.
主症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症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更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在诊断思维的过程中要突出主症的作用,善于抓住和确定主症,围绕主症进行全面细致地询查并进一步诊病、辨证。  相似文献   

10.
梁晓珍 《河南中医》1998,18(1):56-56
试论临床检验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梁晓珍新疆兵团奎屯医院(833200)主题词诊断试验,常规中医诊断检验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断病情提供许多不能直接感知的体内生理和病理活动的信息。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关于中医能不能利用检验报告作为诊断的依据,一...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介绍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技术的特点和综述该技术在石油化工、制药工程、农业与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基础上 ,结合中药的特点 ,对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并对该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药结合中医经络诊断仪诊治神经性头痛1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医经络诊断仪与中医学的辨证施治相结合治疗神经性头痛。方法 用中医经络诊断仪对157例神经性头痛患者进行检测,区分虚实,然后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中药治疗,1个疗程后再用中医经络诊断仪复查,比较两次检查结果,再结合临床观察疗效。结果 实证平均总有效率达88.5%,虚证平均总有效率达90.8%。结论 中医经络诊断仪为中医学的辨证施治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经络腧穴、体质和脏象等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虽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注意和改善之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色及优势,不难得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前景广阔,该技术将很可能成为中医药量化及现代化研究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甚至有可能成为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的“中医CT”。  相似文献   

14.
刘国忠  张军 《河南中医》2016,(11):1871-1873
中医诊断与西医诊断比较,两者理论基础不同,中医诊断是一门经验医学的诊断,而西医诊断是在解剖、生理、生化等现代医学基础上的实验诊断,客观性、科学性、专指性强。西医诊断重视疾病对人体局部的器质性改变及生理、生化指标、影像的异常,却忽视社会、环境、自然、气候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治疗不注意改变人体整体的病理功能状态。中医诊断要借鉴西医的系统的病史询问,详细的体格检查,把现代检验技术、影像学检查等纳入到中医诊断中来,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客观性。中医诊断要与西医诊断结合,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适当地统一中西医诊断的病名,增加中西医工作者之间的理解,避免误解,有利于辨证论治和治疗。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和谐地促进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损、无污染、多组分同时测定等优势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中红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真伪优劣鉴别、中药活性成分定量分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艺过程中在线检测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随着红外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红外光谱将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起步虽晚,但却发展迅猛。近年来中药质量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中药市场还相当混乱,采取一种分析技术对假、劣伪中药材的鉴定,是改善中药市场现状,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高新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鉴定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用NIRS对中药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具有高效、便捷、无损、环保,无前期预处理、无污染、无破坏性,结果准确等优势,在中药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近红外光谱的有效信息提取利用率低,对微弱信息识别困难,相对灵敏度低,不适合痕量分析等缺点也是未来需要完善的方向。文章中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材真伪、掺伪、产地、同属中药品种及中成药的鉴别方面和含量测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讨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舌像、脉像、手像、耳像、面像等局部热成像表现,观察这些局部热成像与全身证候的关系,并联合利用其他结构性成像检查同时进行观察,另外还可以配合红外热断层和红外热层析的开发研究进行临床观察。这样,就有可能得到在生理状态下全身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代谢热的立体红外热成像,通过这样的成像就可以观察脏腑组织之间是如何协调统一的。从而得到在病理状态下病变脏腑组织异常活动代谢热的立体红外热成像,通过这样的成像就可以观察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如何遭到破坏的,以及活动异常的脏腑组织功能是如何通过治疗重新达到协调统一的。从而促进中医基本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临床辨证施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中医药已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国粹,现代中医药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革和创新。2012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为中医药工作者和相关机构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应注重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交叉,通过中医诊疗客观化、中医教育信息化以及数字出版等方式在具体应用方面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临床危害较大的常见疾病,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在高血压的诊治上也有较大的突破,显著改善了高血压病的预后.但临床上即使有效控制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高血压病所造成心脑血管的损害,仍没有最终得到解决.因此,运用中医理论,积极探索高血压病的中医诊治思路,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才能使高血压患者得到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